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前五分钟,小曼同学在做她的口头作文《“爷爷压根不知道自己的生日”》
前几天,老师教《老王》这篇课文时,说他早年过生日才能吃到一颗鸡蛋,还是妈妈偷偷塞给他的,不能让其他兄弟姊妹们看到。董老师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我也很清楚,就是想告诉我们他的童年是贫穷的、苦涩的,就是想表明那个年代是物资匮乏的,老王送给杨绛的鸡蛋和香油都是很金贵的稀罕物。这个道理我懂,老师讲完故事我也有了一定的体验和感受,但我难以进入那个生活情境,甚至还是不能完全相信那是事实。于是,我回到家里问爷爷。爷爷的回答更令我想不到,他竟说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哪一天过生日。那年月,吃上顿没下顿是常有的事情,家里人都拼命地讨生活,哪还会想得起过生日的事情,甚至根本就不记得自己的生日在哪天。爷爷说他60岁之前就没有过过生日,也未曾见到他的父母过过生日———自己现在过的这个生日,还是快60岁时从他本家老姑那里得知的呢。他说,你们老师能过上生日,还能偷偷地吃一颗鸡蛋,那就已经很不错了。
听了爷爷的话,我不禁好奇地问:“爷爷,那你们是怎么熬过来的呀?”爷爷笑笑说:“你没见爷爷和你爸爸的个子都不高吗,都是饿得没有长出来哦。富日子要过,穷日子也得过,人穷不志短。我们还不是都熬过来了。现在爷爷不也有生日过了?日子好了,生活富裕了,但苦日子不能忘,要勤俭节约,更要有上进心。”
我想,我今天的生活,不知比爷爷和爸爸他们当年要好多少了。他们在那样的艰苦日子里都能“人穷不志短”地熬下来,我们就更应该刻苦学习,努力上进。我又想起“老王”,他在那样艰苦岁月,在自己病得就要离开人世的前夕,竟把那么金贵的鸡蛋和香油送给了作者杨绛一家,(老王不可能要钱,是作者杨绛坚持要给钱,老王只好接受)可见老王那颗金子般的爱人之心啊!同学们,我认为,爷爷的“人穷不志短”和老王的“爱人之心”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呀。
小曼同学在讲桌前讲着,学生们都在认真地听着,自始至终都听得那么投入和动情,教室里静得出奇。这不就是很好的德育课吗?这同时也就是本真的语文课啊。可贵的是,这是学生们在真心交流,是一种毫无造做的心灵升华。这样教学效果是我当初根本就想像不到的。
故事的原由是这样的。前几天,我教学杨绛的散文《老王》。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为了让学生深入品嚼这段话中“好”和“大”两个字的意味,我先启发学生:“‘老王’的香油就比别人的更香吗?‘老王’的鸡蛋也比别人的大吗?”同学们都认为不可能。那作者为什么要加上这两个字呢?经过讨论和交流,同学们都认为这“好”和“大”两个字里面蕴含着作者的赞美和愧怍之情。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深入体验、感受“老王”的苦日子,领悟老王那颗金子般的爱人之心以及作者的愧怍之情,我链接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讲了一段自己过生日、妈妈偷偷送一颗鸡蛋给我吃的故事。从当时的课堂效果来看,这个链接还是很有效果的。但是,这个链接竟能产生了这么大的持续张力,这绝对令我感到意外。小曼同学竟精心准备了这么一个口头作文,同学们竟听得如此用心,甚至比我上课的效果还好。
于是,我决定这节课不再继续往前讲新内容了,就领着同学们又回到了《老王》这篇课文。我问同学们:刚才,小曼同学讲,老王不可能要钱,是作者杨绛坚持要给钱,老王只好接受。你们同意她的说法吗?同学们都说同意。我接着请几位同学讲理由,他们主要讲了三个理由:一是老王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了,就是想来把这点儿好东西送给他最尊敬、最爱、最感激的人的,还要钱干什么呢?二是老王以前就常背大块的冰送给作者杨绛一家,而只收一半的价钱,还曾在杨绛一家倒霉时送钱钟书去医院表示不要钱,但杨绛硬是给。三是老王总想找个机会报答杨绛一家了,怎么还会要钱呢?应该说,同学们还是读得很深入的,理解分析得也很到位。
交流到此,我让同学们打开书,读下面这两段: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接着我讲道:“看来作者杨绛铁了心要给钱了,老王也就只好站在那里等着接钱了。”还没等我说完呢,同学们不情愿了:老王不是站在那里等着接钱。我忙问:“那你们怎么知道的?”有位同学马上举手,说:“原文里有‘也许’两个字呢,事实上老王就是不情愿接这个钱的,人家本就是真心实意送来的吗。”我心里窃喜,接着又问:“这‘也许’该是老王的态度呢,还是作者杨绛的一种猜度呢?”经过探讨,同学们都认为该是作者杨绛的一种猜度,是作者杨绛写作此文时的一种回忆性判断,也流露出作者写作此文时的愧怍之心。我见时机已经成熟,就让学生展开想象,尽可能发散性地想一想:此时的老王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经过一番讨论和交流,大致形成了以下几种说法:
一者,老王心里很自卑,认为作者从来没有瞧得起自己,总是用钱来打发自己对他们真心的尊重和感激,自己也就别较真了,干脆就认了这种差别吧。但这种自卑是不能说出口的,是要尊重作者和她家人的,干脆就把它带到棺材里去算了。
二者,老王心里很怨愤,认为自己如此尊重和爱护作者一家,而却从来没有换来他们的尊重,总是清高地用钱来兑换自己的这份真心与爱心。但这种怨愤也不好说出口,就让他烂在肚子里好了,留下一份面子上的温馨与和谐吧。
三者,老王心里很痛苦,认为自己在临去天国前来表示这点儿爱心和感恩都不能被对方接受,还是要像以往一样用钱来交换。你们清高,骨子里都瞧不起我这样的下层人,那我也不必和你们吵了,就把你们那所谓的尊严和清高维护到底吧,然后带到天国里去。
讨论交流到这里,我又给同学们投影了聂作平的散文《童年的馒头》,让他们默读并思考。现摘录主要情节如下:
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丁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学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贪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还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
等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面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的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的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不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一声哭了。
读后,我问同学们:“有人说,‘我’太贪吃了,也不讲信用,你们也是这么认为吗?”
同学们异口同声:“不!”几位同学讲了他们这样认为的理由:一是“我”家太清贫了,很难吃一顿馒头,而“我”又很饿,吃了馒头也情有可原。二是“我”毕竟还年幼,还不能够彻底抵制住热乎馒头的诱惑,不吃似乎还有点儿不正常呢。看,妈妈在家蒸好了馒头,就料到儿子可能禁不住诱惑要吃掉那三个馒头,要保全儿子的面子。我高兴地说:“同学们成熟了!”顺势又追问:“同学们,妈妈具有怎样的情怀呢?”学生齐答:“真爱,宽容!”
最后,我作总结:此时此刻,老王的心里肯定是翻江倒海,百味杂陈,有自卑,有怨愤,有痛苦,有严重不满,有自我控制,等等。但老王不能发作,不能把这些不痛快一股脑倾吐出来,因为,在他看来,理解人、尊重人、爱人是第一位的。他理解、尊重作者那样的文化人,他骨子里爱他们,他要给予作者一家的,除了理解、尊重、爱和感恩还是理解、尊重、爱和感恩,连同他们对自己的不尊重、不平等、不理解一起都包容了,他宁可把这种不对等的理解、尊重、爱和感恩带到天国去。同学们,小曼同学的爷爷、聂作平的母亲也一定很欣慰,因为你们读懂了他们的“人穷不志短”,读懂了他们的“理解、尊重、爱和宽容”。我们的生活中正因为有了无数“小曼同学的爷爷”“聂作平的母亲”,这个世界才变得如此和谐、幸福和美好,那么我们的生命里到底又该拥有一些怎样的品格和情怀呢?
这是一节形式上最不规范的语文课,但却是一节人性味十足的真语文课,我至今难忘,也永远不会忘。语文课要教文立人,这道理人人都懂,但具体实施起来恐怕真的要讲究适时适度、灵活机动、浸润无迹等教育教学智慧和艺术的。
前几天,老师教《老王》这篇课文时,说他早年过生日才能吃到一颗鸡蛋,还是妈妈偷偷塞给他的,不能让其他兄弟姊妹们看到。董老师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我也很清楚,就是想告诉我们他的童年是贫穷的、苦涩的,就是想表明那个年代是物资匮乏的,老王送给杨绛的鸡蛋和香油都是很金贵的稀罕物。这个道理我懂,老师讲完故事我也有了一定的体验和感受,但我难以进入那个生活情境,甚至还是不能完全相信那是事实。于是,我回到家里问爷爷。爷爷的回答更令我想不到,他竟说压根就不知道自己哪一天过生日。那年月,吃上顿没下顿是常有的事情,家里人都拼命地讨生活,哪还会想得起过生日的事情,甚至根本就不记得自己的生日在哪天。爷爷说他60岁之前就没有过过生日,也未曾见到他的父母过过生日———自己现在过的这个生日,还是快60岁时从他本家老姑那里得知的呢。他说,你们老师能过上生日,还能偷偷地吃一颗鸡蛋,那就已经很不错了。
听了爷爷的话,我不禁好奇地问:“爷爷,那你们是怎么熬过来的呀?”爷爷笑笑说:“你没见爷爷和你爸爸的个子都不高吗,都是饿得没有长出来哦。富日子要过,穷日子也得过,人穷不志短。我们还不是都熬过来了。现在爷爷不也有生日过了?日子好了,生活富裕了,但苦日子不能忘,要勤俭节约,更要有上进心。”
我想,我今天的生活,不知比爷爷和爸爸他们当年要好多少了。他们在那样的艰苦日子里都能“人穷不志短”地熬下来,我们就更应该刻苦学习,努力上进。我又想起“老王”,他在那样艰苦岁月,在自己病得就要离开人世的前夕,竟把那么金贵的鸡蛋和香油送给了作者杨绛一家,(老王不可能要钱,是作者杨绛坚持要给钱,老王只好接受)可见老王那颗金子般的爱人之心啊!同学们,我认为,爷爷的“人穷不志短”和老王的“爱人之心”都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呀。
小曼同学在讲桌前讲着,学生们都在认真地听着,自始至终都听得那么投入和动情,教室里静得出奇。这不就是很好的德育课吗?这同时也就是本真的语文课啊。可贵的是,这是学生们在真心交流,是一种毫无造做的心灵升华。这样教学效果是我当初根本就想像不到的。
故事的原由是这样的。前几天,我教学杨绛的散文《老王》。课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为了让学生深入品嚼这段话中“好”和“大”两个字的意味,我先启发学生:“‘老王’的香油就比别人的更香吗?‘老王’的鸡蛋也比别人的大吗?”同学们都认为不可能。那作者为什么要加上这两个字呢?经过讨论和交流,同学们都认为这“好”和“大”两个字里面蕴含着作者的赞美和愧怍之情。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深入体验、感受“老王”的苦日子,领悟老王那颗金子般的爱人之心以及作者的愧怍之情,我链接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讲了一段自己过生日、妈妈偷偷送一颗鸡蛋给我吃的故事。从当时的课堂效果来看,这个链接还是很有效果的。但是,这个链接竟能产生了这么大的持续张力,这绝对令我感到意外。小曼同学竟精心准备了这么一个口头作文,同学们竟听得如此用心,甚至比我上课的效果还好。
于是,我决定这节课不再继续往前讲新内容了,就领着同学们又回到了《老王》这篇课文。我问同学们:刚才,小曼同学讲,老王不可能要钱,是作者杨绛坚持要给钱,老王只好接受。你们同意她的说法吗?同学们都说同意。我接着请几位同学讲理由,他们主要讲了三个理由:一是老王知道自己不久于人世了,就是想来把这点儿好东西送给他最尊敬、最爱、最感激的人的,还要钱干什么呢?二是老王以前就常背大块的冰送给作者杨绛一家,而只收一半的价钱,还曾在杨绛一家倒霉时送钱钟书去医院表示不要钱,但杨绛硬是给。三是老王总想找个机会报答杨绛一家了,怎么还会要钱呢?应该说,同学们还是读得很深入的,理解分析得也很到位。
交流到此,我让同学们打开书,读下面这两段: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接着我讲道:“看来作者杨绛铁了心要给钱了,老王也就只好站在那里等着接钱了。”还没等我说完呢,同学们不情愿了:老王不是站在那里等着接钱。我忙问:“那你们怎么知道的?”有位同学马上举手,说:“原文里有‘也许’两个字呢,事实上老王就是不情愿接这个钱的,人家本就是真心实意送来的吗。”我心里窃喜,接着又问:“这‘也许’该是老王的态度呢,还是作者杨绛的一种猜度呢?”经过探讨,同学们都认为该是作者杨绛的一种猜度,是作者杨绛写作此文时的一种回忆性判断,也流露出作者写作此文时的愧怍之心。我见时机已经成熟,就让学生展开想象,尽可能发散性地想一想:此时的老王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经过一番讨论和交流,大致形成了以下几种说法:
一者,老王心里很自卑,认为作者从来没有瞧得起自己,总是用钱来打发自己对他们真心的尊重和感激,自己也就别较真了,干脆就认了这种差别吧。但这种自卑是不能说出口的,是要尊重作者和她家人的,干脆就把它带到棺材里去算了。
二者,老王心里很怨愤,认为自己如此尊重和爱护作者一家,而却从来没有换来他们的尊重,总是清高地用钱来兑换自己的这份真心与爱心。但这种怨愤也不好说出口,就让他烂在肚子里好了,留下一份面子上的温馨与和谐吧。
三者,老王心里很痛苦,认为自己在临去天国前来表示这点儿爱心和感恩都不能被对方接受,还是要像以往一样用钱来交换。你们清高,骨子里都瞧不起我这样的下层人,那我也不必和你们吵了,就把你们那所谓的尊严和清高维护到底吧,然后带到天国里去。
讨论交流到这里,我又给同学们投影了聂作平的散文《童年的馒头》,让他们默读并思考。现摘录主要情节如下:
那时候,娘拉扯着我和妹妹,家里穷得丁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学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锅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贪黑挣工分,日子清贫得像一串串干枯的空笼花。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个学生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那天,学校真的蒸了馍。开完典礼,手里多了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
回家路上,看着手中的馒头,口水一咽再咽,肚皮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三两口下去,嘴里还没品出味儿,馒头已不见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伎重演,而且比刚才还厉害。咋办?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是。娘平时不是把麦粑让给我和妹妹,她只喝羹羹吗?娘说过,她不喜欢麦粑呀!
等我回到家时,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面连馒头屑也没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的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的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不舍得吃,饿着肚皮给我带回家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全带回来了!你看嘛———”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白中带黄的大馒头!“你看,人家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着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拾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吗!”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一声哭了。
读后,我问同学们:“有人说,‘我’太贪吃了,也不讲信用,你们也是这么认为吗?”
同学们异口同声:“不!”几位同学讲了他们这样认为的理由:一是“我”家太清贫了,很难吃一顿馒头,而“我”又很饿,吃了馒头也情有可原。二是“我”毕竟还年幼,还不能够彻底抵制住热乎馒头的诱惑,不吃似乎还有点儿不正常呢。看,妈妈在家蒸好了馒头,就料到儿子可能禁不住诱惑要吃掉那三个馒头,要保全儿子的面子。我高兴地说:“同学们成熟了!”顺势又追问:“同学们,妈妈具有怎样的情怀呢?”学生齐答:“真爱,宽容!”
最后,我作总结:此时此刻,老王的心里肯定是翻江倒海,百味杂陈,有自卑,有怨愤,有痛苦,有严重不满,有自我控制,等等。但老王不能发作,不能把这些不痛快一股脑倾吐出来,因为,在他看来,理解人、尊重人、爱人是第一位的。他理解、尊重作者那样的文化人,他骨子里爱他们,他要给予作者一家的,除了理解、尊重、爱和感恩还是理解、尊重、爱和感恩,连同他们对自己的不尊重、不平等、不理解一起都包容了,他宁可把这种不对等的理解、尊重、爱和感恩带到天国去。同学们,小曼同学的爷爷、聂作平的母亲也一定很欣慰,因为你们读懂了他们的“人穷不志短”,读懂了他们的“理解、尊重、爱和宽容”。我们的生活中正因为有了无数“小曼同学的爷爷”“聂作平的母亲”,这个世界才变得如此和谐、幸福和美好,那么我们的生命里到底又该拥有一些怎样的品格和情怀呢?
这是一节形式上最不规范的语文课,但却是一节人性味十足的真语文课,我至今难忘,也永远不会忘。语文课要教文立人,这道理人人都懂,但具体实施起来恐怕真的要讲究适时适度、灵活机动、浸润无迹等教育教学智慧和艺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