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_che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对于艺术专业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而艺术专业人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取决于高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本文拟为改善高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参考,建议通过改学年制为学分制,增设选修课,推广工作室制度,开展社团建设,发挥行会作用,引入市场项目等多种手段,提升艺术类实践教学质量,达到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艺术专业  实践教学  市场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222-01
  高校艺术专业的特点决定了艺术人才培养需要大量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不仅在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为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为社会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因此,在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专业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是高校艺术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学时较少,实践安排不够灵活。
  我国教育传统重视理论教学多于实践教学,在当前的教学管理体制下,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往往是在上个学期末就将课程时间固定下来,一般不允许后续调整。这就导致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时間安排不够灵活,难以根据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及时调整实践安排,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
  1.2 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相对孤立,与理论教学缺乏衔接。
  艺术专业学生在理论课堂上被教授的大量理论知识,需要在实践学时,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有效转化为内在知识和技能。而艺术专业理论课程与单独设课的实践课程往往由不同教师教授,教学内容不能保证密切衔接,制约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不仅如此,实践课程之间也缺乏联系,导致实践课程各自为营,实践内容浅而分散,实践教学难以持续深入。
  1.3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传统,市场导向性不强。
  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立足于市场的需要,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而目前的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以指导学生完成几件独立的作品为主,作品反映的是课程内容的学习成果而非市场需求。导致学生实践作品的实用性不强或者缺乏市场价值,不能学以致用,不利于为社会培养适合市场的应用型人才。
  2.高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2.1贯彻学分制教学,增设专业选修课。
  学分制和学年制是两种被广泛采用的教学管理制度。多数高校的艺术专业实施的是学年制基础上的学分制。这种制度有利于稳定教学秩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质量,但不利于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进行个性化发展,对实践教学的限制也较多。而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大量实践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却是至关重要的。将学年制改革为学分制,增设专业选修课,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和时间安排自主选择课程,既能使学生预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增强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避免内部同质化。
  2.2 推广工作室制度,开展艺术类社团建设。
  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可以通过工作室,艺术类社团等多种方式开展。艺术专业推广工作室制度,既可以通过工作室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又便于工作室负责教师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不同工作室之间更可以通过项目合作等方式,进行联合人才培养,提升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开展艺术类社团建设,能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弥补课堂实践时间的不足。
  2.3发挥行会作用,引入市场项目。
  企业实践基地作为实践教学的场所,为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创造了机会。但企业以营利为根本,学校以育人为根本,企业和学校目标不完全一致,决定了企业难以为学校的实践教学提供全面保障。因此,学校到企业进行实践教学,往往停留在感性层面的参观介绍,难以开展长期,深入的合作。为促进企业和学校的深度合作,就需要充分发挥行会的作用,由行会普查企业的用人需求后反映给学校,学校根据企业需求指导专业建设;由行会出面组织教师到企业进修培训,带领学生到企业实习,最大程度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将企业项目设计引入实践教学,通过项目设计引导学生将多门课程所学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既能够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高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通过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拓展实践教学形式,借助行业力量,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桂春,唐卫民.高等教育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程笑君.高校艺术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 艺术研究,2018(4):146-147.
其他文献
【摘要】民歌是一个地区一个民族创造出来的,是他们的生活环境、劳动方式、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相关的音乐形式。它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由于地域广阔,民族种类繁多,也诞生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民歌种类,这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华锐藏族民歌是分布在我国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及其周边的一种广泛传播的传统民歌形式,它也是我国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本文将从华锐藏族民歌的特点
期刊
【摘要】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户外游戏活动是幼儿园课程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场所。在户外游戏活动中幼儿主动活动、积极尝试,建构自己童年生活的经验和意义,在游戏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  【关键词】户外区域活动 幼儿 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191-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
期刊
【摘要】电气课程教学要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提升学生综合职业技能以及专业素养为前提,尤其是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电气课程教学从教学方法到教学内容都需要进一步革新,如此才能够满足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要求,才能够推动高职电气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关键词】电气课程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048
期刊
【摘要】备课组是学校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的最基本单位,是教师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最直接的经验来源,但是现实中备课组教研存在重管理轻研究,重形式轻效益的学科教师研修活动制约了教师的研究热情和专业发展。我校尝试“螺旋式观议课”教研模式,通过同课异构、一课多构的方式,让备课组教师对课堂教学经历“假设-实践-认识-反思-再假设-再实践-再认识-再反思”的螺旋式上升认知建构过程,破解了备课组低效教研,为构建教师
期刊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教育方面的问题越来越重视,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继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教育体系中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密切的一个部分。在当前的产教融合背景下,高校继续教育的培养模式应主动服务于学习型社会,从以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教育的培养模式向社会各种专业技能、从业资质培训模式进行转型,为社会提供“高水平、高层次、高效益”的教育服务。  【关键词】高校 继续教育 培养模式
期刊
【摘要】互联网时代加速了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拉近了人与人、国家与国家间的距离,也催生了许多崭新的经济模式和商业形式,还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有时候信息迭代速度快却不见得总是一件好事,尤其对中学生群体而言,由于缺乏完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面对信息爆炸和社会舆论导向的情况下,很可能误导学生的思想信念,例如,网络流行语言、网红经济、饭圈文化、媒体不实的新闻报道等。同时,尽管互联网不断普及,我国仍然
期刊
【摘要】不同的眼光看相同的事物就有不同的发现,我们不能以一个标准去评判一个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其特长之处,要做到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就会发掘和培养许多的专才。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 足球教学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216-02  反思小学中年级足球教学,在种种重压之下,我们很容易武断地用那种“
期刊
【摘要】为了改变学生的体质状况,我们尝试了训练的三部曲,即:第一步采取了动员;第二部采取合理有效的训练方法;第三部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通过两年的摸索,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经验。  【关键词】训练方法 评价体系 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216-01  自国家教育部从2013年开始实施学生体质测试数据上报工作以来,结合我校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新课标的这一核心理念就是数学教学要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从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几乎每一个班级中都有若干名学困生,他们的学习能力比较欠缺,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转化学困生,做好学困生的心理辅导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和提升,就成为新课标背景下教师的重要工作。  【关键词】小
期刊
【摘要】创新是推进社会发展的有机动力,高校体育教学作为学生在未来人生道路上承前启后的关键性阶段,势必要应合时代不断的创新视角有所改革。文章根据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基于创新视角对如何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旨为有效促进高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视角 高校体育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