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与金庸打架方式之不同

来源 :意林绘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jia0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分享:很多人都读过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由他们的小说拍成的电视剧和电影更是家喻户晓,里面的武功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对于这些的认知,西方人和我们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我们的内功,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魔法;我们眼里的武侠和神话,在他们眼里就成了魔幻和科幻。可见,文化背景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也会不同。不知道你们在看国外的大片时,对于他们的打斗,会不会也和我国的武功联系起来?(特约教师:山东省邹城市郭里中学李善伦)
  3月底,我去央视英语频道录一档节目,跟主持人聊金庸。候场时,节目组一位意大利制片人跟我聊起来:金庸和古龙的小说里,武技风格有何不同呢?
  我解释说,金庸的技击体系,分为内功、招式与外功。外功,可以强化肢体的物理破坏力,例如亢龙有悔断树、少林大力金刚指碎骨。招式,则类似于英语里的move或skill,运用肢体或兵器的技法。描述拳打脚踢的动作,与西方小说里描述格斗,是差不多的。
  内功最神奇了,而且功能多样:既可以提升肢体物理破坏力(前述),也可以附著在兵器上,如张无忌用木剑击断方东白的胳膊,萧峰运劲将钢杖插入石壁,更可以疗伤等,甚至可以输出体外,隔空制造气波流动,如六脉神剑;内功高强者还能够施展轻功,突破物理定律,一飞数十丈。
  意大利制片人说:啊!也就是说,内功约等于<星战系列》呈的原力?或者,一种朴素的重力魔法,可以强化人的生理能力,甚至远程攻击?
  我歪着头想了想,说:可以这么理解吧……
  我又解释说,古龙早期小说的技击系统,也遵循金庸的原则;但到后期,就简化了其针对物理的部分,而是模仿吸收了许多日本剑客小说及美国牛仔小说的特色,主要强调人与人从精神到身体的对抗,而不在意甚至忽视了一部分远程攻击。
  当然,古龙与金庸在技击上,都不太现实主义。对于技击的基本,比如架势、距离控制、步伐、重心等细节,他们二位都不是很在意。金庸的技击体系默认是远程攻击或近距离见招拆招;古龙成熟时期的技击体系默认是高度严密的精神准备以及快速出击的兵器。金庸以及梁羽生是在自己体系内的写实,看着一招一式很热闹,真打并非如此;古龙招式不多,主要仰仗氛围描写,但夸张的也不多。
  古龙后期小说里的人,多有被现实生活所迫、纠结不已的落拓江湖人。他描写打斗,并非一招一式,而是累积冲突和情绪,描绘氛围,剑拔弩张,然后瞬间结束——他只给出旁观者所见的效果。当事人的心情,是被省略的。紧张、短促、凶狠,结束。更像是美国西部片。
  开句玩笑,如果将李寻欢的飞刀描述为左轮手枪,把他经常活动的区域描述成现代城市,将上官金虹描述为一个黑帮老大……似乎也没啥问题。
  如是,古龙的江湖,仿佛是一个披着古代背景的现代城市,或者西部牛仔世界。刀客仿佛19世纪阿根廷的匕首马贼,飞刀仿佛西部牛仔枪手,解决问题便是“好快的剑”,一招而决。所以古龙中后期的武功,一点都不夸张一一因为在他的小说里,武功已经没那么要紧了。
  意大利姐姐点头说:所以金庸是古代背景的轻魔幻小说,而古龙是古代背景的城市人历险说?”
  我歪着头想想,说:真要这么理解,也不是不可以……同时心里嘀咕,中西文化交流,真是不容易啊!
其他文献
说菜花多么香,不准确,它们更有浓浓的土腥味。一朵也平常,千朵万朵,绵延成片,你就被唬住了。白花让人静,红花让人怜,这黄的菜花,有金属般的光芒,给人以力量。每次站在铺天盖地的它们面前,就像听到漫山遍野的呐喊,会倍觉振兴、鼓舞。  花如姐妹,真排序的话,最细眉细眼的婆婆纳应该是幺妹了。那么小,你几乎要忽略它,可若俯身,仔细端详,风情与姿态虽不具备,却也可爱得很,有女童的烂漫与天真。你简直可以听到她们的
期刊
【抽丝剥茧话成语】  成语“刻画无盐,唐突西施”,从结构上看,属于两个动宾短语构成的并列复合短语;从修辞学上看,这里使用了类比,意为拿着我跟有成就的人做比较宛若拿无盐跟西施比,那是冒犯人家西施,是对人家的大不敬。多用作公共场合下的谦词。  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见陌生成语,往往将其各成分意义进行简单相加,随即望文生义起来。所以,竟有人对“刻画无盐,唐突西施”做出这样笑话般的理解:刻画得没滋没昧,横冲直
期刊
阅读分享:当坚硬的石块相互碰撞,产生的是耀眼而又炽热的烈火;当粗大的木材相互碰撞,产生的是精妙而又温暖的房屋;当远古神话与原始的真理相互碰撞,产生的是一本旷世奇书,名曰《山海经》。它是一部先秦古籍,内容丰富、风貌独特的古代著作,包含历史、地理、神话、宗教等诸方面,堪称研究上古中国社会的宝库。让我们小心地去探究它、揭开它,也许你会发现真理就在底下!(特约教师: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第七中学景毛毛)  借
期刊
第1章  我六岁那年,在一本描写原始森林的名叫《真实的故事》的书上,看见过一幅精彩的插图,画的是一条蟒蛇在吞吃一頭猛兽。我现在把它照样画在上面。  书中写道:“蟒蛇把猎物囫囵吞下,嚼都不嚼。然后它就无法动弹,躺上六个月来消化它们。”  当时,我对丛林里的奇妙景象想得很多,于是我也用彩色铅笔画了我的第一幅画:我的作品1号。  我把这幅杰作给大人看,问他们我的图画吓不吓人。他们回答说:“一顶帽子怎么会
期刊
一看到有人说“路两旁的木棉花开了”,就羡慕不已。羡慕看花人,羡慕路两旁。有一年因为看过一组木棉花的照片,随后查阅了很多资料,也看了上百张摄影作品。我惊叹那枯墨似的老枝,叶子未出,一树燃红。是燃烧的红呢,大朵大朵,整树整树,好似爱,热情,绚丽,明亮,还有一股子凛然之气。  热烈的花,如玉兰,如蔷薇,都是不顾一切,都是焚烧了自己才好,但都与木棉不同。在生活中,曾经一直,我没见过一朵木棉。看木棉花的照片
期刊
阅读分享:“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在历史的长河中,能让别人记住自己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感谢历史给了我们一个陶渊明,对于这样一个大咖级的人物,以前从课本上,我们只知道他才华横溢,知道他愤世嫉俗,却不知道他还有丰富多彩的另一面,通过本文,我们可以对他了解得更多。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又能通过什么让后人知道呢?还是本文中说得好:集聚了天分,付出了勤劳,增加些运气和资源。也许,我们真的能留下些好
期刊
青山说:高考作文年年都是热门话题,今年更是几小时内在微博热“爆”了。各种段子、评论、吐槽……不约而至。其实古人们想在考场写出好作文也不是件容易事儿呢。  高考作文出题,年年苦为谈资。出得正了,人民嫌呆板;出得偏了,人民嫌浪荡;引经据典,人民嫌陈腐;结合时事,人民嫌功利。  这也说明考场作文实在当不得真。中国以科举选拔文官,唐宋之间,先是请士子写策论,其实是考士子的时事政才,兼考文章。本来科举是公务
期刊
阅读分享:《暮光之城》是非常受欢迎的一个系列电影,里面吸血鬼的形象深入人心。但谁能想到,在欧洲有一段时间,传说中的吸血鬼会和玉米联系在一起?那时的“吸血鬼”形象来源于现实中的糙皮病患者,而糙皮病产生的原因是人们大量食用的玉米中缺少烟酸,它才是导致糙皮病的“罪魁祸首”。可见,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是密切相关的,看似两种不相干的事物,或许就可以通过一种奇特的纽带联系在一起。多觀察,多动脑,多探究,我们也可
期刊
青山说:眼看暑假就要来了,这么长的休息时间,除了放松身心,也别忘了给自己的精神世界充电。不如选一家心仪的博物馆,或人文,或科普,或脑洞大开,在博物的大干世界中畅游一番。世界各地的奇趣博物馆,在等着你探索呢。  自然派——极地博物馆  如果你喜欢自然风光,喜欢亲近大自然,那么“极地博物馆”不容错过。为了向人们展示极地景观之美,法国人类学家让-克呈斯托弗·维克托在法国东部的普雷马农打造了一个“极地博物
期刊
青山说:美好的情诗背后,往往有着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首情诗的诞生,或许都是诗人内心的一次难以言喻的伤痛。  827年春节,一个少年在路边摆摊,给别人写春联。一个50多岁的男人接过春联:“字写得不错呀!”“主要是白居易这句诗好。”“有没有兴趣跟我一起共进午餐呀?”“敢问先生是?”“哦,在下白居易。”少年赶紧鞠躬:“晚辈,李……李……李商隐。”那一年,他16岁,他的偶像是白居易。  酒过三巡,白居易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