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巷位于太原市中心的商业闹市区,是太原的“王府井”,具有三百多年的商业历史,日人流量多达二十余万。
走在太原的柳巷,民国之风的传统建筑令我倍感亲切,又耳目一新。那雕花窗,那飞禽梁,那盘纹柱,那一面牌楼,像历史的马蹄扬起了细尘,从古时的青石街面,“得得”地闯进了我的心怀,弹着一曲或蒲剧,或晋剧,或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所蕴藏的文化古调。
太原城原有两条柳巷,一条大柳巷,一条小柳巷。大柳巷在明初建晋王府时扩入了府内,剩小柳巷直呼柳巷了。柳巷周边不少是从河南河北逃荒来的穷人,并形成了小圈子,如河北帮多做食品,河南帮做衣帽鞋类,京津帮开医药铺子。而老太原人只做大买卖,不做小生意,有家产的,把院落租给外乡人,房租足以过日:没钱的,就出去打短工,干着拉大车、挑水、打煤糕的苦力。
一条四五米宽,长不过二三里的柳巷,两边的房子兼具了北方四合院的特色,更注重住宅的安全性和防御性,即院落对外的墙体一般不开窗,封闭的外观显示出对外界的戒备。屋面采用高大厚重的单坡出水,有效地增加了外立面的高度。土坯裱砖墙,与木梁、柱子构成的砖木结构,使墙体满足了保温隔热性能。受礼制的影响,院落二进院居多,正房三间,导致院形较窄,小院门和影壁的设计,使整个院落更为收敛、含蓄。在细部构造和装饰上,多采用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如垂花门木雕上有卷云装饰的小巧斗拱;如做工精细、图案繁多、造型各异的门窗;如雕有花饰、朴素雅致的影壁及屋脊小兽、悬鱼饰物等,与古朴雄浑的建筑外观结合,显示出太原民居“外雄内秀”的性格特征和细致典雅的艺术魅力。
据地方志记载,柳巷起初不是一条繁华的大街,而是一条院落破旧的市井小巷。清光绪中叶的一场大水,淹没了城南和南关城的商市街巷,商贾们才逐渐向柳巷、桥头街一带迁转。柳巷从此不再僻静、萧条,变成了店铺毗连、行商坐贾的闹市。尤其辛亥革命后,柳巷成为了太原的商业中心。“大隆祥”、“庆记”等五大绸缎庄在这里竞争;“大兴茂”、“志成”、“福利生”、“庆华源”、“履华新”等鞋庄在这里角逐;“中华”、“中德”、“顺天立”等药行在这里争衡;“恒隆源”、“东方德永”、“近亿号”、“三和兴”、“三义永”、“稻香村”等菜店、茶庄、点心铺、水果铺在这里发迹。享有盛誉的“正大饭店”、“晋隆饭店”在这里新建洋式楼堂,烹炒中西大菜,经营豪华旅馆,多有达官贵人下榻、消遣。
柳巷云集的买卖,东西十分稀罕洋气,价钱比别处的也要高出许多。比如服装,当时太原人穿土布或绸缎中式褂服,而华泰厚则从上海等地进呢料,做西式的洋服;比如干鲜杂果,本地只一些核桃花生瓜子,近亿号则有南方来的果仁、鱼干。那时有钱人家多半在店里留有账簿,买了什么都记账上,到年终岁末,再统一结算。平民却现金购买,不过店里有规矩,不得看衣下单,把客人分出三六九等。
柳巷逐渐成了晋商的标致性代表,但柳巷的名字由来,还有一个故事。
相传当年的元军凭借太原的城高池深,垂死固守。明西征大将军常遇春去了解守敌详情,有一天化装为樵夫去城里做卧底。不料,他的行踪被元军探子探得,当他刚穿过东门外的桥头街,混进朝曦门时,就被元军四面包抄。常大将军杀开一条血路,拐入城墙根下的一条小巷,钻进巷北的一个破旧小院。这所残颓的小院里,住着一位年愈花甲的孤寡老妇人柳氏,丈夫早年被元兵残杀,儿子又被元军抓走,一去不归。她看到这位樵夫被元兵追杀,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便把他藏进了后院的柴垛中。常大将军获救后,深谢老人救命之恩,临别时,摘下院中的一根柳枝,说:“老妈妈,这里要打仗了,请把它插在街门上,明朝大军见到柳枝,便会尽心保护。”之后,柳氏走家串户告诉众邻各取柳枝插于门上。待太原光复了,邻里便把门上的柳枝植入门前街畔,随着时光的推移,长成了小柳树、大柳树、老柳树,于是,一个美丽的街名“柳巷”便响了。
柳巷的柳树还在么?我踩着汽车的车轮,带着疑问缓缓走了进去。在宽阔的街面,沐浴了过去风霜的物什已一去不返了,仅一排排亮丽的灯光,在夜色的不眠里,在夹道的繁华里,在一栋栋复古的建筑里,一曲晋商的遗风,从飞鸟的羽毛中来,从一盏酒一声吆喝中来,从咿咿呀呀的戏院中来!
(编辑 朱晓婷)
走在太原的柳巷,民国之风的传统建筑令我倍感亲切,又耳目一新。那雕花窗,那飞禽梁,那盘纹柱,那一面牌楼,像历史的马蹄扬起了细尘,从古时的青石街面,“得得”地闯进了我的心怀,弹着一曲或蒲剧,或晋剧,或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所蕴藏的文化古调。
太原城原有两条柳巷,一条大柳巷,一条小柳巷。大柳巷在明初建晋王府时扩入了府内,剩小柳巷直呼柳巷了。柳巷周边不少是从河南河北逃荒来的穷人,并形成了小圈子,如河北帮多做食品,河南帮做衣帽鞋类,京津帮开医药铺子。而老太原人只做大买卖,不做小生意,有家产的,把院落租给外乡人,房租足以过日:没钱的,就出去打短工,干着拉大车、挑水、打煤糕的苦力。
一条四五米宽,长不过二三里的柳巷,两边的房子兼具了北方四合院的特色,更注重住宅的安全性和防御性,即院落对外的墙体一般不开窗,封闭的外观显示出对外界的戒备。屋面采用高大厚重的单坡出水,有效地增加了外立面的高度。土坯裱砖墙,与木梁、柱子构成的砖木结构,使墙体满足了保温隔热性能。受礼制的影响,院落二进院居多,正房三间,导致院形较窄,小院门和影壁的设计,使整个院落更为收敛、含蓄。在细部构造和装饰上,多采用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如垂花门木雕上有卷云装饰的小巧斗拱;如做工精细、图案繁多、造型各异的门窗;如雕有花饰、朴素雅致的影壁及屋脊小兽、悬鱼饰物等,与古朴雄浑的建筑外观结合,显示出太原民居“外雄内秀”的性格特征和细致典雅的艺术魅力。
据地方志记载,柳巷起初不是一条繁华的大街,而是一条院落破旧的市井小巷。清光绪中叶的一场大水,淹没了城南和南关城的商市街巷,商贾们才逐渐向柳巷、桥头街一带迁转。柳巷从此不再僻静、萧条,变成了店铺毗连、行商坐贾的闹市。尤其辛亥革命后,柳巷成为了太原的商业中心。“大隆祥”、“庆记”等五大绸缎庄在这里竞争;“大兴茂”、“志成”、“福利生”、“庆华源”、“履华新”等鞋庄在这里角逐;“中华”、“中德”、“顺天立”等药行在这里争衡;“恒隆源”、“东方德永”、“近亿号”、“三和兴”、“三义永”、“稻香村”等菜店、茶庄、点心铺、水果铺在这里发迹。享有盛誉的“正大饭店”、“晋隆饭店”在这里新建洋式楼堂,烹炒中西大菜,经营豪华旅馆,多有达官贵人下榻、消遣。
柳巷云集的买卖,东西十分稀罕洋气,价钱比别处的也要高出许多。比如服装,当时太原人穿土布或绸缎中式褂服,而华泰厚则从上海等地进呢料,做西式的洋服;比如干鲜杂果,本地只一些核桃花生瓜子,近亿号则有南方来的果仁、鱼干。那时有钱人家多半在店里留有账簿,买了什么都记账上,到年终岁末,再统一结算。平民却现金购买,不过店里有规矩,不得看衣下单,把客人分出三六九等。
柳巷逐渐成了晋商的标致性代表,但柳巷的名字由来,还有一个故事。
相传当年的元军凭借太原的城高池深,垂死固守。明西征大将军常遇春去了解守敌详情,有一天化装为樵夫去城里做卧底。不料,他的行踪被元军探子探得,当他刚穿过东门外的桥头街,混进朝曦门时,就被元军四面包抄。常大将军杀开一条血路,拐入城墙根下的一条小巷,钻进巷北的一个破旧小院。这所残颓的小院里,住着一位年愈花甲的孤寡老妇人柳氏,丈夫早年被元兵残杀,儿子又被元军抓走,一去不归。她看到这位樵夫被元兵追杀,同情之心油然而生,便把他藏进了后院的柴垛中。常大将军获救后,深谢老人救命之恩,临别时,摘下院中的一根柳枝,说:“老妈妈,这里要打仗了,请把它插在街门上,明朝大军见到柳枝,便会尽心保护。”之后,柳氏走家串户告诉众邻各取柳枝插于门上。待太原光复了,邻里便把门上的柳枝植入门前街畔,随着时光的推移,长成了小柳树、大柳树、老柳树,于是,一个美丽的街名“柳巷”便响了。
柳巷的柳树还在么?我踩着汽车的车轮,带着疑问缓缓走了进去。在宽阔的街面,沐浴了过去风霜的物什已一去不返了,仅一排排亮丽的灯光,在夜色的不眠里,在夹道的繁华里,在一栋栋复古的建筑里,一曲晋商的遗风,从飞鸟的羽毛中来,从一盏酒一声吆喝中来,从咿咿呀呀的戏院中来!
(编辑 朱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