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乡镇企业统计指标的有效性不仅指数据来源的真实、可靠,还关涉统计人员的基本素质与技能等,要求统计人员根据乡镇企业统计指标的综合性、数量性、具体性特点处理好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有效性问题。统计人员要准确地掌握数据指标和质量指标的含义,清晰辨别这些指标所涉及的次级指标与数据,理解并知道相关指标的计算要求与基本公式等。据此进行的统计工作具有检视现状、发现问题、预测未来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乡镇企业 统计指标 有效性 质量指标
乡镇企业通过统计工作来研究自身的现状、问题、发展规律并预测未来态势,主要是通过对统计指标的分析和归纳实现的。因此,乡镇企业统计指标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乡镇企业统计指标主要指能反映某乡镇企业的某些方面在某具体实践、具体空间条件下的具体数值和数量概念。本文拟通过对乡镇企业统计指标相关因素的分析,探析乡镇企业统计指标的有效性问题。
一、乡镇企业统计指标的特点
统计指标虽然与其他多数企业一样涉及面甚广,且关系复杂,但它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其一,综合性。统计指标说明的现象是总体而非个体,但此总体乃由个体计算而来。比如,一个车间或企业的产量、产值、工时利用、工资总额等指标都是由每个进行具体工作的工人创造出来的——实质上,原始记录上的数据记录的是每个工人的生产活动情况,尚不能称之为“指标”,而车间台账或班组台账以及厂级企业各科室台账和报表里的数值,方称之为统计指标。其二,数量性。统计指标反映的是乡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现象之“量”,由数字表征,不存在不能用数字表征的统计指标。它包括数量多少、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乡镇企业统计的目标就是要体现这些数量方面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其三,具体性。乡镇企业的统计指标并非抽象的概念和数字,而是说明现象的具体事实,脱离质的内容的统计指标是不存在的,每一个指标都指向具体的实质内容或时间操作活动,因此它不同于数学领域中的抽象数字和概念。通常,乡镇企业的统计指标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大类。
二、乡镇企业统计分析中数量指标的有效性
在乡镇企业统计分析的统计指标中,类似数学研究中的“绝对数”,在统计工作中称之为总量指标。区别仅在于研究对象的具体内容及其承载信息不同而已。乡镇企业统计指标中的数量指标,表征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总规模、净规模,它是说明企业生产或工作总成果、净成果的指标。若有空间范围、实践范畴以及具体数值的设备台数、员工总数、工资总额、工业总产值等总成果和净成果指标,都可称之为数量指标或总量指标。此处所讲的净规模、净成果中,总量指标作为被减数,另一同一性质的总量指标作为减数,二者相减后的差值为正数,是为增加量,若差值为负数则为减少量,故可称之为增减量指标。如期末人数减去期初人数所得本期凈增加或净减少人数;本期工业总产值减去前期工业总产值所得为二者相比净增加或净减少的工业总产值,均为增减量指标。乡镇企业中的数量指标或总量指标,可分为时点数和时期数两种。时点数是表明现象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时点上的总量指标,其特点有二:其一,同类现象之间数值与数值相加无意义——平均值例外;其二,其数值大小与实践长短无直接关系。如某乡镇企业2015年8月底职工总数1千人,设备100台,这实际上是说该企业截至2015年8月31日之一时点的情况,它与该企业此时点前后(7月或9月)的数值相加毫无意义(若需计算季度平均数就需要相加了)。时期数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间内的总量指标,其特点亦有二:其一,同类数值可相加;其二,时期数的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关系。如某乡镇企业2015年第3季度工资总额50万元,工业生产总值150万元,则表明该企业7月、8月、9月三个月职工的工资总额相加为50万元,此三个月的工业生产总值为150万元。若季度之间的工资总额或工业生产总值相加,则表明该乡镇企业2015年半年或全年的工资总额或工业生产总值。保证统计指标的有效性,就必须对以实际记录数据为基础的班组台账或企业台账进行分析。此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乡镇企业统计信息中的数量指标,而清晰区分时点数和时期数是其关键。这虽然是企业统计工作的基本技能,但很多乡镇企业囿于资金困境及专业统计人员的缺乏,往往以非统计专业人员兼任统计工作,实际操作中对时点数与时期数混淆不清,致使很多原始记录的真实数据在班组台账和企业台账中胡乱使用,从而使台账失真。因此,保证统计指标的有效性,首先就要保证乡镇企业中统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尤其是对一些基本概念的学习和界定。所以,应对乡镇企业统计人员的基本技能定期考核,尤其是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这是做好乡镇企业统计工作、保证统计指标中数量指标有详细的根本。
三、乡镇企业统计分析中质量指标的有效性
在乡镇企业统计分析的统计指标中,所谓质量指标,类似数学研究中的“相对数”及“平均数”,在统计工作中称之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质量指标表明了乡镇企业人力、物力的利用情况以及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它是说明企业内部数量之间关系和状态的指标。
1.相对指标的有效性。两个相关的总量指标(相对数或平均数)进行对比的结果称为相对指标,用以说明现象内容的数量状况或表明其间的数量对比关系、程度、速度等。常用的相对指标有计划完成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和动态相对数。其中,计划完成相对数(%)=实际完成数值/计划数值×100%,结构相对数=某指标中某一部分数值/该指标全部数值×100%,比较相对数=某指标的某一部分数值/该指标的另一部分数值×100%,强度相对数=某指标全部数值/另一有关系而性质不同的指标的全部数值×100%,动态相对数=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00%。保证这些指标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切实掌握各指标的真实涵义及其范畴,不可将彼此混淆或以此代彼。
2.平均指标的有效性。乡镇企业统计指标中的平均指标,指综合反映某一现象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点条件下的一般水平。通常,平均指标有静态的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动态的平均发展速度、许时平均数(平均发展水平)。算术平均数反映某一现象在同一时间内各组数值的一般水平。简单算术平均是加权算术平均的特殊形式。调和平均数是指各组数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如果说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平均指标的基本公式,那么调和平均数则是算术平均数的变形。平均发展速度是指n个发展速度连乘积的n次方根,反映乡镇企业中某一现象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发展速度的一般水平,即该现象在一较长时间中逐年平均发展变化的程度。可见,如果用发展速度指标计算一个较长时期中历年平均发展速度,可用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开n次方。所谓环比发展速度,是指用每年的指标数值分别作为报告期水平,而用其上年指标数值作为基期水平,二者相除,如此得到的在较长一个时期内隔年的发展速度,可称之为环比发展速度。序时平均数是指乡镇企业某一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部同时间上的数值的一般水平。由于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可称之为发展水平,故求其一般水平也叫平均发展水平。在一定时期内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所形成的数列,叫做时间数列。所以,序时平均数计算可理解为对某一时间数列中发展水平求其平均。
四、结语
乡镇企业统计工作中统计指标的有效性,是这一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这种有效性绝不仅仅指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还关涉统计人员是否具备基本素质与技能、工作态度是否认真踏实,它要求统计人员根据乡镇企业统计指标的综合性、数量性、具体性特点处理好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有效性问题。只有保证了乡镇企业中统计指标的有效性,据此进行的统计分析及其结果才能真正反映企业发展的真实状况及存在问题,所提出的策略与改进措施才可能对企业未来发展有指导意义,其关于企业未来发展态势的预测也才具有决策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翟俊,王同刚.乡镇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J].市场研究,2002(5):45-45.
[2] 苑秀敏.浅谈提高乡镇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途径[J].统计与咨询,1995(1):28-29.
[3] 佟丽娇.浅谈如何提高乡镇统计数据质量[J].中国电子商务,2015(1):193-193.
[4] 孙芙蓉.浅谈如何提高乡镇统计数据质量[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3(3):58-59.
[5]王菊芳.浅谈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规范化[J].经济视野,2015(22):65-65.
作者简介:王兴锦(1975—) ,男,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信息质量。
关键词:乡镇企业 统计指标 有效性 质量指标
乡镇企业通过统计工作来研究自身的现状、问题、发展规律并预测未来态势,主要是通过对统计指标的分析和归纳实现的。因此,乡镇企业统计指标的有效性至关重要。乡镇企业统计指标主要指能反映某乡镇企业的某些方面在某具体实践、具体空间条件下的具体数值和数量概念。本文拟通过对乡镇企业统计指标相关因素的分析,探析乡镇企业统计指标的有效性问题。
一、乡镇企业统计指标的特点
统计指标虽然与其他多数企业一样涉及面甚广,且关系复杂,但它也有着自身的特点。其一,综合性。统计指标说明的现象是总体而非个体,但此总体乃由个体计算而来。比如,一个车间或企业的产量、产值、工时利用、工资总额等指标都是由每个进行具体工作的工人创造出来的——实质上,原始记录上的数据记录的是每个工人的生产活动情况,尚不能称之为“指标”,而车间台账或班组台账以及厂级企业各科室台账和报表里的数值,方称之为统计指标。其二,数量性。统计指标反映的是乡镇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客观现象之“量”,由数字表征,不存在不能用数字表征的统计指标。它包括数量多少、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乡镇企业统计的目标就是要体现这些数量方面的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其三,具体性。乡镇企业的统计指标并非抽象的概念和数字,而是说明现象的具体事实,脱离质的内容的统计指标是不存在的,每一个指标都指向具体的实质内容或时间操作活动,因此它不同于数学领域中的抽象数字和概念。通常,乡镇企业的统计指标可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大类。
二、乡镇企业统计分析中数量指标的有效性
在乡镇企业统计分析的统计指标中,类似数学研究中的“绝对数”,在统计工作中称之为总量指标。区别仅在于研究对象的具体内容及其承载信息不同而已。乡镇企业统计指标中的数量指标,表征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总规模、净规模,它是说明企业生产或工作总成果、净成果的指标。若有空间范围、实践范畴以及具体数值的设备台数、员工总数、工资总额、工业总产值等总成果和净成果指标,都可称之为数量指标或总量指标。此处所讲的净规模、净成果中,总量指标作为被减数,另一同一性质的总量指标作为减数,二者相减后的差值为正数,是为增加量,若差值为负数则为减少量,故可称之为增减量指标。如期末人数减去期初人数所得本期凈增加或净减少人数;本期工业总产值减去前期工业总产值所得为二者相比净增加或净减少的工业总产值,均为增减量指标。乡镇企业中的数量指标或总量指标,可分为时点数和时期数两种。时点数是表明现象在某一时刻或某一时点上的总量指标,其特点有二:其一,同类现象之间数值与数值相加无意义——平均值例外;其二,其数值大小与实践长短无直接关系。如某乡镇企业2015年8月底职工总数1千人,设备100台,这实际上是说该企业截至2015年8月31日之一时点的情况,它与该企业此时点前后(7月或9月)的数值相加毫无意义(若需计算季度平均数就需要相加了)。时期数乃表明现象在一定时间内的总量指标,其特点亦有二:其一,同类数值可相加;其二,时期数的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关系。如某乡镇企业2015年第3季度工资总额50万元,工业生产总值150万元,则表明该企业7月、8月、9月三个月职工的工资总额相加为50万元,此三个月的工业生产总值为150万元。若季度之间的工资总额或工业生产总值相加,则表明该乡镇企业2015年半年或全年的工资总额或工业生产总值。保证统计指标的有效性,就必须对以实际记录数据为基础的班组台账或企业台账进行分析。此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析乡镇企业统计信息中的数量指标,而清晰区分时点数和时期数是其关键。这虽然是企业统计工作的基本技能,但很多乡镇企业囿于资金困境及专业统计人员的缺乏,往往以非统计专业人员兼任统计工作,实际操作中对时点数与时期数混淆不清,致使很多原始记录的真实数据在班组台账和企业台账中胡乱使用,从而使台账失真。因此,保证统计指标的有效性,首先就要保证乡镇企业中统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技能,尤其是对一些基本概念的学习和界定。所以,应对乡镇企业统计人员的基本技能定期考核,尤其是对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这是做好乡镇企业统计工作、保证统计指标中数量指标有详细的根本。
三、乡镇企业统计分析中质量指标的有效性
在乡镇企业统计分析的统计指标中,所谓质量指标,类似数学研究中的“相对数”及“平均数”,在统计工作中称之为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质量指标表明了乡镇企业人力、物力的利用情况以及经营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高低,它是说明企业内部数量之间关系和状态的指标。
1.相对指标的有效性。两个相关的总量指标(相对数或平均数)进行对比的结果称为相对指标,用以说明现象内容的数量状况或表明其间的数量对比关系、程度、速度等。常用的相对指标有计划完成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和动态相对数。其中,计划完成相对数(%)=实际完成数值/计划数值×100%,结构相对数=某指标中某一部分数值/该指标全部数值×100%,比较相对数=某指标的某一部分数值/该指标的另一部分数值×100%,强度相对数=某指标全部数值/另一有关系而性质不同的指标的全部数值×100%,动态相对数=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100%。保证这些指标的有效性,关键在于切实掌握各指标的真实涵义及其范畴,不可将彼此混淆或以此代彼。
2.平均指标的有效性。乡镇企业统计指标中的平均指标,指综合反映某一现象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点条件下的一般水平。通常,平均指标有静态的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动态的平均发展速度、许时平均数(平均发展水平)。算术平均数反映某一现象在同一时间内各组数值的一般水平。简单算术平均是加权算术平均的特殊形式。调和平均数是指各组数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如果说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平均指标的基本公式,那么调和平均数则是算术平均数的变形。平均发展速度是指n个发展速度连乘积的n次方根,反映乡镇企业中某一现象在一定历史阶段上发展速度的一般水平,即该现象在一较长时间中逐年平均发展变化的程度。可见,如果用发展速度指标计算一个较长时期中历年平均发展速度,可用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开n次方。所谓环比发展速度,是指用每年的指标数值分别作为报告期水平,而用其上年指标数值作为基期水平,二者相除,如此得到的在较长一个时期内隔年的发展速度,可称之为环比发展速度。序时平均数是指乡镇企业某一现象在一定时期内部同时间上的数值的一般水平。由于不同时间上的数值可称之为发展水平,故求其一般水平也叫平均发展水平。在一定时期内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所形成的数列,叫做时间数列。所以,序时平均数计算可理解为对某一时间数列中发展水平求其平均。
四、结语
乡镇企业统计工作中统计指标的有效性,是这一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这种有效性绝不仅仅指数据来源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还关涉统计人员是否具备基本素质与技能、工作态度是否认真踏实,它要求统计人员根据乡镇企业统计指标的综合性、数量性、具体性特点处理好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的有效性问题。只有保证了乡镇企业中统计指标的有效性,据此进行的统计分析及其结果才能真正反映企业发展的真实状况及存在问题,所提出的策略与改进措施才可能对企业未来发展有指导意义,其关于企业未来发展态势的预测也才具有决策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翟俊,王同刚.乡镇企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J].市场研究,2002(5):45-45.
[2] 苑秀敏.浅谈提高乡镇企业统计数据质量的途径[J].统计与咨询,1995(1):28-29.
[3] 佟丽娇.浅谈如何提高乡镇统计数据质量[J].中国电子商务,2015(1):193-193.
[4] 孙芙蓉.浅谈如何提高乡镇统计数据质量[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3(3):58-59.
[5]王菊芳.浅谈乡镇统计基础建设的规范化[J].经济视野,2015(22):65-65.
作者简介:王兴锦(1975—) ,男,会计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会计职业道德、会计信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