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族传统文化的高校声乐教育路径研究

来源 :艺术殿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zi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民间传统文化视角,开展高校声乐教育,要注重融合传统文化,深度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实现传统文化与声乐教育的有机融合,做到兼容并蓄,弘扬传统文化。当前高校声乐教育存在着忽视传统文化的现象,使得声乐教育中缺乏民族精神,对此需要加快教育创新,将传统文化有机的融合到声乐教育中。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声乐教育;路径
  引言
  声乐富有丰富的内涵与韵味,为魅力艺术。若能够充分融合民间传统文化,合理调整声乐教学,借助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优势, 对推动高校声乐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帮助。高校教育承担着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需要声乐教师和学生能够积极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做好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
  1、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现状
  1.1盲目崇拜西方文化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开始接触西方思想,追求西方的科技,不再追求传统文化,转而追求西方文化,导致中国人产生一定的自卑感,带着对西方文化的崇拜的思想,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的音乐文化,虽然很多人只是想借鉴西方文化来丰富民间传统文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进,人们潜移默化的认为西方音乐比传统音乐科学,中国传统音乐的唱法不科学,甚至有人认为中国民间傳统文化只是语言文字值得传承,这就导致很多高校在声乐教学中注重西方文化而忽略了民间传统文化。
  1.2缺乏对民间传统音乐的学习
  我国音乐类高校一般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教育方式,从事高校声乐教育的教师大部分也是在这样的音乐类高校毕业的,所以,教师受西方教育的影响,在声乐教学中也会先教授西方的音乐知识和唱法,然后在教授学生中国传统的民间文化,这种模式被教师广泛应用。这种教育模式使教师和学生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民间传统文化,只是在学校学习,没有深入民间,了解民间传统文化的乐趣和内涵。教师和学生也没有进行民间采风,缺乏对其的体验和感触,使高校声乐教育与民间传统文化无法融合,没法实现中国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
  1.3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高校声乐教师在教授过程中,过分注重学生的发声技巧训练,学生只是机械的模仿高难度作品,缺乏对作品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学生即使演唱的很好,那也是对演唱作者的模仿,没有形成自己独居特色的演唱方式。艺术本身是具有魅力的,是不能模仿的,其最具有诱惑的地方是其创造力,没有了创造力,艺术也就失去了其色彩。
  1.4高校声乐教育课程的缺陷
  声乐是一门综合类艺术,其学科知识包括心理学科、教育学科、生理学科等。但是,在音乐类高校中,很少有学校开展生理学科的,学生缺乏对生理学的认识,学生无法了解通过熟悉人体的发声器官的生物解剖来发声的知识,缺乏对这一知识的认识,使学生找不到正确的发生部位。作为学习声乐的学生,需要了解发声器官的结构,了解哪些是发声器官,才能更好的运用发声器官进行歌唱。如果以后成为教师,也能根据耳朵找出发声错误。民族声乐作品需要有很好的文字功能来编改戏曲唱段、古诗词以及地方民歌等,但是,很多音乐高校没有语文课,学生无法理解声乐作品里的含义,无法更好的演绎作品,不利于学生学习民间传统文化,学生不理解民间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无法投入情感,演唱也无法打动人心。
  1.5缺乏民间传统文化的学习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具有两方面内容,第一,传统艺术形式。第二,理论研究。这两方面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我国很多传统音乐文化经过朝代的更替有很多已经消失不见,留存现在的传统文化就是我国的民族风格,是我国所特有的艺术形象。这些传统文化是人们生活的写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高校声乐教育需要继承优秀的传统艺术,体现其独特魅力。
  2、如何将民间传统文化渗透到高校声乐教育中
  在高校声乐教育中,为了改变现在的格局,应该重视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以及科学性,了解传统文化的民族性与科学性是相互融合的,不是背道而驰的。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要经过长期熏陶和历练才能得到文化的精华。高校在进行声乐教育时要把民间传统文化重新进行挖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进行文化创新,把民间传统文化的精华带到声乐课堂中,把民间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2.1加强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识
  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我国民间传统文化需要摆脱西方文化的束缚,发挥其特有的风采,体现其独立性和整体性。当前,很多民间传统艺术已经申请了非遗,高校声乐教育要重视民间传统文化,引导更多的人关注民间传统文化,见证民间传统声乐的发展。高校声乐教师要提高传承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识,让民间传统文化成为高校声乐教育的思想源泉,实现民间传统文化与高校声乐教育的融合,更好的传播传统文化,增强文化的持久力。
  2.2探索正确的教育观
  高校声乐教育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培养传播文化的优秀人才。在声乐教学中,高校声乐教师要体现和而不同,多元并存的教育理念,要寻找本土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要具有强烈的民族荣誉感,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西方音乐文化,摆脱高校长期西方倾向的思想,要提高本土意识,用民族文化来对抗工业文明带来的冲击,利用民间传统声乐实现合理的融合和跨越。音乐学校要重新定义本土民族文化,对其内容重新界定,要体现和而不同,多元并存的教育理念,既要寻求文化上的求异,又要体现文化多元并存的民族特征,使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平等交流。
  2.3提高高校声乐教师的素养
  随着乡土中国的推进,全盘西化思想不适合现在的文化发展,在研究音乐的过程中,传统文化得到重新的排列组合,实现进一步的创新,这些研究音乐的材料可以成为高校声乐教师的专业教材,近年来,高校声乐教育注重西方声乐作品和新创的音乐,忽略了民间传统文化,民间传统文化只能依靠民间社团进行传播,无法走进高校课堂,出现了双轨分离状态。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更好的传承民间传统文化,需要高校声乐教师关注民间传统文化的教学,对教育实现再教育。高校要树立文化传承观,使教师从西方声乐文化中出来,找出自身的突破点,增加文化回归的意识,积极参加有关传承民间传统文化的活动,吸纳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要拜访传统文化的民间艺人,把传统戏曲艺人请到课堂中,戏曲艺人作为特殊文化的传播者,让学生感受民间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感悟中国的根源文化,了解中国真实的生存状态。   在学习民间传统戏曲文化时,高校声乐教师可以从中的得到启发,了解戏曲的唱法,打破声乐教育固定的思维模式,将民间传统文化与现代聲乐文化结合在一起,建立健全的高校声乐教育体系,把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作为奋斗目标,让学生深陷在传统文化的教育环境中,在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健康成长。
  2.4用发展的眼光对待民间声乐资源
  高校要用发展的眼光对待声乐教育的融合,要深入民间寻找特色资源,例如:特色艺人、地方戏曲演员等,把整合的特色资源运用到声乐课堂中,把文化的自觉性理念充分利用到高校声乐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体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实现中国音乐的崛起。建设属于我国独有的生态文化环境,在对高校声乐教育进行改革的同时推动本土音乐的弘扬和传播。
  2.5加强音乐类学生的素质
  在很多音乐比赛中,很多科班出身的专业歌手在进行综合素质考核时往往会出错,从此看出音乐类院校只关注学生的专业水平忽略了其他知识的学习。学生没有足够的文化积累是无法明白歌曲背景以及演唱风格的。在进行声乐教育时,可以借鉴国外的唱法经验,但是不能全盘接受,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全球一体化正在推进,但是文化在融合的同时要具有独特性。学生要总结前人的经验,找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演唱风格,走出适合中国人发展,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高校声乐教育道路。总之,要尊重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开展传统文化的理论课程,依靠网络传播传统文化,在体现文化科学的基础上传播优秀的声乐思想。
  3、民间传统文化视角下高效声乐教育的发展出路
  以往民间传统文化视角下,高效声乐教育存在严重的“重西轻东”教育偏差,此种教育模式无论是对高校声乐教育的发展还是学生自身的发展都有着不利影响。基于此,今后高校声乐教育中,教师应从声乐整体发展角度,实施传统声乐和西方声乐双重联合教育。具体表现方式为:学生利用西方声乐乐器演奏传统声乐歌曲比如《沂蒙山好风光》、《茉莉花》等,让学生通过西方声乐演示东方传统歌曲,感受传统文化的独有色彩。
  当前声乐文化教育都在提倡“百家争鸣”,从民间传统文化视角下来看,高校声乐教育加入西方声乐教育也是对传统声乐文化的一次创新突破。此外,高校声乐文化教育掺杂了过多的西方教学影子,学生要想从根本上学习传统的声乐还需要从民间挖掘最真最纯的“古乐”,可采用沿街调查拜访或者音乐历史查阅的方式,挖掘那些被遗弃或是遗忘的声乐文化,结合当前声乐发展,对其进行传承和改编。当前声乐教育中过度注重演奏技巧教学,致使学生声乐演奏过度重视技巧缺乏情感表达。针对此问题,高校声乐教育教师需给予学生提供更多声乐作品背后的历史资料,让学生深入了解作品背后的创作历史,从而对作品情感有一个深刻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演绎出作品的内在情感。
  4、结束语
  随着教育的发展,高校声乐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制约着民间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因此需要做好教学创新,重视民间音乐教学,以弘扬传统文化,实现西方文化与民间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文化层面的兼容并蓄。
  参考文献:
  [1]朱大伦.中国传统文化在高校少数民族教育中的传承路径探究——以校本课程《艺术鉴赏》为例[J].知音励志,2017(11):36.
  [2]赵艳玲.民间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高校声乐教育[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05):120-122.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中学美术教育不断发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中学教育应更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诗歌与中学美术教育相结合,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更是对传统美术教育的突破。诗歌与美术教育相结合所产生的矛盾,可以通过对传统美术教育与现代美术教育之间的矛盾了解,和对历史背景及制约条件的探究,来分析如何合理地解决现代美术教育与诗歌相结合所产生的矛盾,从而推动中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诗歌;中学美术;结合  
期刊
【摘要】本文从大学本科阶段学生的特点出发,运用相对应的教学思想对《基本乐理》课程进行具体思考和教学方法的研究。从《基本乐理》的内部结构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入手,分析了现行教材的特点,并提出对教材框架的改进探讨。  【关键词】《基本乐理》;教学研究  一、教学思想  古今中外的教育教学思想灿若繁星,璀璨夺目,照耀着我们前行的方向。学习古人的教育思想,吸取前人的教学经验,结合我们的专业特点将使我们的教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徽州传统民居在现代空间设计中的蜕变,结合理论实践,在简要阐述目前现代空间设计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徽州传统民居在现代空间设计中蜕变的原则,并提出具体蜕变的方法。得出在现代空间设计中运用徽州传统民居元素,是重现挖掘出徽文化在现时代的生命力,满足现代空间设计对历史感、文化感、地域感需求的结论,希望对相关单位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徽州传统居民;现代空间设计;蜕变;原则;方法  引言
期刊
人的发展离不开先天的禀赋,离不开后天的习得,更少不了社会的人事物对自身的影响。音乐教育更是如此,作为一种行为方式,离不开生物、社会、文化以及技术等各方面的影响和启发,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正确对待:  一、正确看待先天论与后天论的观点——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能  社會科学的基本原理认为,人类的行为和知识,基本上是后天习得,人的行动方式、思维方式、言语方式或者情感体验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
期刊
【摘要】军人战斗精神作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物质基础,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战斗精神,不仅是克敌制胜的法宝,而且是决定成败的重要力量。因此,培养当代军人树立良好的战斗精神,可以说是提升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一支不败的军队,不仅是依靠武器装备、综合国力,更要依靠于军队勇往直前的战斗精神。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才能始终保持军队特有的精气神,进而锻造一支不败之师,成为当前面临的重点。基于此,本文着重探讨了当代军
期刊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萨克斯教学的现状,其次展开了对萨克斯教学方法的探讨,旨在使学生掌握科学的萨克斯教学方法,提升萨克斯教学效果,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萨克斯;教学;现状;方法  萨克斯的教与学涉及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每个老师也是这样。学习可以是任何水准的,从入门程度到音乐学院或大学程度。这种学习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小组学习形式的。当然在萨克斯管
期刊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是:目标一致、对象相同,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密不可分、互不代替。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都是为了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成为建设国家的人才,体现了目标、对象的一致性。在德育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了德育的实效性;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通过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人生理想,增强了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调控的能力。  【关键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创新  1
期刊
【摘要】云南作为我国西南的边陲,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最多的省份,它北邻四川,南通老挝、越南。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鲜明的人文特色,各民族相互影响,使得云南的民族音乐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云南民歌渗透到云南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婚丧礼俗到情人间表达爱意,音乐都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在云南民族音乐的分类,成果和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相关的研究,希望对有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从德国设计理念、设计思维等方面,探讨德国在设计领域发展过程中能够值得中国文创产业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以便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近年来,中国文创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发展速度较快,但同时也暴露出由于发展过快而造成的问题与弊端。针对这类问题,本篇论文将以德国设计思想与理念为线索,探讨如何将德国设计“中式化”“本土化”,通过借鉴德国设计发展规律及主要思想,来提高行业水准、促进文化经济发展。  
期刊
【摘要】音乐起着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的作用,能够帮助高校学生在面对高频率快节奏的现代校园生活时,保持着平静缓和的心态。钢琴乐器中当之无愧的乐器之王,目前我国高校非钢琴专业中也开设了相关课程。本文将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对目前我国高校钢琴课程开展的情况进行讨论,并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怎样帮助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学会用心演奏。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用心演奏  一、高校钢琴学习的困难  钢琴以优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