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对策探析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of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行业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为了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和家长逐渐加大了对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力度。本文主要对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的对策进行了探析。
  【关键词】 初中  计算机信息技术  教学对策  探析
  目前,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了解和掌握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与技能,已经成为每一个初中生必须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因此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必须选择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
  1. 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无论是在初中阶段,还是以后的高中、大学阶段,都会接触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再加上初中生的好奇心重、求知欲强,正是为今后奠定良好基础的重要阶段,因此进行有效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生了解、理解,并掌握、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能够使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扩大自身优势。但是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由于部分家长和教师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根深蒂固,认为学生只有文化课成绩好,在中考和高考中脱颖而出才是唯一的出路,忽略了初中生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学习,从而导致学生该方面的基础非常差,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发展。另外还有部分教师为了落实素质教育,开始注重信息技术教学,但是没有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从而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掌握有限。因此学校必须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转变教师的观念,加强教师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认识,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使教师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中能够灵活的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提问教学法、历史故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法被应用到教学中,而为了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就必须在教学中灵活的运用这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在讲解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苏教版教材中的《动画制作》时,首先,为了使学生了解动画的制作原理以及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制作的相关视频,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为了使学生能够学会从网上下载计算机动画的常用方法,教师可以在讲解后运用提问教学法,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设置成问题,进行提问。
  2. 增加实践操作训练,联系实际生活
  新时期,学生的操作水平是最能够体现出其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而学生只有在学习理论知识后,再经过不断的实践才能够提高操作水平。但是经研究调查分析,大部分学校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操作部分,并且即使进行实践课时,学生操作的内容,不仅简单,而且非常有限,导致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没有明显的提升。另外还有部分教师在讲解计算机信息技術方面的知识时,严重与生活实际脱轨,导致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为了进一步改善这种状况,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并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操作训练,联系实际生活。
  教师在展开《Excel中公式的应用》这一主题活动时,为了使学生掌握Excel中输入公式的方法以及填充柄的使用,教师可以在讲解理论知识后,让学生进行实践,并联系实际。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某一班级期末成绩的总分,平均分进行计算,按照总分进行排序,并利用填充柄对每位学生的总分、平均分、排名进行填充。
  3.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进行分层教学
  每个学生学习计算机的能力、环境、基础都是不同的,因为部分学生因为家庭条件好,很早就开始接触电脑,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还有部分学生学习能力突出,能够在教师讲解过后很快的掌握,或者部分学生在寒暑假接受过计算机方面的培训,这就使得这些学生学习的速度较快,但是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面对全体学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并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分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利用计算机去分析和处理信息,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教师在讲解《信息的管理》时,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需要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首先,需要分层提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问题按照难度分层,让能力不同的学生分别去探究不同的问题。其次,教师可以在结束后进行分层评价,并注意评价的综合化、多样化、多元化。
  4. 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在各种行业,因此在初中阶段,进行有效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师需要从教学方法、实践操作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等方面入手。
  参考文献
  [1] 李吉元.探讨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有效的教学对策[J].商情,2019(33):242.
  [2] 卜焕霞.初中计算机信息技术有效的教学研究[J].年轻人,2019(43):180.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小学英语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融入故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当前的小学英语教学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融入故事,从而有效地改善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本文首先分析了故事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意义和优势,然后提出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
期刊
【摘 要】 阅读是学生的一项基本的能力,有效的教学和培养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面对高考以及日后的工作。对于整本书的阅读而言,可以分为精度与略读两种阅读方式,精读主张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研究语文的使用方式,而略读是让学生大致了解书籍中的内容,提升自身的阅读速度。作为一名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师,本人结合自身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出一些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方式,并进行以下论述。  【关键
期刊
【摘 要】 读写结合是初中英语提高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实现两者有效结合,可以有效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但阅读和写作都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难点,基于此,笔者简要介绍现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并就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提出了几点策略。  【关键词】 初中英語 阅读教学 写作教学  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当中,读和写都是英语学习的一个关键部分。阅读是将资料记忆的过程,而写作是将已知资
期刊
【摘 要】 文章以河南省中招试卷《道德与法治》命题导向的变化为切入点,关注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初高中思政课教学衔接面临的问题,加强初高中教学衔接的必要性及具体要求。通过加强初高中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 初高中教学衔接 思想政治课教学 教学改革 学科核心素养  河南省2017年开始使用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今年中考首次以新教材为依
期刊
【摘 要】 随着新一轮课程教育改革的进行,教师在教学方法,学习目标,课程设置上都有着重要的改变。但不管是新课改进行到哪一步,围绕的核心始终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教育品质和良好的三观展开进行。这就引入了一个新的要素——情感教育,也就是德育。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于情感丰富的小学生。小学语文根据课本中丰富的课文教材,充分挖掘其中的情感联系,通过课文建立与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本文
期刊
【摘 要】 绿色化学要求人类在发展化学工业时坚持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理念,在人类进行化学工业及实验活动时减少或消除对环境的副作用。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也纳入了这一思想,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化学实验教学急需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从学生时代培养起绿色化学的学科观念。  【关键词】 绿色化学 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引言:绿色化学指在人类以化学反应为手段进行科研或经济生产时,减少或消除对环境、人体的有害物质。
期刊
【摘 要】 在现代高中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其综合发展。下文主要对思维导图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 思维导图 高中英语 实践运用  将思维导图灵活应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效率。思维导图呈放射状,与人类大脑结构相似,其将大脑知识变得可视化,从而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
期刊
【摘 要】 小学数学是一个比较抽象和复杂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将数学理论知识灌输给学生,很多同学难以理解,大大影响学生们的积极性,老师的教学成果并不理想。随着新课标的深入,这一问题开始凸显出来。那么为了保证教学效率,老师们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小学高段数学教学中,小学中高段数学难度更大,思维逻辑更强,单一的教学模式会严重制约学生们的思维发挥。多元化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加贴合实际教学,激发学
期刊
【摘 要】 当前,新课改是热门话题,那么音乐活动如何才能做到高效呢?本研究根据一些现状进行分析、梳理,了解了最重要的是激发幼儿的兴趣,为了让幼儿体验音乐的美,笔者思索了从课前准备到活动导入,再到课堂氛围,最后,笔者发现,活动后的巩固也是必要的。  【关键词】 幼儿园 音乐活动 兴趣 有效  随着《幼儿园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发展指南》的出现,学前教育对于幼儿音乐活动的能力水平也有了相关界定及其
期刊
【摘 要】 错题是促进学生数学能力成长的最好手段,只有在错题之中,学生才能发现自己能力的不足之处以及知识上的短板。一般而言,学生发生错题除了心理上的主观原因外,更多的是知识方面以及技巧方面的不足,包括概念的相互混淆、对规律掌握不牢、阅读理解能力差、计算能力不熟练等,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应该收集错题并对错误进行具体分类,解决学生概念混乱、规律掌握不牢等问题,促进学生形成掌握正确解题技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