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升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必要性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k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伴随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民办高校的辅导员期望得到更多的关怀和支持。本文从职业幸福感的定义入手,通过分析民办高校辅导员的的职业幸福感现状,提出提升其幸福感的方法,这对民办辅导员管理、民办高校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民办高校 职业幸福感 职业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伴随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部分独立学院开始脱离母体院校,转设成为普通设置的民办高校。原独立学院的辅导员也转型成为民办院校的辅导员,而长期以来很多辅导员就处于身心俱疲的状态。结合辅导员工作太辛苦,精神很疲惫,报酬有点低,缺少幸福感现有状态。因此,在新形式、新任务下,更需关注民办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这对民办高校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社会、学校及辅导员自己三个角度进行思虑,提出提升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对策和建议。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及体验不足的原因
  职业幸福感是个体对自身工作的各个方面的积极的评价,包括情感、动机、行为、认知和身心幸福五个方面。结合影响幸福感的社会支持、个体应激水平、价值观、健康状况以及经济因素,来阐述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现状及体验不足的原因。
  (一)外部社会及学校因素的影响。
  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的大环境,很多辅导员中很少有人愿意终生从事学生工作,工作上使命感不强,责任感缺失,影响了学生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学校的多重管理带来的压力,辅导员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是学生工作的主体。即接受高校党委学生工作部的领导,又要接受所在院系党总支的直接领导,受到多重管理的体制,造成辅导员在工作中接受过多过重的工作任务,极易导致辅导员身心俱疲,无所适从,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心理,导致幸福感直线下降。尤其是独立学院转设成为民办高校后,高校脱离了母体高校,民办高校自身的用人机制和评价体制的缺陷。辅导员由于身份不明晰、工资待遇差、职称不自力、编制设置障碍、同工分歧酬等现状,辅导员没有稳定的发展路径,对未来发展前途感到迷茫不少辅导员的敬业精神和风险意识开始淡化,不踏实做本职工作,导致很多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总体水平不高。
  (二)高校辅导员的自身职业特点的影响。
  高校辅导员工作内容复杂多样,工作对象数量较大,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和压力大,并且工作成效显现过程较长,这影响到辅导员的工作效率,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体验,进而影响到辅导员个体成就感的获得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提升民办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方法
  (一)从社会支持系统即社会层面解决问题。
  社会支持系统:指的是个人的职业在社会中得到承认的体现。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人,都是某个职业圈子的一份子,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想得到群体的认可和支持更表明了个体的归属感,因此这种爱与被爱、支持与被支持的过程,使得每个个体得到的正向情感多于负向情感。给以辅导员职业充实的正视,提高辅导员的的社会地位,让他们获得社会的理解以及尊敬。现在我国针对辅导员的工作、地位职责成立了一些相应的法令、律例,但还不够完美,同时,由于社会上人们对辅导员工作的不够正视,直接导致辅导员地位低下,在很多学生家长眼中辅导员就是只是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保姆,工作就是负责照顾帮衬大学生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只要不出事情,辅导员也就没什么作用了。这都反映了社会广大家长和学生对辅导员职业的不认可,体味不到辅导员的工作的重要性。辅导员在学校经常沦为教师的配角,这极度的挫伤了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导致了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不断下降。然而,辅导员社会地位的提升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因而,国家要经由过程政策律例的倾斜和舆论、宣传等手段,完善相关的法令轨制,同时相关的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出切实可行的法案,经由过程立法辅导员的的权力。例如辅导员的工资待遇、住房福利等。因此,只有提高辅导员的职业的社会地位,促使全社会形成尊敬高校辅导员,才能使他们获得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二)从辅导员的层面的解决途径。
  职业价值观是职业个体对其所从事职业好坏标准的判断,是一种心理倾向性,它指挥个体的职业行为、态度、习惯和思维方式。良好职业价值观是职业幸福感建立的指向标。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良好职业价值观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辅导员个体始终坚守“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基准,而且“传道”为先、为上,坚持把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同时,它需要辅导员超越“安身立命”的层面,将自身的职业看成一项“功在千秋”的事业,在为这个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自我价值。
  一是正确熟悉自我,确定适当的期望值。维持辅导员职业化的最大动力还是来自于辅导员内在的情感需求和道德鞭策,设定自己职业的奋斗目标,结合学校的长效培养机制,让辅导员自身在竞争中成就自我。现代社会,人们总是在竞争中不断成长。辅导员年纪一般都在30岁左右,富有竞争力,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缺少知识更新的动力,如果没有好的激励机制和奋斗目标,便失去竞争力而逐渐的走下坡路。这也是职业倦怠的一条重要因素。所以,辅导员要在工作竞争中不断完善成就自我,辅导员要以积极向上的立场看待本職工作,专心体味工作的乐趣和幸福,设立一个个奋斗目标,奋斗不止,,从而给自己带来真正的知足感。二是打造团结向上的辅导员团队,让辅导员在集体工作学习中感受自身的价值。一个优秀的团队让人有归属感。为自己的团队奋斗,既体现自身的价值,又使集体得到发展。当一个人体验到自身价值在集体中闪光时会产生认同感、成就感,这种成功和认同就是幸福。
  三是善待学生,学会在情感互动中感受幸福。(1)善待学生,学会关爱每位学生。(2)善待学生,学会尊重差异学生。(3)善待学生,学会帮助学困生。(4)善待学生,学会赞扬后进学生。因此,要作有理想有抱负、追求幸福的辅导员,要适应现实的社会环境,要学会善待自己与学生。有关专家指出,只有幸福的老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为高校的工作者自己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是自己的需要也是教育的需要。那么,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下,靠政府,靠社会,也靠我们自己,悦纳自我,融入团队,心存感激,追求卓越,定能体验到幸福。
  四、结语
  民办高校辅导员主体职能的不断拓宽,客体受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使得构建一支幸福感强辅导员队伍势在必行,和谐幸福的心理机制使得辅导员团队各司其职、各有所得、结构合理、和而不同、和衷共济,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能达到办事高效、相互协调、融洽相处、良性运行的目的。因此,社会学校以及辅导员个人都必须注重提升辅导员的职业幸福感,将辅导员的个人利益与学校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发展中的“双赢”。□
  (作者单位:武汉长江工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双师型”辅导员制度的实践内涵——民办高校辅导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个案 .消费导刊 - 2010(1)
  [2]民办高校应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跨世纪(学术版) - 2009, 17(4).
  [3]新形势下对民办高校如何构建和谐辅导员团队的研究.学理论 - 2010(18) .
  [4]民办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思考.中国高教研究. 2008(7).
其他文献
美国的投资基金监管有着一套完整的法规体系,实行集中管理体制。与此相比, 中国的基金监管体系在监管机构的一致性、立法的延续性、自律组织的权威性、执法的严肃性 和投资者
摘 要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是在思想要足够的重视;其次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相结合;最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一个过程。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理论,是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只有人民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才能更好的应用马克
期刊
期刊
摘 要 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事业的教育资源仍不充足,毛入学率不到三成,同时出现了新生放弃入学问题。导致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新生选择了出国留学、复读或就业。基于教育公平的视角分析该问题可以得出,新生弃学的结果导致原分配其所得的有限的宝贵教育资源没有实现应有的价值。这属于教育不公平,是教育制度、政策不完善引起的不公平,需在填报志愿和录取等环节进行完善。  关键词 弃学 教育公平 高校新生  中图分类号:G6
在油田企业发展过程中,财务管理是核心部分,此管理工作的开展效果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油田企业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应用了先进的ERP系统.本文对油田财务管
期刊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指出,当前,北京正处于中度老龄化时期.“十二五”末,全市常住老年人口340.5万,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5.7%.预计到2020年,全市常住老年人
期刊
现阶段我国“营改增”政策的深入推行,在这关键时刻我国各行各业各领域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希望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融入到大市场中.文章主要围绕着营改增对公路工程预算编制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