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们自学习马克思主义起,就死背标准答案,但对于这些答案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准则的把握却是片面的教条的。回到马克思,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的理解,对于学习马克思哲学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现实的个人;意识;存在
历史的前提
为与这些局限性的、纯粹思想的意识形态划分清楚,马克思恩格斯首先确定他们新历史理论的前提。“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因此,马克思主义新历史理论以有生命的个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作为起点,而对这种物质生产活动的考察和描述使得历史理论展开。马克思的新历史理论把人作为自己的前提,这个人是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生理需要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如衣、食、住等。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人们生产需要的资料及物质生活本身即生产。当基本的需要获得满足时,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也就是再生产。此外,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还有人的生产即繁殖。生产与再生产以及人的生产作为社会活动的三个方面同时存在并在历史上起着作用。基于这一规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本身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双重关系。。本原的活动或生产力作为第一原则,不管是这种或那种生产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结果总是要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因而也引起各个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定关系的变化。马克思试图离开哲学的基地,但这种以本原活动为内在的原初的原则本质上还是一种哲学的论证,无法从经验上进行阐释。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在考察原初的历史的关系的三个方面后,《德意志意识形态》进一步说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并非一開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收到物质的纠缠”。意识和语言一样是因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人与动物不同,人作为能动的主体不断作用于自然界和周围的事物,意识到自然界与人的对立,意识到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通过与周围人的往来对社会关系的最初意识,意识代替本能,意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分工业发展起来。存在、意识、分工在这里具有某种时间顺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发展和提高使分工发展起来。对经验历史进行考察时,这三者往往不具有严格的时间顺序,更多时候同时发生。在对于问题的审视时,我们常要求以批判的或者辩证的方式进行。但对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表述时,似乎总容易陷入矛盾的怪圈。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是存在的产物;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的反作用。而当意识在某时刻达到超越式的独立或强有力反作用时是否能够坚定的继续表明存在决定意识。因而对于存在与意识关系问题认真思考起来总会产生逻辑的混乱。但并不否认,对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的分析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具有奠定基础的作用。
共产主义是现实的运动
对马克思哲学早期著作学习的过程中,马克思由思辨的哲学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过程中深受费尔巴哈人道主义的影响。以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为根据将共产主义理解为人类本性的完全复归和实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把新历史理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分工的出现引发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由于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的矛盾,共同利益因而采取国家的独立形式。个人所追求的是自己的同一,共同利益对于单个个体来说是与自我利益不相符合的是异己的。特殊与普遍之间的矛盾只要存在,只要分工不是出于自愿那人本身的活动也是异己的与自身相对立的。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马克思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具有理想色彩,任何人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但单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然而共产主义目标或共产主义运动却具有现实性,以这一目标作为发展前进目的,在这一过程中个人得到某种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生产力得到提高,物质资料生产得到充分发展,经过生产的高度发展建立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在生产力和普遍交往充分发展下,创造实现共产主义的新型个人。
在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学习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并未出现。但我们固定的将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观称为历史唯物主义,且在叙述概念的时总以某种标准的答案进行罗列。对于历史观,马恩既反对像康德那样认为历史具有某种目的存在,将历史看作主观观念的一种可能性存在。也不赞成黑格尔以理性方式和精神层次论证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不是突然产生的,在形态以前的著作中我们也能够发现思想碎片,只是在形态这里进行系统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相互交往或劳动为本原,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存在与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基本原理论述人类生产活动与历史展开过程,通过对生产、分工、利益矛盾的分析阐述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实现过程。马克思主义这种新历史观的创立不是简单地说把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成分相加,如果按照简单这种方式看待马克思主义,那就可以清楚地说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完成后就是唯物主义者了,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完全是不相干的。但通过对马克思著作的学习,我们发现马克思哲学是复杂的。马克思从未抛弃德国思想的理性传统,马克思仍置了一个行动本原,可以说因为这一原初的预设历史也就产生了。同时马克思还设想了一个哲学式的共产主义理想,一种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我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尽可能的趋近这个理想。,社会生活现象做出符合历史本身的解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意套用进行所谓的立场辨析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因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需要系统把握,既要了解唯物主义又要把握辩证法的方法。
在对马克思文本进行学习以前,只是极片面的、乃至畸形的领会马克思主义,死背了一些原理口号对现实问题进行模板式解释。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学习,首先了解了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区别,认识到马克思的本质上属于欧洲政治和社会理论的主流传统,在理性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对现实的解读形成理论体系。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更多的学会了一种批判的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毫无问题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012)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
[2] 孙伯鍨著.《探索者道路的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张一兵著.《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人民出版社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现实的个人;意识;存在
历史的前提
为与这些局限性的、纯粹思想的意识形态划分清楚,马克思恩格斯首先确定他们新历史理论的前提。“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因此,马克思主义新历史理论以有生命的个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作为起点,而对这种物质生产活动的考察和描述使得历史理论展开。马克思的新历史理论把人作为自己的前提,这个人是现实存在着的、活动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生理需要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如衣、食、住等。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人们生产需要的资料及物质生活本身即生产。当基本的需要获得满足时,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也就是再生产。此外,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还有人的生产即繁殖。生产与再生产以及人的生产作为社会活动的三个方面同时存在并在历史上起着作用。基于这一规定,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本身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双重关系。。本原的活动或生产力作为第一原则,不管是这种或那种生产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结果总是要引起生产方式的变化,因而也引起各个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一定关系的变化。马克思试图离开哲学的基地,但这种以本原活动为内在的原初的原则本质上还是一种哲学的论证,无法从经验上进行阐释。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在考察原初的历史的关系的三个方面后,《德意志意识形态》进一步说明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并非一開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收到物质的纠缠”。意识和语言一样是因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人与动物不同,人作为能动的主体不断作用于自然界和周围的事物,意识到自然界与人的对立,意识到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中。通过与周围人的往来对社会关系的最初意识,意识代替本能,意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分工业发展起来。存在、意识、分工在这里具有某种时间顺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发展和提高使分工发展起来。对经验历史进行考察时,这三者往往不具有严格的时间顺序,更多时候同时发生。在对于问题的审视时,我们常要求以批判的或者辩证的方式进行。但对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表述时,似乎总容易陷入矛盾的怪圈。存在决定意识,意识是存在的产物;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和能动的反作用。而当意识在某时刻达到超越式的独立或强有力反作用时是否能够坚定的继续表明存在决定意识。因而对于存在与意识关系问题认真思考起来总会产生逻辑的混乱。但并不否认,对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的分析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具有奠定基础的作用。
共产主义是现实的运动
对马克思哲学早期著作学习的过程中,马克思由思辨的哲学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过程中深受费尔巴哈人道主义的影响。以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为根据将共产主义理解为人类本性的完全复归和实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把新历史理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分工的出现引发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由于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的矛盾,共同利益因而采取国家的独立形式。个人所追求的是自己的同一,共同利益对于单个个体来说是与自我利益不相符合的是异己的。特殊与普遍之间的矛盾只要存在,只要分工不是出于自愿那人本身的活动也是异己的与自身相对立的。而在共产主义社会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马克思描绘的共产主义社会具有理想色彩,任何人可以在任何部门发展,但单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然而共产主义目标或共产主义运动却具有现实性,以这一目标作为发展前进目的,在这一过程中个人得到某种意义上的全面发展,生产力得到提高,物质资料生产得到充分发展,经过生产的高度发展建立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在生产力和普遍交往充分发展下,创造实现共产主义的新型个人。
在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学习过程中,历史唯物主义这一概念并未出现。但我们固定的将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观称为历史唯物主义,且在叙述概念的时总以某种标准的答案进行罗列。对于历史观,马恩既反对像康德那样认为历史具有某种目的存在,将历史看作主观观念的一种可能性存在。也不赞成黑格尔以理性方式和精神层次论证历史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不是突然产生的,在形态以前的著作中我们也能够发现思想碎片,只是在形态这里进行系统的创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相互交往或劳动为本原,通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存在与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基本原理论述人类生产活动与历史展开过程,通过对生产、分工、利益矛盾的分析阐述共产主义社会发展实现过程。马克思主义这种新历史观的创立不是简单地说把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合理成分相加,如果按照简单这种方式看待马克思主义,那就可以清楚地说马克思批判黑格尔完成后就是唯物主义者了,青年马克思和老年马克思完全是不相干的。但通过对马克思著作的学习,我们发现马克思哲学是复杂的。马克思从未抛弃德国思想的理性传统,马克思仍置了一个行动本原,可以说因为这一原初的预设历史也就产生了。同时马克思还设想了一个哲学式的共产主义理想,一种对未来的美好向往,我们通过不断的努力尽可能的趋近这个理想。,社会生活现象做出符合历史本身的解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随意套用进行所谓的立场辨析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因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需要系统把握,既要了解唯物主义又要把握辩证法的方法。
在对马克思文本进行学习以前,只是极片面的、乃至畸形的领会马克思主义,死背了一些原理口号对现实问题进行模板式解释。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学习,首先了解了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的区别,认识到马克思的本质上属于欧洲政治和社会理论的主流传统,在理性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对现实的解读形成理论体系。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更多的学会了一种批判的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毫无问题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2012)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
[2] 孙伯鍨著.《探索者道路的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张一兵著.《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M].人民出版社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