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重要的语文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语文课程标准》把阅读作为重要的教学要求,要求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要进行阅读教学,着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改变观念,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投入学习活动的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是影响学生注意力集中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积极持久地投入到阅读当中,也才能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师要改变僵化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分享学生的阅读体验,不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和限制学生的感受和理解。正如《语文课程标准》说的:“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教学不是教师讲学生听,而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则起引导、点拨的作用,而不是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味地分析讲解,学生是难以感受到阅读的乐趣的,学生体会不到阅读的乐趣,就谈不上对阅读会有多少好感,更谈不上有浓厚的兴趣了。
  
  二、因材施教,引导阅读
  
  学生年龄小,能力和经验有限,不能自己安排合适的阅读活动。因此,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组织者、引导者的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帮助学生设置科学合理的阅读目标,用合理的教学目标去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否则会适得其反。如果目标定得过高,学生难以消化,不易理解文章内容,会使学生望而却步,反而阻碍学生的阅读兴趣的发展;目标定得过低,也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所以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科学恰当地确定学生的阅读教学目标,让学生在阅读每一篇课文之前,都明白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地进入自主阅读之中,把书读进去、读出味道来,学生也就喜欢读书了。比如,阅读一篇文章,要认识几个生字或记住几个词语,或认识某种修辞手法,或要熟读一段美文等。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比如“读准一读通一读懂”、“读通一读懂一品读”等,因材施教,让学生有了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有利于提高阅读的效果。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当是语文实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不同阅读要求。因材施教,才能有利于树立学生的阅读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设问质疑,促进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语文教师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阅读的实质效果。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紧紧围绕教材内容,不可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使学生无所适从。其次,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的差异去设计问题,提出的问题要难易适中,必须符合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太难会抑制学生探索的积极性,令其望而却步,失去自信心:太易则会导致学生思维松懈。再次,要多角度、多层次地设计问题,每一个问题的提出应当能引导学生对某一问题的思索。而不应当只是简单地回答“是什么”。最后,问题的次数要适量,提问的时机要适宜,问题过多过滥,提问频繁,使学生应接不暇。没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就难以起到引导的作用,反而是用教师的设问牵着学生思维,让学生跟着教师走。
  
  四、小组合作。深化阅读
  
  学生的独立学习,是让他们独立思考,去发现去感悟。但阅读并非全是个人的事,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合作学习是重要的认知策略。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开展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如学生自读后,让其将发现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或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读一读”、“说一说”、“演一演”、“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在读、说、演、画中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拓宽小组成员的阅读视野,深化阅读体验。如此可促进学生情感的良好发展。
  总之,阅读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语文素质,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阅读教学,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陶冶学生的性情。
其他文献
基础设施建设并非一项单纯的技术工程,人们通过探究基础设施的建设历史、筑造过程及使用状态,可以寻求到基础设施背后所暗含的一整套社会逻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乡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是导致猪流行性腹泻(PED)的致病因子,可引发严重腹泻和脱水,诱发高死亡率和发病率,严重影响了世界各国养猪业的发展,并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虽然该病在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在自然选择条件下NA和NS1部分基因缺失的H5N1亚型AIV演变为优势流行株,该类毒株与未缺失病毒相比具
采用4种抗氧化剂的不同浓度溶液,对离体稻胚作预处理,研究其抑制水稻愈伤组织褐变的效应。结果表明,每种抗氧化剂抑制愈伤组织祸变都有其最适浓度,PVP、V_c、柠檬酸和DTT的适宜浓度分别为0.5%,0.1%,0,1%
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virus 2,PCV2)是断乳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ost-weaning multi-systemic wasting syndrome,PMWS)的主要病原。它不但可以引起断奶仔猪衰竭、死亡
中学语文所选的课文,上自先秦诸子,下至现当代名家,以及外国文学巨匠的作品都有。从体裁看,有记叙文、论说文,旧体诗词,新体诗、小说、散文、戏曲;从内容来看,有神话、寓言,也有真人真事,有歌颂真善美或鞭挞假恶丑,咏物抒情。阐明某个道理的,也有反映和描写自然风光,社会面貌,艺术世界的。这些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其中有的侧重于自然美的,有的侧重于社会美,但都有一定的艺术美。可以说,从四行的五绝,到洋洋
摘要:传统的作文教学大多停留在逻辑条理、文句造设、谋篇布局上。但对情景的教学注意不够。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大胆提出在作文教学中要运用色彩触动,并就如何将色彩触动引入作文写作训练和情景教学,以及色彩触动在使用中易出现的一些误区进行了分析,为提高学生作文能力和技巧开启了一扇新的窗户。  关键词:写作 教学 色彩    古今中外的文辞中,色彩在书物、述事、抒情方面的应用很广。如在我国古老的成语词?L中就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提问有许多技巧,恰当地运用,能使课堂熠熠
摘要:新课程改革要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是农村初中语文教学走出困境的有效策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本策略,即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鼓励“人自为学”,培养自主精神。  关键词:语文教学 自主学习 策略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1、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
语文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进入一个阅读的世界呢?我认为语文教师不能硬性地要求学生读名著。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阅读的兴趣是不一样的。只要是有益的东西,都要鼓励学生阅读。在阅读中。教师最重要的作用是激发兴趣,让学生爱读。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足以说明兴趣的重要性。于漪老师对以前的阅读作了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方法:由于种种历史原因。过去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往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