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作为教学的重要环节,在新课程背景下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根据有效教学过程的三个阶段,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发展,让教师的教学技艺得到提升。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才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科技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而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新课程标准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教师抓住课堂,优化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活跃起来。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课堂提问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存在许多问题。在这里本人愿就怎样运用好历史课堂教学的提问来提高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在提问过程中要掌握好时机,不愤、不悱不能问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高质量的提问,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什么时候提问,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而定。因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那些可以也应该想一想,求得答案的地方,就宜用提问;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地方,就不应该提问。在准确地把握时机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问后的适当停顿。学生回答如果不够流畅,教师也要耐心听答,不宜插进追问,使学生心情更加紧张;学生如果答不上,支支吾吾,或答非所问,也不能冷淡、皱眉、不耐烦甚至斥责,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再增加问题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这样,就会使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并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二、突出重点,难易适度
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关键性的问题,通过提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年级的学生心理状态、思想趋向、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因此,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教材和每堂课的教学目的,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但不论何种方式,都要做到问题的难易适度。所谓难易适度,即所提问题不能低于或过高于学生的水平。美国学者阿特金森在1958年的一项实验中得出一个结论,即当题目的难度系数为50%时,多数学生对题目最感兴趣。一般地讲,一个问题全班有半数学生经过思索后能够回答出来,其适度性可被接受。要达到这个效果,教师必须精心备課,并在课堂教学中敏锐观察、准确判断、及时调控。
三、追求“轰动”效应,实行“满堂问”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思维,而思维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设疑导学,要求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抓住契机,问到“点”上。这个“点”就是孔子所说的“愤悱”状态。提问次数要适当,不能把设疑导学误解为协调课堂机制、追求“轰动”效应的手段,不分主次“满堂问”。 但是,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却把“教师为主导”理解成为“教师为主套”,针对过去“满堂灌”教学的弊端,有些教师开始注重所谓“启发式提问”教学。把“满堂灌”便成了“满堂问”,不顾课堂教学的实际和思维发展规律,滥用提问,虽表面上热烈,然则于教学无补。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所依次抛出自己所“精心设计” 的一个个问题,常常成为学生的思想圈套,使学生成为教师思想的俘虏!学生没有一点个人的创见。
四、课堂提问要灵活
提问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注意正确分析判断学生的回答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其次,单位时间内的群组疑问应涵盖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及其思维线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不断延展其思维轨迹,感知知识信息,把握突破途径,从而通过自我思考而获取新知,提高能力。因此,教师提问时一方面要加强各疑问个体之间的相互构成、协调、配合、互补,另一方面既要有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的横向拓展,又要有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纵深发掘,让学生从不知到知,由浅知到深知,由少知到多知转化。
五、在正问反问中添加悬念,加深学生理解
正问即深入浅出地就相关历史知识发问。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必要的疑问,如关于怎样引导学生理解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可发问:“孙中山为何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新’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为什么会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反问是指从问题的反面发问,逆其道而行之,以突出正面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进而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如:“有人说:如果没有禁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如果没有巴黎和会,就不会有五四运动,请用史实对两种说法加以评价”。这种正话反说,通过不同角度的提问,不仅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引导学生多方思索,多角度认识和理解有关历史问题,促进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六、层层设问,步步深入。
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逐步引导,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例如:“历史必修I”《鸦片战争》一节,导入提问“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后,学生会有多种答案,如清政府实行“闲关锁国”政策;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要使鸦贸易合法化;英国要占领中国的商品市场:“落后就要挨打”等等。经过短暂讨论答案集中到“落后就要挨打”,这时提出第二个问题:“中国落后在何处?英国先进在何处?”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下列答案:中国落后在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闭关锁国”使皇帝和多数大臣愚昧无知。英国先进在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军事强大。这时,提出第三个问题:“上述中英力量对比状况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经过学生发言,逐渐得出一个课本上没有明确点明的“新”结论,即中国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而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制度的落后和腐朽是中国 “挨打”的根本原因。这样针对学生的实际,教师围绕“核心”问题,提出一系列层次分明的问题,设计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层次问题,才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向纵深,加上老师的进一步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他们很快就得出有关结论,因而这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七、激励参与,诱导探索
教师要通过提问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不把自己当作局外人。诱导学生围绕问题收集材料、整理材料。进行史论结合的说明论证,争取正确的结论。问题提出后,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學生一时回答不出来时,应循循善诱、层层启发。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索。如教师提出你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一类的开放性问题时!应允许学生做出多种可能的解释或回答。并让学生自己再提出新课题。来促进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课堂提问是进行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语言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课堂提问可以多角度、深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准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人才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科技的竞争也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而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成绩,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殷切希望。新课程标准将改变教师与学生的传统角色和教学、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教师抓住课堂,优化课堂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活跃起来。但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课堂提问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存在许多问题。在这里本人愿就怎样运用好历史课堂教学的提问来提高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中心,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
一、在提问过程中要掌握好时机,不愤、不悱不能问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课堂教学的实践证明,高质量的提问,只有在关键时刻提出,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课堂上要不要提问,什么时候提问,这就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性质而定。因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那些可以也应该想一想,求得答案的地方,就宜用提问;不用思考就可以知道的地方,就不应该提问。在准确地把握时机的同时,还要注意提问后的适当停顿。学生回答如果不够流畅,教师也要耐心听答,不宜插进追问,使学生心情更加紧张;学生如果答不上,支支吾吾,或答非所问,也不能冷淡、皱眉、不耐烦甚至斥责,否则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再增加问题的内容,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调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这样,就会使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效果,并较好地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二、突出重点,难易适度
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关键性的问题,通过提问,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不同年龄、不同学段年级的学生心理状态、思想趋向、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等方面有显著差异。因此,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教材和每堂课的教学目的,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但不论何种方式,都要做到问题的难易适度。所谓难易适度,即所提问题不能低于或过高于学生的水平。美国学者阿特金森在1958年的一项实验中得出一个结论,即当题目的难度系数为50%时,多数学生对题目最感兴趣。一般地讲,一个问题全班有半数学生经过思索后能够回答出来,其适度性可被接受。要达到这个效果,教师必须精心备課,并在课堂教学中敏锐观察、准确判断、及时调控。
三、追求“轰动”效应,实行“满堂问”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发展学生思维,而思维的发展有一定的规律。设疑导学,要求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抓住契机,问到“点”上。这个“点”就是孔子所说的“愤悱”状态。提问次数要适当,不能把设疑导学误解为协调课堂机制、追求“轰动”效应的手段,不分主次“满堂问”。 但是,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却把“教师为主导”理解成为“教师为主套”,针对过去“满堂灌”教学的弊端,有些教师开始注重所谓“启发式提问”教学。把“满堂灌”便成了“满堂问”,不顾课堂教学的实际和思维发展规律,滥用提问,虽表面上热烈,然则于教学无补。在这样的教学中,教师所依次抛出自己所“精心设计” 的一个个问题,常常成为学生的思想圈套,使学生成为教师思想的俘虏!学生没有一点个人的创见。
四、课堂提问要灵活
提问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密切注意学生的反应,注意正确分析判断学生的回答情况,并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其次,单位时间内的群组疑问应涵盖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及其思维线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不断延展其思维轨迹,感知知识信息,把握突破途径,从而通过自我思考而获取新知,提高能力。因此,教师提问时一方面要加强各疑问个体之间的相互构成、协调、配合、互补,另一方面既要有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的横向拓展,又要有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纵深发掘,让学生从不知到知,由浅知到深知,由少知到多知转化。
五、在正问反问中添加悬念,加深学生理解
正问即深入浅出地就相关历史知识发问。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必要的疑问,如关于怎样引导学生理解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可发问:“孙中山为何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新’表现在哪些方面?它为什么会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反问是指从问题的反面发问,逆其道而行之,以突出正面事物发展的必然性,进而揭示历史发展的本质规律。如:“有人说:如果没有禁烟,就不会有鸦片战争;如果没有巴黎和会,就不会有五四运动,请用史实对两种说法加以评价”。这种正话反说,通过不同角度的提问,不仅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引导学生多方思索,多角度认识和理解有关历史问题,促进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
六、层层设问,步步深入。
教学中有不少难点,需分步骤才能解答清楚。这时提问应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逐步引导,以期收到各个击破的效果。例如:“历史必修I”《鸦片战争》一节,导入提问“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后,学生会有多种答案,如清政府实行“闲关锁国”政策;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英国要使鸦贸易合法化;英国要占领中国的商品市场:“落后就要挨打”等等。经过短暂讨论答案集中到“落后就要挨打”,这时提出第二个问题:“中国落后在何处?英国先进在何处?”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本,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得出下列答案:中国落后在经济落后、政治腐败、军备废弛,“闭关锁国”使皇帝和多数大臣愚昧无知。英国先进在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军事强大。这时,提出第三个问题:“上述中英力量对比状况反映出的根本问题是什么?”经过学生发言,逐渐得出一个课本上没有明确点明的“新”结论,即中国是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而英国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社会制度的落后和腐朽是中国 “挨打”的根本原因。这样针对学生的实际,教师围绕“核心”问题,提出一系列层次分明的问题,设计出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层次问题,才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向纵深,加上老师的进一步点拨、引导,学生的思维步步深入,他们很快就得出有关结论,因而这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七、激励参与,诱导探索
教师要通过提问激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不把自己当作局外人。诱导学生围绕问题收集材料、整理材料。进行史论结合的说明论证,争取正确的结论。问题提出后,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學生一时回答不出来时,应循循善诱、层层启发。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深入探索。如教师提出你如何认识辛亥革命的成功和失败?一类的开放性问题时!应允许学生做出多种可能的解释或回答。并让学生自己再提出新课题。来促进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课堂提问是进行历史与社会学科思维、语言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课堂提问可以多角度、深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加强教与学的和谐互动,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