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庸之恶的救赎之路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dayede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著名推理小说家本哈德·施林克(Bernhard Schlink) 的代表作《生死朗读》,是第一本登上《纽约时报》排行榜冠军的德语书,并被译为39种文字,在全球广泛流传。本书于2008年被美国导演斯蒂芬· 戴德利(Stephen Daldry)搬上荧幕,轰动一时,主演凯特·温斯莱特更凭借本片获第8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生死朗读》大部分篇幅都在讲述一段不伦之恋,尽管这样的故事对于我们这个传统道德日益败坏的时代来说毫无新意可言,然而,如果揭去《生死朗读》不伦之恋的表层面纱,会发现一些更能让人心灵震颤的东西。
  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叫做米夏尔·伯格的德国少年,在他十五岁那年巧遇并结识了三十六岁的公共汽车售票员汉娜·施密特。尽管汉娜足可以做他的母亲,可他们却成了秘密情人。在一起的时候,汉娜尤其喜欢让米夏尔为其朗读世界名著——《奥德赛》《无用之人》《阴谋与爱情》……一本本读过来,汉娜为此深深着迷。然而有一天,汉娜却突然不辞而别,留下米夏尔黯然神伤。在随后的日子里,米夏尔虽然逐渐淡忘了汉娜,但是那段关系一直是他最甜蜜的回忆。八年后,当米夏尔作为法律系大学生参与法庭实习的时候,却突然发现站在审判台的纳粹战犯竟然是汉娜,而米夏尔此时发现自己居然还深爱着她。
  在法庭上,面对证据——一份至关重要的报告,法官要求汉娜做笔迹鉴定。为了不暴露自己是个文盲,她居然承认是自己撰写了那份报告,从而被定罪。汉娜被判处终身监禁,十八年后被赦免。十八年中米夏尔经历了种种变迁,仍关注着狱中的汉娜,并给她寄去了一卷又一卷自己朗读的文学名著录音带。不料,在汉娜出狱的前一天,她却以自缢的方式在黎明时分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小说描述的历史背景和“二战”纳粹有关,虽然有无数的作品已经对这一时期有过深刻的描写,但《生死朗读》的立意和角度是独一无二的。小说从一个新颖而独特的视角,将法西斯的罪行以一种发人深省的方式呈现在读者眼前。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汉娜?施密特没受过任何教育,目不识丁,不关心政治也不喜欢战争,但是这样一个原本平凡普通的人,为何却成为纳粹杀人机器的一部分?是什么使得汉娜眼里,目不识丁的耻辱要胜过滥杀无辜?著名的德裔美籍政治理论家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给出了答案——平庸之恶。
  作为纳粹时期的一名集中营看守,汉娜因为卷入一场对犹太人的屠杀而在战后受审。而法庭上的汉娜完全是阿伦特笔下的艾希曼,优雅、温顺,而且理直气壮。在那里,刽子手被还原成一位普通的德国人,忠于职守,对上级命令及法令无条件服从。作为一名纳粹集中营看守,汉娜她们有一项工作,每个月要挑选60名犯人送往“地狱之城”奥斯维辛,该集中营共有六位守卫,每人负责挑十个。二十多年后的大审判,其他五人皆拒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唯有汉娜,不但认了,而且振振有辞。她对法官说:“我们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给新来的犯人腾出空间。”法官问她:“仅为腾空间,就要送那些人去死吗?”汉娜一脸惊愕,她似乎并不晓得,她们的工作,以强制、剥夺他人无辜的生命为内容的工作,是多么肮脏,是多么严重的罪行。她反问法官:“换作是你,会怎样做?”法官对此竟然无言以对,陷入了可怕的缄默。那一刻,法官所代表的法律体系彻底失语,几乎颠覆了这场审判的正当性——如果连法官都不知道当时应该怎么做的话,凭什么审判汉娜的罪恶呢?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不得不承认,平庸之恶与人性的弱点紧紧相连,是一种隐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罪恶。   汉娜为什么被判终身监禁,法官没有给出解释——其实解释就在另一场真实的审判中。1992年2月,就在柏林墙倒塌两年后,一名叫因格·亨里奇的守墙卫兵受到了审判,因为他曾在柏林墙倒塌前射杀过一名企图翻墙而过的东德逃亡者。
  同汉娜和艾希曼一样,亨里奇的律师在为其辩护时也声称,他的当事人当年仅仅是在执行命令,而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他的当事人别无选择。然而法官却不这么认为:“作为军人,不执行上级命令是有罪的,但打不准是无罪的。作为一个心智健全的人,此时此刻,你有权把枪口抬高一厘米——这是你应主动承担的良心义务。这个世界上,在法律之外还有‘良知’。当法律和良知冲突之时,良知是最高的行为准则,而不是法律。”你可以说开枪只是服从命令,但是作为一个人,放弃自己的理性判断去射杀一个无辜的生命,难道可以说自己是清白无罪的吗?最终,卫兵亨里奇因蓄意射杀平民而被判处三年半徒刑。
  从汉娜?施密特到艾希曼,再到亨里奇,体制内的作恶者无不把体制与命令当作借口, 为自己的信念沦陷、良心失守推卸责任——从而迈向平庸之恶。
  人类之所以高贵,正在于人心中有神性的良知。——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都是一座圣殿,里面供奉着的神灵就是自己的良知。中国人常说“头顶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不管是“神知”,还是“己知”,背后都关乎神性的良知。“神知”说的是他律,所谓“人在做,天在看”;而“自知”讲的则是自律,人因有良知而自律,而一旦丢掉了良知,人类心灵的圣殿也就坍塌了。
  法官后来问汉娜:“眼看着三百名犹太人即将被大火活活烧死,为何手握钥匙却不开门?”然而,面对法官提出的问题,汉娜的回答看似天经地义:“我们是看守,工作是押送犯人,不能让他们逃跑。”汉娜没能解救教堂里的那些犹太人是有罪的,理应受到惩罚。然而,在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都还会有类似汉娜的人物出现,那只能说是人类的命运悲剧。
  为终结这一悲剧,消弭平庸之恶,《生死朗读》提出的救赎之路就是阅读——以及通过阅读所实现的对知识的获取与掌握。
  根据小说的相关情节,直到审判之际,已经四十多岁的汉娜依然是一个文盲。她因羞于公开承认自己是文盲而在法庭要求核对笔迹的时候迟迟不敢落笔,从而揽下了本属于六人的严重罪行,被判终生监禁。可她对读书有一种近乎病态的嗜爱,在集中营当看守之时,她就命犯人读书给她听;每次与少年米夏尔缠绵之前或之后,她都要求他读上几页书。服刑期间,在米夏尔寄送的朗读磁带的帮助下,她终于学会了阅读。最后,在迎来自由的前夕,她却自绝于囚室——她用死亡昭示自己对是非善恶分辨能力的重新拥有——因为米夏尔在汉娜的遗物中发现了汉娜?阿伦特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关于平庸之恶的报告》——正是阅读和对知识的掌握让汉娜对自己当年所犯下的“平庸之恶”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
其他文献
身体的残疾无疑是令人惋惜和痛苦的。而对于敏感的艺术家来说,残疾所带给他们的也许不仅仅是痛苦,就好像基因突变,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高凤翰和劳特累克就是两位因为残疾而迸发出无限创作灵感的艺术家。  高凤翰(1683—1749)字西园,号南村,晚号南阜山人、南阜左手等。他工诗文,擅书画,精篆刻,擅制砚,是“扬州八怪”之一,由于晚年右臂瘫残,而用左手作画,更加闻名。高凤翰出生在一个官宦、书香、亦农亦盐
编译 王惠云    1887年,高更在马提尼克度过了夏秋两季,在这段时间里,高更强化了以往作品中偶尔出现的装饰技巧。几年来,他一直与印象派画家关系密切,而现在,无论是地理区域,还是创作风格。他都与印象派分道扬镳。马提尼克岛强烈的光线、鲜艳的色彩、以及无处不在、赏心悦目的丰富植物,这些都激发了高更的装饰情怀。  这幅风景画被处理得宛如一幅挂毯,茂密的丛林、绿色的树荫夹杂着暖暖的黄色,这一切都使画面独
《三驾车》(《运水的童工》)是俄罗斯绘画艺术家瓦西里·格里戈利耶维奇·佩罗夫(1834—1882)创作的一幅形象逼真、震撼人心的畫作。画中的三个孩子正拉着一个载着巨大水桶的雪橇艰难前行。这幅画作被视为19世纪中叶俄罗斯农民艰苦生活的一个生动写照。  瓦西里·佩罗夫,俄国风俗画、历史画和肖像画家,19世纪民主主义与现实主义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1834年1月出生于俄国西西伯利亚秋明州的一个贵族家庭
据联合國的一项预测,2011年下半年全世界人口将达到70亿。届时,地球上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这么多的人吗?  17世纪时,荷兰科学家安东尼范列文虎克就预测他的國家有100万人口。而且,他还通过地图计算出人类居住地区面积是荷兰國土的13385倍,并且根据当时荷兰的入口过密状况分析,世界人口如果接近极限,总数将高达133.85亿。  据估计,在列文虎克所处时代,地球上的人口仅有5亿。尽管此前的1000年
2015年9月3日,3岁男童遗体被冲上土耳其海岸的照片让人们心碎。照片中的男孩儿身穿红色T恤和短裤,面部朝下趴在沙滩上,这仅仅是大批的来自中东和非洲难民蜂拥来到欧洲寻求避难的一个缩影。  2015年12月9日外媒报道,美国《时代》选出德国总理默克尔为2015年度风云人物。当选理由之一是她对叙利亚难民的处理让她成为“欧洲的良心”。  2015年12月14日路透社消息,德国总理默克尔周日称,想要“大幅
我记得,在20世纪80年代初,让-保罗·萨特(1905-1980)是中国知识界青年的热门话题。谈到萨特,我首先忆起的是他那张在街头叫卖左派报纸 “人民事业报”的照片。他老态龙钟、其貌不扬,躲在酒瓶底似的老式近视眼镜儿后面。这幅照片后来被法国文学专家柳鸣九先生收入他主编的文集《萨特研究》(1981)中。  萨特的学说和作品在中国广为传播之时正是中国青年一代从十年“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精神废墟中艰难地走
漫步在基辅街头,各式建筑的古色古香与雍容华丽浑然一体。最著名的中央大街赫列夏季克的繁华堪与美国百老汇、法国香榭里舍媲美,这里汇聚了欧洲各国名牌商品,被称为“基辅的购物天堂”。街道全长120。米,放眼望去宽阔、整洁,周末以及节日期间整条街道更是全部改为步行街,方便游客和行人毫无顾忌地尽情畅游在醉人的美景里。关于赫列夏季克大街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赫列夏季克”是因为在此发源的河流—直流向98
在丹弗机场转机,距离下一班飞机的起飞还有些时候,我坐在登机口不远处。这时,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向我这边走来。原来,他相中了我旁边的座位。我不情愿地挪开座位前的行李箱,心想:明明有那么多空位,为什么偏要坐在这里?  当他坐下来后,我注意到他身上的迷彩服已经褪色了,帆布包上还有军队的标志。“你是……”我忍不住问道。  他默默地点点头。  我也朝他微微颔首,敬意油然而生。尽管我不知道他具体都做了些什么,
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微社区、微营销、微旅行、微生活、微民……一系列“微”特征的文字体系、艺术形式、生活方式以不可阻挡之势,润物细无声地介入当下生活,可谓无“微”不至。无论你是否接受,新媒体环境下以短小精炼为传播特征的“微时代”已经来临。140个字也可以完成一篇紧凑的小说,三分钟即可成就一部从现实走向梦想的电影,每一个人只需要一台DV甚至一部手机、一个想法、一点创意,就可以用影像来展现大千世
犹大(Judas),圣经中的人物,生于加略,又称“加略人犹大”,被耶稣最初拣选为十二门徒之一。圣经福音书里多次提及犹大,“犹大之吻”当属最令人难忘的情节。犹大有三年半时间与耶稣同行同住、同桌同吃,最后他竟然以三十块钱(《马太福音》26:15)将耶稣出卖!他与耶稣的敌人犹太祭司长约定了一个暗号:“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你们可以拿住他。”(《马太福音》26:48)犹大为何出卖自己的老师呢?《路加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