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视域下辛格短篇小说中的背弃回归主题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059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辛格是美国最多产的犹太作家之一。他从17岁开始创作,一生发表了40多部作品,其中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儿童文学、回忆录、散文、随笔等。短篇小说在辛格的创作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他的长篇小说。在他的短篇小说里,辛格向读者展现了旧波兰以及美国广阔的社会生活画卷,塑造了来源于生活的千姿百态的典型人物形象。在辛格的作品中,充斥着悔悟的罪人,他们在各种欲望的诱惑下,背离犹太传统,但是经过一段痛苦的心理斗争之后,最终还是回归到传统的信仰与文化中去。著名评论家劳伦斯·弗里德曼曾指出,“辛格小说中遍是忏悔者形象。他们受到世俗欲望的暂时诱惑,最后又回到父辈们的信仰中去。这种对犹太价值的顽强坚守在辛格的作品中已‘模式化’了。”[1]
  时间和空间是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也是人类感知和把握世界的两个重要维度。小说是一种时间艺术,因为文字的流动和时间的线性属性是同质的。小说同时也是一种空间艺术,在小说的世界里,故事必然要在一定的场所里展开,没有空间,小说故事的叙述根本无法进行。小说既具有时间维度,也具备空间维度。
  美国著名学者约瑟夫·弗兰克是正式对空间理论展开研究的第一人,他在《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一文中首次提出小说“空间形式”概念和空间形式理论。他指出:所谓的“空间形式”就是“与造型艺术里所出现的发展相对应的……文学对应物……现代主义小说家把他们的对象当作一个整体来表现,其对象的统一性不是存在于时间关系中,而是存在于空间关系中;正是这种统一的空间关系导致了空间形式的发生。”[2]这一概念的提出打破了文学仅仅是时间艺术的论断,明确阐发了文学表现中的空间形式问题,并认为现代作家往往采用空间并置的手段来打破时间顺序,使文学作品取得空间艺术的效果。
  辛格的短篇小说并没有展现出一些现代小说尤其是试验性小说中所刻意体现出的空间叙事特点,而是空间与时间的一种有机结合,让读者在穿越历史空间的阅读体验中,深切感受到时间的永恒。在表达主题的时候,由于篇幅等因素所限制,短篇小说也不存在完整曲折的背弃回归模式。但短篇小说各自截取了长篇小说中背弃回归的部分经历体验,来做微观上的放大处理。换句话说,短篇小说是长篇小说的散点存在,它所处理的主题是长篇小说反映的主题的变异或局部,从总体上来说,短篇小说折射了长篇小说中基本主题模式所存在的复杂特征。
  辛格的短篇小说多以梦幻的出现、鬼怪的出场等形式冲淡文化冲突的现实背景,所以本文将从“现实空间”、“魔幻空间”和“梦幻空间”三个方面来对辛格短篇小说叙事空间进行分析,同时例证辛格作品中的背弃回归主题。
  辛格1904年出生于波兰的一个乡镇,却是在首都华沙郊外的贫民区里长大的。他对波兰乡村和城市里的犹太社会生活都十分了解,尤其是对处于社会底层的犹太人的生活更为熟悉。这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虽然很难在辛格的短篇小说中找到较长篇幅的场景描写,但如果将其小说中所提到的各种场景拼接在一起,就可以大致建立起一个典型波兰犹太社区的形象:传统、破败、一成不变;这里就像一个舞台,生活着一群落后、愚昧、笃信宗教的人,上演着一幕幕离奇荒诞的生活悲喜剧。
  米克·巴尔在定义空间的时候提出了“空间主题化”概念,即空间自身也会成为描述的对象本身。[3]生活在这个社会里的犹太人,在不停追逐满足各种不同欲望的过程当中,失去了信仰,精神匮乏,有的人甚至处在精神崩溃的边缘。人们在精神上处于游离状态,徘徊于“现实空间”和“魔幻空间”之间,不停地为灵魂寻找安息之所。在“梦幻空间”里,人物的信仰不停地受到质疑和拷问,经过痛苦的挣扎之后,最终回归犹太传统,获得生命的新生和心灵的平静。
  辛格非常喜欢在短篇小说中融入“魔鬼”元素,他笔下的“魔鬼”并不是反映个人与现实世界的偏离,而是反映整个犹太社区与现实世界的偏离。可以说,辛格借助多部短篇小说中的魔鬼元素,成功地构建出一个“魔幻空间”。他不仅想要通过“魔幻空间”来反衬出现实空间里人们的种种自私、贪婪、怀疑和背叛等等劣性,更试图通过这种相互作用对人类起到警醒和鞭策的作用。
  在《市场街的斯宾诺莎》第二小节的一段空间描写中,空间被主题化了,具备了一定的象征意义。在费谢尔博士的眼中,浩瀚的夜空象征着斯宾诺莎式的完美理想的“魔幻空间”,代表了知识和理性,是费谢尔博士追求的理想境界。但是这个理想空间是如此的遥不可及,即使费谢尔几乎穷尽医生也难以企及。费谢尔博士所生存的“现实空间”是一个市场街,充满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为了谋求生存,“现实空间”里的人们过着喧嚣、斗争的生活,没有思想甚至连信仰也不存在。这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却在费谢尔博士的身上产生了交叉,或者说费谢尔博士徘徊在两个世界之间。他一方面穷尽所有的精力和智慧追求那个理性的世界,另一方面他又生活在“现实空间”里,甚至由于缺乏经济来源,不得不经常向生活屈服。费谢尔博士站在楼上,处于上下空间的一个交叉点,这个空间位置恰好象征着他在生活中所处的尴尬位置。这段空间描写可以被看作是这个故事的题眼,它为整个故事的发展设定了一个空间,至始至终,费谢尔博士都在这个空间内挣扎,忽而上升,忽而下降,但最终命运还是向生活屈服了,费谢尔博士选择了回归到“现实空间”,过普通人普通生活。这段描写如此精彩,以至于读者一想到这个故事,便会自然联想起那个站在楼上,对着星空和市场街 发出感叹的费谢尔博士的形象。换句话说,辛格的成功之处正是在于将空间元素融入了线性的叙事中了。
  与“现实空间”相比,辛格在短篇小说中努力营造的“魔幻空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现实空间”更加真实,因为至少生活在虚幻空间里的魔鬼对自己的信仰更加坚定。相仿,“现实空间”里的人类在信仰面前更加容易动摇。他们(犹太人)或是为金钱所迷惑,或是为情所困,或是为名所累。在辛格的眼中,现实的一切都是虚妄,犹太人经历了两千年的磨难而不绝,依靠的唯有信仰,而不是任何其他的东西。不论是在传统的犹太社区,还是在现代的美国社会,犹太人唯有坚持信仰,才能获得救赎。   《从克拉科夫来的绅士》的故事发生在密林丛生、沼泽地环绕的犹太小镇弗莱姆普尔。一年夏天,镇里遭受大旱,地里的庄稼所剩无几,镇里所有的人都面临饥荒。就在这时,一位来自克拉科夫的衣着华贵的年轻犹太人来到小镇散发钱财,广施恩泽,被镇里的犹太居民视为“上天恩赐的礼物”。但事实上这位年轻人是魔鬼的头领凯特芙·莫利利。在魔鬼的引诱下,人们彻底地堕落了!镇里的人在昏暗的月光下狂欢,不一会儿,雨夹着冰雹从天而降,闪电雷鸣也劈头砸下。其中一个巨大的闪电,同时击中了犹太教堂和诵经室,整个城镇陷入了一片火海之中。犹太人不顾这些天兆,仍然疯狂地在泥泞的土地里舞动着。直到天亮后,多数人才从这疯狂的舞动中恢复了过来。弗莱姆普尔小镇的人们后悔误入了歧途,最后奥泽拉比承担了全部的责任,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人们醒悟过来,重拾犹太信仰,获得了新生。小说里人们在“现实空间”和“魔幻空间”中不断做出选择。在大难当头之际,不是坚守“现实空间”,按照犹太教所要求的那样相信上帝、以虔诚的态度忍受生活的磨难,而是听信魔鬼的蛊惑进入了一个“魔幻空间”并跟随魔鬼做出了违反犹太戒律的事情。虽然人们最终幡然醒悟,最终回到传统的道路上来,但却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辛格还竭力通过他的短篇小说构建一个个“梦幻空间”。通过建构“梦幻空间”,作者可以较为充分地凸显主题,加快叙事节奏,提高叙事效率。《羽毛的皇冠》中的阿克萨热爱学习,善于思考,是一位虔誠的犹太人的女儿。魔鬼为了诱使阿克萨违背传统,改变信仰,先后以阿克萨祖父和祖母的幽灵的形象出现在她面前,使她对犹太教开始产生怀疑和动摇。最后还在她的枕头里放了一个羽毛做的皇冠来证明基督教才是真理,它巧夺天工,非凡人可为。从此,阿克萨就接受了基督教成为基督徒。此后,阿克萨嫁给了一个绅士,在丈夫死后又与其侄子结婚。由于丈夫好色贪杯,阿克萨的生活变得十分痛苦。这时她才意识到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背叛了犹太教,把这一切都视为上帝对她的惩罚。这时梦境频繁出现在阿克萨的生活中,占据了她精神世界的几乎全部空间。在这个“梦幻空间”里,阿克萨与祖父和祖母进行了激烈的对话和交锋,接受了全部的信仰拷问,完成了追寻信仰的一次苦难历程。从这以后,阿克萨决意浪子回头,重新成为犹太教徒,从而完成了一个背弃回归的历程。借助这种形式,辛格实际上延续了两千年来所有犹太人对自己信仰的质疑和拷问。
  空间在叙事作品中具有重要的结构意义,它既为故事人物提供了必需的活动场所,也是展示人物心理活动、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方式。辛格故事中的人物表现出对空间的强烈的依赖性,甚至可以说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比人物更加突出的符号,成为辛格短篇小说最为显著的标记。通过建构“现实空间”、“魔幻空间”和“梦幻空间”,辛格的短篇小说从总体上折射了长篇小说中的主题模式,即背弃回归主题。
  参考文献:
  [1] Friedman, Lawrence. Understanding Isaac Bashevis Singer. [M] Columbia: The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1988.
  [2] 约瑟夫·弗兰克.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M].秦林芳,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
  [3] 巴尔.叙述学—叙事理论导论[M].谭军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这件事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rn他姓马.因为他长得高大,腿长、脸也长,又有咬住屎橛子给麻花都不撒口的秉性,人们称呼他时,都隐去其名,叫他马骡子.
期刊
摘 要:以往对查尔斯·狄更斯《奥立弗·退斯特》的解读多是从道德、人性方面进行,而往往忽视该小说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本文在生态批评这一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仔细分析该小说文本、研读狄更斯其他文学作品,对该小说中被异化了的人物形象、生态思想进行了解读,并探求了这一思想的根源,期望能全面认识这部小说。  关键词:生态批评;查尔斯·狄更斯;《奥立弗·退斯特》  生态批评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基于生态学理念
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项目批准号:KYLX_1007)  摘要:社会性媒体作为当今互联网环境下信息传播工具,它由网络用户发起和参与,为网络用户提供了个性化信息生产、积累、共享、传播的独立空间,在改变人们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上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本文中笔者将当下存在的三种传播模式和媒介工具进行对比,从更客观和通俗易懂的角度对社会性媒体的概念和特征做出一些浅薄的分析。  关键词:社会性媒
作为戏剧大师的莎士比亚,其戏剧早已家喻户晓。无论是他的悲剧还是喜剧抑或是历史剧,都反映着某种深刻的主题,同时也反映了其戏剧的深度和广度。本文通过其三部戏剧《罗密欧
目的 建立参芍心欣方有效部位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YWG C18色谱柱(2 5 0mm× 4 6mm ,10 μm) ,流动相为甲醇 -水 (15∶ 85 ) ,流速 1mL min ,检测波长 :2 5
目的克隆、表达和纯化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体内诱导基因Rv0808,并制备多克隆抗体,研究其编码蛋白的抗原性,了解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高保真PCR扩增R
深秋,秋高气爽,正值“五花山”季节,我们的车子驶入小兴安岭林区.rn穿越一道道山川,沿着漫长而蜿蜒的边境林中公路盘曲飞奔.望那艳丽的秋色,茫茫林海上,一片片新绿,一片片金
摘要:宫崎骏是日本日本动漫领域的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他也是当今全球最受尊敬的动画电影导演之一,被称为电影界的黑泽明。他在电影的制作上一直保持着他极高的想象能力,他在电影中创造了一个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十分令人着迷。本文就通过剖析宫崎骏老先生《风之谷》中的自然人文情怀,来进入宫崎骏老先生所建造的魔幻世界。  关键词:宫崎骏老先生;风之谷;自然人文情怀  宫崎骏老先生的影片基调和背景都各不相同,他在电影中
读罢《俄狄浦斯王》,似乎心里还回荡着皇宫里歌队的哀声,俄狄浦斯的悲剧英雄形象也倒映在脑海里挥之不去。作为古希腊悲剧的典范,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在一系列古希腊
期刊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由于发病急、并发症多,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难度,尽可能早地给予肠内营养(EN)已达成共识[1]。SAP手术后病人由于腹腔压力增高、引流管多、腹腔感染、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