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园子:久病成良医,练拳成女侠

来源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tan0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深媒体人漆园子曾因为先天性鼻甲肥大而患上头痛,这个痼疾,很多年来一直紧紧地尾随着她,纠缠着她,成为一个挥之不去的噩梦。也许因为长期头痛,不论是她的小说,还是随笔,都不同于一般所谓的“女性作家”,没有软或柔,而是有一种凛冽的刚硬。所以,如果非要说与世无争的漆园子在世上还有一个敌人的话,那就是“头痛”。
  2004年左右,漆园子举家迁往城郊某小区,以此避开城市难以忍受的烟尘。稍后,她又辞掉工作,彻底从媒体隐去,这一消失就是好些年。她很少出现在城内,也很少有文字面世,与丈夫、一只杜宾犬、一只黑猫,安然地偏居一隅,写字、作画、练拳、研习中医。
  然而,老朋友们讶异于她的“转型”是如此剧烈。一位她的前同事说,一直以来,漆园子都以“弱不禁风”的形象著名——她怕风,怕烟尘,哪怕一点点烟味都会让她难受无比;她身材瘦削,偏又嗜爱宽大松弛的衣裙,看起来真是有点“柔若无骨”。然而不久前,他在某次聚会上与久违的漆园子重逢,发现她有了惊人的变化,“我们跳舞时,她手一搭上来,我就感觉到一股内劲,力道十足。活生生成了一个女中豪杰啊!”
  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不堪回首的头痛粉
  从主城搬家到城郊,整理旧物的时候,旧钱包里一袋包装发黄的头痛粉勾起了漆园子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头痛粉因为价格便宜,随处可买,成为像万金油一样的居家必备药物。头痛的时候,就撕开一包,嘴巴一张,手指轻轻一弹,纸袋子里的粉末就全部倒了进去,然后喝上一大口温开水,咕咚一下落肚。不久之后,头痛症状就会明显减轻。
  这一袋印刷着繁体字的头痛粉,是漆园子经常服用的东西。在整理旧物的时候,她还发现了几个不同版本的头痛粉。“吃了几十年的头痛粉,直到最近才弄清楚,头痛粉包装上的图案是有讲究的。比如,一只手抱头和两只手抱头是有区别的,两只手抱,表示剂量多一倍。”
  漆园子有着很长时间的“粉龄”,平时包包里如果没有带着头痛粉,整天就会忐忑不安。曾经有无数的人问漆园子头痛的原因,“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都快成祥林嫂了。”漆园子是先天性鼻甲肥大,“稍有风吹草动,鼻甲立即肿大,和我抢占呼吸道。稍有感冒,立即头痛。小时候,在烈日下晒一会儿就头痛。”
  到了青年时期,情况越来越严重。“我家住在江边,空气很好,但那时我就不能进城了,每进一次城,也就是走到两路口或者远一点的解放碑,回家就会头痛。”到了四十多岁,头痛成了家常便饭。“我随身带的皮包里、办公室、家里,这三个地方,必需放头痛粉,以应付随时发生的头痛。在这些年里,每一个耳鼻喉科的医生都对我说同样的话:做手术,切除部分鼻甲就好。”经过许多年挣扎,漆园子终于去做了鼻甲切除术。
  中医票友漆园子
  造化弄人,这一刀,并没有把漆园子头痛的毛病根除。无奈之下,漆园子求助于中医。
  所幸的是,漆园子遇上了民间中医邓良福。2008年,在邓良福先生的治疗下,折腾漆园子多年的头痛已经好了七八分。“过去每周至少吃一次、有时吃两次镇痛药,接受中医治疗之后的近两个月里,只吃了两次镇痛药。”感受到中医带来的改变之后,漆园子开始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后,各类中医书籍频繁出现于她的购书单中,甚至成为了全部。
  后来,邓医生的诊所搬到了黄泥滂,因为距离远,看病不方便,于是,她一边读医书,一边在电话里请教邓医生,一边试着给自己开药方。一年之后,竟然把折磨了她几十年的头痛症,彻底治愈了。“在给自己治病的过程中,颇有心得,颇觉技痒,便要找志愿者来试试自己是否学有所得。所幸的是,我身边的亲人、朋友,还真有信任我的志愿者。”就这样,漆园子从偶尔的技痒到常常技痒,便有亲戚、朋友,以及拳友,找上门来请她开药方。漆园子戏称这个“惠及亲友”的过程为“非法行医”。在“行医”的过程中,漆园子分文不收,至于病家要送点红苕、茶叶之类,权当是“随喜”。
  从书斋动物到“侠女”
  在接受中医治疗的同时,一位邻居建议她锻炼身体。“为了甩掉药罐子,不被熬成药渣子”,社区的小广场上,便多了一个学打太极拳的菜鸟。
  在小广场打拳的时候,一位参加过重庆市传统武术比赛的银牌高手,直白地告诉漆园子,“你打的不是太极拳,而是‘太极操’”,要真想学点真功夫,就得找个高人指点。
  这个人所说的高人,就是重庆著名的形意拳高手郑光珑先生。闻得此讯,漆园子立刻去报了郑老师的拳剑初级班,一招一式从头学起。“承蒙郑师指教,还有拳剑班上的高手为了鼓励我而每次对我毫不吝啬的夸奖,让我都觉得自己进步飞快。加上每天早上在湖边打拳时,只要你不耻下问,总会有三个以上的老太太来围着教你。他们的热情指点不仅仅能帮助你学习打拳,还提高你对打拳的兴趣。”
  从强迫自己早上起床出门打拳到现在的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从以前觉得是痛苦的身体折磨变成了对太极拳不可放弃的热爱,昔日手无缚鸡之力、鼠标拿久了都恨不得大喘气的人,现在也有了身轻如燕的感觉。在漆园子看来,会功夫的人“进可呼啸山林,退可强身健体”,自从练拳之后,漆园子感觉自己的身体变得柔韧,比过去有力量了。“还有就是心理上的变化,今天学习打拳,跟过去习拳有很大的不一样。过去跟师习拳要避人,一来不受干扰,二来不能让人偷师学艺。今天大众参与的打拳,更像一个社会活动。像我这样的书斋动物,每天清晨的打拳活动,就是一次社会参与。身边但凡拳打得像样一点的人,都有表演欲,对我这种以孤独自居的人,应该是一个很大的激励。”
  漆园子说,中老年人习拳不可过劳;第二,要有明师指点,否则打出伤来也未可知。她告诫抱病之人:光打拳不吃药是很难好起来的,但是,如果光吃药不打拳,同样很难康复。
  “三年前,我读书,写作,种花,养狗,最大的运动也只是跟老公一起遛狗,根本不知道自己会热爱书法,热爱中医,甚至热爱打拳。所以,未来的日子,我不知道还会出现什么吸引我的事物。不过,人的精力有限,我能够把字写好,把拳打好,把医书读透并且能为亲友解除病痛,就很不错了。”至于朋友最为关心的写作事业,她倒是心平气和地放下了,“将来还会有什么更吸引我的事情发生呢?拭目以待吧!”
  摘编自《银发潮》
其他文献
酸奶要必备哪两种菌?   问:酸奶要必备哪两种菌?   答: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是酸奶中必备的两种菌。   为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市场上很多品牌的酸奶都打上了“益生菌”的标签,其实那些令消费者眼花缭乱的“菌”并非有多神秘。传统的酸奶本来就是由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这两种益生菌发酵而成的。目前许多酸奶产品中所添加的益生菌都被冠以看似非常专业的名称,其实本质都是这几种常用菌,根本无须额外添加,
期刊
专家介绍:   王振琴,知名针灸专家,善将中医之针灸、刺血、刮痧、穴位埋线等传统的纯物理疗法综合运用,医治多种疑难杂症颇见成效。   皱纹,是岁月的赠品。但让人不可忍受的是:现如今脸上长皱纹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许多年轻人因为压力太大,20岁左右就有了细小的皱纹。  皱纹的暗示   皱纹的形式有多种,形成的原因也不尽相同。每个年龄段出现的皱纹都有各自的特征:20岁左右,额头逐渐出现浅小的皱纹;30岁
期刊
小信号:淋巴结肿大  大多都是由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请注意淋巴结周围的身体组织,如果周围的组织本身已有感染性疾病,淋巴结的肿大可能是该疾病进展恶化的信号。一般由感染引起的淋巴结肿大有发红、肿胀、疼痛等表现。但是,如果肿大的淋巴结按起来没有痛感,且质地很硬,就更要提高警惕,这很可能和恶性病变有关。  有疼痛的淋巴结肿大  感冒或化脓性感染后淋巴结肿大,可能是急性淋巴结炎的信号。  得了急性淋巴结炎的
期刊
吴世友今年60岁,是一名退休警察。5年前体重超标还有“三高”,5年后大病小病全不见了。乍看他的锻炼方式并不特殊,但事实上,所有的运动,他都是在负重30斤的情况下完成的。  他头戴一顶休闲帽,如果不是鬓角露出的几丝白发,人们很难相信,他竟然是个60岁的人。  “你现在看到的我,跟5年前的我,差别还是有点大。”老吴说,2009年退休前,由于每天坐办公室,缺少运动,不仅体重超标,还患上了三高。而负重锻炼
期刊
是药三分毒,降糖药同样如此,若使用不当,也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遵照医嘱服药。因为有些药物用药不当,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疗效,反而会产生相当危险的不良反应。  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的耐受能力差,不宜选用长效、强效降糖药。在各种口服降糖药物中,有些降糖药降血糖作用快而强,适合于轻中度的成人糖尿病患者。而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生理功能减退,胰岛素拮抗激素减少,糖异生功能
期刊
脑血栓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形成的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它以偏瘫为主要临床表现,多发生于50岁以后,男性略多于女性。因其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特点,有人称其为“人类健康第一杀手”。  脑血栓的发病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早期会有一些前兆,如果能及早发现并在3~6小时的黄金时间窗内送到医院救治,患者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效果。 
期刊
退休之后闲在家里,很多人不知道该干点什么才能打发时间,特别是家人或孙子孙女住得太远的空巢老人。不过,德国退休老人愿意当“出租祖父母”,借此机会也为自己挣来天伦之乐。  德国柏林市启动“祖父母出租服务”不久,中国北京也有一个家政中心推出“出租爷爷奶奶”的服务,愿意当“出租奶奶”的远多于当“出租爷爷”。  63岁的吕英在退休之前,是一位大学教师。2008年6月,移民德国的女儿生下第二胎后,她和老伴一起
期刊
东晋时,襄阳人罗友家境贫困,经常上顿不接下顿,这让他对吃有一种特别的偏好。  罗友曾在荆州刺史桓温手下任从事。有一天,桓温为车骑将军王洽举办宴会,罗友不请自到,大大方方地坐了下来。宴席开始,罗友跟谁也没客气,抄起筷子就海吃起来。宴席一结束,他就站起身,拍拍肚子,告辞就要走。桓温很奇怪,问他说:“你刚才像是有话要跟我说,是不是有事?怎么这就要走了?”  罗友不慌不忙地回答道:“我听说白水煮羊头味道鲜
期刊
清明节,阴雨绵绵,安徽省繁昌县繁阳镇范冲村西边的一片山岗地浸润在连绵的细雨中。一位高大儒雅的老人在一座新修不久的墓前久久站立,墓碑上方镶嵌着一张精致的烤瓷遗照,年仅17岁便已病逝的谢邦宁在相片上绽开美丽淡然的微笑。老人用感伤的眼神一遍一遍缓缓打量自己为她拟定的碑文:故妻李谢邦宁之墓。然而陪伴他的当地亲友们都知道,相片上的秀丽女子并非他真正意义上的妻子,老人却深情怀念了一辈子……  初相见,意难舍 
期刊
尊敬在今天已经成为客套词语了。在古代尊敬是有实质意思的。尊是古代人喝酒的一种器具,也就是酋字下面加了个寸字。古人讲究等级,等级不同,吃饭喝酒的用具也不同。等级低的人,不能使用等级高的用具,所谓“礼”对此就有严格的规定。春秋时期的孔子大声慨叹“礼乐崩坏”,就是那时的人们已经不把礼中规定的等级当回事了。诸侯也敢用国王的酒具喝酒了。  古人喝酒有角、有爵、有尊。角比爵低,用尊装酒来喝,比用爵要高贵许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