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今社会对于艺术专业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求不断提高。而艺术专业人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取决于高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本文拟为改善高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提供参考,建议通过改学年制为学分制,增设选修课,推广工作室制度,开展社团建设,发挥行会作用,引入市场项目等多种手段,提升艺术类实践教学质量,达到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艺术专业 实践教学 市场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222-01
高校艺术专业的特点决定了艺术人才培养需要大量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不仅在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为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为社会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因此,在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专业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是高校艺术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学时较少,实践安排不够灵活。
我国教育传统重视理论教学多于实践教学,在当前的教学管理体制下,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往往是在上个学期末就将课程时间固定下来,一般不允许后续调整。这就导致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时間安排不够灵活,难以根据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及时调整实践安排,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
1.2 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相对孤立,与理论教学缺乏衔接。
艺术专业学生在理论课堂上被教授的大量理论知识,需要在实践学时,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有效转化为内在知识和技能。而艺术专业理论课程与单独设课的实践课程往往由不同教师教授,教学内容不能保证密切衔接,制约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不仅如此,实践课程之间也缺乏联系,导致实践课程各自为营,实践内容浅而分散,实践教学难以持续深入。
1.3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传统,市场导向性不强。
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立足于市场的需要,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而目前的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以指导学生完成几件独立的作品为主,作品反映的是课程内容的学习成果而非市场需求。导致学生实践作品的实用性不强或者缺乏市场价值,不能学以致用,不利于为社会培养适合市场的应用型人才。
2.高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2.1贯彻学分制教学,增设专业选修课。
学分制和学年制是两种被广泛采用的教学管理制度。多数高校的艺术专业实施的是学年制基础上的学分制。这种制度有利于稳定教学秩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质量,但不利于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进行个性化发展,对实践教学的限制也较多。而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大量实践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却是至关重要的。将学年制改革为学分制,增设专业选修课,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和时间安排自主选择课程,既能使学生预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增强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避免内部同质化。
2.2 推广工作室制度,开展艺术类社团建设。
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可以通过工作室,艺术类社团等多种方式开展。艺术专业推广工作室制度,既可以通过工作室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又便于工作室负责教师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不同工作室之间更可以通过项目合作等方式,进行联合人才培养,提升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开展艺术类社团建设,能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弥补课堂实践时间的不足。
2.3发挥行会作用,引入市场项目。
企业实践基地作为实践教学的场所,为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创造了机会。但企业以营利为根本,学校以育人为根本,企业和学校目标不完全一致,决定了企业难以为学校的实践教学提供全面保障。因此,学校到企业进行实践教学,往往停留在感性层面的参观介绍,难以开展长期,深入的合作。为促进企业和学校的深度合作,就需要充分发挥行会的作用,由行会普查企业的用人需求后反映给学校,学校根据企业需求指导专业建设;由行会出面组织教师到企业进修培训,带领学生到企业实习,最大程度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将企业项目设计引入实践教学,通过项目设计引导学生将多门课程所学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既能够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高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通过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拓展实践教学形式,借助行业力量,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桂春,唐卫民.高等教育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程笑君.高校艺术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 艺术研究,2018(4):146-147.
【关键词】艺术专业 实践教学 市场导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8-0222-01
高校艺术专业的特点决定了艺术人才培养需要大量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不仅在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更为专业知识与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提供了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为社会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型人才。因此,在艺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充分利用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实现专业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是高校艺术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1. 高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学时较少,实践安排不够灵活。
我国教育传统重视理论教学多于实践教学,在当前的教学管理体制下,艺术专业实践教学往往是在上个学期末就将课程时间固定下来,一般不允许后续调整。这就导致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时間安排不够灵活,难以根据自然和社会的变化及时调整实践安排,影响实践教学的质量。
1.2 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相对孤立,与理论教学缺乏衔接。
艺术专业学生在理论课堂上被教授的大量理论知识,需要在实践学时,通过实际操作,才能有效转化为内在知识和技能。而艺术专业理论课程与单独设课的实践课程往往由不同教师教授,教学内容不能保证密切衔接,制约了学生实践技能的提升。不仅如此,实践课程之间也缺乏联系,导致实践课程各自为营,实践内容浅而分散,实践教学难以持续深入。
1.3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传统,市场导向性不强。
艺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应当立足于市场的需要,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模式。而目前的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以指导学生完成几件独立的作品为主,作品反映的是课程内容的学习成果而非市场需求。导致学生实践作品的实用性不强或者缺乏市场价值,不能学以致用,不利于为社会培养适合市场的应用型人才。
2.高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改进措施
2.1贯彻学分制教学,增设专业选修课。
学分制和学年制是两种被广泛采用的教学管理制度。多数高校的艺术专业实施的是学年制基础上的学分制。这种制度有利于稳定教学秩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教学质量,但不利于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进行个性化发展,对实践教学的限制也较多。而对于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通过大量实践形成独特的个人风格却是至关重要的。将学年制改革为学分制,增设专业选修课,鼓励学生根据兴趣特长和时间安排自主选择课程,既能使学生预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增强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又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避免内部同质化。
2.2 推广工作室制度,开展艺术类社团建设。
艺术专业实践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可以通过工作室,艺术类社团等多种方式开展。艺术专业推广工作室制度,既可以通过工作室为实践教学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又便于工作室负责教师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不同工作室之间更可以通过项目合作等方式,进行联合人才培养,提升实践教学的广度和深度。通过开展艺术类社团建设,能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弥补课堂实践时间的不足。
2.3发挥行会作用,引入市场项目。
企业实践基地作为实践教学的场所,为学生了解行业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创造了机会。但企业以营利为根本,学校以育人为根本,企业和学校目标不完全一致,决定了企业难以为学校的实践教学提供全面保障。因此,学校到企业进行实践教学,往往停留在感性层面的参观介绍,难以开展长期,深入的合作。为促进企业和学校的深度合作,就需要充分发挥行会的作用,由行会普查企业的用人需求后反映给学校,学校根据企业需求指导专业建设;由行会出面组织教师到企业进修培训,带领学生到企业实习,最大程度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将企业项目设计引入实践教学,通过项目设计引导学生将多门课程所学与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既能够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高校艺术专业实践教学通过改革教学组织形式,拓展实践教学形式,借助行业力量,为社会培养高水平,符合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桂春,唐卫民.高等教育学.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程笑君.高校艺术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研究. 艺术研究,2018(4):14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