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献翻译中的理解与表达r——《求是》英译札记

来源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fzzf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是正确理解原文和准确再现原文的动态过程,其中理解和表达是翻译的两个主要阶段.理解与表达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构成了翻译的主要矛盾.正确处理理解和表达的关系是提高译文质量,提升译文传播效果的必然要求.本文以《求是》的英译为例,从译者的翻译实践出发,通过总结和梳理理解中的难点和表达中的策略,探究在中央文献翻译中正确处理两者关系的途径和方法.
其他文献
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需要社会各个领域力量的汇聚,人才建设尤为重要.地方性本科院校在开设专业、培养人才等方面与地方经济发展存在诸多契合点,以文化、科技、卫生为内容的暑期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在服务地方经济、实现科技推广、开展社会服务等方面对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南方某地方本科院校G校暑期三下乡活动结合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实施“点对点”和“项目式”方式开展活动,成效显著.
卢梭在其成名作也就是1749年回应第戎学院征文题目“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的论文中就提出了“返归自然”的观念,这种生态观不仅给浪漫主义思潮开辟了道路,而且影响了后世的许多作家,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就是其中一位.勒克莱齐奥一直很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他的文学作品从内外两个方面都体现了卢梭的“返归自然”观.
20世纪70年代,随着教师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对“二次成长”概念的提出,国际国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力度也随之不断加大,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数量也在近几年迅速增加.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专业生态进行分析,包括技术生态、发展生态、文化生态、社会生态等生态视角.对专业要求进行研究,可分为作为学习者的要求及作为教授者两方面的要求.对专业旨趣进行研究,则包括理论旨趣研究、实践旨趣研究及解放旨趣研究等不同取向.基于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达到研究内容与探究方法的空泛性与深入化、当前研究与未来希冀的单一性与多元化、
毛泽东诗词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其英译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毛泽东诗词的英译过程中,译者介入难以避免,但译者不能超越原作者.事实上,由于受意识形态、诗学形态、文献资料、翻译策略等因素的制约,不同译文所建构的毛泽东形象也不尽相同,甚至存在着一些不当不妥甚至谬误之处.为了实现译文“信、达、雅”的和谐统一,建构真实、客观、立体的毛泽东形象,译者要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研究相关文献,正确认知毛泽东诗词创作的背景;二是要以恰当的表达方式充分体现原文的思想内容和风格特点,力戒过多介入.
学科核心素养对于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具有一定的时代要求.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困境包括:议题主题方向出现偏差;议题选择缺乏生活真实;课堂活动重形式轻内容;教学评价重部署轻落实.因此,必须提出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对策,即加强政治认同,基于思想和学情创设议题情境;培养科学精神,结合教材和生活确定议题内容;增强法治意识,借助社会热点开展议题活动;组织公共参与,针对素养逻辑实施议题评价.
在中国“淘宝村”发展的实践中,部分农村囿于内生发展能力不足,政府取代农民成为推动“淘宝村”形成的主导力量,而由此导致的农民发展主体地位缺失问题,成为较多学者批判政府驱动模式的焦点.通过对政府驱动“淘宝村”不同模式(即政府推进模式与政府培育模式)的自我成长机制研究发现:两者均会向自发驱动模式演变,在演变过程中均会形成自我成长机制,农民发展主体地位逐渐确立;但其内在机理有所差异,自我成长机制形成速度不同,且各成长阶段的主导因素各不相同.由此,政府驱动“淘宝村”自我发展机制的形成与农民发展主体地位的复位得到实践
“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的目标基本达到,任务基本完成,成绩可喜.但发展不平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不少问题,农民信息意识淡薄,信息知识贫乏,信息人才匮乏.针对存在的问题,高校可采取相应对策,强化村民信息意识,加强村官培训力度,传授农业信息技术,培养优质“三农”人才.高校可以通过产学结合、校村互动、校企合作、创新教学体系等措施来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
毛泽东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载体,新时代深化其英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译场式毛泽东著作英译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活动,在有效确保原文思想传达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周期较长、成本较高等问题.许渊冲、辜正坤、李正栓等译者也曾尝试开展非译场式毛泽东诗词英译,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对于这类英译,我们要加强质量把关,以防有损原文的思想内容和美学价值.
在“项目制”背景下,社区教育项目制治理逐成趋势.实施社区教育项目制治理对贯彻落实社区教育政策、提高社区教育质量、丰富社区教育资源等具有积极意义.但与此同时,也极易导致社区教育治理目标的异化、治理样态的碎片化、治理路径的“项目依赖”、治理结果的“马太效应”等非预期后果.因此,应辩证看待社区教育项目制治理的利与弊,在大力推进社区教育“项目治教”的同时,需努力防止其负面效应.
为了解在“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的推动下,广东省实施融合教育的推行条件是否成熟,采用自编问卷对广东省教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从资源教室责任教师视角看来,广东省融合教育接纳度整体偏低;融合教育的环境接纳度、教学接纳度低,融合教育实务现场的挑战大,对融合教育的利好不太认可;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教师认为融合教育挑战相对最小,而最为认可融合教育有利于身心障碍学生发展;女教师更愿意接受融合教育,认为融合教育有利于身心障碍学生的发展;学历会影响教学接纳与融合教育正向态度,拥有越高学历的教师其教学接纳度越高,也越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