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帝都

来源 :少年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fanv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登上那列即将北上的火车时,莫名地想到朋友的一句话,他说,在江南浸淫得久了,对北方的风沙有一种天然的排斥。
  浸淫,我是那么突然地觉出了这个词湿漉漉的质感,是那种缠绵得让人沦陷的梅雨,温吞着弥漫,生的窒息。
  就想起余秋雨的推测,说朱棣的迁都北京,也是为了那样野性的风沙,肆虐处漫野的血腥掩埋净尽,不比金陵总是湿嗒嗒的触目惊心。那里,也许天然就是一处疆场,适于帝王将相山贼野寇们宣泄生命。
  帝都的建筑果然是大气,虽说细看也许不乏精工细作之处,但乍一搭眼,所谓意在形先的还是那样一种气势。
  依我看来,圜丘台可谓天坛的精髓了。九级扇形石板,将那单调得几乎近于拙朴的圆台一直托往天空的最深处,蓝得甚至虔诚的苍穹下,是源自洪荒的永恒敬畏。就像帕斯卡所说的,无限空间之永恒沉默使我颤栗。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站在天心石上,看那些矮矮的象征了天圆地方的内外围墙,想先民们是早已从头顶的那片混沌中悟出了生命的秘密。一声长啸,天地回音,隐约间跪倒黑压压一片天之子民,人啊,用了千百万年的时间才学会了站立,然后又用了千百年的智慧才学会了在跪倒的时候坚守精神的高度。
  “未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若不是亲身体验一番按传说中“天宫”格局修筑的紫禁城,是绝对无法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紫薇垣(北极星)之“紫”,什么又是真正的严禁侵扰之“禁”。
  太和殿高踞须弥座上,想来是依了佛教的说法,就此超脱这凡尘俗世的诸生之苦。殿前一边是石斗,意谓掌管天下的粮食,自古民以食为天,其切中肯綮的豪富可见一斑。另一边竟赫然是一只日晷,居然连天下的时间也尽收瓮中,中国的古人往往只有在面对永恒流逝的时间时才会产生忧患意识,而这里的霸主,气魄又何其之大。无怪乎故宫内皆为土黄色,金木水火土,土居中,乃万物之本,亦万民之本。
  宫墙外不远就是古时的太液池了,包括今天的北海、中海和南海,其构思源自渤海里有蓬莱、瀛州、方丈三座仙山这一古老的传说。在那烟波浩渺的水面极目四眺,不经意间豪情顿生,想那天人感应的理论原也是与天时地利有关,希望永生追求高度其实也不失为人之常情,只是惟有在这以豪迈见称的北国,才会有机会发挥得如此淋漓尽致。
  和的故事其实已经听得够多了,只是这个却有点不同。据说弘历幼时贪玩,有一次从背后捂往了父王贵妃的眼睛,正在梳妆的贵妃扔出梳子,打得弘历额角出血,贵妃因此被太后赐死,死前告诉弘历二十年后再相聚。二十年后和出现,恰巧与贵妃有几分相似,已承了帝位的乾隆为了补赎,自此对其宠爱有加。
  说起来,这倒有点三生石上矢志不渝的情义了,不知怎的我却总有种脊背上凉飕飕的感觉。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阴阳之隔一直是难违的天命,多少悲欢离合因之而起,原是与权与利无涉的。如今这帝王却霸道得连阴司里也要插上一手,这种气概,也只能是感叹了。
  另一段野史倒是沾了几分书卷气的。御定武英殿本《廿四史》从《晋书》之后,错字便不胜枚举。原来当时样本需先呈皇上审阅,内府官员为讨其欢心,故意多刻错字,以让其御笔改正,好显出学问渊博。结果皇上日久生厌,每次只直接大书“校过无误”,管事便明知有错,也不敢擅自刊改。
  当年司马迁个人著史,据说是另有副本藏于深山的,也是严防官府篡改的无奈之举。没想到这官家修订的所谓信史,竟也有如此荒诞无稽的将错就错,只可惜那些鸿儒皓首穷经呕心沥血,更可叹后学之人将其奉为经典顶礼膜拜。其实此等历史原本也是因了帝王霸气而面目常新的,只是不比这《廿四史》里表现得明白直露罢了。
  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二十四史矫饰本多,倒是这些乡野传唱的故事也许更接近帝都本色。
  
  一日日看那些让人顿觉渺小的宏大建筑,看多了,看久了,竟觉出了几分寂寥和冰冷,千载而下。就想起诗人昌耀的《内陆高迥》:而愈益沉重的却只是灵魂的寂寞……
  颐和园一向被认为是园林博物馆。十七孔桥俨然苏堤,将仿照杭州西湖的昆明湖一分为二;宫殿区、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万寿山北的白塔和碉堡式建筑,让人俨然置身西藏喇嘛庙里;苏州街上却又店铺林立,水道纵横,一派水乡风光。然而想一想,这就是一生的景色了,便纵然是四海之内,莫非王土,能观赏其间的也不过是微缩了的替代品而已。
  以乾隆那样的实力,也不过三下江南,更遑论那许多终其一生没有走出过紫禁城的帝王嫔妃。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儿子但塔娄被罚浸在地狱的河水里忍受干渴,帝王的霸气又有多少只是那可望而不可即的地狱河水呢?难怪历代都有帝王重修宫殿,焉知他们不是借此弥补心中永远的遗憾?
  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的代表,早已不再是“楚国方城”、“齐国矩防”的史前防御设施了。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那些整饬的箭垛是历史的伤口,而这世上,有太多深刻的哲理,都是由伤口说出的。“城头烽火不会灭,疆场征战何时歇。杀气朝朝冲塞门,胡风夜夜吹边月。”提起长城,常常就想到了孟姜女,想到了那些看过秦时明月,守过汉时关隘,却终于没有归去的征人。一将功成万骨枯,要筑就这样一个可以在月球上望见的奇迹,需要怎样的残酷才能张扬帝王的霸气啊。
  古中国的建筑学里,有“勾心斗角”这样一种结构,演变到后来,也就成了帝都不可或缺的一种人际关系了。霸权是断断不可放弃的,霸主又注定只有一个,怎么办呢,只有狠下心来六亲不认了。细究起来,其实是权力造就了帝王,而不是帝王赋予了权力。这次站在玉澜堂外,看那高高的宫墙延伸开去,没有尽头的样子,想那光绪成了最后一个死于内讧的帝王,不知是该算他的幸运呢还是他的不幸。
  帝都里常有一些举世无双,标举着某一种的情感。就好像那个世界上最大的寿桃——昆明湖,就把帝王的孝心见证了个淋漓尽致。但细细想来,与其说是举世无双的孝行,不如说是举世无双的实力,甚至于仅仅是举世无双的做秀。要知道,用金钱最是无法衡量的,是情感。帝王的骄傲,往往误把自己捧上了神坛,那人情,反倒是无法阻止地淡下去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观光京城,帝王家事点滴已淡,纵然是虎死犹有余威,那曾经的喧哗也已经注定风流云散,漫天风沙呼啸而过,了然无痕。
  十三陵里有一块墓碑,古拙的巨石,霸气隐然,却并无一字。千百年来白云苍狗,唯此无字碑坦坦荡荡,漫谈身前身后名,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此所谓繁华逝者如斯,评点自留后人矣。■
其他文献
2001年1月1日黄耀明、蔡琴《花天走地》    一通电话结束一段纠缠,新年的第一时间。充满缺觉的困倦,没有太多的起伏。“落空的愿望,过去的悲伤,都失去重量,我们是否就会飞到天上”,像只阴鸷的鹰炯炯地盯着音响的面板。死亡并腐烂。须得听黄耀明、蔡琴的合唱版本,才能给两个分裂着的自我水平的熨贴。就像如果时间宽裕,看完《东邪西毒》通常是要重温《堕落天使》。    2001年1月3日窦唯《黑色梦中》   
期刊
一直以来,我的创作以幻想和童话为主,《相逢在黑夜的海上》是为数不多的现实题材小说作品之一。同时,这也是我第一篇正面描写校园生活的作品。  一直以来,现实生活,尤其是学生时代,是我不愿触及的题材。因为,从应试教育的角度来说,我是一个失败者。本该如宝石一样熠熠生辉的少年时光,在回忆中也蒙着黯淡的尘土。在人生的路上,我的迷惘和虚无感也比别人更多。  孩子是家庭的镜子。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问题,折射出的是家庭
期刊
我对女儿说:“今天我要带你到一个霓虹灯洗澡的地方去玩。”  “霓虹灯洗澡的地方?”女儿睁大眼睛,看着我,“那是什么地方?我怎么没听说过?”  “没听说过不等于不存在嘛,”我卖着关子,逗引着她,“那可是大上海最最美丽的地方吆!不过现在暂时保密,反正到时你也就知道了……”  女儿无奈地耸耸肩,对我的故弄玄虚有点忿忿不平。但她很兴奋,眼睛里流露出了迫不及待。一路上,她时不时地使些小计谋,想弄清那个神秘的
期刊
如果有一种分类法——确也常见这样的分类,徐东泽的《追梦人》更像是镜像小说、隐喻小说,或曰象征小说。换一种概括,也可称作“剖析自我的小说”。这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和影像艺术里经常闪现,既是写作手法,也呼应了小说本身所释放的本质性特征。所以这个小说,我读到三分之一处,大抵已猜出写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但为什么还是吸引我看下去?我想知道作者是怎样朝向可能的探索,安排小说里的女孩秋水与自己达成和解的。  概
期刊
这是一部构思精巧,意蕴深远,现实感强的校园生活小说。  小说以“我躺在黑暗的海底,没有光,也没有氧气”这句高一学生微微写在微博上的话开头,瞬间便将读者带入微微的高中生活:教学楼就像罗马斗兽场,天空蓝而硬,“同学们也变得像深海鱼,一个个面目模糊”。还有让人听了陡然紧张的传说:精神失常的女生又哭又笑站在教学楼上扔纸片,考第一的学霸压力过大而休学。所有这些信息的叠加,呈现给读者的是心理失衡的微微。她曾以
期刊
在我为数不多的作品中,这篇《追梦人》是写得最快的一篇。我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完成了初稿,不像其他作品要拖拖拉拉好几个月才能收笔。但它只是看起来写得快而已。事实上,从最初有一个模糊意向开始,直到完成构思,我对这个“梦”的追逐至少持续了两年时间,甚至更久。  我有个姐姐,比我大三岁。小时候我们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过着放牧的生活。那时候的草原非常广阔,邻居大多住在几千米之外。牧场上的小孩子很少,他们大多在城
期刊
风  咋咋呼呼的  像坐在窗边  爱尖笑的女生    常把我们的酷发搞乱  比蹩脚的理发师  还糟糕  球赛后立刻送来清凉  比家长  还殷勤    想讨厌也讨厌不起来  我们常常觉得  风  其实挺好    树  操场边的树  最聪明  体育老师根本没教  做起体操来  却跟我们一样  标准    雨  哗啦啦  哗啦啦  唱得既整齐又有气势  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    一定是听到  音乐教室里
期刊
下面的故事都是从钟屋里来的。钟屋在瑞士南部的一个小镇上,最初是一个钟店,出售世界上有名的机械钟。可是有一天,钟店里的钟把老板赶走了。他们一同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把老板的耳朵炸掉了。这是一个长胡子的老板。后来,来了一个年轻的光头老板。光头老板知道长胡子老板是被什么声音赶走的,就把店里的所有钟停了。店里的钟不会发出“嘀嗒”声了,却尖利地哧哧叫。钟里的发条,齿轮,从锁住他们的铁壳,木壳,塑料壳
期刊
奶奶,  每天早晨,  练倒着走,  是否,  想走回到  我的年龄?  然后,  吃我爱吃的  冰淇淋,  玩我爱玩的  小风铃。    翘翘板  批评,  头低下;  表扬,  头抬起;  我的头,  像翘翘板。
期刊
在这以前是我的小时候。我的小时候是一座美丽的花园,那是一个乡村的学校里,离这里很远很远,离现在也很远很远了。  住在那里的其他人都是老师,我妈妈也是。我不怕老师,因为王爷爷是校长,李婆婆是主任,校长管主任,主任管老师,这我是知道的。王爷爷和李婆婆都喜欢我,这也我是知道的。我和妈妈就住在他们家。    家    我和妈妈住在王爷爷家,他的家就是我的家。  那是一间很大很大的屋子——当然只是平房——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