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最佳参与时机

来源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zfla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快速转变角色和观念,把自己变换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把“主人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交流与合作、探究与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本文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最佳参与时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及活动。
  【关键词】语文教学 参与时机 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快速转变角色和观念,把自己变换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把“主人的权利”还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交流与合作、探究与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本文谈谈笔者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创设最佳参与时机,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及活动。
  1.提供积木,创设最佳参与时机。积木是孩子们最喜爱的玩具之一,搭积木游戏能够开发孩子们的智力,培养他们动手操作及创造性思维、想象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提供积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热情,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探索的意识和习惯,切实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笔者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一文前,先找擅长设计的木匠加工了10套“石拱桥积木”,这套积木可以搭建多种类型和形式的石拱桥,包括《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列举的赵州桥、卢沟桥等石拱桥。上课铃响后,笔者带着10套“石拱桥积木”走进教室,将全班学生分成10个小组,命名为“石拱桥设计与施工队”,给每个队编上番号,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设计、施工,要求学生充分利用积木,搭建形式优美、结构坚固、风格各异的石拱桥,最后每小组交出一份最满意的答案——一座美观、坚固的石拱桥,学生互相评议打分,然后再请当地的桥梁专家(事先预约好)到课堂现场评议打分,学生评分占30%,专家评分占70%,对获得前四名的小组授予“设计施工红旗队”,并在教室后方“比能力,比志向”专栏中粘贴规定数量的红旗。游戏规则宣布后,学生们热情高涨,兴致勃勃,笔者抓住这最佳时机,迅速发放积木,让大家过一把设计与施工瘾,让学生做一回建筑大师。这种训练,极大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变成了开放的舞台,为学生的能力展示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收到的效果出奇的好,让老师惊讶,又自豪,让人难以忘怀。有了积木游戏,课文的学习就变得十分简单了,学生很容易就体会了作者是如何以赵州桥、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的,同时学生也充分认识到祖国文化遗产的珍贵,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不花多少时间,就达到了预期的目标,这不是教学中的一件好事吗?
  2.仿建模型,创设最佳参与时机。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课文是介绍中国古代建筑及现代设施的特征的,这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极好素材。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建模型,让学生积极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明白自己学习语文的价值和意义,使学生在仿建中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学以致用,快速完成具有挑战性、艺术性的仿建任务,同时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笔者在教学《苏州园林》一文前一周就将全班学生分成4个小组,命名为“‘苏州’园林模型仿建组”,授予各小组一面彩旗,并划给每小组一块土地,要求仿建在一周内完成“苏州园林模型”仿建任务,活动程序如下:
  2.1搜集资料。教师引导学生从图书馆、互联网、影视(片)剧、光盘中搜集苏州园林的图片、文字或音像资料,并搜集我国古代的皇宫、公园中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及阅兵似的道旁树、北京园林等相关文字、音像资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仿建模型打下基础。
  2.2准备工具。教师组织学生准备好仿建所需工具,包括剪刀、锄头、排笔、水壶、水桶、刷子、抹子、摄象机等。
  2.3仿建模型。学生分组进行,按照所搜集的资料进行仿建。在仿建中,花草树木、假山池沼、亭子回廊、花墙廊子等所需材料可从大自然中充分利用,在当地取材。至于图案设计、雕镂琢磨,学生可以大胆创新,不拘泥于文中介绍。
  2.4检查评比。由教师、当地装修及建筑专家(事先预约好)、其他班级语文教师、美术教师、学生及家长代表组成评委团,对仿建模型评议打分,评出“最佳模型奖”一名、“最具创意奖”一名,并从学生中评出5名“小艺术大师”,予以表彰奖励。
  2.5研读课文。在课前,先播放仿建活动录像,再让获奖者谈感想,然后师生共同研读课文,学生在轻松中了解了苏州园林的特征,了解了课文的说明方法及顺序,体会了课文语言特点,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艺术的激情也得到进一步升华。有了仿建体验,学生在学习课文过程中始终感到具体形象,完全没有枯燥之感。
其他文献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素质教育应包括旨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职业学校有其特殊群体和环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面对的学生素质各异、心态各异,给职业学校教师教学带来了困难。因此,职教教师有必要调整教学观,提高教学质量,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期刊
【摘要】充分认识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需要;是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关键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 重要性    Discussion on the suprem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th
期刊
【摘要】学校是文化传承、积累、创新的场所。要实现一流的教育,必须建设一流的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还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校园文化 学校环境 定位一流意识    Innov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ampus culture and build the harmonious cond
期刊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创作,他们也感到很困难或无从下笔,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往往怕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那么,如何在习作指导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呢?本文从创设观察情境,培养观察力;创设想象情境,激发想象等方面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小学作文
期刊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  1.在教学中,我们要奉行一种自由畅想原则。鼓励同学们尽可能地解放思想,无拘无束,不用顾虑自己的想法是否“离经叛道”和“荒唐可笑”,特别鼓励求新、求奇,与众不同。我们要想办法创造一种自由畅想的局面,充分诱导学生们积极思考,提出大胆的、独特的设想。  2.消除思维定势。在我国古代名著《庄子》
期刊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对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新课程理念,分不同层次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感。  【关键词】语文 教材 语感 能力    Dig the teaching material adequately and cultivate students’ sense of language   Liu Xiaoqiang   【Abstract】The C
期刊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出建立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树立立体的美术教育评价观,注重多元化的综合评价,在合作学习中探索动态性评价,提倡成长记录评定,运用自我评价,使学生充分体验成长的愉悦,形成自我发展的潜在能力。  【关键词】发展性教学评价动态性评价成长记录袋自我评价    Renew the education idea and optimize the teaching
期刊
【摘要】文章从课程新理念、教材新特点、常见的教学误区、提升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建议几方面论述新课改环境下的初中语文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 教材特点 教学误区 教学水平    Turn over to think about the junior Chinese teaching practic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new course refor
期刊
中职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岁至十九岁,正值青春期或青年初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并且从实际情况看,随着普高热的升温,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中考分数较少的学生进了职业学校,学习上、品德上和行为上的薄弱成为现阶段中职生的主要特征。而且大多数中职生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也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
期刊
【摘要】语感即是人的语言智能,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外显形式。它表现为对语言知识的活学活用,融会贯通,甚至表现为一种对语言的默契和灵性。它不但可以通过语言实践训练使学生获得经验意义上的启迪,而且可以使学生创造性地获得适合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而能动自主地学习探究。这些方面语文课程标准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先后有四次提到“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文课程标准》先后有14次运用“语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