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纯福:“非典型”工科的改革:浙工大工业设计学科的建设实践

来源 :设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dogd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新工科”(Emerging Engineering)为名的工程教育改革,是教育部基于对当前工程教育的反思,为应对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满足国家与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推出的一项长期战略规划.2016年,“新工科”概念提出.2017年教育部高教司随即就组织高校展开研讨,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3份纲领性文件,描画出新工科建设的概略路线图.对于工业设计这一“非典型”的工程学科而言,“新工科”改革有何意义,如何推进?仍是值得讨论的问题.
其他文献
以空间透明性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找寻一种能够满足当今人们精神与文化的需求,给予人们生活更多选择与可能性的设计方法.从空间透明性的理论角度出发,由表征推导出透明性的空间设计方法,通过实际项目的设计研究进行补充说明,探寻研究理论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归纳总结当代日本居住空间的透明性设计方法.当代居住空间的透明性应用方式与设计方法可为透明性理论研究与居住空间设计提供现实参考与理论依据.
洞察在线艺术教育用户体验问题,探究心流理论应用于在线艺术教育产品设计的方法,为在线艺术教育产品设计提供理论支持.将心流理论与互联网产品设计相结合,引入心流要素与PAT模型,通过研究理论发展,结合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得出在线艺术学习用户旅程图,总结在线艺术学习用户体验问题以及相应用户需求.引入在线艺术教育产品心流要素模型,从用户目标、工具体验、技能与挑战、任务结果反馈四方面提出心流理论下的在线艺术教育产品设计方法.基于心流理论提出的巩固用户目标、简化交互、实时与结果反馈、增设触达机制等产品设计策略,能够满足
现代城市标识导向不仅应具备其基本功能性,还应凸显当地的特色文化底蕴.本文以多项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IP形象的特点、优势以及在城市标识导向中的应用,探索以IP为视觉核心的城市空间标识导向的设计方法.通过IP形象提炼当地特色文化元素,与城市空间导向的功能模块相结合,使城市标识导向更具当地的文化特性,从而打造属于城市的特色品牌形象.
我国城市化转入下半场,由过去注重“量”的“增量扩张”转变为注重“质”的“存量优化”.面对这一结构性转变,以往更多关注文脉继承与环境优化的色彩规划设计理念显现出应对不足的问题.文章通过案例分析与扎根理论分析法总结了世界范围内对建成环境色彩的认知演变以及相关理论与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提出“空间色彩介入”理论,以期构建起适应存量优化期的城市色彩规划设计方法.
2019年9月上海展结束后,卢志荣老师带着参展的25位学员开始了书稿撰写的工作.这期间经历了全球疫情的爆发,所有书籍的文字、图片、设计等细节均在线上沟通完成.从工作营的成功举办到本书的成功出版,这背后是一群人的默默坚守与付出.他们热爱着设计,他们的人生与设计相互交织着,他们的作品伴随着生命的成长而蜕变.
期刊
研究长三角区域高铁文创产品设计,促进我国高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通过消费人群分析和产品品类定义挖掘高铁文化,建立动态更新的设计元素库提炼高铁文化,将高铁文化内涵赋予文创产品,运用多种推广销售方式售卖产品传播高铁文化.得到长三角区域高铁文创产品设计实践的流程与方法.我国高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要实施“高铁文化+”融合战略,与旅游产业、区域文化和互联网技术相融合,并形成社会各界合力共同研发.
随着消费文化的兴起,日常生活不断向审美化发展,日用消费品的设计与消费也呈现出一种追求快感美学的趋势.文章从消费时代追求快感的现象分析入手,针对沉浸式的身体快感与符号性的消费快感,对为感官刺激而进行设计、为制造意义而进行设计两大类型设计的缘由、表现形式等进行深入探讨,认为快感设计是消费文化影响下的一种重要设计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的生理需求与心理诉求.
探索和实践基于产学政协同背景的设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与实现路径.通过分析产业与学校各自面临的问题,以及各自资源条件,提出基于产学政协同理念的设计创新人才培养路径.并通过对需求策略、资源配置、架构设计和成果管理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构建主题竞赛工作坊的合作模式.通过组织主题竞赛设计工作坊,在实际的项目规划和实践中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研究,并收获了相应的成果.初步验证了该路径和模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进一步开展项目式学习研究提供了经验和数据支持.
一、新工科 新起点 新机遇rn蒸汽机的问世改变了人类几千年的生产方式,世界以不断加速状态历经了三次工业革命,同时也带来了教育行业的三次变革.工业1.0机械化时代,教育以技能训练的学徒制为主,既适应着流水作业与劳动分工的新格局,又仍在传承着千百年来的师徒制度.工业2.0电气化时代,大规模生产让科学管理成为全球热点,流水线生产模式进入教育领域,产生了学分、学位与专业,教育进入以学位认证为典型特征的大众教育阶段.工业3.0信息化时代,计算机与信息自动化技术支撑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海量在线资源成就了远程数字学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