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上跨行经营者多,但是如杨子仪先生这般件件干得出色的却少。他做饮食,继承贵屿仔-贵屿和记隆,单是“和记隆”三个字的牌匾就已被鉴证及评定为有价值保留的历史见证文物,所亲自撰写及出版的首册《潮式饼糖糕饱》更被多所图书馆珍藏为地方文化发展的印证传之后世;他利用冷冻技术,推陈出新,首创潮式饼糖糕饱冷冻食法;他选玉器为材料,把贵屿仔这个形象生动的LOGO,由面塑原型,转化为玉雕,呈现个中神韵,把品牌传世传家;工艺作品“八福桃”又被香港历史博物馆收藏作为“香港故事”民俗藏品长期展览;他做艺术,一张小小的名片竟可以组合生出万般的变化,再到做体育,他专利发明的《战国七雄》中国象棋,更是受到了内地及港台各大发明协会的一致认可,并走进了大学课堂。
他也许还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是每件握在手里的兵器却都无一例外耍得有模有样。而面对社会给予的广泛关注与认可,杨子仪先生只是很质朴地说道:“你懂什么就能干出什么来,我只是表现自己懂什么。”
多年来,凭藉着自己的聪明头脑和发散思维,想象力极丰富、天马行空的杨子仪先生,看似几十年如一日经营着父亲传下来的饼店,但是却日新日高,创造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关联。
一个中心贵屿和记隆
“贵屿和记隆”是杨子仪先生之父杨波先生创下的品牌,“贵屿仔”这一面塑LOGO形象,便是描绘杨波先生少年时代卖家乡糕饼时的一幕景象。年少时邻里乡党常将出生于潮州贵屿乡的杨波先生唤作“贵屿仔”,乡情甚浓,后杨父遂以“贵屿仔”来命名正宗潮汕家乡风味的贵屿和记隆饼店。
而被鉴证及评定为有价值保留的历史见证文物的“和记隆”牌匾,最初是由一帮人合力从杂货铺起家创立的,后大家各自经营不同的业务,便在“和记隆”三字前面加上不同的定语作为品牌名称,杨波先生专做家乡风味的饼果,便注册为“贵屿和记隆”,并以“贵屿仔”为LOGO。
1969年,贵屿和记隆搬来香港九龙城城南道安家,彼时杨子仪方才九岁,日日看着父亲做饼,竟于两三个月后便掌握奥妙,习得了这门手艺。以后,杨子仪先生又不断拜师学艺,单学做饼便用了十几年功夫,最终取法其众,得乎其上,习得大成。
所以,虽然杨先生至今已做饼四十载有余,却未见疲倦,因为只学做饼便去了十几年,而各类糕饼品种繁多,每日都需要不断创新,贵屿和记隆饼店的各式饼点已有两百多种,其中杨子仪先生自己就开发设计了八十多个品种。其中冷冻潮式糕饼的研制成功,是最令人欣喜的成果,可冷冻食用的如:贵屿仔冰糕、冰炸白皮饼、脆糖、软糖等,还有冷冻还原后享用的,如:水晶包、潮式草饼、粿品、汤圆等,开启了潮式糕饼产品的一个新领域;如此每天都处于创新变化之中,怎么会疲倦?
贵屿仔店里的饼主要分为饼、糖、糕、饱四大类,品种繁多,口味各异,但一律都是正宗的潮汕风味。而为了追求纯正的家乡风味,杨子仪先生在配方与选材上,都极力遵循家乡的做法,从全国各地甄选最好的物产做食材,以极力呈现原汁原味的家乡风情,在这一严格追求下,从杨子仪先生家的饼中,你真的是可以感受到潮州文化的。
“我们潮州当时的品种配方,都是要加猪肥肉,不洒肥肉的饼可以放得久一点,但是就没有那个香味了。我们为了表现家乡的风味,坚持加肥肉,因为我们要给客户的是正宗的潮汕风味,而不是自己研制的独特口味。”
纯正的风味,吸引得顾客从贵屿仔店面早上八点开门起,到晚上八点关门,都往来络绎不绝。有赶早选购糕饼去酬神祭品的,有婚宴嫁娶买来送礼的,更有供应酒店或者自己食用的。为求品质,在香港只此一家的贵屿和记隆,以其品种齐全、风味纯正满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客户需求。韵味悠长、香醇爽口的潮式烙饼、白皮绿豆沙饼、芝葱饼、老妈糕、淋糖、豆仁方条、黑芝麻软糕、油粿、酒壳粿、番薯包、桃粿、喜包等等,便于人们的乡情往来中四散流传。
2000年,由杨子仪先生亲自撰写、贵屿和记隆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首册《潮式饼糖糕饱》即获“潮州市谢慧如图书馆”发出珍藏证,列入地方文献库珍藏,作为地方文化发展的印证传之后世,同时汕头大学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香港中央图书馆、香港历史博物馆亦分别予以收藏,此乃杨子仪先生为潮汕饮食文化所作的一大贡献。
一个标准 程序化生产
杨子仪先生的店共有十几个员工,当笔者将这些员工称作“师傅”时,杨先生连忙纠正:“不是师傅,是操作员。”原来,师傅都是要亲自做饼的,而操作员,则是流水缐作业,根据设定好的程序,规范操作机器。
说起自己的机械化加工制作,杨子仪先生颇有心得:“很多饼家都是手工制作,但是我们都是机械化操作,做出来的饼跟手工制作的味道是一样的。”
他说:“从设计、包装,到出品,有很多环节,很多东西做了是不能改的,所以一定不能出错。师傅们可能手艺精湛,但总难免会出错,而如果我们用最准的激光去瞄准,就不用师傅去瞄准那么辛苦了,以机器的稳定性取代人的稳定性,产品的质量便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就是这种追求精准、专注的态度,令杨先生做事情不做则已,做则必当成功。
管理公司,他强调员工之间的团队精神,精诚合作。标准化、流水缐的生产方式,令公司秉持着“互相尊重,持续改善,先讲后做,文字为准”的经营理念,每个操作员按照既定的程序,将自己负责的那一个环节操作好,以保证公司的业务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进行,并于这井然有序中,不断推陈出新向前发展。
杨子仪先生不只有专注精神,更具创新精神。八岁那年,父亲杨波先生带回一堆玩具包装纸给杨子仪玩,每张都是标准规格,没想到第二天他竟将这些卡片折叠垒积成了城堡、吊索桥,这便是创智名片的雏形。2007年,当杨子仪先生将创智名片作品“红粉战士”呈给父亲看的时候,父亲万分惊喜,想不到小时候无心的玩具,竟激发了孩子这么多的想象空间。因此,他做的创智名片、简约饼盒、《战国七雄》中国象棋等等,都总是融实用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兼顾环保、便利,物美价廉,力争令顾客感觉好玩又好用。
两个基本点名片与象棋
杨子仪先生无疑充满着能量与热情,在贵屿仔的基础上,他拓展了一系列既相互关联,又各成体系的业务。以贵屿仔为中心,创智名片与《战国七雄》中国象棋为基本点,他充分体现着自己经营事业的两个核心词语:创造和智慧。
他有太多的奇思妙想,都通过自己的事业实现了。他没有学过设计,却在2008年台北国际发明暨技术交易展上一举斩获《战国七雄》中国象棋银牌奖、礼盒铜牌奖、创智名片铜牌奖及台湾杰出发明人签署背心,并被授予发明博士奖章。及至2009年创设《雕塑铝片》、贵屿仔玉雕作品玉艺呈祥传世传家,“八福桃”被收藏为“香港故事”民俗藏品长期展览,还有设计简约礼盒、名片盒的心思巧妙等等,在这些令人啧啧称奇的成绩下,杨子仪先生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他说:“因为都是自己喜欢玩的,所以做得很开心。”
他有两个孩子,大的21岁,小的17岁,他说:“当年父亲对我没什么要求,但是我对自己的孩子有要求。”他希望孩子能跟他一样,明白人生路向怎么走,找准自己中意的方向。
杨子仪先生的目标很踏实,就是很多事情都慢慢一步一步来,做好一个品种后再做另一个品种。在将来,很多事情都可能要走到管理的方向去,如果有合适的合作对象,他坦言也会考虑增开连锁店,或者发展到内地去。
父亲于今年一月过世,这令杨子仪先生更感肩上责任重大,他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专心专注地做着每一件事情。而笔者深信,一个认真投入的人,事业一定会做得很大。
【人物简介】
杨子仪先生,贵屿仔第二代传人,旗下拥有贵屿和记隆饼家有限公司、贵屿和记隆出版社。2000年出版首册《潮式饼糖糕饱》,获各大图书馆珍藏;2001年制作工艺品“八福桃”,赠予香港历史博物馆收藏展览;2008年荣获“2008台湾杰出发明博士”及“台湾发明博士”奖章;2009年发明成就录入《中国专利发明人年鉴》第十一卷,并荣获“建国六十周年百名优秀发明家”荣誉称号。先后出版《创智名片》第一、二册,《战国七雄》中国象棋第一、二册等。
他也许还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但是每件握在手里的兵器却都无一例外耍得有模有样。而面对社会给予的广泛关注与认可,杨子仪先生只是很质朴地说道:“你懂什么就能干出什么来,我只是表现自己懂什么。”
多年来,凭藉着自己的聪明头脑和发散思维,想象力极丰富、天马行空的杨子仪先生,看似几十年如一日经营着父亲传下来的饼店,但是却日新日高,创造出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关联。
一个中心贵屿和记隆
“贵屿和记隆”是杨子仪先生之父杨波先生创下的品牌,“贵屿仔”这一面塑LOGO形象,便是描绘杨波先生少年时代卖家乡糕饼时的一幕景象。年少时邻里乡党常将出生于潮州贵屿乡的杨波先生唤作“贵屿仔”,乡情甚浓,后杨父遂以“贵屿仔”来命名正宗潮汕家乡风味的贵屿和记隆饼店。
而被鉴证及评定为有价值保留的历史见证文物的“和记隆”牌匾,最初是由一帮人合力从杂货铺起家创立的,后大家各自经营不同的业务,便在“和记隆”三字前面加上不同的定语作为品牌名称,杨波先生专做家乡风味的饼果,便注册为“贵屿和记隆”,并以“贵屿仔”为LOGO。
1969年,贵屿和记隆搬来香港九龙城城南道安家,彼时杨子仪方才九岁,日日看着父亲做饼,竟于两三个月后便掌握奥妙,习得了这门手艺。以后,杨子仪先生又不断拜师学艺,单学做饼便用了十几年功夫,最终取法其众,得乎其上,习得大成。
所以,虽然杨先生至今已做饼四十载有余,却未见疲倦,因为只学做饼便去了十几年,而各类糕饼品种繁多,每日都需要不断创新,贵屿和记隆饼店的各式饼点已有两百多种,其中杨子仪先生自己就开发设计了八十多个品种。其中冷冻潮式糕饼的研制成功,是最令人欣喜的成果,可冷冻食用的如:贵屿仔冰糕、冰炸白皮饼、脆糖、软糖等,还有冷冻还原后享用的,如:水晶包、潮式草饼、粿品、汤圆等,开启了潮式糕饼产品的一个新领域;如此每天都处于创新变化之中,怎么会疲倦?
贵屿仔店里的饼主要分为饼、糖、糕、饱四大类,品种繁多,口味各异,但一律都是正宗的潮汕风味。而为了追求纯正的家乡风味,杨子仪先生在配方与选材上,都极力遵循家乡的做法,从全国各地甄选最好的物产做食材,以极力呈现原汁原味的家乡风情,在这一严格追求下,从杨子仪先生家的饼中,你真的是可以感受到潮州文化的。
“我们潮州当时的品种配方,都是要加猪肥肉,不洒肥肉的饼可以放得久一点,但是就没有那个香味了。我们为了表现家乡的风味,坚持加肥肉,因为我们要给客户的是正宗的潮汕风味,而不是自己研制的独特口味。”
纯正的风味,吸引得顾客从贵屿仔店面早上八点开门起,到晚上八点关门,都往来络绎不绝。有赶早选购糕饼去酬神祭品的,有婚宴嫁娶买来送礼的,更有供应酒店或者自己食用的。为求品质,在香港只此一家的贵屿和记隆,以其品种齐全、风味纯正满足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客户需求。韵味悠长、香醇爽口的潮式烙饼、白皮绿豆沙饼、芝葱饼、老妈糕、淋糖、豆仁方条、黑芝麻软糕、油粿、酒壳粿、番薯包、桃粿、喜包等等,便于人们的乡情往来中四散流传。
2000年,由杨子仪先生亲自撰写、贵屿和记隆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首册《潮式饼糖糕饱》即获“潮州市谢慧如图书馆”发出珍藏证,列入地方文献库珍藏,作为地方文化发展的印证传之后世,同时汕头大学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香港中央图书馆、香港历史博物馆亦分别予以收藏,此乃杨子仪先生为潮汕饮食文化所作的一大贡献。
一个标准 程序化生产
杨子仪先生的店共有十几个员工,当笔者将这些员工称作“师傅”时,杨先生连忙纠正:“不是师傅,是操作员。”原来,师傅都是要亲自做饼的,而操作员,则是流水缐作业,根据设定好的程序,规范操作机器。
说起自己的机械化加工制作,杨子仪先生颇有心得:“很多饼家都是手工制作,但是我们都是机械化操作,做出来的饼跟手工制作的味道是一样的。”
他说:“从设计、包装,到出品,有很多环节,很多东西做了是不能改的,所以一定不能出错。师傅们可能手艺精湛,但总难免会出错,而如果我们用最准的激光去瞄准,就不用师傅去瞄准那么辛苦了,以机器的稳定性取代人的稳定性,产品的质量便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就是这种追求精准、专注的态度,令杨先生做事情不做则已,做则必当成功。
管理公司,他强调员工之间的团队精神,精诚合作。标准化、流水缐的生产方式,令公司秉持着“互相尊重,持续改善,先讲后做,文字为准”的经营理念,每个操作员按照既定的程序,将自己负责的那一个环节操作好,以保证公司的业务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地进行,并于这井然有序中,不断推陈出新向前发展。
杨子仪先生不只有专注精神,更具创新精神。八岁那年,父亲杨波先生带回一堆玩具包装纸给杨子仪玩,每张都是标准规格,没想到第二天他竟将这些卡片折叠垒积成了城堡、吊索桥,这便是创智名片的雏形。2007年,当杨子仪先生将创智名片作品“红粉战士”呈给父亲看的时候,父亲万分惊喜,想不到小时候无心的玩具,竟激发了孩子这么多的想象空间。因此,他做的创智名片、简约饼盒、《战国七雄》中国象棋等等,都总是融实用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兼顾环保、便利,物美价廉,力争令顾客感觉好玩又好用。
两个基本点名片与象棋
杨子仪先生无疑充满着能量与热情,在贵屿仔的基础上,他拓展了一系列既相互关联,又各成体系的业务。以贵屿仔为中心,创智名片与《战国七雄》中国象棋为基本点,他充分体现着自己经营事业的两个核心词语:创造和智慧。
他有太多的奇思妙想,都通过自己的事业实现了。他没有学过设计,却在2008年台北国际发明暨技术交易展上一举斩获《战国七雄》中国象棋银牌奖、礼盒铜牌奖、创智名片铜牌奖及台湾杰出发明人签署背心,并被授予发明博士奖章。及至2009年创设《雕塑铝片》、贵屿仔玉雕作品玉艺呈祥传世传家,“八福桃”被收藏为“香港故事”民俗藏品长期展览,还有设计简约礼盒、名片盒的心思巧妙等等,在这些令人啧啧称奇的成绩下,杨子仪先生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他说:“因为都是自己喜欢玩的,所以做得很开心。”
他有两个孩子,大的21岁,小的17岁,他说:“当年父亲对我没什么要求,但是我对自己的孩子有要求。”他希望孩子能跟他一样,明白人生路向怎么走,找准自己中意的方向。
杨子仪先生的目标很踏实,就是很多事情都慢慢一步一步来,做好一个品种后再做另一个品种。在将来,很多事情都可能要走到管理的方向去,如果有合适的合作对象,他坦言也会考虑增开连锁店,或者发展到内地去。
父亲于今年一月过世,这令杨子仪先生更感肩上责任重大,他兢兢业业、精益求精、专心专注地做着每一件事情。而笔者深信,一个认真投入的人,事业一定会做得很大。
【人物简介】
杨子仪先生,贵屿仔第二代传人,旗下拥有贵屿和记隆饼家有限公司、贵屿和记隆出版社。2000年出版首册《潮式饼糖糕饱》,获各大图书馆珍藏;2001年制作工艺品“八福桃”,赠予香港历史博物馆收藏展览;2008年荣获“2008台湾杰出发明博士”及“台湾发明博士”奖章;2009年发明成就录入《中国专利发明人年鉴》第十一卷,并荣获“建国六十周年百名优秀发明家”荣誉称号。先后出版《创智名片》第一、二册,《战国七雄》中国象棋第一、二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