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通过型仪式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探析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sa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型仪式作为仪式的一种具体类型,既含有所有仪式共有的符号特征,又具有与青少年时期和学校德育密切联系等特性,对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在通过型仪式的举办、青少年参与通过型仪式的情况等方面均存在问题,直接影响了通过型仪式作用的有效发挥。解决通过型仪式中存在的问题,是更好地发挥通过型仪式在青少年成长中作用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通过型仪式 青少年 成长作用
  
  青少年成长中的通过型仪式通常指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入团入党仪式、成人礼等标志着主体的身份角色发生变更而举行的仪式活动,是青少年成长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仪式环节。通过型仪式是学校德育的又一渠道,不仅能够有效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能够为青少年的成长发展点亮指路明灯。
  一、 通过型仪式及其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
  (一)通过型仪式的涵义
  仪式是一种古老的人类文化现象,是现代教育的重要载体。仪式不仅可以“储存”文化,更重要的是可以“传输”文化。学术界在仪式的划分问题上争论不休,根据不同的标准和定义,仪式可作不同的划分。本文所指的通过型仪式是以仪式的功能和意义的差异为划分标准,与政治型仪式、生命型仪式、宗教型仪式、民俗型仪式相区别的一种仪式类型。
  通过型仪式被看作人生角色转换的关口,强调新身份和新社会关系的确立、新权利和义务的认知。通过型仪式的完成主要经历三个步骤:从旧的角色、旧的社会关系中分离出来——在仪式中接受观摩者的瞩目和承认,使主体确认新的角色、新的社会关系的到来——适应、融入新的角色和社會关系中。通过型仪式作为仪式的一类,具有所有仪式共有的符号特征,同时与其他仪式类型相比又具有自己的特性:一是通过型仪式一般发生并完成于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升学和毕业典礼、入团入党仪式、成人礼、婚庆仪式等都属于通过型仪式。通过型仪式举行时通常需要身着特定的服装、按照较为固定的流程进行、接受师友或亲朋的见证,以欢快、庄重的形式呈现,对于青少年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约束作用。二是青少年成长中的通过型仪式通常与学校德育密切联系。升学和毕业典礼、入团入党仪式、成人礼等通常都是在一个人的校园生涯中进行和完成的,且主要由学校安排和策划。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仪式教育摆脱了“知识灌输”,更加注重知、情、意的导向,不可避免地与学校德育联系在一起。
  (二)通过型仪式在青少年成长中的作用
  1.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正因如此,课堂教学虽然能让大部分青少年对这12个词、24个字倒背如流,但难以让他们真正理解其中的价值内涵。通过型仪式能够将这样一些较为抽象的政治概念和价值信仰通过一些特定的象征符号、行为方式传达给仪式参与者。如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中的全体起立奏唱国歌、入党入团仪式中的庄严宣誓,让青少年接受一场“沉浸式”的“爱国”精神洗礼,感受到自己与祖国同在,自己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在通过型仪式的筹备和举办中,通常需要全体青少年共同参与,且大多数情况下要求个体服从集体,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集体意识;毕业典礼上校领导、老师或家长对毕业生的寄语中内含着“敬业”“诚信”等的叮嘱;校园中通过型仪式举办时的一些口号和标语往往会把学校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在一起,发挥二者的共同宣传教育作用。可见,通过型仪式能够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像有形物一样可视、可触,有效引导青少年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青少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为青少年的成长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通过型仪式总是意味着一个阶段的结束和另一个阶段的开始,青少年在参与这些仪式时,通常需要身着如学士服和学士帽等的特定服饰、佩戴特定的徽章。仪式按照较为固定化的流程进行,青少年一般还会接受观摩者的瞩目,以及主办方煽情的嘱托和祝福。仪式通常能够营造强烈的情感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青少年由内而外地受到警醒,提醒自己即刻准备行囊,告别过往、向新的生活前进。在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德育中,通过型仪式开辟了新的路径,提醒着青少年反思过去的言行,并在新的人生阶段来临时,构建出一种更加完善、更加积极的生活方式。青少年在接受这些仪式的洗礼后,通常都会加深对自己的认识,规范自己的言行的同时找准自己的定位,不断进行自我评价。通过与同辈的交流和接受长辈的教导,对将要面临的新的社会关系做充分的了解,明确奋斗目标,不断完善自己,合理规划人生的下一阶段。
  3. 拓展青少年德育的具体路径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德育成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德育工作成了众多学校的教育主阵地。传统的学校德育以理论灌输和自我教育为主,与德育课程相比,通过型仪式侧重于间接的感性教育,使青少年在情感上潜移默化地改变或发展某种价值理念,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此外,学校会借助形式多样的文化载体开展德育工作,如期刊书报、电影戏剧、独特的校园文化,等等。不可否认这些文化载体通过激发青少年的情感体验而达到的德育效果,但此类文化欣赏活动仍然停留在以青少年单方面接受为主的层面,而通过型仪式则更能够激发青少年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青少年不仅作为“观赏者”,更作为“演出者”而存在。此外,随着互联网和大众传媒的蓬勃发展,通过型仪式越来越借助传媒的力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云端毕业典礼,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现代社会的需要。通过型仪式越来越成为学校青少年德育的新课堂、新阵地,进一步拓展了青少年德育的具体路径。
  二、 当前青少年参与通过型仪式的状况
  针对通过型仪式作用发挥的情况这一问题,笔者采取了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以获取当前青少年参与通过型仪式的相关情况。问卷填写者为13岁—24岁的青少年,其中13岁—18岁占27.59%,18岁—24岁占72.42%。共收回有效问卷174份,经过数据分析和整理,得出以下结论:   (一)青少年对通过型仪式的参与度总体较高,但主体体验性缺失。
  如图1所示,青少年对于升学典礼、毕业典礼的参与度相对较高,分别达到了87.36%、65.52%。鉴于入团入党仪式的条件性,笔者认为48.28%的参与度较高。相比之下,虽然参加过成人礼的青少年只有29.89%,但我们发现没有参与成人礼的青少年里有33%是因为年龄未满十八,59%是因为学校或家庭未举办成人礼,只有6%的青少年自愿不参加成人礼。据此可见,青少年对通过型仪式的参与度总体还是较高的。
  虽然青少年对通过型仪式的参与度较高,但在参与过程中存在主体体验性缺失的问题,仪式举办中的主体和客体倒置,主角和配角混淆的现象十分普遍。如图2所示,分别有19.54%和47.13%的青少年对于“仪式进行时主要是校领导等主办方在发言”表示“非常同意”和“同意”。对于“仪式进行时我被视为主体”这一话题,多数人选择了“不同意”和“不确定”。通过型仪式的主体本应该是青少年,仪式的举办应多注重青少年在参与仪式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
  
  (二)学校和青少年对通过型仪式重视度总体较高,但有待进一步提升。
  青少年对通过型仪式较高的参与度折射出大部分青少年十分重视这些仪式,从图3可见,多数青少年对于“这些仪式是否举办与我关系不大”“这些仪式参不参加都无所谓”两个话题都表示“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但依然有不少青少年对这些仪式的举办和参与持无所谓或不确定的态度,甚至因为兼职、找工作等事情直接不参与。
  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校非常重视通过型仪式的举办,许多学校还通过举办线上毕业典礼等形式弥补因疫情影响而无法如期举行线下毕业典礼的不足。为进一步了解青少年参与通过型仪式的情况,特设置问题3:您由于什么原因未参加毕业典礼?和问题5:您由于什么原因未参加成人礼?以窥探青少年未参加该仪式的原因所在。结果发现,青少年没有参与这些仪式,主要原因之一是“学校或家庭未举办”。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成人礼的举办具有地域差异性,在较发达的城市中,成人礼的普及度较高,在一些中小城市中,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为青少年举办成人礼的活动。考虑到许多学校因受疫情影响而未举办这些仪式,特设问题4;因疫情无法举办毕业典礼,您所在学校做了哪些弥补措施?从图4可见,有31%的学校并没有做任何弥补措施,直接略过了这一重要仪式,给许多青少年的学业生涯留下了遗憾。
  虽然通过型仪式总体上是被重视的,但以上信息反映了整个社会尤其是一些学校和部分青少年对通过型仪式重要作用和教育意义的认识需进一步提升。
  
  
  (三)通过型仪式对青少年具有较好的德育作用,但仪式亟待创新。
  通过型仪式拓展了青少年德育的具体路径,从调查结果中可见当前通过型仪式对青少年发挥了较好的德育作用。如图5所示,青少年在仪式进行时的很多行为都反映出了通过型仪式带来的德育效果,如“认真听取校领导的寄语”“感恩师长或亲人的培养”“给自己定下新的目标计划”“反思并给自己重新定位”等。此外,如图7所示,对于“这些仪式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意识”这一话题,47.13%的人表示“同意”,24.14%的人表示“非常同意”,对于“这些仪式对我的人生规划有很大的帮助”这一话题,31.03%的人表示“同意”,22.99%的人表示“非常同意”。同时,对这两个话题表示“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的比例十分小,多数青少年对于通过型仪式的德育作用作出了肯定的回答。
  但通过型仪式还存在重形式轻实效、重显性轻隐性等问题,从图6可见,分别有33.33%和13.79%的青少年对于“我觉得这些仪式形式化严重”表示“同意”和“非常同意”。青少年是通过型仪式的主体,最具有发言权,笔者在问卷的最后设置开放题“您对这些仪式有什么建议”,收到了青少年的些许建议,这些回答大都指向同一个重点即“去形式,待创新”。如“仪式应更注重教育,而不是明显的走过场”“希望如果有心举办,不要流于形式,至少让同学参加了以后,能在心中留下美好回忆”。这些都反映出通过型仪式存在的问题,当前许多学校在举办这些仪式时还是以脱离青少年群体思想实际的“说教式”的报告和讲演为主,青少年往往沦落为陪衬的“群众工具”,完全丧失通过型仪式的目的和效用。因此,通过型仪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德育作用。
  
  
  三、 更好地发挥通过型仪式在青少年成长中作用的途径探究
  (一)更加关注和突出青少年的仪式主体地位。
  青少年主体意识是青少年在通过型仪式活动中对自身的主体地位、能力、价值的一种自觉自主的意识。青少年的主体意识是否强烈,主体地位是否被重视是影响其在仪式中主体体验感的最主要因素,主体体验感是影响仪式德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关注青少年在仪式中的主体地位,首先要重视青少年主体意识的培养,激发广大青少年的主体能动性。青少年只有认识到自身在仪式中的主体地位,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仪式的各环节,有效接受通过型仪式的洗礼。
  关注和突出青少年的仪式主体地位,还要注意处理好主次关系。改变一直以来仪式中校领导等仪式举办方“一手包揽”、青少年主体“风头被压”的状况。教育要充分尊重“人”,青少年教育工作需“以人为本”。强调青少年群体的主体地位并非否定客体的重要性,而是把一直以来仪式中的主客体相互转化,更加重视青少年在通过型仪式中的主体地位,把仪式中的“活儿”交给青少年去做,仪式举办方做好客体的协调工作。不论是仪式前期筹备还是仪式的實际操演,都尽可能地鼓励和引导青少年参与,不断增强青少年的仪式参与感和体验感。
  (二) 进一步推进通过型仪式的认知度和普及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转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是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通过型仪式的举办存在因经济发展水平不一而引起的地域不协调,以及部分学校和青少年认知有误等问题。   无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角度出发,我们都必须承认通过型仪式对青少年成长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大通过型仪式的宣传力度是促使通过型仪式的举办得到更好落实、效果得到更好彰显的重要途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媒体宣传成为最主要的傳播方式之一,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快”和“广”的优势,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把通过型仪式的教育作用和社会效益宣传出去,不断提高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对这些仪式的教育作用的认识。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①进一步规范通过型仪式的制度安排,也是保障通过型仪式教育有效实施的路径之一。政府部门有必要制定相关规定,例如“18周岁成人礼法定日”,以提升通过型仪式的普及度,使通过型仪式成为青少年成长中受欢迎程度高的、受益面广的一种教育方式。
  (三)加快优化通过型仪式的形式和内容。
  仪式和形式密不可分,若处理不好形式和内容的运用,仪式便极易走向形式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世界人民交往交融日益密切,青少年的思想日渐多元,传统陈旧的仪式内容和形式很难吸引新时代的青少年,通过型仪式的形式和内容亟待创新优化。
  首先,要打造表现形式多样的通过型仪式。因时、因地制宜是多样化形式的重要切入点,通过型仪式可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校园文化、时事热点等开展,以此达到更贴合青少年生活的仪式教育效果。此外,通过型仪式还可借助现代化技术营造新颖的场景和高涨的氛围,除了传统的讲座、宣传形式外,还可以采用舞台表演、远程连线、手机互动、荧光晚会、光圈聚焦等青少年热衷的形式,满足青少年张扬个性、表现自我的个性需求。
  其次,要设计主题明确、内容充实的通过型仪式。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统一的,形式依赖于内容,新颖的形式如果没有配合充实的内容,则会变成一场纯形式的“游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不同的仪式必定有不同的主题和内容,这就要求通过型仪式在设计时,一方面明确教育主题和目的,设置对应的内容,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使仪式更具内涵。另一方面要明确青少年群体的特点,在内容设计上注重青少年的接受偏好,尽可能地从他们的生活中、学习上挖掘有关的内容,通过型仪式更加贴近青少年的情感和实际。只有不断优化通过型仪式的形式和内容,才能更好地发挥对青少年的各方面作用。
  
  注释:
  ①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
  
  参考文献:
  [1]王洁敏.成人仪式思想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7.
  [2]王北生.18岁成人仪式教育[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2.
  [3]吴晓蓉.仪式中的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4]董树梅.学校仪式的教育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9.
其他文献
摘 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儿女不竭的精神来源与智慧力量。新媒体时代,文化融合程度进一步提高,对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此背景下,本文探究借助新媒体技术促进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纵深融合的路径,旨在以文化的熏陶使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抵御错误思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习近平新时代
摘 要: 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具有教学空间广、学生自主性强、师生互动多、数据统计便捷等优点,也存在教师情感流露不足、學生状态难以观测、信息技术素养要求高等局限。思政课教师应当顺应时代发展,将网络教学优势有效融入传统课堂中,着力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各高校需要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重视打造本校思政网课精品,促进思政课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融合。  关键词: 高校思政课 网络教学 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
尤金·奥尼尔是当代中国舞台上搬演和改编最多的美国剧作家.新时期以来,奥尼尔戏剧在我国的演出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慎选、摸索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全面开花,从20世纪9
抗战时期,以桂林抗战文化城为中心的广西高等教育,发展迅猛,特色鲜明,高质量高水平地传承了我国高等教育的火种.这可供当今高校发展、改革借鉴.
摘 要: 新时期,高校学生在思想、性格方面出现较大变化,导致学生管理难度加大。目前一些高校教师在学生管理实践中依然运用基于传统经验的管理模式,不仅学生管理目标得不到实现,还会对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等造成影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激励理论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自发意识、主动性等,有助于学生积极行为和心态构建。因此,高校教师需切实掌握激励理论的内涵,将其科学应用于学生管理实践中,全面增强学生的管理实施效
摘 要: 古往今来,对“幸福是什么”的研究从未停止过。中西方不同文化氛围下形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幸福观。中国传统幸福观以儒、道、佛三家为代表;西方幸福观以理性主义幸福观、感性主义幸福观、基督教幸福观这三个派别的幸福观为典型。本文在探究中西方的幸福观及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出中西方幸福观的异同。  关键词: 中西方 幸福观 异同     任何一种思想“都带有自己的历史痕迹”(1)(197)。要想全面认识幸
社区教育和社区善治是对教育与治理融合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与创新。社区教育有益于社区善治的功能体现在:提高社区善治主体民主法治素养,优化社区善治客体即公共利益的生产和分配机制,扩大利益同心圆助力实现社区善治目标。社区教育助力社区善治的实现路径主要是:推动社区居民参与促进社区治理制度化,推动社区治理法治化保障公共利益产出效能及分配公平,推动智慧社区建设达到社区公共利益最大化。
摘 要: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高校青年群体中的优秀分子和骨干力量。新时代“青马工程”的工作机制要顺应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新目标,树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新理念,在构建专业课程化培养体系、推动培养模式创新、拓展社会实践思路和工作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为新时代培养出坚定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关键词: 新时代 “青马工程” 工作机制 改革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立
在汉语国际教育新形势下,阅读教材的国别化问题越发显著,建设分级阅读平台有助于为不同语言环境的汉语学习者提供更多的阅读选择,既为汉语学习者提供更广泛的阅读空间,又为汉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心研究课题,涉及背景、内涵、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模式、传统文化融合等多方面。健康服务类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人类健康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强调生命相托的至关重要性,应当着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结合高职院校特点,关注青年学生品德的培养,创新立德树人的方式方法,拓宽立德树人的工作路径,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和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