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考试选择题何去何从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2002年颁布的《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明确指出:“语文考试,要着重考察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还要注意检查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考试方式要多样化,避免片面追求客观化、标准化的倾向,要有利于学生独创精神的发挥。”这一规定,为以选择题为主要标志的标准化试题最终淡出语文考试发出了预警,提供了理论依据,一场一直争论不休的语文考试题型的问题终于有了定论的预兆。而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和“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的有关规定,则最终为语文考试中选择题的淡出铺平了道路。
  为什么这场争论会以选择题为标志的标准化考试淡出语文考试而收尾呢?这是由这种标准化考试的特点决定的。
  1、以选择题为标志的标准化考试,只能反映思维的结果而不能反映思维的过程。而语文尤其是我们汉语文的理解和运用,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思维的过程,是分析推论的过程。
  2、以选择题为标志的标准化考试,只能测试求同思维而无法测试求异思维。社会科学知识不同于自然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有时尽管思维过程不同,但其结果还是一样的,社会科学知识就不同了,不仅有可能思维过程有异,结果也完全有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章阅读理解都是这样。
  3、以选择题为标志的标准化考试混同了认知和再现这两种不同的心理过程。认知是对曾经感知的事物再度感知时觉得熟悉,确认是感知过的这一过程。再现是把以前感知过的事物用自己的思维想象把它再描述出来。前者只需辨认,后者需要思维需要表达;前者为识记,后者为分析,后者的能力要求更高。
  4、以选择题为标志的标准化考试不能很好地考核语言操作能力。语文考试是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运用语言是一种技能、技巧。峻青说过:“艺术技巧主要也应该靠自己的摸索和实践。”毛承志也曾说过:“真正的技巧是从正确地认识生活和真实地反映生活的要求开始。”所以,各人之间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而选择题是无法表现差异的。
  由于选择题的这些缺陷,造成语文考试中选择题的负面效应。
  1、导致学生轻视语文过程的学习,挫伤广大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由于选择题没有反映语文学习、语言思辨的过程要求,而只以结果定输赢,思辨越多,有时反而得分机率越少。不少平时语文学习很用功的同学,选择题没答对多少,而一些平常较马虎的同学反而有时选对的相对多些。同时,由于四个选项任何一个都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可能,猜题、赌运气之风也潜滋暗长,语文偷工减料之风也乘机一路飙升,学生的顺口溜“语文苦不怕,累不怕,就怕考试时运气差”很能说明问题。
  2、导致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停滞不前,甚至“倒流”。由于选择题不需要语言表达,学生的语言训练得不到有效保证。因为考试是无形的指挥棒,它对语文教学的导向作用是毋需讳言的,既然考试不考,许多语文教师当然也乐得省事了。语言训练得不到保证的后果,是学生思维能力的严重衰退。语言是思维的外壳,需要用语言来表达,思维是语言表达的本质,语言表达是思维的结果。斯大林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语言是直接与思维联系的,它把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成果,用词及由词组成的句子记载下来、巩固起来,这样就使人类社会中思想交流成为可能了。”(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1950年版,第20页)所以,选择题的盛行,不仅导致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衰减,还导致了思维能力的减弱,直接影响了素质教育与能力培养,更谈不上创新教育的实施,这与新《大纲》、新《课标》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3、导致学生阅读心理的浮躁。现在的学生很难静下心来,心平气和地读一本书,这固然与整个社会风气有关,但与阅读题材的标准化考试的选择题考法也并非没有关系。选择题,通常是不需要细细品读文章的,有的同学凭感觉选,好一点的同学先读题目后到文章中找答案,也就是“找得到就找,找不到就碰运气选一个”,少数认真的同学细细品读原文,精心地选择答案,但上天有时并不“酬勤”,这些辛辛苦苦反复揣摩“引经据典”做答案的同学得分却常常“遥遥落后”于“跟着感觉走”的同学。久而久之,谁还会那么“不识时务”地“死抠”原文,“浮躁之风”就这样形成了!而新《大纲》与新《课标》明确规定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新教材又配了《语文读本》,不去掉做选择题的这种浮躁阅读心理,不要说完成新《大纲》、新《课标》规定的阅读量是一句空话,恐怕连读《语文课本》也是“空对空”。
  4、导致学生汉字书写能力的下降。因为汉字是世界上罕见的表音兼表意的方块字,虽然是横平竖直的方块字,但它的书写极富变化,是门令世人瞩目的艺术。汉字的书写历来就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各种语文期刊都有专论汉字教学的文章刊出,这也足以说明汉字教学今天仍是我们语文教学关注的一个问题,而以选择题为标志的标准化考试则很难体现汉字的书写情况并且误导学生更加轻视汉字书写的训练,这与新教材加强汉字书写训练,弘扬传统文化南辕北辙。
  因此,实施新课改,使用新教材,语文考试请选择题走开!
  
  单位:江苏溧水县第二高中
其他文献
记者应亲临一线去实地采访,这样才能掌握第一手新闻素材,掌握最真实的现场情况。但在受众更加重视新闻的实效性和现代通信手段层出不穷的情况下,电话采访也是一种高效、快捷
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就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的教与学、动
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有效展开双语课外阅读教学,鼓励与引导学生接触一些好的课外阅读的素材,这会让学生的语言能力有锻炼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也可以更好地得到形成与
期刊
同学们,我们已经疏通了《木兰诗》的字、词,串讲了诗句的大意,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首诗。先检查一下朗读作业完成情况。  点一生读课文。  一生评议:她读的很流畅,但前后语调一致,没有区分悲伤、忧愁和喜悦的感情。  师:同学们读的很不错,评的也很不错。这堂课我们要在理解人物的基础上读出对人物的感情,对朗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判断对一个人该持有什么样的感情,先要了解他,了解他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心里又
得阅读者得天下.要提升同学阅读思维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首先要指导同学定位常见阅读思维雷区,然后采用针对性的四大破解策略排除雷区:总体大于部分排除以偏概全雷区策略、信
期刊
编辑是一项极为特殊的工作,目的是为了提升出版物的质量,确保达到所出版的图书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出版物对传统的出版物产生了极大的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无外乎以下三种:一种是纯粹的文言注解课,注重文言词汇的注解,句子的翻译;一种是纯粹的阅读分析课,注重对文章的篇章结构,行文思路,思想情感的讲解、分析;另一种则是对上述两种方式简单相加的复合课,先翻译,后分析。  三种课型的共同之处在于只注重知识的结果,而忽略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无法得到情感的真实体验,学生获得的是死的“知识”,无法转变成能力。因而三种形式都
教师的亲和力能够促使自己耐心地去倾听学生的心声,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赢得班级里所有学生对她的尊敬和信任,获得学生的宽容和理解.英语教师同样如此,课堂的教学目标才能有
期刊
现在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优越,无论父母、老师对他们多么好,他们都无动于衷,因为他们总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在情感这方面他们是消极的,写出来的文章,缺乏真情实感,有口无心,要么胡编滥造,要么写一些低幼化故事,干瘪无味。针对孩子们情感上的审美疲劳,我试图引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让他们学会感动,并且能用语言把自己的感动表达出来。于是我设计了一堂“学会感动,学会表达”的语文活动课。  那是2004
在我国提倡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背景下,传统出版业既面临着历史发展机遇,同时也在数字出版的冲击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本文针对抓住新形势下的发展机遇,加强自身的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