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退出了所有的同学群

来源 :南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哪个人的手机没有几个同学群、家长群?入群,自然是为了联络方便,但有时也会碰到窝火的事,比如前些天,网传热传一件事:有个妈妈,因为孩子考上清华大学,大喜事,怎么能掖着藏着?于是就在同学群里晒出了孩子的录取通知书,正希望老同学来恭喜、道贺呢,谁知,却被群主班长踢出群。原来,老同学们都看不惯她的炫娃。
  最近又有一件事登上了微博热搜:有位家长开着法拉利跑车送孩子上学,在家长群里引发热议,群里的老师和其他家长提醒说:“这样不利于教育,再有钱也要低调、换个普通车送孩子,反正你也不差钱。”这位家长则为自己辩解:“我不觉得有什么问题,还要我重新买个车?”最后,他被群主给踢出了家长群。
  与其被群主踢出群,不如我自己退群。
  人似乎都有隐匿于群体的习惯,过去我们见面都会问:你哪个单位的?如果对方报出了自己的名号,然后我们就看人下菜碟,单位名头大的,赶紧打千作揖,把好酒好烟敬上去。若是名头不如自己的,就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报出自己的名号震慑一下对方。
  如今这样的群体越来越多,成了各种各样的圈子,社区,群,部落。人藏匿于这些组织之中,一方面是为了安全,一方面是为了狐假虎威,真正借圈子沟通感情的少之又少,同学群属于这其中少有的异类。
  过去我们毕业是写纪念册,如今毕业都有各种群,QQ群、微信群,整个班的同学都在里面,读书的时候,班级干部通过群发布最新的通知和公告,联系不上一个人的时候也会在里面“寻人”,周末闲着没事,大家喜欢在群里侃大山神聊。
  如果你一路读到博士毕业,你会发现最终你的人生被分成了很多个圈子,初中同学群,高中同学群,大学同学群,硕士同学群,博士同学群,后来工作,又多了个公司同事群,你的群越来越多,你的身份也越来越多。
  进不同的群,你需要不断地变换身份,随着身份调整自己说话的语气、方式和聊天内容。如果你在初中同学群里说只有博士同学群才能听懂的话,一定会招来别的同学的讽刺和蔑视,觉得你自命清高,自以为了不起。最后你会发现,你被群里的人孤立冷落,你发的信息从来没人回应。大家本来聊得正嗨,你忍不住插了一句,然后集体聊天就终止了,每个同学群里都有这样的人。
  同样,如果你在博士同学群里,突然骂了一句只有在初中同学群里才能骂出的脏话,你的那些博士同学一定觉得你是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是个白读了二十年书的粗鲁之人。你同样会受到群里不少人的白眼。身份切换错位导致的后果,就是没人答理你。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除非你的同学群太多,常常忘记身份。
  一开始,群很活跃,毕业后,大家急于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所见所闻,急于在同学群里寻找存在感、认同感、优越感。你极尽所能地描绘你的生活和工作现状,有时贴出几张近照,或者是你的个人自拍,或者是你的生活环境,满心期望地等着昔日的同学一个个对你投来羡慕嫉妒恨的表情,你很满足。其实,那些照片也许是你花费了不少心思,拍了无数次,不断挑挑拣拣好不容易才满意的几张。
  后来有段时间,同学群似乎死掉了,很久都不再有人说话。这时候,大家多已工作,都正在工作的关键时期,既要保住饭碗往上爬,又要想着相亲结婚成家,每天忙碌充实,没有时间在同学群里闲聊,没有时间晒幸福,没有时间攀比,没有时间吹牛。偶尔有个无聊的同学发了个表情,大多也没人回复。
  一开始,我们对所有的群都抱以宽容,期望从群里能收到一些用价值的信息,比如谁有好的项目,谁有好的工作机会,谁接触到了一般人接触不到的消息或内幕,谁对大家普遍关注的某一个事件或物件有权威的看法和观点。所以,一旦收到群里群友发的信息,会第一时间看,一条都不错过。
  后来慢慢发现,加入的群太多,而时间根本不允许你一条条一个个群去看,慢慢不再每天查看群,而是隔段时间心血来潮打开一次,然后就会显示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未读消息。如果你从头读,你会发现,这些消息的时间跨度也许是三天,也许是一周,也许更久,但大多没有任何意义,不过同学之间的闲扯。或者谁因为工作原因转发的链接、广告,慢慢就产生了厌恶,直到你选择关闭接受信息的按钮,或者干脆直接退出圈子。
  对于同学群来说,大致经历了这个演变,一开始是纯粹的同学群,名副其实,我们的话题无非是爱情和友情,是时间多得没处安放的青春荷尔蒙的爆发与碰撞,彼此之间还是单纯的友谊往来。后来似乎成了名利场,成了大家炫富攀比的地舞台,男生比体面的工作,比新买的房子车子,比老婆的美丑;女生比新买的衣服、化妆品,比谁更年轻貌美。再后来就是大多数人结婚生子,开始晒孩子,聊教育,聊社会,连头像也换成了孩子的,好像不这样,就无法表达自己对孩子有多爱。
  于是,同学群变得越来越名不副实,越来越不纯粹,越来越世俗,充满了金钱的铜臭味和生活的流水账。没人再去联络感情,在群里找人的大多是有事相求,而不是只是沟通感情。慢慢的很多人开始不说话,有些人甚至从未在群里发过言。那些频频发言的人,从他们客套和显得生分的话里,让你再也找不到半点当年的同学情。很多人的关系因此由单纯的同学情谊变成了有利益冲突的互相试探和隐瞒,多少让人觉得有些不适应。
  就我自己而言,我先是退出了两个同学群,这些同学虽然是纯粹地闲聊,但对我来说最无法忍受的是不停的图片和表情刷屏,不停的脏话连篇,让我觉得我正在把自己宝贵的时间浪费在一些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上,同学之间的情谊大多也是因此慢慢变淡直到退出的。
  后来我又关闭了接收同学群信息的按钮,偶尔想起,从头到尾快速地浏览,抓取自己觉得有用的信息,但常常一无所获。似乎从毕业那一刻开始,同学之间不可能再有纯粹的关系,所有的对话都带着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一旦目标达成,立马隐匿,等有需要时,再次浮出水面。同学群,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一些同学的利益链条,成了一些人寻求各种资源的跳蚤市场。
  所以,慢慢地,我几乎退出了所有的同学群,准确地来说,它早已不再是同学群,而是利益群,是炫富群,是刷屏群,是免费发广告的三角地带,是一个开始让我們生厌的地方。
其他文献
最近山东有个大叔欠了别人31万,他写下了借条。两天后,借条上的字迹全部消失,只剩下他摁的红色手印。据说这叫消字笔,墨水是特制的,快则15分钟,慢则两日,写什么都烟消云散。我想起新闻里常说贪官给情妇写欠条写保证书,他们正是这种新款产品的目标用户。不过万能的网友也给悲催的债主出了个金点子:反正纸上有他的手印,你干脆直接在上面打印一份欠条,金额就写310万。  我中学时的一个铁哥们,曾给本校的校花写过一
春节前采访朱学东,是在他准备从北京回江苏武进老家的前一天下午,也是他宣布离开《中国周刊》的第三天。面对我们的既定话题,朱学东略一思索,就在纸上写下了三个词:杂志、孩子、看世界。他像往常一样眯眯着眼睛笑着说:“杂志没办好,给女儿承诺的没完成,想去的地方也没去成。”  其实三个词的核心只有一个:工作。身为一本杂志的主编,朱学东在2013年里与前些年一样,忙到分身乏术。2014年元旦刚过,在4年前创刊时
吃“糖”那天,张薛心情不太好。呆坐在床上半天后,张薛扒开衣柜的衣服,从深处翻出那些“糖”,捏在手里,一吞而下,喉结耸动了一下,张薛躺下,沉睡在男人这个躯壳里。  醒来后,19岁的张薛哭了一整天,说不清是为了比衣柜的“糖”藏得还深的隐秘过往,还是为了“药娘”这个见不得光的身份。隐蔽的“药娘吧”  见到张薛那天,天气闷热得难受。身着松垮的白色短袖和灰色过膝短裤,要不是她那刚到肩的头发和手上撑的那把遮阳
春天總是跳槽季,拿不准该不该辞职?小南都知道。
經过观察我发现,微信单位群、师生群基本上是哑巴群,除了传达指示。同学群基本上是扯淡群,几十年过去,价值观已经各不相同甚至对立,所以很难融入到一起。 只有陌生群,大家聊得最欢,基本上属于价值共识体。聊不到一起的,或者被群主踢,或者自己退群。  微信世界,还真是不一样的江湖。  比如,同学群里有一位非常值得我尊敬的大学老师,却经常在里面发脑残链接,全部是些伪鸡汤、伪保健、假新闻、假爱国……然后还迎来同
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期望通过实习来增强自身职场适应力和竞争力,渴望早日进入职场,外在塑造职场形象,内在提升职场实力,提升职场技能,华丽蜕变。  为了满足大学生们的愿望,安利公司今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安利练习生”实习生项目,在全国12个城市同步开放92个线下实习机会。实习岗位含括市场、财务、研发、质管、供应链、人力资源、生产基地体验中心、各地分公司及体验馆等等,其中广州地区的实习生
今年大年三十,我姥姥去世了,她临走前和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梦见你找媳妇了,她穿一身白。”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姥姥到最后都没看到她的孙媳妇。这是我这辈子最遗憾的事情。  每个人的第一次相亲,都有一个契机。  2008年,我正在创业,经济效益不好,收入不高,女朋友因此和我分手了。那时候心情特别苦闷,在一次饭局上,兄弟给我介绍一个相亲网站,那会儿在网上相亲的人还比较少,骗子也不多,大家还都算真心
太宰治一生执迷自毁,最拿手的是一个“黑”字:自黑他黑、愚人娱己,乐此不疲。  太宰治曾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爱好文学的女读者在熟读作家户田先生的大作之后,一厢情愿地认定他生活贫困、处境艰难。因为他一直在把“自己的贫寒、吝啬、不堪的夫妻吵架、下流的疾病,还有丑陋的容颜、肮脏的穿着、啃着章鱼脚喝烧酒、抓狂胡闹、睡在地上、债台高筑……”等等不堪之事不加掩饰地写成书。在接连寄出两封匿名信后,她身穿破衣烂衫
一位印度电影导演曾说:“印度电影院既是夜总会又是神庙,既是马戏场又是音乐厅、比萨饼店和诗歌研讨会。”  始于1896年前后发展的电影产业早就让印度成为世界电影大国,宝莱坞每年产电影上千部,是好莱坞的4倍。而且印度不仅拍出很多优秀电影,其国人也是世界上最爱看电影的族群。2016年印度观影人次达30亿,成为全球第一,其人均每年观影人次比很多发达国家都高。  有人说,印度人对自己身份尤为敏感,对民族的记
如何提升出行舒适度?土耳其航空近期在洲际航班商务舱和经济舱均推出全新洗漱包,包括范思哲男/女款(Versace)套装,其中包括短袜、耳塞、睡眠面罩、贴纸、范思哲唇膏、护手霜、面部保湿喷雾等,以及专营旅行产品的品牌意大利鸳鸯(Mandarina Duck)套装。全新洗漱包中还加入源自1895年的护肤品牌,Atelier Rebull。此前。土耳其航空已在经济舱盥洗室配备了AtelierRebull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