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人必先正己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校长应该加强自我管理,本文从品德、胸襟、思维、才能、心态、情感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中我们可以明白:校长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和豁达的胸襟,广博的知识和开阔的思维、卓越的才能和合作的精神、良好的心态和深厚的情感,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领导艺术和水平,使自己成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校长。
  [关键词] 品德;知识;才能;心态;情感
  [中图分类号] G47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09)02-0059-03
  
  中小学实行校长负责制以后,“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决策地位。校长的思想、行为和作风在学校工作中影响全局。”①我们知道,学校内部每个人、每件事都有人管。校长谁来管?校内没有哪个机构是管校长的,也没有哪个人是校长的顶头上司。当然,学校党组织、教代会、校务委员会可以对校长的思想和行为进行监督,但监督和“管”有很大区别;当然,上级党组织、教育行政部门可以管,但上级组织不可能事无巨细地管。为此,笔者认为,校长必须加强自我管理,把自己管好。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可见,校长加强自我管理的重要性。笔者觉得“身正为范”应该成为校长的座右铭。
  
  一、高尚的品德豁达的胸襟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这种“灵魂”效应集中地体现在校长的自身形象之中。校长如果有强烈的事业心,公正求实的作风,势必使校长产生一种令人信服的影响力,使群众对校长产生发自内心的信赖、钦佩和信心,从而自觉地追随和模仿校长的模范行为。这是一种征服人心的力量,能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成为一座师生学习和敬仰的“教育之碑”。因此,笔者认为,校长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和豁达的胸襟。
  第一,校长应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做师生员工的表率,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校,热爱教师。在学校的一切活动中,公私分明、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第二,校长处事要公,心术要正,不以亲疏论贵贱,不以好恶评优劣,不为自己谋利益。俗话说:“心底无私天地宽”、“身正不怕影子斜”。群众看到你秉公办事,光明磊落,自然会对你产生一种信赖感。第三,校长应实事求是,重视未来,强调发展,立足变革,观念超前,同时又能遵循教育规律,密切联系群众,善于听取群众的意见,善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鼓励教师求真求实,让教师敢于说真话,乐于做实事,使群众对你产生信心。第四,校长要有豁达的胸襟,有时候甚至要具备忍辱负重的勇气。曾经有位校长碰到过这样一件事:一位青年教师,爱与领导“开顶风船”,一次因评优与校长发生争执,态度蛮横,口出秽语,事后还扬言要与校长干到底。而这位校长并不计较,相反主动接近他,关心他,又当面向他承认那次争吵自己也有责任,希望他能原谅。这样一来,使得那位教师坐立不安,主动找上门来,为自己的过激言辞而道歉。从此“相逢一笑泯恩仇”。所以,校长要有“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
  而不怒”的高尚修养,哪怕教师行为有明显的偏向,也要有礼让三分的君子风度。
  
  二、广博的知识开阔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一个学校的领导者,只有每天精益求精地提高自己的教学与教育技巧,只有把学校工作最本质的东西——教学与教育,教师与儿童——摆在第一位,他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成为一个有威信的博学多识的教师的教师。”校长的知识丰富,教学内行,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必将对广大师生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具有广博的知识的校长身边工作,教师们自觉不自觉的形成一种压力。“强将手下无弱兵。”只有一个知识广博的校长,才能带出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一个知识广博的校长,是一座“智慧”之碑,它使得校长与教师之间易于认同,则校长就易于启开那些原本抵触的心扉,使他们接受校长的观点,接受校长的指令,进而克服种种困难完成任务。因此,校长首先应有“磨刀不误砍柴功”的思想,坚持学习教育理论,翻阅教育报刊,充实知识,丰富信息,使自己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视野,以便站得高,看得远。只有不断开拓视野,才能更好地把握未来。其次,校长要用新的思维看待新事物,处理新问题,迎接新挑战。校长必须自觉地培养自己开放的、精确的、敏捷的、开创性的思维方式,以适应现在和未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变化。同时,校长更要精通教学,坚持深入教学第一线,做教学的行家里手。
  
  三、卓越的才能 合作的精神
  
  一个校长如果没有管理才能,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好校长。校长第一要有较高的决策水平。校长要能够依据先进的教育思想多谋善断。遇事多和他人商量,多听取领导班子和群众的意见。兼听则明,只有从群众中来的意见,才能真正落实和贯彻到群众中去。当面临群众众多的建议和意见时,校长要能够根据自己的学识水平,作出恰如其分的判断,及时果断地拿出自己的意见和主意,而不要优柔寡断,议而不决,谋而不断,坐失良机。第二,为了实现办学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应加强严格的科学管理,制定学校系列法规,使学校工作有目标,教学有要求,行动有规范,考核有标准,时间有约束,空间有范围,产生学校特定环境的“压力场”。从而使大家既能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调整,又能使其行为自动导向特定目标,并产生强大的内驱力,激发更强烈的工作热情和事业心。保证学校工作各要素、各环节之间协调有效地运转,有条不紊地进行,取得良好的整体效能。第三,校长在面临学校纷繁复杂的事务时应善于分清主次,抓住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工作,善于主动接触问题,认真分析,解决问题,带动和促进学校其他各方面工作的开展和顺利进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听课、评课是校长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如果不去听课,那么他的其他工作都会失去意义。”第四,校长应善于发挥各部门和群众集体的作用。无数事实证明,一所校风正、学风浓、管理好、质量高的学校,就一定有一个团结、勤勉、实干、高效而又具有活力的领导集体。班子成员只有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民主决策,协同作战,团结奋进,务实拼搏,整体作用发挥得好,整个学校才能上下一心,团结一致,表现出巨大的活力。也只有这样,校长才能调动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让自己从繁忙的学校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以便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更好地作出决策。
  
  四、良好的心态 成功的处世
  
  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学校也要面对社会和走向社会,形成开放格局。闭门造车、划地为牢是无法办好学校的。我们只有立足于学校,并且主动积极地投身到汹涌澎湃的社会洪流中,才能使学校不断进步,使学校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戴尔·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百分之八十五的却要靠他的人际关系和做人处世的能力。”一句话,校长要善于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网络中理顺自我与学校、自我与外界方方面面的关系,要努力成为社会活动家。因此,校长要有良好的处世心态。首先,校长要敬重上级领导,服从上级的正确领导,切实履行上级交给的职责、任务,及时而又真实地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听取意见。同时,校长在对待上级领导时也要保持独立,平等的人格,并以此垂范于众。其次,校长既要期待、争取外界的支持和赞助,也要正确对待社会上一些消极势力或因素的干扰,努力化解矛盾。校长不要到处树敌,使学校陷入“四面楚歌”的困窘境地。要善于依托乡镇或社区基层领导的威望和权力,请他们出面帮助解决某些纠葛。当然,校长也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为周边百姓“献一份爱心”。最后,不管是哪一个校长,他自身的能耐总是很有限的,惟有站在下属这一群体共同垒筑的“阿尔卑斯山”上,才能成为事业上的“巨人”。因此,校长对下属要尊重、信任,要做到“用人不疑”,但不能有依赖心理,避免出现“宾主难辨”,或者“喧宾夺主”的现象。校长要凭借自身人格魅力激发全体下属的凝聚力,把大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校长对下属要有敦厚长者的风范,而不是以“显微镜”式的目光发现其缺点,也不是以“放大镜”式的言语渲染其缺点;要时时处处尊重其人格,杜绝意气用事,做到对下属不讽刺挖苦,不揭露隐私。
  总之,校长的处世态度一般都应该比较稳重。忽冷忽热、时严时宽是不成熟的标志,需要不断“锻打”。校长要不断地通过比较、自省和征询别人意见等途径了解自己这方面的缺陷,随时加以调整、修正,还要不断赋予它新的时代内涵。
  
  五、深厚的情感 人心的归宿
  
  人的管理首先是人心的管理。任何人在感情上都需要尊重、信任和理解,知识分子在这方面尤为突出。教职工在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时,才会自觉遵守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约束。因此,校长要从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能动性着手,采取多种激励手段,多为教职工提供实现志向和发挥才能的机会,多给教职工一些“感情投资”。
  首先,校长要尊重、理解、关心师生员工,和师生员工建立起广泛的、健康的、融洽的情感联系。做到以诚待人,以心换心,多看老师的长处,多肯定他们的成绩,多表扬他们中的好人好事,善于以理服人,多采用个别进行批评教育的方法,以满足他们自尊的需要。要善于经常与师生员工接触和交流思想,主动参与师生的各种活动,多接触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其次,校长应能知人善任。管理心理学告诉我们:“要使被管理者的基本需要,特别是事业上的需要得到满足,使他的才能得到发挥,从而对群体产生归属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素质特征和个性特长。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校长应具有识才、用才、爱才之智,惜宝、琢玉、淘金之能,善于用人之长,避人之短,把他们安排到最适合发挥作用的岗位上,明责授权,让他们把长处尽情地施展出来,使人人都感受到一种事业的成就感,从而充分满足人精神上的需要,形成一种精神激励机制,激发人的进取心和事业心。
  总之,校长一定要严格自律,廉洁奉公,淡泊名利,洁身自爱,勤于探索,善于总结,努力提高自身的领导艺术和水平,使自己成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校长。
  作者系浙江省磐安县双溪乡中心小学校长
  (责任编辑 王永康)
其他文献
教育和转化调皮生,在常规方法难以奏效的情况下,如果尝试一些特殊的招数,效果也许会十分明显。  1.让调皮生为教师和班级办事我们常感叹调皮生屡教不改、自暴自弃,这其实跟教师和同学的一贯态度有关。调皮生如果从教师那里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从同学那里受到的鄙视多于钦佩,时间长了肯定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无可救药。而实际上,调皮生一般在社会交际、体育竞技或其他一些特殊的方面优于常人,却苦于得不到认可。所以,班
2007年12月4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了“国际学生评估”(PISA 2006)结果,日本学生数理成绩大幅度下滑,不及韩国和我国台湾、香港、澳门地区,这引起日本社会对教育的普遍不安,社会舆论和学生家长纷纷抨击现行的“宽松式”教育,要求各级政府采取措施、建立举国体制,阻止学生学力进一步下滑,重新振兴教育,以确保科技大国地位。  日本文部科学大臣表示,学生科学应用能力排名下降,令人非常
记者:赵校长,你好!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的名字在教育界是响当当的,作为这所名牌学校的校长,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学校的基本情况。  赵校长: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于1952年建校,200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首批示范性中学,2008年更名为牡丹江市第二高级中学。校园占地面积近5万平方米,拥有2.8万多平方米的教学楼群。现有79个教学班,4500余名学生。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325人,其中
[摘 要]宽容是一种教育态度,也是一种教育策略。本文研究了宽容的教育论意义,从知识学习、言行规范和道德修养三个维度描述了作为一种教育策略的宽容,在实际教育工作中的操作技术。  [关键词]宽容;教育;知识学习;学校纪律;道德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G40 [文章编号]1672-1128(2012)023-0055-03  宽容是指一个人虽然具有必要的权力和知识, 但是对自己不赞成的行为也
合作是文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指出,学会合作是面向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   合作学习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在课改之初,被教师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之中。那时,课课有合作,人人有合作,成为课堂一道固有的风景线。然而,时过境迁,在人们的
“龙门发轫进无疆,一柱中流海上……”在慷慨激昂的校歌声中,上海中学的校门迎着绚丽的朝霞徐徐开启。这所创办于1865年,前身为龙门书院的古老学校在新世纪的教育浪潮中依然身先士卒。140余年的上中往事,每每触及,都让人百感交集。回忆如同开启一缸封存已久的陈年佳酿,初闻是醉人的清香,细品则如将熟的梅子,酸涩中带一点甘甜,被冲击的心灵油然升起一种难以名状的劲道。  回眸上海中学的发展与育人史,可以说这是中
一度非常时髦,且成为新课程研究热点的小组合作学习似乎一夜之间销声匿迹了。不可否认,作为一种上世纪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很快被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和方略,其实效显著。可是,是什么原因使得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由原先的“蛙声一片”到现今的“沉默是金”呢?是我们的理论研究不到位、不深刻,是我们的教师缺乏研究热情,还是教师已经转移了研究兴趣,或认为已无研究的必要了?为了更深刻
2009年是我国著名教育家林砺儒先生诞生120周年。林砺儒,1889年生,广东信宜人,早年留学日本,1919年开始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前身)教授,1922年7月-1927年7月、1928年5月-1930年6月兼任师大附中主任,是我国实行中学“三三制”的开路先锋。在此之后,林砺儒先生先后担任中山大学教授、广东文理学院院长、广西桂林师范学院教务长、厦门大学教授等,他宣传抗日救国,坚持与国民
我不愿风推着我往前走,匆匆忙忙。我宁愿逆着风往前挪,就算跌跌撞撞。  —阿匠  有手艺梦想的人很多,做手艺的却少,愿意以匠人自居的更微乎其微了。25岁的阿匠是一个。  阿匠叫郑思,她介绍:“郑重思考的郑思。”她的匠人之路,就是她郑重思考后的决定,在现在看来,也是她毕生追求的方向。  大四那年,喜爱木头的阿匠从广西来到北京,跟着素元木作的师傅学木工直到毕业。2009年,刚毕业的阿匠又迷上了扎染。她来
[摘 要] 礼仪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关键,古今中外都非常重视。在借鉴分析中国礼仪教育传统与西方体谅德育、道德认知发展等德育模式的基础上,华景小学提出“优雅华景人”的教育模式,面向学生生活,重视实践中的道德情感体验,注意创设优雅的教育文化氛围,促进了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  [关键词] 礼仪;道德教育;德育模式;优雅华景人  [中图分类号] G4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