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兴趣、有效引导、适时生成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h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题的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预设是基础、是支点,是为了更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开展活动;生成是基于动态、开放下的主题,依据幼儿兴趣和经验灵活生发的新主题。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融合预设和生成,平衡两者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预设的点:《幼儿园的树》
  精心预设是衍生高质量探究点的基础。这就意味着,在预设主题时需要综合考量,包括其范围要广、弹性要足,与幼儿的生活经验要紧密相关。
  中班主题《幼儿园的树》是在园所自然资源与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为幼儿预设的、富有探究意义的活动。大自然是幼儿园课程的活教材,找一棵树,走进它的生命故事,这是接触自然的一种方式。中班幼儿在与幼儿园自然环境亲密接触过程中,对树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他们喜欢抚摸、亲近、研究和探索树,常常为新的发现兴奋不已,有时一个小小的疑问也会引起大家认真地探讨。
  二、预设中生成案例:《幼儿园最粗和最高的树》
  围绕《幼儿园的树》开展探究的过程中,幼儿之间总是会产生丰富、有趣的对话。在统计幼儿园树的数量过程中,小儒提出了一个问题:“木棉花树是不是幼儿园最粗的树?”其他孩子纷纷加入讨论:“是的,木棉花树就是幼儿园最粗的树。”“不是,木棉花树是最高的树,它不是最粗的。”小儒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和讨论,他们的关注点从统计树的数量拓展到哪棵树最粗、哪棵树最高。
  (一)幼儿园最粗的树
  1.锁定探究主题:哪一棵树是幼儿园最粗的树?
  通过现场观察,幼儿发现:“木棉花树不是幼儿园最粗的树,那棵(高山榕树)是它的好几倍粗。”小儒用笔对比目测木棉花树,说:“木棉花树不是最粗的树,它能被笔遮住,但榕树用笔挡不住。”一番比对,他们认为幼儿园有很多树都比木棉花树要粗,到底哪一棵树才是幼儿园最粗的树呢?
  老师通过观察和倾听发现了幼儿新的关注点,决定追随幼儿兴趣:“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一棵树最粗的树呢?你们有什么办法?”幼儿认为可以分组去找一找,于是他们决定分两组寻找答案。从中可以发现,生成点往往隐藏在偶然对话之中,关注幼儿对话,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是生成有价值活动的前提。
  2.反复协商讨论:幼儿园最粗的树是哪棵呢?
  幼儿分享了找树过程中的发现。有的认为大型器械那里的高山榕最粗,有的笃定花果山上的大叶榕最粗,因为它有很多根露出来了。小腾反驳道:“有很多根的树不一定是最粗的树,要量过、对比过才能知道哪一棵树最粗。”幼儿在这两棵树中产生了争执,都不愿轻易妥协。
  老师问:“要知道哪棵树最粗,你们打算用什么办法去测量?”幼儿纷纷提出“用卷尺把树围成一个圈来测量”“围着棵树走,步数越多树越粗”“用积木把树围住,用越多树就越粗”“用绳子围住树,绳子越长越粗”的测量办法。
  无疑,捕捉幼儿对话的关键信息对支持活动深入展开至关重要。通过抓住有用信息,适时提问,不仅给幼儿充分的思考空间,还能引导幼儿更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办法,使他们对下一步的探索方向也更为清晰。
  3.合作动手测量:树干的粗细
  在实际探究过程,每个测量小组都遇到了问题。卷尺小组用卷尺紧紧围住树干,却不懂读数,最后请老师帮忙读出数据;数步数小組经常会多走步数,后来搬了一个箱子做记号才数得准;积木小组测量的时候发现积木不够,跑回教室又拿了一些才把高山榕围成一圈;绳子小组经常忘记测量长度的位置,后来他们想出在绳子上绑一个结作为长度标记的方法。办法永远比问题多,虽然测量过程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幼儿总是能很巧妙地想办法解决。
  4.分享探究结果:哪棵树最粗?
  大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享与比较。
  数步数小组:绕着高山榕树走一圈走了20步,大叶榕树走了18步,20比18多,所以高山榕树要粗一点。
  积木小组:高山榕树用了47块积木,大叶榕树用了31块,高山榕树用的积木比大叶榕树多,所以高山榕树比较粗。
  绳子小组:围住高山榕树的绳子比大叶榕树长,所以高山榕树比大叶榕树粗。
  卷尺小组:测量出高山榕树是7.5米,花果山上的大叶榕是6.5米,所以高山榕树是最粗的树。
  经过多种测量和比较,幼儿最终确认了幼儿园最粗的树——高山榕树。
  显而易见,充分尊重幼儿,放手让幼儿自主探究,可以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此外,在幼儿产生意见分歧的情况下,有效捕捉信息,适时追问,能启发幼儿深入探讨。这样,在唤醒已有幼儿经验的同时,支持幼儿迁移运用,才能不断提升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幼儿园最高的树
  1.积极寻找:幼儿园最高的树
  在最粗树组去确认木棉花树是不是幼儿园最粗的树的同时,最高树组也出发去寻找幼儿园最高的树。幼儿积极寻找,有的说:“高山榕树穿过树屋的屋顶,是最高的。”有的说:“枇杷树最高,我在树下抬头往上看都看不到树顶。”还有的说:“枫树最高,从下面看好高好高,看不到顶,顶是天空。”
  经验的不同,所以每个人提出的观点都不一样。有的认为树干长,树就高;有的则认为看不到树顶,树就高;还有的认为树开杈的地方越高,树就越高等等。幼儿习惯于用自己最直接的经验去判断,并没有考虑到地势高低的问题。老师反问:“你们从不同高度观察,得出的结果不一样,如果站在最高的地方去观察,会有什么发现呢?”由此,引导幼儿寻找幼儿园地势高的地方进行观察与判断。最后,幼儿决定去瞭望塔和综合楼楼顶看一看。
  2.确认方法:站在幼儿园最高的地方找最高的树
  幼儿爬到瞭望塔三楼,发现枫树比木麻黄要高。在小班综合楼能看到所有树的树顶,同样发现木麻黄比二楼草地的高山榕树高很多。有幼儿反驳:“枫树最高,它被挡住了从小班楼顶看不到,但是从瞭望塔能看见。”幼儿判断木麻黄和枫树是幼儿园最高的两棵树。到底木麻黄树和枫树哪一棵更高?幼儿仍然没有答案,老师提议幼儿回去与爸爸妈妈一起探讨测量高度的方法。   事实上,当幼儿没有找到最终答案时,适当留白,不急于给出解决办法,可以促进幼儿进一步思考。
  3.深入讨论:测量树高度的方法
  第二天晨会时,大家分享了找到的测量高度的方法。幼儿想到用绳子来量,但测量树的高度需要从树的顶端一直量到树的最下面,而树的顶端是小小的树枝,没办法爬到顶端。有的孩子提出用尺子量,还有的想到测量树的影子,但这些方法实施难度比较大。
  这时,小琪说:“我爸爸知道有一把自己就能立起来的尺子,不用手扶,它能直接量到树顶,它叫激光测距仪。”小悦一脸怀疑地问:“真的有这种自己立起来的尺子吗?”老师提议大家去问问园长幼儿园有没有这种尺子。幼儿迫不及待地跑去问园长幼儿园有没有激光测距仪。
  4.测量行动:激光测距仪
  恰好幼儿园的新园在装修,装修的工程师吴叔叔就有一个激光测距仪,园长帮大家借来了激光测距仪。第一次看见激光测距仪,幼儿个个都很兴奋,争先恐后地“把玩”它。吴叔叔不仅给大家演示了使用激光测距仪的方法,还帮忙一起测量了木麻黄树和枫树的高度。在他的帮助下,幼儿很快知道了木麻黄和枫树的高度:枫树的高度是8.5米,木麻黄是6.8米,原来枫树比木麻黄要高。
  5.意外发现:幼儿园最高的树是高山榕树
  老师拿着激光测距仪随机量了一下高山榕树的高度,是11.824米,意外发现高山榕树竟然比枫树还高。幼儿不敢置信,他们拿着激光测距仪把他们认为比高山榕树要高的树都量了一遍,最后发现,高山榕树比其他的树都高。老师抓住教育契机,把问题抛给幼儿:“为什么枫树看起来比高山榕树要高,但实际上经过测量后又不是最高的呢?”幼儿讨论后,发现了地势的原因,明白了枫树长在花果山上,花果山是幼儿园最高的地方,而高山榕树在二楼草地,花果山比二楼草地高,所以枫树看起来较高。最后,老师总结道:判断一棵树的高度,要看树露出地面的根部到树顶的距离,树干长树也不一定高,树所在的位置高,它也不一定高。
  可见,一次无意的测量帮助幼儿理清了判断一棵树的高度要注意的问题,有意义的学习不只是获取新的知识,巩固旧的经验、纠正错误的观念也很重要。
  总的来说,幼儿在寻找、确认、讨论方法、测量和意外发现的过程中,时有争议时有困难时有困惑,如何支持幼儿更深层次的探究,需要老师发挥教育机智。在案例中,老师以抛出问题的方式,不断引发幼儿积极思维,促进幼儿自主获取新知识。
  三、预设主题中活动生成的策略
  (一)捕捉兴趣是前提
  生成活动具有偶发性和不确定性,捕捉有价值的探究内容,需要多关注幼儿的对话、师幼的对话等,从中发现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捕捉幼儿兴趣是生成活动的前提。“幼儿园最粗和最高的树”由偶发的提问而来,幼儿围绕问题“木棉花树是不是幼儿园最粗的树?”展开讨论,他们的关注点从“最高”拓展到“最粗”。在这过程中,老师通过聆听与了解,及时发现与捕捉教育契机,在合理分析幼儿已有经验基础上,生成有价值的探究活动。
  (二)有效引导是支架
  生成活动中往往需要教师以不同角色介入,给予幼儿适时、适宜的支持。教师作为幼儿的合作伙伴,不仅要鼓励幼儿自主探究,也要有敏锐地嗅觉,有效地加以引导,提供支架,延续幼儿探索兴趣,以推进幼儿深入探究学习。
  准确来说,当幼儿遇到困难、产生争执和疑惑时,老师巧妙地通过反问、追问、抛出问题,以及适时提出建议等方式,引发幼儿积极思考,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当老师发现枫树看起来比高山榕树高,但实际测量后又不是最高的时,在恰当时机把问题抛给幼儿,将幼儿对现象的关注点迁移到原因上,从而启发幼儿深度思维,获得新的经验。
  (三)适时生成是结果
  在预设“幼儿的树”主题下,适時抓住“随机教育”生成“幼儿园最粗和最高的树”,这不仅是老师及时捕捉幼儿兴趣引发幼儿自主探究的结果,更是幼儿通过合作生长新经验,与大自然建立亲密关系的结果。可见,生成有效学习,需要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动态关系。预设既是基础也是手段,在高质量预设的基础上,对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做出价值判断,适时生成,才能使原有预设的结果性目标更有深度和广度。
其他文献
【摘要】广州应教育部做出“延迟开学”和“停课不停学”的决策,教师开始参与到应用网络开展线上教学。学生通过网络或电视收看由广州市教研室组织各区骨干教师录制的课程,任課教师再进行在线答疑。然而,线上教学,学生容易产生视觉疲劳,不易提起兴趣,家长不易监管。本文以笔者所在学校开展的线上教学为例,结合思维导图在小学生线上英语课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总结,从而帮助学生
【摘要】《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通过课后一对一的合作学习,有计划地指导合作学习内容,有效使用竞争机制,能提升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课后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后;合作学习;成长  在践行课堂合作学习活动的同时,笔者也在不断探索和践行新的生生互动学习模式
【摘要】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的环境也跟着改变,农村大部分年轻一代的家长不再像老一辈那样以种地为生,农村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越来越趋向城市化,他们没有太多的机会亲临大自然或者用心观察生活,学生们的写作素材受限,作文能写得很好的也不多,大都写得平淡无奇。笔者基于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从观察生活、以演促写、指导读课外书、以说促写、写周记、写生活片段等方面探索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
【摘要】山区学校教师年龄偏大,教育信息落后,教学手段和方式方法不适应时代的要求,部分教师教育科研能力薄弱,无法适应新形势下课革的需要,加上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教师缺乏批判性反思与自我发展的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力较弱,尤其是学科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专业引领”程度不高,这些已成为了山区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学校教学质量徘徊不前,制约了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加强教师培训,
【摘要】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让作文教学更有成效,是所有语文教师应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我在摸索中发现:运用小组合作方式,能使作文教学的课堂大放异彩。  【关键词】作文教学;审题;素材;小组合作  作文教学课堂上的感受怎么样?老师:难!学生:怕!可是,叶圣陶老先生说运用语言文字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里也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因此,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是
【摘要】用眼睛观察世界,用耳朵倾听万籁,用心灵感悟万物,生活的点滴、教材的经典、课外的阅读,都可以成为学生作文笔下的“源泉”,妙笔生花。语文教师要教会初中生关注生活,善于从身边积累写作素材,并利用素材,创新素材,不断提升写作水平,写出好文章。  【关键词】初中学生;作文;生活;教材;课外阅读  语文教师讲得最多的可能就是:得作文,得语文;得语文,得高考。由此而知,作文在语文科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
【摘要】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学策略改革与创新已普遍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小学数学作为整个小学课程中的基础性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突破长久以来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困境,诸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实际数学知识运用能力较差等显著问题,数学教师势必要掌握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基于此,本文就以小学高年级教学为例,具体谈一谈一些在实际数学课堂上卓为有效的具体教学策略,希望能给相关教学工作者提
教材中“图形与几何”的教学内容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具有独特而显著的作用。空间想象能力与学生的知识水平、逻辑思维能力的强弱都有密切的关系。空间想象力是比较复杂、抽象的思维过程,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借助画图和渗透转化思想等方法,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不断提高空间思雏能力。下面,笔者以教学高段“图形与几何”内容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学会“动
【摘要】目前,班级文化建设的现状流于表层,缺乏规范和相应的理论作为支撑。基于此,本文试图探索班级“显性文化”的布置规范,把管理学的相应知识嫁接到班级文化建设中,通过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构建班级形象识别系统的五个维度。班级“显性文化”确定后,探索有效路径,分阶段将班级文化内化成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品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  【关键词】班级特色文化;CIS班级形象识别系统;五重识别
【摘要】利用实验探究分析二次函数实际问题中的最值题型,是初三数学二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也是学生比较难理解的二次函数实际问题,在中考出现概率也比较大。本文对学生做这类题型时常见的错误进行分析,让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寻找出正确的解题方法。  【关键词】实验探究;二次函数实际问题;初中数学  在最近几年的广东省中考试题中,有关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是必考的知识点之一。这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恰好又是很多学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