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拉辛与莎士比亚》中探索司汤达的文学理论原则

来源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h1978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拉辛与莎士比亚》成书于19世纪20年代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当时的法国社会已经经历了大革命、共和国和拿破仑第一帝国的洗礼。法国经济已经踏上了近代资本主义的列车,去而复返的封建王朝统治因而更加令人窒息。重新登上政治舞台的封建贵族极力扭转却难挡其没落之势。这样一个逆时代潮流而动的阶级,自然不会给文坛带来任何新鲜的力量。他们在文艺上仍顽强固守古典主义的领地,企图借以封建全盛时期的文艺来掩饰其没落之势,并以此压制反映时代发展的新文学。这种新古典主义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极端的形式主义。
  关键词:司汤达;浪漫主义;古典主义;时代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0-0168-02
  一、19世纪之后法国文坛上的争议
  (一)古典主义的没落
  法国的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形成于17世纪,对当时的法国文学和欧洲文学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时看来是具有很大进步意义的。但是古典主义本质上也是一种封建贵族文学,在文学创作上很多方面都是迎合当时封建权贵的。但是经过两个世纪之后,法国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诸方面已经有了很大变革,而此时的古典主义模仿者仍要求文学创作要遵守17世纪按照宫廷美学趣味制定的艺术规则,并以拉辛为武器,攻击文学创作领域出现的创新变革。而与此同时,法国进步文学的力量也逐步成长起来,它们代表了资产阶级新的美学观点,向陈旧腐朽的古典主义美学的教条规则宣战,莎士比亚经常被作为攻击传统美学的工具。19世纪20年代的法国文坛充斥了拉辛与莎士比亚、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争论,新、旧两种美学观点的斗争日益激烈化。
  (二)新旧两种文学理论之间的争议迭起
  《拉辛与莎士比亚》起因是英国剧团到巴黎上演莎士比亚受到阻挠,当时的古典主义者、保守势力谩骂莎士比亚,引发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论战。莎士比亚的戏剧因为触犯了古典主义模仿者坚守的17世纪陈旧的美学信条而受到猛烈批判,司汤达的《拉辛与莎士比亚》正是为回应古典主义模仿者的进攻,推进进步文学而作。司汤达首先撰写论文《为创作能使一八二三年的观众感兴趣的悲剧,应该走拉辛的道路,还是莎士比亚的道路》,高度颂扬莎士比亚的戏剧,实际上司汤达以此表明了他反对把过时的古典主义教条奉为不变的准则,倡导与时代一致的进步文学的态度。当然他这部作品中提到的拉辛与莎士比亚并不是指这两个具体的戏剧家,而是代表了新旧两种美学观念的对照。
  我们可以通过对拉辛和莎士比亚的分析窥探到这两种美学观念的不同。首先,莎士比亚,基本上接触过外国文学的人都对其耳熟能详,英国文艺复兴时的文坛巨豪,伟大的诗人、戏剧家,在文学史占据着崇高的地位。拉辛,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杰出的作家,同样以其古典悲剧在文学史上享有重要地位。但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直至今天仍是受人追捧的经典,而拉辛就没有这么好的待遇。如果不读法国文学的人很少会去读拉辛的古典悲剧,就像我国莎士比亚的流传度要远高于拉辛,拉辛的流传度并不怎么广。提到拉辛,我们会觉得是非常久远之前的作家,而莎士比亚却不会给我们这种感觉,有时候甚至会有一种错觉,觉得莎翁是近代的作家。其实拉辛(1639—1699)生活的时代要比莎士比亚(1564—1616)晚许多。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是因为拉辛戏剧中典雅绮丽的风格、严格的三一律以及亚历山大诗体让我们觉得距离太遥远;而相比之下,莎士比亚那种浑厚博大的风格中掺杂着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色彩反而会让我们倍感亲切。当然这并不代表莎士比亚一定比拉辛伟大许多,只是我们由此看出能够切合时代的作品更容易时久不衰,古老而长青。
  二、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所提出的文学理论
  《拉辛与莎士比亚》这部作品中,司汤达提出的核心问题就是文艺与时代的关系,他倡导的文艺创作原则就是文艺不是一成不变的,文艺要适应时代的需要,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文学应该反映社会现实、反映时代发展需要在当今的文学界或许已经是被喊烂了的口号,但在当时却是尚未取得统治地位的新的美学原则。
  当时的古典主义模仿者宣传法国的古典主义戏剧是现在、过去和将来一切时代最伟大的戏剧,固守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而司汤达对古典主义模仿者的论调进行了深入批判,他论证了古典主义戏剧是迎合宫廷趣味的产物,已经脱离当下人们的审美趣味。首先司汤达从时代对文艺创作和欣赏的制约性阐述了他的论点。古典主义审美趣味是符合17世纪王朝兴盛的时代的,但这并不是万古不变的法则。审美观点和文学艺术都是时代的产物,每个时代各有不同,既没有永恒的审美趣味,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文学。以此为基础,司汤达阐明了他眼中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司汤达将一切符合时代的伟大作品都看作是“浪漫主义”的;而把一切机械模仿脱离时代的作品看作是“古典主义”的。《拉辛与莎士比亚》中关于浪漫主义艺术的定义是颇为独特的:“浪漫主义是为人民提供文学作品的艺术。这种文学作品符合当前人民的习惯和信仰,所以它们可能给人民以最大的愉快。不同时代产生不同的意识形态。只有反映时代精神的文艺才可能产生最大的快感。”①因此,文艺必须适应时代需要,反映当代生活,随时代的前进而不断推陈出新。这一观点贯穿全书,是司汤达文艺观的理论基础。
  三、司汤达对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对比阐述
  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司汤达通过一个例子对他提出的“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区别进行了形象化的阐释:古罗马时代的纪念碑上的士兵的雕象装饰着戴盔、执剑、持盾等兵器,这些兵器是当时作战时使用着的,因此是“浪漫主义”的,因为它描写了时代的真实事物。路易十四时代的凯旋门上也出现了手执盾牌的士兵,而当时大炮已经投入使用,士兵作战不再带盾牌了。因此,“路易十四的雕刻家是古典主义者,他们在他们的凯旋门的浮雕上表现的形象,与当时的事物无共同之处。”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司汤达提到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他这里,“古典主义”代表了一种虚假,而“浪漫主义”代表了一种反应时代的真实。他认为能否反映时代状况,是否真实决定着文学创作的价值。司汤达指出“一切伟大作家都是他们时代的浪漫主义者”。②从这个角度来看莎士比亚是他时代的“浪漫主义者”,他的戏剧反映的是16世纪下半叶的英国社会,而拉辛也是他所属时代的“浪漫主义者”,因为他再现了路易十四的宫廷和当时的风尚。但是如果时至今日仍然固守拉辛的创作原则和审美观点,那就是机械的“古典主义者”了。司汤达认为如果拉辛生活在这个时代,他肯定不会用1670年那样的方式来写作,他肯定会写出适应这个时代需要的作品。   司汤达把莎士比亚和拉辛的戏剧加以比较,认为莎士比亚的剧作更能让人“信以为真,产生幻想”,更贴近生活,更富有真实性。拉辛的剧作由于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在当下显得“虚文伪饰,矫揉造作”,缺乏自然性和真实性。而古典主义模仿者把这种虚伪矫饰的东西当成了至高无上的美学法则,最终只会导致其创作离时代、离真实越来越远。司汤达提出害怕莎士比亚的并非拉辛,而是那些古典主义模仿者。
  总的来说,司汤达认为文学应该就像一面镜子,一面能映射出时代变化与现实生活的镜子。当然这个观点并非起源于司汤达,在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主张文学的任务就是“模仿”自然,并把此看成是美的条件,而司汤达则是更紧密的把文学与时代联在了一起。这样的见解在其后来长篇小说《红与黑》中作了进一步阐述:“小说好象一面镜子,摆在大路上。有时它照出的是蔚蓝的天空,有时照出的则是路上的泥沼。”③这也进一步论证了司汤达的文艺观,文学与时代紧密相连,文学应该适应时代的需要。
  《拉辛与莎士比亚》也只是当时司汤达参与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争的一个小册子,在当时反响甚微。不过后人认为这是一部重要的文艺理论作品,其中阐述很多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的理论原则,尤其是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最早的美学理论基础,在西方文学理论史上是占有重要地位的。当然司汤达并没有提出完整的一套理论体系,也不能算是特别重要的美学家和理论家,但是他在《拉辛与莎士比亚》中提出的文学理论原则,仍然是很值得探讨的,尤其是对研究西方美学的发展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思潮的产生、发展,具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注 释:
  ①②司汤达.拉辛和莎士比亚.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68.
  ③司汤达.红与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
  参考文献:
  〔1〕程雪猛,祝捷.解读莎士比亚戏剧.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2〕高鹤佳.评《拉辛与莎士比亚》.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03).
  〔3〕居斯塔夫·朗松,许光华.司汤达.文艺理论研究,1984,(01).
  〔4〕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判史.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5〕柳鸣九.法国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6〕彭立勋.西方美学名著引论.武汉: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7.
  〔7〕徐知免.司汤达的《拉辛和莎士比亚》.读书,1980,(02).
  〔8〕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责任编辑 徐阳)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鸦片战争之前中西社会就有了一定的接触,但彼此仍然是雾里看花,由于双方各自生活在不同的文明结构中,存在着不少的误读。在英国企图通过所谓“和平”遣使手段打开中国大门失败后,终于选择以武力的方式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序幕。中国也被迫卷入到了西方的资本主义体系中,从朝贡体系到条约制度,中西两种文明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和冲突,而这种冲突的本身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刑事诉讼侦查程序中坚持侦查法制化以保障人权,对于防止刑讯逼供、冤假错案现象的出现,对于维护侦查活动的公正性具有重要意义。新《刑事诉讼法》对侦查程序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对于侦查程序的法制化与人权保障问题有着很大的进步,但是此次修法中的不足之处也值得我们思考。  关键词:新刑诉法;侦查法制原则;人权保障;比较考察  中图分类号:D9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
期刊
摘 要:教学管理队伍对新建本科院校保证教学工作有序、高效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教学管理队伍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以合肥师范学院为例对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现状进行分析,找寻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提高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
期刊
摘 要:本文介绍了肇庆学院网络引导在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功能,以及网络引导作为肇庆学院学生社区文化建设途径的革新典型,通过网络引导使学工干部和学生对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视角的转变,从而促进学生从社区文化建设的享受者转变建设者,进一步推进学生社区文化建设。  关键词:网络引导;大学生;学生社区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6-0273
期刊
摘 要: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运用浪漫主义笔法将现实人生中的种种以梦幻形式表达出来,创造了一个个扑朔迷离而又扎根现实的梦幻世界。在这些众多的梦境中,有进行道德劝诫的警诫梦,有反映人物情感心理的思绪梦,也有预兆未来生活的预示梦等。这些千姿百态的梦境使故事充满了奇异性,使人读之精彩,感之颇深。梦境在作品中有着重要的艺术作用,梦境深化了人物性格,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了社会生活。  关键词:《聊斋志
期刊
摘 要:以黄山景区的旅游翻译为例,首先分析了译者作为源语文本读者与目的语文本创造者的双重身份,指出译者是一个特殊的读者,他在自己的期待视野制约下对源语文本进行阅读、理解与接受;同时又是一个特殊的创造者,译者本人的接受、参与与阐释都对译本产生极大的影响。接着探讨了译者的创造、视野融合与视野分歧,指出译者的期待视野对于源语文本的接受与所采取的旅游翻译策略的影响,提出作为源语文本读者与目的语文本创造者,
期刊
摘 要:我国股指期货业务在现行期货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和三级监管体制的较严格规制下,交易秩序总体平稳,但是也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通过借鉴和吸收美国股指期货市场法律规制的先进经验,我国应积极采取加快期货立法、改善监管体制等措施,以完善我国股指期货的法律规制。  关键词:股指期货;法律规制;监管;美国  中图分类号:D922.2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0-013
期刊
摘 要:“80后”文学属于“新世纪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流文坛对“80”后写作大多持否定态度,批评应该进行,但同时也应该有反批评,任何一方的过于高大都会造成极端的灭亡,通过分析“80后”个体特色及作品,达到正确认识“80后”文学的目的:批评声音过大,“80”后再不敢涉足写作,文坛后继无人,褒扬声音过大,又势必会使传统因素丧失阵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应是对待这一群体的正确态度。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不-不仔》是日裔美籍作家约翰·冈田的一部杰作,也是作者唯一一部出版作品。它对主人公山田一郎在拒绝征兵令后所陷入的生存困境的描述散发着浓重的存在主义气息。  关键词:《不-不仔》;存在主义;一郎;地狱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10-0173-03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然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这场战争给交战各方的人民都带来
期刊
摘 要:美弥子是夏目漱石在小说《三四郎》中着意塑造的新女性形象,她虽然从小接受新思想的熏陶,勇于追求自我,但是最终仍旧无力抗争现实,而选择了精于算计的婚姻。夏目漱石旨在通过描写日本近代女性所面临的困境,来传达对彷徨于东西文明之间女性的焦虑,意在批判肤浅的文明开化必然导致自我意识的沉沦。  关键词:夏目漱石;美弥子;近代女性;困境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