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学科特点的有效融合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yan1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21世纪,以网络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知识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引擎。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变化是全面的,我们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也应有更新的认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并不是将技术手段与学科教学简单叠加,而是应该按照各自的知识体系、特点进行无缝融合,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较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最终所要达到的是营造新型教学环境、实现新的教与学方式、变革传统教学结构这三层逐步递进的目的。现阶段,要实现应用信息技术全面支持课程创新,有必要强调从融合、重构、拓展这三方面去把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并以此为切入点,探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由于学科不同,信息技术作用的定位不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模式。模式一:学习的对象。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激发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其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因此,它并不等同于单纯的计算机教育和计算机素养教育。模式二:教学的工具。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模式下,信息技术的作用只是它应用的初级阶段——媒体播放工具。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讲解重点、难点,以及语言无法表达清楚的地方,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育效率和教育质量。模式三:学习的工具。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收集、分析、处理、加工、交流信息,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模式下,信息技术是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交流的多样化工具。最常见的就是根据某一要点,将有联系的不同学科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历史课程中,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模拟历史情境,让学生在各种复杂条件下做出决策和选择,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
  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中,教师的设计、实施和驾驭信息技术课的能力无疑是影响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其实,多数教师不是不重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而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过分强调技术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一切技术与手段的应用应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前者是为后者提供支持与服务。高教学技术不等同于高教学质量。教学是一门艺术,绝非单一的技术体现,因而我们不能为技术而技术,走入唯技术论的误区。因此,在实施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整合时,不妨注意坚持以下原则:
  1.要明确以课程为本的信息技术整合目标,坚持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方式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技术的有无、多寡和先进与否。在教学中是否使用信息技术、使用什么样的信息技术、如何使用信息技术都应服务于课程、教学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理解信息技术整合的目标时,应避免“技术本位”的目标取向,避免单纯为了炫耀技术的优势,而偏离课程培养目标或忽视学生的体验和发展。同时,作为学科教师,要注意处理好学科本体目标与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不管采用何种技术、何种应用方式,应首先保障本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将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等发展性目标有机融合进来,不能在学生未掌握本领域或本学科必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时,就本末倒置地培养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或其他能力,并影响课程基本目标的实现。
  2.在追求课程“效果”的同时兼顾“效益”
  如果不采用信息技术就可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甚至更佳教学效果时,我们就应该尽量不要刻意地使用信息技术。不能不加选择地将信息技术用于所有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当有多种技术方案可供选择时,利用低成本的技术解决方案就能达到相同的、甚至更好的教学效果时,就不要脱离实际地一味追求技术奢华和技术时髦。我们在评价信息技术应用效果时,应注意考察信息技术的应用对学生的学习及其全面发展是否有效、应用是否适度,而不要过多关注技术应用的多寡和技术是否前沿高端。在学校具有不同层次技术设备时,也应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集成功能,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其他教学技术结合使用,不能因为购置了新设备就盲目地弃置原有技术设备。
  3.不应仅限于教师使用
  现在教学重心已经由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移,教师不能垄断教学过程中的信息技术使用权,而应创造条件、创设机会,鼓励并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根据学习需要评价和选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工具,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处理信息、表达和交流信息,并能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学习目标。
  4.在选择或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和学习活动时,应追求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的相互促进
  教师应注意有机组合各种技术手段和数字化学习资源,帮助和支持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问题解决、交流协作等学习活动,并积极探索和组织学生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中特有的学习方式,如基于网络的探究性学习、远程协作学习等,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与教学方式变革之间的相互促进和有机结合。
  一定要注意避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机械电灌”,或有了信息技术支持反倒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式。
  5.要注意处理好技术活动与其他学习活动之间、虚拟交流与真实的社会交往之间的关系
  要将计算机演示、利用计算机查找资料等信息技术应用活动,与学生的思考、建构、理解等认知活动,实验、制作等动手活动,调查、访谈等综合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实现综合化、多层次的教学目标。避免用计算机演示或模拟实验取代学生所有的动手实验,用上网查询资料取代学生的社会调查和实地考察等。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还应特别注意学生的社会化发展需求和社会化体验,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虚拟交流互动(如借助E-mail、BBS、视频会议系统的交往)与面对面的人际交往活动相结合,创设人际交往和人机互动良性互补的教学环境,确保学生有充分的社会交往机会,避免用技术活动取代社会活动或者用人机互动割裂人际交往的错误做法。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已成为现代教学方式之一,这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当学生能够主动地选择信息技术工具来帮助他们及时获取信息,分析、综合并熟练地表达信息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才是有效的。整合的根本目标是信息技术应当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并为适应素质教育目标的新型教学结构提供一个最理想的教学环境。虽然由于客观条件和时间所限,学科课程整合还未全面铺开,但随着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实践的逐步进行和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和现代教育观念,也必将进一步增强。
  (作者单位:山东菏泽市牡丹区电化教学研究室)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建设的重视以及对素质教育的有力支持,音乐教育普遍被幼儿园所重视。音乐教育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农村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因此,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善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现状的有效策略,使农村幼儿音乐教育能够逐渐规范和完善。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音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3.5
本文结合105国道龙南段一级公路路面工程施工实例,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中应注意的一些方面。
纳入湖北省“十五”重大攻关项目的3种纳米新材料均完成关键技术攻关。
湖南最新的绿色环保管材——HDPE缠绕结构壁管材已通过湖南省建设厅有关部门及专家们的鉴定,不日将向市场批量供货。
教育部日前在北京召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议。这标志着已经实施了6年的义务教育阶段18个学科的课程标准将开始全面修订。日前,各学科领域的科学家、知名学者以及
GPON系统相关协议较复杂、实现难度大、涉及面广,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采用分层的设计方法。针对GPON的分层结构,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GPON MAC层的关键技术,包括物理媒介相关层
利用钻芯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是一种比较直观、可靠和准确的方法。现行国内外标准中都采用Ф100毫米或Ф150毫米的芯样尺寸,在应用中发生损伤主筋、削弱构件承载力、损伤钻头
有线数字电视的测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码流分析测试和QAM分析测试。其中,射频和调制质量关键指标包括MER(调制误差率)、BER(比特误码率)、C/N(载噪比)、Power Level(平均功率)、EVM、
本文通过西安某高层综合业务楼幕墙工程实例,提出了全类型幕墙结构的设计理念,并通过对全类型幕墙结构的设计施工要点阐述,指出这种幕墙结构类型在工程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通过对云南省临沧市5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进行分析,了解,临沧市50岁及以上老年人HIV/AIDS病例疫情分布特点,旨在为了探索在老年人中开展健康教育、行为干预等艾滋病防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