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测量课程开发与实施探讨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guto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基于多年从事建筑施工测量教学的工作经验,以“全真模拟、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建筑施工测量课程设计和“教学做一体化”组织实施的全过程。
  关键词 建筑施工测量课程;全真模拟;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107-02
  建筑施工测量是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根据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状况,进行本课程开发。本文首先基于专业培养目标确定课程目标,然后基于建筑施工现场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课程设计,并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其次确定本课程的教学模式为“全真模拟、任务驱动”;最后进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组织与实施。
  1 建筑施工测量课程所在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为了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符合企业的要求,通过对中建三局、武建集团、山河建设集团等主流建筑企业进行调研,了解到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是采用项目经理责任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就业主要面向处于管理层的施工员、测量员、质量员和安全员等岗位。专业教学团队和企业技术人员一起对其岗位能力进行分析,明确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培养具有从事工程现场施工管理、项目组织、测量放线、质量验收、施工安全、材料检测、技术资料等方面实际业务能力,并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
  2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系统化课程体系
  为了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工作岗位的调查和岗位能力的分析,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1)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建筑市场与招投标、施工图识读与绘制、建筑工程测量、基础工程施工、砌体结构工程施工、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钢结构工程施工、屋面与防水工程施工、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竣工验收与交付使用、建筑工程质量检查与验收。
  2)拓展课程:施工成本控制措施编制与实施、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编制与归档、建筑工程设备、建筑工程安全管理。
  3 课程目标
  从课程体系可看出,本课程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了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确定本课程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3.1 知识目标
  1)了解测量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坐标系统;
  2)熟悉施工控制网的施测过程,竣工测量与竣工图编绘的方法,变形监测的内容及施测方法;
  3)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场地平整测量的方法、施工测量的方法。
  3.2 能力目标
  1)具有操作测量仪器的能力;
  2)具有建筑物施工控制测量的能力;
  3)具有定位放线的能力;
  4)具有竣工测量的能力;
  5)具有变形监测的能力;
  6)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能力。
  3.3 素质目标
  由于测量工作大多在野外进行,而且对测量的成果要求非常精确,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的精神与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
  4 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4.1 课程设计的理念
  本课程的设计理念:为了提高学生职业竞争力,围绕施工员、测量员等职业岗位的典型测量工作任务,基于测量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课程组和建筑施工企业共同开发课程,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培养。
  4.2 课程设计的思路
  按照课程设计的理念,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首先分析归纳建筑工程测量典型工作任务,按照完成施工测量工作所需知识、能力、素质确定课程内容,设计学习情境;其次,采用全真模拟、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做”一体化的课程组织和实施;最后建立和企业接轨的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5 教学内容的选取
  5.1 教学内容的选取
  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施工员、测量员岗位需求,结合学生现有知识、能力、素质状况,并参照住建部最新颁布的《中级测量放线工职业技能岗位标准》,导入最新《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等相关技术标准。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本课程共设计6个学习情境,14个测量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5.2 教学内容序化
  根据施工过程的测量工作任务序化教学内容,每一个学习任务的内容设计以仪器的操作为基础,以完成一个点到多个点的测量为主线,从而完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测量过程。整个任务的完成从简单到复杂,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此基础上,考虑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其运用已掌握的测量技能,解决不同条件下的实际测量问题,使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和自我能力的提升,符合学生的职业成长规律。
  5.3 教学内容表现形式
  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依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制定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标准、课程整体设计与单元设计,并编写工学结合的校本教材、实训指导书、教学课件等资料;选取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先进、适用的规划教材作为参考资料;建立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网络学习平台。
  6 教学设计
  6.1 教学模式
  依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采用了“全真模拟、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课程教学以实际工程项目的施工测量工作任务展开,教师给学生提供工程项目的施工图纸及施工控制点等资料,要求学生分组完成施工测量工作任务。
  每一个情境的学习,学生都要完成测量的内业准备工作、编制施工测量方案、外业熟悉测量仪器操作、完成施测过程、内业计算与资料整理及外业检核等工作,从而获得与工作任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循序渐进地实现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6.2 方法手段
  课程组结合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经过不断摸索、总结、改进,形成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有障碍排除法、分组讨论法、演示教学法、全真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
  6.3 保障条件
  1)教学团队。课程组教师均为省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团队成员,其中专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4人,专兼教师比例合理,学历结构合理。课程组非常注重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能力提高,一方面实施“导师制”,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通过“传、帮、带”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实施“影子工程”,教师通过下企业锻炼提高技能水平。这样促进团队教师职业水平的整体提升。
  2)校内外实训条件。建筑工程测量课程拥有校内测量实训基地,国家建筑技术(全真模拟)实训基地,为本课程教学的实施提供场所。学院的普通测量仪器室和包括全站仪、GPS等先进仪器设备在内的精密测量仪器室,能满足测量教学和技能培训需要。
  本课程组利用学校与34家建筑施工企业、咨询企业建立的校企合作董事会平台,建立6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实现“教、学、做”一体化打下基础。
  3)自主学习平台。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成立测量协会,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互相学习,拓展知识面,提升测量技能。另外,学校举办“南方杯”测量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技能大比武的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7 课程的特色与创新
  通过不断改革和实践,本课程依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全真模拟,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在校内,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以实际工程项目的施工测量工作任务展开,通过教师指导和学生实训有机结合、做与学有机结合、教室和实训基地有机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
  在校外,学校利用技术优势,服务区域建筑行业,将真实的施工测量项目引入教学过程,实现教学项目与教学地点“动态化”,学生在真实的任务中真实地工作,得到真实的成果。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到现场参与施工测量过程,得到了“真枪实弹”的锻炼,提高了测量技能,感受到现场的职业氛围。
其他文献
串补装置一般安装于超高压输电线路中间,其运行状况将影响到整条线路的工作状态,因而在串补上加装一些保护设备。使用EMTP软件建立串补装置接输电线路模型,模拟线路两端开关动作
高等职业教育的英语教学中,不同专业采用相同教材已经在教学实践中暴露出一些弊端,同时也无法满足不同的就业岗位的职业需求。课题组通过对学生、教师、企业三方面调查,对结
伴随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导致"数字工匠"出现巨大的人才供需缺口。为此,高职院校要制定"数字工匠"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建立"数字工坊",产教融合对接培养,完善信息化教学平台,创
本文对所谓陆羽“更著《毁茶论》”一说提出剖析意见。《陆羽传》撰写者误引《封氏闻见记》这条不实的孤证,显系排茶者造作之辞,是个莫须有冤案。应为陆羽昭雪千年不白之冤,恢复
鼻咽部与颅底毗邻,由于恶性肿瘤的侵袭性,加上肿瘤早期患者临床症状不明显,在患者就诊时,病变往往已处于进展期,所以,鼻咽癌侵犯颅底骨质的发生率较高,且其直接影响鼻咽癌的
目的:观察黄芪多糖穴位离子导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药物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急性发作期均采
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计他们不迷恋于上网、游戏之中,是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心学的问题。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
供给侧改革中有关有效供给和结构性改革的理念给高职教育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是课堂,在此对当前高职院校课堂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以能力为本位的项目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