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内部审計与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逐步出台一些关于内部审计的实用指南以及标准准则,并逐步在各大企业中得以迅速发展。尤其近年来,在全新发展常态下,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本文对企业内部审计问题及策略展开分析阐述,以期确保企业可以获得长效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内部审计;问题;策略
前言:内部审计指的是以客观独立的角度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评价,旨在有效提高企业的运营质量,体现企业的存在价值。企业的内部审计应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可以对会计资料以及账本的真实性与否进行检查。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可以有效对一些不必要的风险进行规避,并对内部的审计体系进行完善,以此早日助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内审定位缺乏拓展性
企业若想取得长效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有先进科学的经济管理理念作为基础,尤其在新常态发展模式下,有更多的企业都将发展的关注点转移到对内部经济管理层面,而这也是确保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的基本点。在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环节,内部审计的发展角色较为重要,而这也是企业内控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有更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更加意识到有效实施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一种组织内部具有客观、独立性的评价活动。同时,审计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进行促进。从现实层面来讲,以宏观视角进行分析,我国内部审计在国际审计事业的发展中,目前还不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使传统的财务审计变革为经营审计,并逐步朝着战略审计及风险导向审计方面进行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对内部审计的服务与咨询功能是发展中的一个关注点,而内部审计的目的也有所转变,从传统层面对管理和服务的重视,转变为注重审计的增值价值,并希望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状况、实现目标。而反观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目前仍旧处在传统层面的评价和监督方面,这种内部审计定位缺乏拓展性的发展模式,制约了我国企业审计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内审组织缺乏权威性
每个企业的管理目标大都是增加效益,减少损失,同时,只有将企业的损失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才可以确保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合理性、合法性都会通过内部审计得以反映。所以,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在于可以对企业经济的平稳运行发挥作用。同时,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也可以分析财务数据,并精准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一些违反规定的做法以及不合法的现象,包括盗取贪污、舞弊营私、职务侵占等。此外,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也可以对一些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纠纷进行排除,以此降低纠纷发生的几率。
但就现实的状况来看,目前,我国仍旧有一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在内部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设立,而即便有些机构设立了审计机构,也不过是在财务部门设立了审计机构,这也制约了审计部门正常权力的发挥。同时,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大都由企业的财务主管或者会计师负责领导,而这种非专业性的领导方式,与西方国家专门的审计委员会相比,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开展经济活动的监督行为并没有正向作用,因而也就不利于监督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高层所作出的决定。再者,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审计人员与被审计者的单位存在较强的利益关系,因此也导致内部审计机构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做出的审计决定也会难以进行有效执行。内部审计的灵魂就是独立性,而这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中也有明确规定。内部审计师需要保持独立的审计能力以及审计背景,以此确保其可以客观自主地进行内部审计工作。而缺乏独立性的内部审计工作形同虚设,并不能取得预期的审计效果。
3.内审技术缺乏先进性
就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来说,不仅审计技术缺乏先进性,同时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也较为单一,真正具备审计专业知识、会计专业知识以及现代化科技知识的综合性人才相对较少。比如,很多企业的审计人员仅熟悉财务会计方面的运作,而对内部的经营业务以及内部审计工作只是懂得一点皮毛。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也就较难统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也无法发现经济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也就谈不上高效合理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且,在企业需要进行大量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则会临时性抽调一部分财务部门的员工调配到审计工作部门去临时性从事审计工作,而这些员工大都年纪较大,而且对新技能、新知识的学习速度较慢,并且,由于常年从事财务工作而产生惯性思维,做工作比较刻板,较难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这一定程度上自然会对审计工作的质量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也较难得以解决,任由其长期发展自然会导致企业效益的低下。
所以,若想有效在企业内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需要企业具有较强的治理能力、风险管控能力、自我评估能力、内部控制能力。同时,也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一定的沟通管理能力以及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但是,就目前我国企业的审计状况来看,仍旧属于事后审计,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审计工作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4.内审作用缺乏独立性
在我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作用的情况。就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大都缺乏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而且,内部审计范围涵盖层面不够宽泛,进一步导致审计效率较低,同时,也较难综合全面地评价企业风险管控和治理进程。众所周知,企业的风险管理需要有一套完善系统的管理理念进行支撑,否则会出现企业无法恰如其分地对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的情况,从而会对企业战略性发展目标的实现形成阻碍。而且,内部审计作用缺乏独立性还体现在:首先,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尤其处理一些业务的环节,会存在与企业的领导和同事进行交流的情况,因此,审计人员对一项任务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所处的人际关系背景与环境背景都会对审计工作造成影响,甚至他人的一言一行,包括劝说、意见等,都会对审计人员的思维造成影响,进而增加审计工作的难度和负担。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自然会受到阻碍,也不会确保审计工作有一个正确、合理、公正的结果。其次,由于在企业中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不够高,因此这也制约了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甚至会出现较难及时发现审计问题,较难快速高效解决审计问题的情况。再者,有一部分企业领导也对内部审计工作存在重视不足的情况,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审计工作的进程受到影响。同时,由于个别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缺乏对工作的信心,尤其在面对一些重大审计问题的情况下,一旦企业领导进行查访,甚至会感到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再次,由于大多数内部审计工作都掌握在企业领导层手中,并分别由企业的行政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对审计企业进行共同完成,甚至会出现财务与审计一把抓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企业的审计会缺乏应有的独立性,进而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转造成影响。 二、企业内部设计问题策略分析
1.拓展內审规模性
在企业的发展经营过程中,较比传统层面的财务审计工作内容不同,为对内部审计效益的要求进行确保,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需要将审计范围拓展到企业内部控制审核、内部管控、风险管理等,以此确保审计内容更具宽泛性,审计的融合性也更强。所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应仅将眼光局限在对财务的审计方面,也应将审计内容拓展到效益性审计工作的开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夯实基础,也可以更好地对企业内部进行控制,并降低企业的风险,让其朝着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快速发展。
对于内部审计工作来说,企业除了需要审查现金流量、企业损益、资产负债之外,也应对内部的现金流和内部财务进行审计,本身财务就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所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如:包括审核企业的经营成果。同时,企业领导层面也应意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有效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更应该以身作则,发挥好一个领导人应发挥的作用与价值。随着近年来企业内部管控制度的不断完善,对内部审计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并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提升,并进行及时的防弊查错工作,这也使得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标准有了一定的提高,不仅需要对企业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防护与制约,同时也需要将更多的发展眼光放在对企业的效益进行审计的层面。就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来说,在确保助力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应确保企业自身的价值应与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价值具有高度统一性。并且,还应在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社会资源较为短缺的大背景下,积极努力地对市场变化进行适应,并严格对政府提议进行遵循,以便可以做到高效转型,并使得企业的经营审计更具发展前景,以此增加企业的竞争实力且提高经济利润。
此外,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工作中的重点,在工作中不仅需要对账目资料的公正性与合法性进行确保,同时也应对经营活动的恰当性进行检查,因为审计工作作为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大的作用就是评估企业财务状况,进而让各级管理人员清楚掌握当前的财务状况,也能够制定可行的对策来加强审计管理。这就需要对组织管理的合理性进行确保,确保各项经济活动得以健康稳固运作。同时,也应确保相关条例具有较强的健全性,在管理层的工作方面,也应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并建立高质量的咨询机构。此外,就内部审核的发展来说,也应对客观规律进行遵循,并逐步向风险导向的内审制度进行过渡。而且,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也应对企业内部的经营风险进行及时发现认真研究和分析内部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内部控制体系,也要对风险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并制定可行的风险防范对策,这样才能规避财务风险以及经营风险。而就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来说,也应自觉主动地将实时信息对管理者进行提供,以此可以确保更加高效地参与到企业活动中,并且,还应立足风险角度,将审计工作的作用进行高效发挥,以此可以更好地对企业的经营目标进行服务。
2.确保内审权威性
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是否具有独立的审计部门,会对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造成影响。再者,企业独立设立审计部门,也应对治理体制以及现代化管理制度进行构建,并对企业的属性及产权进行明确,并以相应的监管体系为依据,对监管制度进行制定,也要确保所设制度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充分发挥监管制定的价值与作用,且为企业后续审计工作的有序展开创下良好条件。此外,为确保投资者的利益免受侵犯,企业的领导产权间应与内部审计的权限建立合理的制约关系,以此可以确保审计部门可以真正将自身的作用进行发挥,而这也是确保企业审计取得最大化的关键。同时,在将企业不同职能部门在差异化的董事会成员管理中进行规制,虽然可以对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进行增强,但同时也会使企业的管理风险变大。因此,若想在根本层面对利益最大化进行实现,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者可以从自身的思想层面出发,并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提醒自己应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切记不可被短期的利用蒙蔽头脑。同时,也应对认真从事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奖励,不断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并对审计组织的内部地位进行强化,以此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得到有效进步。此外,应对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进行确保,需要做到专事专项、专人专管,并对独立性强的审计部门进行建立,并对审计部门的监督权和监察权进行强化。同时,也应强化与上级审计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并强化往来学习。比如,可以主动邀请上级部门进入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并将最新的审计规定和制度进行传达。在交流和学习的模式下,以此使得企业内部的审计与政府的审计差距进行减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应对政府的审计工作内容进行借鉴,以此做到有所遵循、有所比较。
3.更新内审技术性
若想有效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管理能力,需要将内部审计的观念进行转变,并将内部审计的增值服务、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作用在内部审计工作中进行引入。随着企业内部企业的迅速兴起,内部审计的目标也应有所转变,因为落后的思想观念只会制约审计工作的整体进度,因此,作为高层领导人员不应仅拘泥于传统层面管理,应对内部进行控制以及对内控的效果和效率进行提升,而是应在这一基础上,提高控制风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并以有效的风险管理方式,对企业内部整体的管理效果和效率进行提升。就目前我国企业内部的审计管理工作来说,应尽快将内部审计的方向进行转变,并将审计观念进行更新。同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也应对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进行强化,进而可以有效对企业基础层面的管理夯实基础。再者,传统层面的事后审计,已经较难在整体层面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精准化的评价与监督。所以,在新常态下,应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三结合的审计模式开展审计工作,以此提高审计效果。而审计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两个层面,其一,对于决策过程应采取事前考核、事中管控、事后评估的方式,并全过程的进行审计工作的决策工作。比如,对于审计兼并与收购工作来说,需要在决策之前就对合作企业的资产进行风险评估与清查。其二,对于经营风险较大的企业来说,应提高审计监督的关口,并对审计工作的实效性与时效性进行提升,如此一来,全方位提高内部审计管理水平和效率。
4.保证内审独立性
审计独立性是企业审计部门应有的基本原则,企业审计人员需要在精神层面保持独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所说的精神独立指的是在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应以独立的姿态站在事物公正客观的立场,自主地对审计的证据进行搜集,并以一定的规范准则,合理谨慎地评价审计证据,并对审计内容进行严格遵守,不要对来自于任何一方的压力产生屈服,进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同时,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也应确保审计人员身份的独立性,保证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不应与单位的领导层面存在直系亲属关系。只有在这种双重独立的模式下,才可以有效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同时,企业的审计人员在开展业务工作的过程中,也应注意与领导层保持亲疏有度,而且领导也应注意不应对审计工作进行过分干预,并确保企业审计人员的主体地位,企业领导应在企业内部树立审计人员的威信,使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环节可以受到更多人的支持。同时,也应将审计部门从企业的财务部门中抽离出来,实行审计工作的单独管理,以此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为确保企业可以得到长效可持续性发展,应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重视,只有内部审计活动具有良好的地位,才可以确保对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进行审核,并对企业的风险进行事先预警等,以此真正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吕保庭.内部审计在集团企业内控中的关键节点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1):243.
[2]魏丽霞,肖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与企业治理效率分析[J].现代商业,2020(19):140-141.
[3]王明吉,李杨杨.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探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4):166-168.
作者简介:王晶(1963.09- )女,汉族,山东济宁市任城区人,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
关键词:内部审计;问题;策略
前言:内部审计指的是以客观独立的角度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评价,旨在有效提高企业的运营质量,体现企业的存在价值。企业的内部审计应具有较强的合理性和规范性,可以对会计资料以及账本的真实性与否进行检查。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可以有效对一些不必要的风险进行规避,并对内部的审计体系进行完善,以此早日助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1.内审定位缺乏拓展性
企业若想取得长效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有先进科学的经济管理理念作为基础,尤其在新常态发展模式下,有更多的企业都将发展的关注点转移到对内部经济管理层面,而这也是确保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的基本点。在企业内部的经济管理环节,内部审计的发展角色较为重要,而这也是企业内控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有更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更加意识到有效实施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
内部审计是一种组织内部具有客观、独立性的评价活动。同时,审计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进行促进。从现实层面来讲,以宏观视角进行分析,我国内部审计在国际审计事业的发展中,目前还不处于同一个水平线上。部分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使传统的财务审计变革为经营审计,并逐步朝着战略审计及风险导向审计方面进行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对内部审计的服务与咨询功能是发展中的一个关注点,而内部审计的目的也有所转变,从传统层面对管理和服务的重视,转变为注重审计的增值价值,并希望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状况、实现目标。而反观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目前仍旧处在传统层面的评价和监督方面,这种内部审计定位缺乏拓展性的发展模式,制约了我国企业审计工作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内审组织缺乏权威性
每个企业的管理目标大都是增加效益,减少损失,同时,只有将企业的损失在最大限度上减少,才可以确保企业的利益最大化。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经济活动的效益性、合理性、合法性都会通过内部审计得以反映。所以,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在于可以对企业经济的平稳运行发挥作用。同时,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进行也可以分析财务数据,并精准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的一些违反规定的做法以及不合法的现象,包括盗取贪污、舞弊营私、职务侵占等。此外,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也可以对一些合同履行过程中的纠纷进行排除,以此降低纠纷发生的几率。
但就现实的状况来看,目前,我国仍旧有一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在内部对内部审计机构进行设立,而即便有些机构设立了审计机构,也不过是在财务部门设立了审计机构,这也制约了审计部门正常权力的发挥。同时,我国的内部审计工作大都由企业的财务主管或者会计师负责领导,而这种非专业性的领导方式,与西方国家专门的审计委员会相比,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开展经济活动的监督行为并没有正向作用,因而也就不利于监督企业的经济行为以及高层所作出的决定。再者,在这种模式下,由于审计人员与被审计者的单位存在较强的利益关系,因此也导致内部审计机构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做出的审计决定也会难以进行有效执行。内部审计的灵魂就是独立性,而这在《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中也有明确规定。内部审计师需要保持独立的审计能力以及审计背景,以此确保其可以客观自主地进行内部审计工作。而缺乏独立性的内部审计工作形同虚设,并不能取得预期的审计效果。
3.内审技术缺乏先进性
就现阶段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来说,不仅审计技术缺乏先进性,同时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结构也较为单一,真正具备审计专业知识、会计专业知识以及现代化科技知识的综合性人才相对较少。比如,很多企业的审计人员仅熟悉财务会计方面的运作,而对内部的经营业务以及内部审计工作只是懂得一点皮毛。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也就较难统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也无法发现经济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也就谈不上高效合理地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且,在企业需要进行大量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则会临时性抽调一部分财务部门的员工调配到审计工作部门去临时性从事审计工作,而这些员工大都年纪较大,而且对新技能、新知识的学习速度较慢,并且,由于常年从事财务工作而产生惯性思维,做工作比较刻板,较难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这一定程度上自然会对审计工作的质量造成影响。在这种情况,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也较难得以解决,任由其长期发展自然会导致企业效益的低下。
所以,若想有效在企业内部开展内部审计工作,需要企业具有较强的治理能力、风险管控能力、自我评估能力、内部控制能力。同时,也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一定的沟通管理能力以及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但是,就目前我国企业的审计状况来看,仍旧属于事后审计,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审计工作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4.内审作用缺乏独立性
在我国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会存在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其作用的情况。就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大都缺乏完整的风险管理体系,而且,内部审计范围涵盖层面不够宽泛,进一步导致审计效率较低,同时,也较难综合全面地评价企业风险管控和治理进程。众所周知,企业的风险管理需要有一套完善系统的管理理念进行支撑,否则会出现企业无法恰如其分地对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的情况,从而会对企业战略性发展目标的实现形成阻碍。而且,内部审计作用缺乏独立性还体现在:首先,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尤其处理一些业务的环节,会存在与企业的领导和同事进行交流的情况,因此,审计人员对一项任务进行审计的过程中,所处的人际关系背景与环境背景都会对审计工作造成影响,甚至他人的一言一行,包括劝说、意见等,都会对审计人员的思维造成影响,进而增加审计工作的难度和负担。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自然会受到阻碍,也不会确保审计工作有一个正确、合理、公正的结果。其次,由于在企业中内部审计人员的地位不够高,因此这也制约了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甚至会出现较难及时发现审计问题,较难快速高效解决审计问题的情况。再者,有一部分企业领导也对内部审计工作存在重视不足的情况,这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审计工作的进程受到影响。同时,由于个别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缺乏对工作的信心,尤其在面对一些重大审计问题的情况下,一旦企业领导进行查访,甚至会感到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再次,由于大多数内部审计工作都掌握在企业领导层手中,并分别由企业的行政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对审计企业进行共同完成,甚至会出现财务与审计一把抓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企业的审计会缺乏应有的独立性,进而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正常运转造成影响。 二、企业内部设计问题策略分析
1.拓展內审规模性
在企业的发展经营过程中,较比传统层面的财务审计工作内容不同,为对内部审计效益的要求进行确保,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需要将审计范围拓展到企业内部控制审核、内部管控、风险管理等,以此确保审计内容更具宽泛性,审计的融合性也更强。所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应仅将眼光局限在对财务的审计方面,也应将审计内容拓展到效益性审计工作的开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展开奠定夯实基础,也可以更好地对企业内部进行控制,并降低企业的风险,让其朝着规范化、国际化方向快速发展。
对于内部审计工作来说,企业除了需要审查现金流量、企业损益、资产负债之外,也应对内部的现金流和内部财务进行审计,本身财务就是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它所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多,如:包括审核企业的经营成果。同时,企业领导层面也应意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有效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更应该以身作则,发挥好一个领导人应发挥的作用与价值。随着近年来企业内部管控制度的不断完善,对内部审计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并对会计信息质量进行提升,并进行及时的防弊查错工作,这也使得现代企业内部审计的标准有了一定的提高,不仅需要对企业的经济发展问题进行防护与制约,同时也需要将更多的发展眼光放在对企业的效益进行审计的层面。就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来说,在确保助力企业创造价值的同时,也应确保企业自身的价值应与企业各项经营活动的价值具有高度统一性。并且,还应在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社会资源较为短缺的大背景下,积极努力地对市场变化进行适应,并严格对政府提议进行遵循,以便可以做到高效转型,并使得企业的经营审计更具发展前景,以此增加企业的竞争实力且提高经济利润。
此外,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是企业工作中的重点,在工作中不仅需要对账目资料的公正性与合法性进行确保,同时也应对经营活动的恰当性进行检查,因为审计工作作为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大的作用就是评估企业财务状况,进而让各级管理人员清楚掌握当前的财务状况,也能够制定可行的对策来加强审计管理。这就需要对组织管理的合理性进行确保,确保各项经济活动得以健康稳固运作。同时,也应确保相关条例具有较强的健全性,在管理层的工作方面,也应确保管理的有效性,并建立高质量的咨询机构。此外,就内部审核的发展来说,也应对客观规律进行遵循,并逐步向风险导向的内审制度进行过渡。而且,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也应对企业内部的经营风险进行及时发现认真研究和分析内部风险管理体系,以及内部控制体系,也要对风险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并制定可行的风险防范对策,这样才能规避财务风险以及经营风险。而就审计人员从事审计工作来说,也应自觉主动地将实时信息对管理者进行提供,以此可以确保更加高效地参与到企业活动中,并且,还应立足风险角度,将审计工作的作用进行高效发挥,以此可以更好地对企业的经营目标进行服务。
2.确保内审权威性
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企业内部是否具有独立的审计部门,会对审计工作的独立性造成影响。再者,企业独立设立审计部门,也应对治理体制以及现代化管理制度进行构建,并对企业的属性及产权进行明确,并以相应的监管体系为依据,对监管制度进行制定,也要确保所设制度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充分发挥监管制定的价值与作用,且为企业后续审计工作的有序展开创下良好条件。此外,为确保投资者的利益免受侵犯,企业的领导产权间应与内部审计的权限建立合理的制约关系,以此可以确保审计部门可以真正将自身的作用进行发挥,而这也是确保企业审计取得最大化的关键。同时,在将企业不同职能部门在差异化的董事会成员管理中进行规制,虽然可以对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进行增强,但同时也会使企业的管理风险变大。因此,若想在根本层面对利益最大化进行实现,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者可以从自身的思想层面出发,并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时刻提醒自己应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切记不可被短期的利用蒙蔽头脑。同时,也应对认真从事审计工作人员进行奖励,不断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并对审计组织的内部地位进行强化,以此确保内部审计工作可以得到有效进步。此外,应对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进行确保,需要做到专事专项、专人专管,并对独立性强的审计部门进行建立,并对审计部门的监督权和监察权进行强化。同时,也应强化与上级审计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并强化往来学习。比如,可以主动邀请上级部门进入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监督,并将最新的审计规定和制度进行传达。在交流和学习的模式下,以此使得企业内部的审计与政府的审计差距进行减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应对政府的审计工作内容进行借鉴,以此做到有所遵循、有所比较。
3.更新内审技术性
若想有效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管理能力,需要将内部审计的观念进行转变,并将内部审计的增值服务、企业内部风险管理的作用在内部审计工作中进行引入。随着企业内部企业的迅速兴起,内部审计的目标也应有所转变,因为落后的思想观念只会制约审计工作的整体进度,因此,作为高层领导人员不应仅拘泥于传统层面管理,应对内部进行控制以及对内控的效果和效率进行提升,而是应在这一基础上,提高控制风险、转移风险、规避风险的能力,并以有效的风险管理方式,对企业内部整体的管理效果和效率进行提升。就目前我国企业内部的审计管理工作来说,应尽快将内部审计的方向进行转变,并将审计观念进行更新。同时,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也应对各部门之间的配合进行强化,进而可以有效对企业基础层面的管理夯实基础。再者,传统层面的事后审计,已经较难在整体层面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精准化的评价与监督。所以,在新常态下,应做到事前、事中、事后三结合的审计模式开展审计工作,以此提高审计效果。而审计工作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两个层面,其一,对于决策过程应采取事前考核、事中管控、事后评估的方式,并全过程的进行审计工作的决策工作。比如,对于审计兼并与收购工作来说,需要在决策之前就对合作企业的资产进行风险评估与清查。其二,对于经营风险较大的企业来说,应提高审计监督的关口,并对审计工作的实效性与时效性进行提升,如此一来,全方位提高内部审计管理水平和效率。
4.保证内审独立性
审计独立性是企业审计部门应有的基本原则,企业审计人员需要在精神层面保持独立,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审计工作的高效开展。所说的精神独立指的是在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应以独立的姿态站在事物公正客观的立场,自主地对审计的证据进行搜集,并以一定的规范准则,合理谨慎地评价审计证据,并对审计内容进行严格遵守,不要对来自于任何一方的压力产生屈服,进而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时效性。同时,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讲,也应确保审计人员身份的独立性,保证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不应与单位的领导层面存在直系亲属关系。只有在这种双重独立的模式下,才可以有效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具有较强的独立性。
同时,企业的审计人员在开展业务工作的过程中,也应注意与领导层保持亲疏有度,而且领导也应注意不应对审计工作进行过分干预,并确保企业审计人员的主体地位,企业领导应在企业内部树立审计人员的威信,使审计人员在开展工作的环节可以受到更多人的支持。同时,也应将审计部门从企业的财务部门中抽离出来,实行审计工作的单独管理,以此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为确保企业可以得到长效可持续性发展,应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重视,只有内部审计活动具有良好的地位,才可以确保对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进行审核,并对企业的风险进行事先预警等,以此真正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吕保庭.内部审计在集团企业内控中的关键节点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21):243.
[2]魏丽霞,肖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与企业治理效率分析[J].现代商业,2020(19):140-141.
[3]王明吉,李杨杨.企业内部审计发展探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0(14):166-168.
作者简介:王晶(1963.09- )女,汉族,山东济宁市任城区人,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