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一直关注东北亚,结合对中央周边工作座谈会的理解,我对这一地区周边外交有一些体会和感想。
第一,为什么把重点放在周边。我认为,中国的体量变大了,但我们还没有实力在全球发挥主导型作用。 即使在参与相对较深的亚太,中国在软实力、硬实力方面还都相差很远,美国对亚太的主导影响还会持续很久。而在周边的东北亚板块,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从地缘上讲,这是我们的“家门口”。从现实来看,我们确确实实面临很多不能回避的问题,有中日关系问题,有朝鲜半岛问题。这些问题近年来对我们形成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并且一旦失控,其影响都会是伤及全局的。
另外,周边这些问题的严峻性不仅在于不能回避,有些冲击或挑战已经直接对我们形成威胁,拖延出手就会陷自身于被动。如果我们对周边的事情都没有能力摆平的话,那我们就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在更大的范围发挥主导型作用,也谈不上在全球层面和美国形成平等意义上的竞合关系。因此把重点放在周边,从这两年东北亚的情况看,也是形势所迫吧。不论从安身立命的角度,还是确保发展基础的角度,周边的问题和挑战都是我们必须首先和认真对待的。
第二,我不认为这次的周边工作座谈会或提出的大政方针是对原来外交战略、理念和原则的调整变革。我觉得主要是一种延续,但又确确实实在外交姿态和意识更新上有一些变化。如果同今年以来我们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一些变化联系起来看,有这样一些表现。
首先,中国表达自身立场更加明确、坚定。从年初开始,因为朝鲜先后射星核试,朝鲜半岛形势再次升级恶化,中国的应对也确实和以前有所不同。国内外媒体和学界不少声音认为,中国对朝核问题立场和对朝鲜政策进行了很大调整。我认为这不是我们单独对朝鲜半岛政策进行系统调整的结果。应该把中国对朝鲜半岛形势的应对放到整个中国外交姿态变化和谋篇布局的背景下去看。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基本原则没有变,例如我们还是强调“三个坚持”——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坚持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可是有外方学者指出,这“三个坚持”的顺序做了调整,表明中国对无核化的重视超过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其实这“三个坚持”本来就不是能够排出先后顺序的,而是在一个层面上相互关联不能分割的。也许以前韩国会认为,中国把和平稳定放在第一位,意味着中国可能为维护和平稳定而容忍朝鲜拥核。同样,朝鲜也可能认为中国会因求稳怕乱而避免刺激、制裁它。现在的表述,可能使我们的声音更清晰、更坚定,也更容易得到周边的理解。
另外一个变化是我们的态度更为积极进取。以前不管是四方会谈还是六方会谈,中国都参与了,但基本做法是撮合、劝解,而缺乏更积极的谋划与设计。我们强调当事者的作用,呼吁冷静克制,但有时却反而产生一些消极效果。如果能更多考虑当事者的感受,或作为各方都能接受的调停者发挥更能动作用,可能效果会更具建设性。
此外,我觉得中国在周边外交上的一些理念也有创新。例如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可以把推动朝核问题解决进程作为中美在安全领域合作的试验田。中美两国利益的最大交集在东北亚,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转型磨合也极有可能首先体现在东北亚平台。实际上我们对地区热点问题的一些表态,包括“不允许任何人在家门口生事”,我觉得不是仅仅说给朝鲜听的,也是说给美国听的。要让美国明白,我们不会拉拥核的朝鲜和美国对抗重走消极平衡的老路,同时美国也不要期待我们会以美国的方式立场对待朝鲜。中美在朝鲜问题上的合作,不会建立在过时的旧观念基础上,而要体现全面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新理念。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今年朝鲜半岛的局势一起一伏,现在局面相对缓和,但缓和还不足以积蓄起突破僵局的力量,这说明朝鲜半岛“紧张—缓和—再紧张—再缓和”的周期循环,可能不会简单重复以前的套路了。我觉得当前的僵持局面恐怕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把目标设定在维持现状,或者消极等待美国朝鲜作出战略决断。东北亚作为我们周边的一个重要板块,这次朝鲜半岛僵局的突破是不是应该和中国周边外交的力度与思路变化联系起来,我们能否有更多的主动设计和长远考虑,拿出更具中国理念、更有创意的办法?
第一,为什么把重点放在周边。我认为,中国的体量变大了,但我们还没有实力在全球发挥主导型作用。 即使在参与相对较深的亚太,中国在软实力、硬实力方面还都相差很远,美国对亚太的主导影响还会持续很久。而在周边的东北亚板块,又是另外一种情况:从地缘上讲,这是我们的“家门口”。从现实来看,我们确确实实面临很多不能回避的问题,有中日关系问题,有朝鲜半岛问题。这些问题近年来对我们形成的挑战是非常严峻的,并且一旦失控,其影响都会是伤及全局的。
另外,周边这些问题的严峻性不仅在于不能回避,有些冲击或挑战已经直接对我们形成威胁,拖延出手就会陷自身于被动。如果我们对周边的事情都没有能力摆平的话,那我们就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在更大的范围发挥主导型作用,也谈不上在全球层面和美国形成平等意义上的竞合关系。因此把重点放在周边,从这两年东北亚的情况看,也是形势所迫吧。不论从安身立命的角度,还是确保发展基础的角度,周边的问题和挑战都是我们必须首先和认真对待的。
第二,我不认为这次的周边工作座谈会或提出的大政方针是对原来外交战略、理念和原则的调整变革。我觉得主要是一种延续,但又确确实实在外交姿态和意识更新上有一些变化。如果同今年以来我们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一些变化联系起来看,有这样一些表现。
首先,中国表达自身立场更加明确、坚定。从年初开始,因为朝鲜先后射星核试,朝鲜半岛形势再次升级恶化,中国的应对也确实和以前有所不同。国内外媒体和学界不少声音认为,中国对朝核问题立场和对朝鲜政策进行了很大调整。我认为这不是我们单独对朝鲜半岛政策进行系统调整的结果。应该把中国对朝鲜半岛形势的应对放到整个中国外交姿态变化和谋篇布局的背景下去看。中国对朝鲜半岛政策的基本原则没有变,例如我们还是强调“三个坚持”——坚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坚持和平稳定、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可是有外方学者指出,这“三个坚持”的顺序做了调整,表明中国对无核化的重视超过维护半岛和平稳定。其实这“三个坚持”本来就不是能够排出先后顺序的,而是在一个层面上相互关联不能分割的。也许以前韩国会认为,中国把和平稳定放在第一位,意味着中国可能为维护和平稳定而容忍朝鲜拥核。同样,朝鲜也可能认为中国会因求稳怕乱而避免刺激、制裁它。现在的表述,可能使我们的声音更清晰、更坚定,也更容易得到周边的理解。
另外一个变化是我们的态度更为积极进取。以前不管是四方会谈还是六方会谈,中国都参与了,但基本做法是撮合、劝解,而缺乏更积极的谋划与设计。我们强调当事者的作用,呼吁冷静克制,但有时却反而产生一些消极效果。如果能更多考虑当事者的感受,或作为各方都能接受的调停者发挥更能动作用,可能效果会更具建设性。
此外,我觉得中国在周边外交上的一些理念也有创新。例如在朝鲜半岛问题上,可以把推动朝核问题解决进程作为中美在安全领域合作的试验田。中美两国利益的最大交集在东北亚,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转型磨合也极有可能首先体现在东北亚平台。实际上我们对地区热点问题的一些表态,包括“不允许任何人在家门口生事”,我觉得不是仅仅说给朝鲜听的,也是说给美国听的。要让美国明白,我们不会拉拥核的朝鲜和美国对抗重走消极平衡的老路,同时美国也不要期待我们会以美国的方式立场对待朝鲜。中美在朝鲜问题上的合作,不会建立在过时的旧观念基础上,而要体现全面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新理念。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今年朝鲜半岛的局势一起一伏,现在局面相对缓和,但缓和还不足以积蓄起突破僵局的力量,这说明朝鲜半岛“紧张—缓和—再紧张—再缓和”的周期循环,可能不会简单重复以前的套路了。我觉得当前的僵持局面恐怕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把目标设定在维持现状,或者消极等待美国朝鲜作出战略决断。东北亚作为我们周边的一个重要板块,这次朝鲜半岛僵局的突破是不是应该和中国周边外交的力度与思路变化联系起来,我们能否有更多的主动设计和长远考虑,拿出更具中国理念、更有创意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