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泥坪的女人们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ze658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泥坪是个百来户人家的小山村,由于大部分人家都姓张,所以又叫张家湾。由于受自然条件约束,贫困像一条永远挣不断的锁链牢牢地捆绑着黄泥坪人的手脚,世世代代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直到上個世纪八十年代,在席卷全国的那一场农村变革中,小山村那块板结的泥土才复苏了,混沌的山民醒悟了,他们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后,铆着劲在自己的责任田里耕耘播种,迎着秋风收获自己的粮食。
  然而当商品经济大潮带来一个精彩世界的时候,粮食生产却出现了经营性亏损,剩余劳动力要找出路,农民致富的眼光已超出了土地之外,这时候,城镇建设一日千里,到城里掏金的梦想激励着成千上万的农民,他们纷纷离乡背井,走向城市,涌进了上个世纪末的农民打工潮。
  血气方刚的青壮年男人们大多都出外打工去了,家里只留下一些老人、小孩和女人,他们被人们习惯地称之为“留守族”。那些留守女人,用自己一双并不粗大的手含辛茹苦地把“女”字一笔一笔写在屋檐下,构成了一个个稳稳实实的“家”,成为走四方男人们梦中的宁静港湾。
  春花、桂花、杏花是同年嫁到黄泥坪来的,春花的男人是个憨厚的庄稼汉,叫蛮牛;桂花的男人是个巧木匠,人称小木匠;杏花的男人叫王勇,高中毕业生,是村儿里最有文化的人,村民们都叫他王秀才。三个女人嫁到黄泥坪的那阵子,村里人都对她们刮目相看,因为她们都长得品貌端庄,如花似玉,看上去都水灵灵的,十分惹眼又讨人喜欢。只不过性格上有些差异。因为她们都是同年进村的,年龄又相差无己,所以平时情同姐妹很处得来,村上的人说她们是黄泥坪的“三朵金花”。
  而她们的男人也都是从小光屁股的好朋友,那年春上相约外出打工,同在D城找活干,蛮牛与小木匠在建筑工地上一个干钢筋工,一个干木工活,王秀才有文化脑子又活,被一家公司聘请去当职员。三个男人的工余时间也都好互相走动,通通家里的消息。三个女人在家,也喜欢经常凑在一起谈自己的男人,特别是有信没信,有电话没电话,信上说什么,电话里说什么,也要互相通禀述说一番。
  春花琢磨着三农政策,打算贷点款就近办个小企业,等弄好了,把那些外出打工的男人都喊回来,在城里打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征询的口气问桂花办什么企业好,桂花楞了一下反问春花说我们这个穷地方,能办什么企业呢?春花想了想说她不久前看到报上介绍镇上王老五豆腐走俏D城的消息,说那里恢复了老字号作坊,挖掘了传统工艺和配方,生产的豆制品在D城十分抢手,我看这事我们这里也可以干。桂花沉吟半晌说要说别的咱不会,但是做豆腐还能行。春花说我们做豆腐只是每年过年做点豆腐,要想做出点花样,还得上王老五豆腐坊去学学才行。
  春花在镇上王老五豆腐老作坊去学了一个月,便与桂花合伙开起豆腐坊来。俩人列出了置办小钢磨等工具的清单,算算账,先要投资万把元,因为男人没寄钱回来,桂花答应先由她垫上。商定后,春花就心急火燎地带着钱上了一趟县城,把要办的东西都办齐了。春花将自家的偏屋腾出来做加工厂,与桂花说干就干,又把自己家库存的黄豆拿出来,当晚就做成第一锅豆腐,第二天早上,春花就挑着一担新鲜豆腐走街穿巷,吆喝着叫卖,仅只一个上午就卖完了。从此以后,春花和桂花头天晚上睡觉前磨好浆,榨好渣,点好卤,做成豆腐,用板子压结,第二天就挑豆腐卖,一个月下来,把账一算,除去成本,一人还分了两千多元钱。春花和桂花欣喜异常,分别向各自的丈夫写信报了喜。
  随后她俩又多开发几个品种如水豆腐、菜豆腐、豆腐皮、豆腐渣、臭豆腐、油炸豆腐等等,并找了几个帮手,开发出了新品种,还在镇上设了个专卖点。“两花豆腐”及豆制品从此在镇上畅销开来,家庭主妇们反映,她们做的水豆腐色泽白嫩,绵软可口,吃起来确与正宗的王老五豆腐,味道别无两样。
  一转眼几个月过去了,春花和桂花合伙开的豆腐坊生意越做越大。由此,引起了村、乡领导的关注,乡政府有意把这个豆腐坊打造成本乡民营企业的品牌,专门派人前来协助春花和桂花筹建黄泥坪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村里组织各家各户投资入股,并划定地块,建立黄豆生产基地。远景规划是:在黄泥坪和全乡建立千亩无公害黄豆生产基地,通过开发豆制品,利用下脚料,鼓励农户发展相应规模的生态养殖业,形成一条绿色食品生产链。而今村里大多数农户本着“入股自愿,退股自由”的原则参加了黄泥坪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留守在家的女人们大多成了公司的员工,春花由大家民主推选为公司经理。黄泥坪女人们笑了,笑得十分灿烂。并给她们男人写信,要在外面混不下去了,就赶紧滚回来,老老实实规规距距地跟着老娘在人家春花的公司里打工。
  转眼到了中秋节,十几个女人倚在村口那棵大松树下向村外眺望,因为她们的男人们写信说要回来过中秋节。直到太阳西下时,忽见村前的小路上来了一群匆匆赶路的男人,女人们定睛一看,正是她们日思夜想的男人。一个个赶紧迎上前去,见男人们背着大包大包的行李,春花便问:“回来不去了?”
  男人们沮丧地低着头说:“狗日的包工头黑得很,老子们辛辛苦苦卖了一年苦力,一分钱都没拿到手。”
  春花安慰他们说:“钱是身外之物,只要你们平安回来就是我们女人家的幸福。歇几天大家就到我的公司去上班,收入绝不会比你们在外面挣的少!”
  大家皆大欢喜,女人们各自把自己的男人领回了家。
  晚上全村男女老少聚集在村口大松树下面一边吃着月饼一边赏着月,今年中秋节黄泥坪的月亮特别特别地圆……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我一来到这个人世间,就注定与你结下不解之缘了。  听母亲说,我诞生在一个四面透风,天上落雨屋里下雨的茅草房,被裹在一团破棉絮里。你,不时抚摸着我红黑稚嫩的肌肤,我张开小嘴在你的面前“呱呱”地叫喊。那年虽然时值深秋,但寒意早已光顾这四面为海的小岛。野外,染上一层白白的轻霜,破落的茅舍,四处寒气氤氲。  风,我在你既冷酷又热情的怀抱中长大。从明亮的清晨到昏暗的夜晚,从温暖的春天到冷酷的冬天,你时来时去
期刊
一、疑云  “啪!”  再次压掉电话,小黄的心里更焦躁了,没人!还是没人!连续两个白天了,家里座机竟然没人接电话。脑海里天旋地转的,他不禁一次又一次地问自己:现在是疫情封闭隔离的特殊时期,本该全都在家待着的爸妈和妻子为何全都不在家,到底出了什么事?为什么没人告诉我?  小黄是一名监狱一线民警,身处抗疫战线前端,陆续已是7个月之久了,他从未如此焦虑过,因为一直以来他都知道,爸爸妈妈和妻子都安安全全地
期刊
我的母亲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没有做过任何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于我而言,母亲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光阴荏苒转瞬间,我已经两鬓斑白,到了慨叹“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的年纪了。偶尔的触景和睹物,都令我想起母亲,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童年时期的碾子房。我是61年出生的,童年时光,正赶上全国上下异常贫困的三年自然灾害以及自然灾害之后的经济恢复时期。我家住在当时远近闻名的“国营二队
期刊
前几天,在一场公益性“创新家庭教育交流与探索”讲座上,有家长问我:“李婷老师,你儿子那么爱读书,而且各方面都很优秀,请问你是怎么培养出来的?”面对家长的提问,我微笑以答:“榜样的力量!家长若想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要成为那样的人,这样才能更好的影响和感召孩子,从而引领孩子、培养孩子,因为榜样的力量无穷大。”于是就家长的问题我开始分享自己陪伴儿子成长的某些方面“榜样的力量”的做法。  记得
期刊
菖蒲与艾叶,在农历五月初一这一天,它们被一条红纸捆绑一起顺插在家家户户门前,日晒雨淋一起枯干。在此之前不知它们是否有过对话,凭我的想象,一个长在水中,一个长在园边,菖蒲有话一定是与鱼虾倾诉,艾叶有语一定是与蚯蚓爬虫同咏,即便偶有嬉蝶往返于它们之间,可那为飞而扇动的翅膀,早已抖落了她们的托附,它们之间一定是熟悉而无言语。正如长长弄子里东头一堆,西头一堆的老人各自聊天,虽有小孩踩着双轮踏板车穿梭其中的
期刊
她是个浪漫满怀的小女人。年少的她,想象着自己的“王子”模样:瘦高的个儿,宽肩窄腰,儒雅倜傥,应有“薄衫瘦马”的意境,也有“裘马轻狂”的潇洒。所以,在她心里,一直觉得他不是个伟岸的大丈夫。  第一次见他,只觉得是文文静静的一个书生,白净的脸,不足1米7的个头,说话轻声细语,笑脸灿烂,与自己理想中的“白马”相差甚远。他不吸烟,她有些遗憾地想,男人身上怎么也得有点淡淡的烟草味吧,可是不管她怎么“诱导”,
期刊
自古以来,长寿,被向往;养生,被推崇;百岁,被期望。但有不少人却过分地追求长寿,走进了误区,反而忽略了生命里真正的价值。  有人说长寿在于运动,于是太极拳、气功、快走等健身运动风行,可是我们依然看到一些平时很健壮的朋友突然就离开了人世;有人说长寿在于营养,于是西洋参、冬虫夏草等营养品价格飞涨,但是很多营养充足的老板、大款依然英年早逝。  生命有时在于运动,但有时也在于静养。经常锻炼身体的人会比较健
期刊
三月二十三日,呼啸了一夜的狂风悄悄地停了下来,随之而来的是一场罕见的暮春雨。雨挺大,淅淅沥沥、霏霏茫茫。一会悠闲、一会激烈,好不爽然,给人以欣喜愉悦之感觉。  正值周末,难得清闲。加上窗外一夜不停的雨声,催促着我匆匆起床,匆匆梳洗早点。拿了把雨伞就疾步冒雨而去,去“绛守居园池”听雨。去聆听那份隐秘,那份宣泄;去解那份风情;去感受那份静谧,那份静好以及那份难得的清静和悠然。  雨中的园池很静、很美,
期刊
春风得意,春色撩人,晚饭后,信步闲庭,你不妨出门去看看钱塘江边的夜景。  晚风轻轻吟唱着长歌短曲,杨柳飘忽着妩媚动人的舞姿。当迷人的夜景展现在你的眼前,那赏心悦目的感觉,仿佛是葡萄美酒夜光杯,那滋味,是无法用文字来描述的。  钱塘江北岸是杭州主城区,而南岸是杭州萧山区,当年的南岸,小路弯弯,一间间平房草屋,隐落在麻蓬里。农业为主,只有小镇上生产一些铁竹木小农具。  勤劳俭扑的江畔人,住草舍,吃麦粞
期刊
风轻云淡的五月,花已凋谢,一个人寻一僻静之处,此时细雨霏霏冷香幽幽,让我陡然生出淡淡的忧伤,任思绪游走在烟雨朦胧中,人如草木繁花,终将化灰化泥,无人可以幸免。如何在平凡的日子里活出那份恬淡与诗意,活出那份小禅式的洒脱与随心?那是我一直追求与向往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耀眼的绿,那是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不管你信与不信,它都存在你心底最美好的角落,时不时的在光阴里闪现那一抹炫目的亮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