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型的班级文化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wa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独特的价值观、共同思想、作风和行为准则的总和。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精神风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因为新课改强调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与之相对应,也强调构建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在新课改情境下构建新型的班级文化,简而言之,就是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以新课改的培养目标为努力方向,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及品德生成发展的规律,结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必备素质的需求,去精心营造一种班级的文化氛围,这种氛围必须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其实,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对课程文化的一种颠覆和重新建构。学校文化、班级文化事实上都是课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在新课改情境下,重新构建新型的班级文化,势所必然。
  以班主任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以往的教育理念中,班主任的角色定位为学校委派用来管理好班级的老师。在班级的归属中,我们习惯称呼某个班为“某某老师的班”,在学生个体的归属中,学生也自觉称呼自己是“某某班主任老师班的”!这种极其典型而又极其自然的称呼就很能体现班级的工作中心以及班级的角色中心是老师还是学生的了!因此,顺理成章的是,班主任负责订立班级规章制度,组织班集体各种活动,协调班级多种教育力量。在这种教育情境下,班级是班主任的班级,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严格体现学校及其上面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意志和要求,班主任手持学校制订好的“模子”来统一规范锻铸班级的学生。这样的情形下,班级也谈不上具有什么个性文化,因为学校几乎所有的班级其文化都是一样的;学生的个性当然没有必要得以张扬,统一的“模子”套进去,所有的个性都在“模子”内悄无声息地泯灭了。新课改理念认为,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班级的主人理所当然必须是学生,学生是班级工作的中心和班级角色的中心。
  班风班貌的形成方式从教导灌输到引导生成——班风班貌,就专指班级的精神面貌而言。在旧的教育理念中,学校与班主任习惯用教育行政的规章制度来统一规范各个班级。认为学生是教育者注入德目的容器,教师只要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导灌输,就完成了德育的任务。教师忽略了讲台底下活生生的、富有个性的生命,眼中只有班级的整体,每个学生只是作为抽象概念的“学生”而存在。但事实是,在稍具人性化的教育中,学生不可能也不应该是作为整体的类的概念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具生命活力的独具性格特征的“这一个”,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孤本”。正是众多富有个性的学生聚合在一起才生成了生龙活虎的班集体,才能形成丰富多彩且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因此,新课改理念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生命的无拘无束的自由生长。当然,新课改并不意味着班级管理可以放任自流,并不意味着对学生的教育可以不着边际,任其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蔓延生长。关键就在于“引导”使“自由生长”。“引导”,一方面体现着教育的功利性一面。教育在其上层建筑层面上必定体现了统治者的意志和价值观,体现出了一个国家对其未来公民的社会化“塑造”,体现了社会公德对社会个体的普遍诉求。另一方面,在教育方式上,相对于“教导”隐含着的武断性、机械性、蛮横性而言,“引导”则体现出了教育的人性化追求: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的基础上才谈得上有效的“引导”。有了“引导”作前提,才能“生长”出积极健康、独具个性魅力的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
  从整齐划一到独具个性的转变——如上文所述,以往的教育体现了工业化社会对人才生产的要求,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教育也强调统一规范,统一要求,乃至于作为学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基层集体的班级,其环境布置同一模式,甚至走向某种极端,连学生的个人表现个性特点也统一规定:一些学生比较安静,则被誉为“表现好”、“乖孩子”,一些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极富个性,则被斥为“调皮捣蛋”、“坏学生”,甚至与“问题学生”同等看待,不鼓励乃至于禁锢学生个性的张扬!这样用标准化的“模子”铸造出千人一面的“人才”,所有的班級当然也都被消磨了个性,变得整齐划一。如果说还有“个性”,那也是以班主任个性代替了班级的个性,所有的班级打上了鲜明的班主任的性格印记。而新课改的理念体现了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独具个性,富有激情。因为只有个性的人,才可能是富于创新思维的人才。因此,教育强调创新,强调尊重学生的个性。每一个独具个性学生组成的班集体,当然形成个性色彩鲜明的班级文化。
  总之,新课程改革正在给传统的教育观念带来颠覆性的变化,从而引起了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师生关系、评价体系等等方面的变化,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都在进行着“解构”和“重建”。课程改革又是一场关系民族未来兴衰的文化变革,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重新构建有助于培养知识经济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的班级文化,无疑是每一所学校乃至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神圣职责。
其他文献
【摘 要】文中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比较研究等方法,结合本校高中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校现有的条件,开展了一项新兴体育运动——三门球,实验前对两组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进行差异性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通过一年的实验研究,开展三门球运动的实验组学生力量、耐力、肺活量体重指数(T检验),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三门球 体育运动 身体素质  1、问
期刊
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学生有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必须有效。下面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提高初中思想政治教学有效性的一些看法,供大家共勉。  一、提升自身知识素质  常言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政治教师不仅要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还要熟悉与思想品德学科相应的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社会
期刊
目前,英语作为一门在世界各國最广泛使用的语言, 它在我们人与人之间交往中, 文化与文化之间的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新时期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的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我们英语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创造必要的学习条件。因此,把培养学生英语课外阅
期刊
目前,在我国计算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小学阶段,计算教学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之一。而且我国《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提高计算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期刊
【摘 要】自学是一种自主、探究、发散式的学习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发展学生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学能力 培养  现在的数学教学中,还是存在老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老师讲多少、学生听多少,老师启发什么、学生思考什么。老师把知识嚼烂了喂给学生,造成学生知识学得死,具有严重的依赖性。因此,把知识
期刊
1、用一个字来回顾2017年黔西南州某市的楼市,这个字就是“涨”!根据某市房地产联合網不完全统计,2017年市区某在售的楼盘十月份房价为8100元/m2,到了十二月房价均价为12100元/m2,求十月到十二月房价均价的平均月增长率是多少?
期刊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于是在众多的课堂中,教师们纷纷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按照新课程标准倡导的理念,积极地投身到课堂教学的探索之中,使数学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让数学教学更显精彩。然而意与愿违,在尝试实验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 我常常发现,热热闹闹的背后,有着太多的无耐,在课堂中常常出现种种“意外”状况,使既定的教学目标难以完成,预设的教学活动难以顺利实施,或效果不佳,
期刊
目前,新的时期给我们从事教学工作的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工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与发展,学生的状况给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当我们面对学生自觉性差,学习比较被动的局面时,教师更应当在课堂上讲究实效,提高效率.那么如何在45分钟内提高效率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地位。 教师在教学课堂上是否有与教学无关的活动?教师在进行某一教学活动时,是否有一部分学生无事可干?教师惯用的教学程序和方法是否适
期刊
【摘 要】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更是一个薄弱环节,为了以德树人,为人师表,本文从两个方面予以论述。一、立师德以为范 二、重师德以树人。  【关键词】德育 立师德 重师德  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社会上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急功近利等思想. 教师目前的遇到的有些人盲目崇洋,有些人墨守成规,有些人无所适从,有些人迷失了自我.道德困境有多
期刊
在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神秘而又鲜为人知的秘密,它们渺小而奇特,而且给大自然抹上了一笔绚丽的色彩,在《昆虫记》的作者让—亨利.卡西米尔.法布尔的笔下展示得淋漓尽致,使人身临其境。当我读完这本世界著作《昆虫记》时,我的心中充满着对大自然浓浓的向往和喜爱。  在书中,让我体会到了昆虫的世界是如此的奇妙与神奇:大自然中,有一位人人皆知的“歌唱家”,那便是蝉,在法布尔的观察下,发现它是一位名副其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