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益保护应予完善

来源 :天津检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ph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行《刑事诉讼法》对于被害人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的权利义务进行了相关规定,但从司法实务的过程看,还需进一步在受理、立案、起诉、审判、宣判、执行等阶段完善被害人的知情权和诉讼参与权,以使处于刑事诉讼中当事人地位的被害人的权益能够得到切实的保障。需要完善的内容包括:1、公安机关决定不立案、撤销案件的,应向被害人作出说明,以使与案件有密切利害关系的被害人享有充分的知情权;
其他文献
翻阅时下法律期刊书籍,经常会看到“法律不完善”、“建议修改立法”等字样,而且这种对立法的指责和评判往往是作为解决问题的终极手段而庄重提出。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理论界
伤害案件中的影像资料的审查是法医文证审查工作的一部分,影像资料的审查可以直接影响案件的定罪量刑,下面就几个案例来说明影像资料在法医学文证审查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案例一
现实生活中,性贿赂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一些商业领域甚至已经演变为“潜规则”。那么在现行法律框架内,能否对性贿赂各方追究刑事责任,笔者谈点看法。
2007年末,李某在天津市滨江道某工商银行ATM机上提取现金时,在将信用卡插进ATM机插卡口后,机器显示“本机器暂停服务”的字样,但信用卡却未退出。李某以为被“吞卡”,立即致电该行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是一新罪名,目前法律及司法解释尚未对该罪的成立标准及数额作出明确规定,给司法实践带来一定的难度,在此笔者就此发表一点看法。
司法实践中利用房屋进行合同诈骗的多为非房屋所有权人,使用伪造的房屋产权证骗取财物,但房屋所有权人使用伪造的房屋产权证实施诈骗的并不多见。那么房屋所有权人使用伪造的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犯罪呈低龄化趋势,未成年犯罪问题日益严重。因此有学者提出降低刑事责任年龄,以增加刑法的威慑力,从而达到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笔者认为解决
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成立共同犯罪的刑事立法根据。《刑法》第25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第395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和支出明显超过合法收入,
目前,我国法学理论界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和审判机关作出有罪判决的刑事证据证明标准,主要存在以下几种主张:
侦查人员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是证实犯罪,查清犯罪事实的重要手段之一。就职务犯罪案件而言,讯问有些时候甚至直接影响案件的侦破。由于职务犯罪嫌疑人大多具有相当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