关于两兽首拍卖事件的一些思考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a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国际间的合作、交流与共同发展,都必然要仰赖参与各方共同承认并遵循的秩序和规则,但现行的国际秩序和各种规则都不可能是永恒而完美的,它们只是国际关系社会关系商业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个节点,是在曾经的某一时期就某一事件或领域,各方力量相互制衡后达到的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因此,它们是可以被质疑并改变的。
  在追索流失文物方面,中国于1989年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0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1997年加入了国际统一私法协会1995年《关于被盗或非法出口文物公约》,并在签署时明确声明保留对历史上被非法掠夺文物的追诉权。
  任何秩序和规则都是发展变化的。2009年1月15日,中美双方在美国国务院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对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归类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的谅解备忘录》。这就是在中国现行秩序和规则基础上寻求、探索更多途径,以实现、维护更多国家利益的努力结果。
  回到兽首事件本身,目前两个国际公约并不能提供法国佳士得拍卖的圆明园鼠首、兔首属违法行为且必须返还的明确法律依据,中法双方也没有达成过任何相关双边协议,即使全世界都知道它们是战争中被劫掠的,两件兽首的拍卖仍是合法的。此事已过一百多年,早已超出《公约》中规定的追溯时效,现状就是,中国想要这两件文物回归,就要付出金钱代价。这种类似于抢劫勒索的强盗逻辑让中国人感到无理,但由于它符合现行的秩序和规则,又令人无力和无奈。
  2000年保利集团花费近3000万港币拍回铜牛首、铜猴首与铜虎首。2003年和2007年澳门爱国人士何鸿燊分别斥资700万元和6910万港币购得铜猪首和铜马首,并捐赠给国家。于是在西方观念中,回购成为中国收藏机构或收藏家追回海外流失文物最好的途径——这次拍卖风波中,法国的文化界收藏界人士持此种观点的仍不在少数,他们甚至认为这已是一种必然。中国流失文物在海外市场要价越来越高,几个“水龙头”的价格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增长,这是一种立足于现行规则而进行的赤裸裸却合法的胁迫。此次国家文物局公开明确表态,不许使用国有资产购买两件兽首,对私人购买也不予鼓励,这本身就是对西方固有观念和期待的明确回应。西方收藏界和拍卖行业必然要考虑今后中国非法流失文物的买家及价格问题。或许官方声明出台后,他们还寄望中国的私人收藏家能够出资回购,毕竟,没有血缘与感情的基础,会有多少欧洲人、美国人愿意花这样的天价购买兽首这样的“艺术品”呢?所以,在两件兽首被拍出后,拍卖会现场响起了宣告胜利般的掌声,很快“一个华人拍得兽首”的消息不胫而走。很难给某种情绪下一个定语,但这情绪里无疑弥漫着早知如此、洋洋得意的分子——看看你们财大气粗的“爱国”收藏家们,他们终究会买的。3月2日,蔡铭超的表态简短而戏剧化,在国内引起各种猜测与争论,褒贬不一。但对于佳士德、对于西方的艺术商人和收藏家,不知他们是否已经开始考虑今后类似一批中国流失文物的市场、价格和收藏成本问题?商人是精明的,愿意拿经济利益“斗气儿”的商人不多,今后再有此类文物出现在拍卖会时,在失去“一定会有中国爱国买家出现做冤大头”的笃定后,这种捏人软肋般的漫天要价和泼皮无赖状的傲慢要挟还能持续多久?某类中国流失海外文物的市场渐失,嗅觉灵敏的商人们不会没有察觉。
  蔡铭超竞拍后若不付款,的确违反了拍卖行业的规则和法国的相关法律,且与国际交流合作、共谋发展的时代大背景逆势而动。但换一个角度想,这也表明了一种态度——有人对这种以西方利益诉求为主导的现行秩序和规则不满了,质疑并挑衅了:原来的游戏规则已经过时,我们要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态度和利益,追求一种新秩序。
  《蒙娜丽莎》曾被意大利木匠文森佐·佩鲁贾偷走。在被警方逮捕后佩鲁贾辩解说,自己是基于爱国情操才偷走《蒙娜丽莎》的,因为这么一件出自意大利画家之手的艺术瑰宝居然被法国占有,让他这个有骨气的意大利人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当时,公众对此说法表示了认同,一时间佩鲁贾几乎成了英雄,其对祖国的热爱也被人广为传颂。法庭最终只判他7个月徒刑。
  如果盗窃并贩卖名画的佩鲁贾都能被歌颂为爱国英雄,得到法律的宽容,那么蔡铭超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愿意以自己的商业信誉和事业发展甚至受到法律制裁为代价,来行一次愤青之举,挑战一下现行规则的行为又何至于遭到舆论的一片讨伐?中国遵守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和规则已多年,偶出一“不服从者”至多将其踢出游戏,又何必为其深感“羞耻叹息”?其实,与其指责或歌颂,我们不如静下来多思考如何在今后的国际规则中扩大我们的话语权及利益。
其他文献
记者获悉,近期首都博物馆将举办一场元代青花瓷器专题展览,并将在展览期间举办学术研讨活动,拟邀请国内外的元代青花瓷器研究专家、收藏家,对近几年的学术研究进行一次专业的梳理。  本刊近年持续关注元代青花瓷器的研究和市场新动向,如2007年4月号在“关注”栏目推出过一期元代青花瓷器的专题报道,特邀袁胜文、吕成龙、叶佩兰、朱裕平、毛晓沪、王志军、马未都等专家撰写研究专文,因选题学术性强,视野宽广,文章严谨
期刊
元代磁州窑的“梨花白”酒器
期刊
阿育王本为印度摩揭陀国国王,亦译阿输迦,意思是“无忧王”,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在位年代约为公元前268年至前232年)。他继承并发展了父祖统一印度的事业,使孔雀王朝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大帝国。他把自己统治的业绩及对人民的教化要求,刻在岩壁及石柱上,这就是著名的阿育王摩崖法敕和石柱法敕。据佛教传说,阿育王即位之初,诸多暴虐。后信仰佛教,在全国修建了84000座佛舍利塔,多次对佛教僧团施舍大
期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东坡这首《题西林寺壁》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如果用此诗来比喻我们对海上画派的认识,可谓恰如其分。正所谓离得太近了,反倒有些眼晕,看不清楚了。  海上画派在时间上,不过才一百多年的积累。它曾经绽放出的光芒还余晖未尽,那些伟大人物还鲜活地存在于我们的脑海里,时不时的闪现在我们眼前,容不得我们拿他们当成生硬的词条去研究,也容不得我们以纯
期刊
我国玉器历史悠久,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大概已有近万年的用玉历史。凤鸟纹是我国古代玉器中最常出现的题材之一。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时期,就有刻着双鸟朝阳图案的象牙片出土。凤鸟纹作为古代玉器中的常见纹饰,其发展演变过程是中国玉文化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从先秦时期的出土玉器中,可以感悟早期凤鸟纹的演变过程。总体来看,先秦时期凤鸟纹的演变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抽象到具象、由肃穆庄严到舒展生动的变化过
期刊
近代广东画坛,形成了以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方人定等人代表的岭南画派,以及黄君璧等人代表的国画研究会,对20世纪南方画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虽然不像京津、上海及江浙地区社团云集,画家的数量也远不及其他三地,但岭南画坛具有的鲜明地域特色。岭南画派画作较早受到港台收藏家的关注,行情具有较强的地域性。香港佳士得、苏富比以及广州嘉德都是岭南画派作品拍卖交易的中心,很多画家创纪录的作品都由这三家公司创出
期刊
今年4月9日是陈少梅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日。虽然只活了45岁,但这位被誉为“当代唐伯虎”的画家在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留下了耀眼的足迹。在辞世半个多世纪后,他的画作也开始为市场所重视。    从父读书,少年聪颖    1909年4月9日,陈少梅出生在福建漳州。祖籍湖南省衡山县(今衡东县)霞流镇平田村,后迁鹤桥乡金花村。  平田陈氏,历代为书香门第。陈少梅出生时,其父陈嘉言(字梅生)正任漳州知府。陈
期刊
不见载于美术辞书的“京津画派”,由于近些年来频繁地出现在一些拍卖图录和出版物中,渐渐地也让人们开始关注这个按时间排序的画家群体,它活跃或日准确的定位时间应该是辛亥革命到新中国成立前的期间,时间上只有38年。这些活跃在京津地区的画家们,如果从籍贯上认定,恐怕真正属于京籍的很少,大多是外省人。这倒不妨碍“京津画派”的名称,举凡“海上画派”,也并非都是上海人,但不同的是,“海上画派”的风格是区别于以往的
期刊
元代是我国瓷器发展的新阶段,它承前启后,成为中国瓷器史上的重要时期。江西景德镇的瓷业迅速崛起,除了继续生产青白瓷、白瓷和黑瓷等单色釉瓷器外,还成功地烧制了“青花”“釉里红”两种釉下彩瓷,结束了青白瓷一统天下的局面。完成了中国画技巧与制瓷工艺的结合,在中国制瓷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里介绍的内蒙古草原出土的大量元代瓷器,均为不可多得的珍品,现藏于内蒙古博物馆。它们为中国瓷器增添了一朵朵绚丽多姿的奇葩
期刊
如果说,古代瓷器是中华民族颈上的美丽项链,那么,元代青花瓷器则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  当千年来的人们,沉浸在青花瓷器带来的快乐、幻想和忧愁的时候,尤其是今人被几万元、几十万元、几百万元、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天价”交易价震撼的时候,元代青花瓷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依然困扰着人们。    伟大之源——元代青花瓷器的创烧起源    青花瓷器起源有“唐代说” “宋代说”“元代说”。考古发掘证实,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