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血栓成分与患者临床资料的关联分析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7824068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的血栓成分与患者脑卒中病因、机械取栓过程、血管开通程度及临床预后等的关系。

方法

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进行支架取栓和(或)导管吸栓并成功取出血栓及行病理检查的138例急性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患者,按照血栓标本的主要成分分成红细胞为主组与纤维蛋白为主组。比较2组患者间基线临床特征、手术时间、取栓次数、血管开通程度及临床预后等资料的差异,以及分析血栓标本中红细胞浸润程度(红细胞占比)、纤维蛋白浸润程度(纤维蛋白占比)与手术时间的相关性。

结果

血栓标本的成分主要为红细胞、纤维蛋白、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59例患者的血栓成分以红细胞为主,79例患者以纤维蛋白为主。2组患者间年龄、性别、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高血压比例、糖尿病比例及血管成功开通比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红细胞为主组比较,纤维蛋白为主组患者中心源性栓塞型比例明显更高(54.2% vs. 77.2%),取栓次数明显更多[2(1,2)次vs. 3(2,4)次],手术时间明显更长[45(30,60) min vs. 80(60,90) min],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者比例明显更低(62.7% vs. 3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手术时间长短与红细胞浸润程度呈负相关关系(r=-0.562,P=0.005),与纤维蛋白浸润程度呈正相关关系(r=0.567,P=0.010)。

结论

不同的血栓成分提示脑卒中病因可能不同,血栓成分以红细胞为主的患者取栓相对容易,临床预后相对较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参肽茶多酚对客观认知正常的健康中老年人的记忆功能的干预效果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及安慰剂对照的前瞻性试验设计,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自2019年4月至12月通过广告招募的240例客观认知正常的健康中老年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120)与对照组(n=120),分别给予参肽茶多酚或安慰剂胶囊口服(持续90 d,2次/d,2粒/次)干预,并于干预前后采集各受试者的神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引起的最新和最剧烈的流行病。SARS-CoV-2除了可以引起呼吸系统表现外,其对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影响也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临床上,COVID-19患者从轻微的味觉减退、嗅觉缺失到严重神经系统病变如急性坏死性出血性脑病、格林-巴利综合征等都已被报道。为了方便临床医生及时识别COVID-19患者的神经
泛素结合酶E2C(UBE2C)是泛素蛋白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UBE2C高表达于脑肿瘤组织中,且表达水平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患者的预后状况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监测脑肿瘤进展的生物标记物。笔者现围绕UBE2C在脑肿瘤发生发展、预后及分子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脑肿瘤的临床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目的探讨CT三维重建技术在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中的应用。方法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5月至2018年8月采用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患者31例,所有患者术中均使用移动CT扫描并采用三维重建软件分析测量卵圆孔外口至岩骨脊的距离、穿刺针与岩骨脊及斜坡的夹角,记录患者术后即刻效果及随访10~12个月后预后情况。结果术中应用CT三维重建技术测得卵圆孔外口至岩骨脊的距离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颈动脉狭窄的准确性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解放军海军第九七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13年1月至2019年7月行颈动脉CDFI和DSA检查的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172例,将患者按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6类:正常、轻度狭窄(狭窄程度<30%)、中度狭窄(狭窄程度为30%~69%)、重度狭窄(狭窄程度为70%~94%)、次全闭塞(狭窄程度为95%~99%)和完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痛的疼痛范围与神经血管压迫位置的关系。方法对国家卫健委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桥小脑角(CPA)区显微手术治疗、术中发现有明确血管压迫、临床资料完整的165例单支三叉神经痛患者(第Ⅰ支支配区域疼痛22例,第Ⅱ支支配区域疼痛84例,第Ⅲ支支配区域疼痛59例),统计其神经血管压迫位置[位于三叉神经感觉根脑池段(CPA区池段)者分为头、尾、腹
目的探讨我国南方特别是广东地区老年神经退行性变性病(NDDs)住院患者的特点及影响患者医疗费用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电子健康数据库收录的自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的7231例≥65岁的NDDs患者的病案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入院途径、主诉、住院时间、出院转归方式及医疗费用等信息),并以患者医疗费用的中位数(2.1345万元)为界将患者分为低费用(<2.134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影像学征象——"双水征"在评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患者神经血管压迫关系中的应用。方法纳入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5例TN患者进入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MRI平衡射频重聚脉冲三维快速自旋回波(3D-T2W-DRIVEN)序列检查,并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技术进行后处理,将重组平面上依次出现的神经(较低信号)-脑脊液(高信号)-血管(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