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新型传染病发现初期快速高效应急机制的研究

来源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jsdsd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总结2003年非典特别是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的成功经验和沉痛教训,对比今天中国疫情与世界疫情的发展轨迹,大量的事实说明:新型传染病防控越早,效果越好,损失越小。本文就建立新型传染病发现初期快速高效应急机制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新型传染病;发现初期;应急机制
  新型传染病是指可由任何病源体引发的新出现于人类的传染病。由于人类对该传染病普遍没有免疫力,故其可能导致死亡或不同严重程度的病变,亦可能引致持续性社区爆发,或演变成大流行,造成严重后果。新型传染病发现初期快速高效应急机制就是以“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为根本防控原则,力求把“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隔尽隔、应检尽检”的总体工作要求“抓实抓细抓落实”,力求以规范化、标准化的客观制度程序彻底杜绝因地方的、部门的、人为的主观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甚至是严重后果,力求用最严密的制度笼子把新型传染病彻底遏制在初期,从而根本上“避免小病酿成大疫”的情况发生。
  该机制由五个方面的制度构成,重点突出“早”的原则和“尽”的要求。
  一、完善2小时内网络直报制度
  在《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监测、排查、管理方案》,区、县及市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两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不明原因传染病,立即上报县卫健委和市卫健委。市卫健委必须在12小时内派出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立即通过网络直报给省卫健委和国家卫健委。
  市级医院发生两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相关性的不明原因传染病,必须在12小时内组织院内专家进行会诊和排查,仍不能明确诊断的,立即通过网络直报给市卫健委、省卫健委和国家卫健委。
  各级卫健委明确回复启动24小时内快速反应制度后,方为成功报告。
  二、24小时内快速反应制度
  (一)由国家卫健委牵头,迅速成立不明原因传染病防控临时指挥部,统一指挥协调传染病种类确诊前的防控工作,地方政府和其他部门全力配合。
  (二)迅速采集样本送达至少三家及以上国家卫健委指定或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传染病种类确诊检测,尽快查明病源体。
  (三)迅速组织成立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组,对已有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尽快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四)迅速组织成立中医治疗专家指导组和西医治疗专家指导组,制定诊疗方案。以已有病例临床症状和临床医生的建议为主要依据,制定能快速高效零遗漏收治疑似病例的临床诊断参考标准,坚决杜绝疑似病例因高门槛诊断标准无法入院隔离治疗带来的严重传播后果。
  (五)区域内医疗机构内部预警。一是通报不明原因传染病疫情发生具体情况;二是以“应收尽收”为原则立即开展疑似病例的全面排查和收治工作;三是公布临床诊断参考标准,在没有能够确诊的检测手段之前,病例收治以临床诊断为依据;四是立即提高医疗机构的防护标准,加强医院就诊者和住院患者的防护工作;五是立即提高医护人员的防护标准,加强医护人员防护培训工作。
  (六)通过手机通讯平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化手段,通过公安、社区等部门,立即对疑似病例的行动轨迹和密切接触者进行全面追踪排查登记。
  (七)制定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居家隔离观察预案,编制居家隔离手册。
  (八)对医疗应急物资需求量进行预测同时制定企业生产预案。
  (九)对省级、市级医疗应急物资进行统一调配。
  (十)迅速组织专家通过诊断试剂等现代检测手段对已知传染病进行逐一排除,全面检测排查后仍无法排除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立即启动72小时确诊准备制度。
  三、72小时内确诊准备制度
  (一)集中检测力量,加大检测力度,快速甄别确定病源体(根据公开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27个小时就测出了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72小时测出了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
  (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对可能的传染源和传染源所在区域实行全面严格的封闭管理和消毒。
  (三)加大流行病学调查力度,重点调查是否存在人传人现象,特别是医护人员是否存在感染现象。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全力配合调查,如实快速提供专家组需要的资料。
  (四)中医治疗专家指导组和西医治疗专家指导组在初步治疗的基础上,制定中西医轻、重症分类治疗方案。
  (五)组织中医专家研究居家隔离观察中药预防方剂、集中隔离观察中药防治方剂,充分發挥中医中药在疫情发生初期独特的防治优势。
  (六)立即对疑似病例所到场所进行全面消毒管理。
  (七)不论是否存在人传人现象,立即对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施居家隔离观察,发放居家隔离手册,配送中药方剂。通过非药物性干预和药物性干预,最大限度降低密切接触者进一步传播的可能。
  (八)全面追踪排查登记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以及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可能被疑似病例传染的非密切接触者。
  (九)制定详细的定点收治医院和分散接诊医院管理预案。
  (十)制定疑似病例发生区域全封闭管理预案。
  (十一)制定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观察预案,落实抓细人员、地点等相关事项安排。
  (十二)制定确诊检测试剂盒研发预案。
  (十三)制定国家医疗应急物资调配预案。
  (十四)制定新型传染病全国预警预案。
  (十五)筹建国家新型传染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
  (十六)不明原因传染病发生地区域内预警。详细通报临床症状;请区域内有症状者尽快就疹,无症状者高度警惕;暂停区域内一切聚集性大型活动;详细如实通报政府和相关医疗机构所采取的措施,消除群众的恐惧情绪。
  (十七)通过病源体检测,确定为新型传染病,立即启动1小时内应急响应制度。   四、1小时内应急响应制度
  (一)上报中央。
  (二)上报世界卫生组织。
  (三)撤销临时指挥部,由国务院牵头成立新型传染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
  (四)新型传染病所在省立即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所在市立即落实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
  (五)立即组织中西医专家,在已有的临床诊断参考标准基础上,继续坚持以快速高效零遗漏为原则,制定明确的新型传染病临床诊断标准,作为疑似病例的收治依据。
  (六)立即启动新型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和分散接诊医院管理方案,以“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为原则,切实做好分散接诊、病例转运、集中收治等相关工作,力争实现疑似病例第一次就诊就能收治入院,严防严控疑似病例因长时间得不到救治、在外多处就诊可能带来的恶性传播。
  (七)不论是否存在人传人现象,必须“做出最坏的打算、付出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以“应隔尽隔”为原则,力争在第一时间彻底切断传播途径。一是立即对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实施集中隔离观察;二是立即对疑似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密切接触者实施静态隔离观察(在本地的居家隔离观察,在外地的到指定地点隔离观察);三是立即对特定时间和空间内可能被疑似病例传染的非密切接触者实施静态隔离观察。为确保将新型传染病彻底控制在初期,隔离时间宜长不宜短,建议20天以上为宜。
  (八)立即对疑似病例发生区域实施严格的网格化、地毯式全封闭管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坚强堡垒作用。
  (九)立即在流行病学调查专家组的基础上成立新型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专家攻坚组,在新型传染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重点进行溯源调查和传播途径调查,特别是人传人情况的调查。一旦确定有人传人现象,立即启动链条更长、范围更广、规模更大的追踪排查和隔离行动,力争以最快的速度彻底切断传播途径。
  (十)立即启动新型传染病人传人情况一线医护人员网络直报平台,确保第一时间掌握是否存在人传人现象。一线医护人员发现或怀疑有人传人的情况,可以立即通过平台直报到国家卫健委,卫健委立即派出专家进行核实。情况属实,给直报人重奖;情况有异,免除责任。平台保护所有直报人的隐私。人传人现象得到确认并权威公布后或疫情彻底结束,该平台关闭。
  (十一)集中力量在最短时间内研发检测试剂(根据公开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2天内就研制出了高特异性PCR检测试剂),以“应检尽检”为原则,尽快实现疑似病例确诊排查的全覆盖。
  (十二)制定快速检测方案。集中检测人员和检测力量,下放检测权限至一线省市检测单位,避免样本检测的大量时间花费在送检的路程中,争取在最短的时间里出检测结果。
  (十三)新型传染病全国预警。
  (十四)启动国家医疗应急物资统一调配方案。
  (十五)制定详细的后续快速跟进应急管理方案。
  五、相关基础保障制度
  (一)“早发现、早报告”相关基础保障制度。
  一是完善业务培训制度。对全国医务人员特别是传染病一线医护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定期培训,明确“早发现、早报告”的重大责任,提高业务能力,掌握相关技能。
  二是完善网络直报制度。运用现代科技对现有不同平台进行整合,形成全国统一的网络直报平台,设立不明原因传染病网络直报专栏、新型传染病人传人情况一线医护人员网络直报专栏和专家信息快速共享专栏。
  三是建立调查专员制度。卫健委或疾控中心设立传染病调查专员,下派到一线,对各大医院实行网格化分片管理,专门负责传染病信息的采集,确保新型传染病及时发现和报告,变被动监测为主动监测。
  (二)“早隔离、早治疗”相关基础保障制度
  一是新型传染病集中隔离点基础准备和临时征用制度。二是新型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基础准备制度。
  三是“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实现新型传染病患者的免费就医,从制度上彻底解决患者因费用顾虑耽误就医带来的传播风险。
  (三)医疗应急物资平时四级储备、战时统一调配制度。建立国家、省、市、企业四級储备体系,企业储备为主,企业储备与政府采购相关联,通过四级储备和企业延期销售等方法,在保证应急要求的基础上实现成本最小化。
  (四)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一是增加新型传染病专属条款;二是细化法律责任,特别是刑事责任的具体量刑标准和实施细则,严惩瞒报、谎报、缓报、漏报等导致错过防治黄金时间、小病酿成大疫的行为。
  (五)建立新型传染病重要贡献者奖励制度。
  注:有“”部分为习近平总书记原话。
  作者单位:中共黄山市委党校
其他文献
摘要:一场突至的新冠大疫危情,检验了我们抵御重大危情风险的能力,也考验了我们的社会治理能力,更对基层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突发灾难危情,基层社会治理有哪些冲击和压力?如何化解?战态化管理对化解灾情发挥巨大作用,推进战态化管理对应对突发灾情十分必要。  关健词:突发灾情;基层社会治理;战态化管理  一场突至的新冠大疫,检验了我们抵御重大危情风险的能力,也考验了我们的社会治理能力,更对基层治理提出了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择期与急诊两种不同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思路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以2020年3月到2021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胆囊炎患者110例进行研究,基于不同服务模式划分为两組。常规组采用急诊手术。实验组采取择期手术。基于手术指标、不良反应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的相关手术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数据指标具备较大差异,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指标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常规组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发展与时代进步,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近些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兴的文学创作形式,网络文学、同人文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然而,我国知识产权方面保护并没有做到十分完善,并且法律没有对于同人文的明确规定,在同人文的侵权认定存在模糊地带,使得原作者的著作权难以得到保护,甚至侵害原作者相关的自身利益,如何理清原作品与经过二次创作的作品的独创性区别?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 著作权;再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神经重症患者多重耐药菌菌种分布情况及感染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本院1年内(2020年6月-2021年6月)神经科收治86例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神经科收治86例重症未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对比组,回顾性分析临床病历资料,明确多重耐药菌菌种分布情况及感染危险因素。結果:86例神经重症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150株多重耐药菌,包括革兰阴性菌102株,占比为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全面性护理在腹腔镜下肾肿瘤患者行肾部分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用我院2020年6月-2021年5月收治的肾肿瘤患者78例作为讨论样本。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全面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予以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全面组予以全面性护理。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全面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核磁共振检查前镇静药物的应用效果以及护理策略。方法:研究样本为我院2020年1月-12月收录的198例实施核磁共振检查的患儿,所有患儿在检查前均进行镇静药物处理,并在检查整个阶段落實综合护理干预对策,回顾性分析患儿的资料,总结镇静与护理效果。结果:患者在使用镇静药物以及护理干预对策后,患儿均顺利完成核磁共振检查,且没有出现任何镇静副作用,患儿家属镇静与护理满意度较高。结论:患
期刊
【摘要】目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开展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对血压波动产生的影响做探究。方法:对2018年11月到2020年7月的7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做分组(随机数表法)研究,分为甲组同乙组,两组均37例患者。乙组常规护理,甲组社区高血压慢病管理,比较血压波动情况、遵医行为和健康知识掌握度。结果:不同干预实施后,不论是夜间还是白昼,甲组的舒张压波动值、收缩压波动值都低于乙组(P<0.05)。甲组总遵医行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发生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护理的效果。方法:于我院实施预防护理前后各随机抽取95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前)和观察组(实施后),对对照组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比两组感染率和满意度。结果:手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非层流手术室、手术时间≥3h、手术室温度、有参观人员、切口长度≥10cm、留置引流管、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照组感染率21例(
期刊
摘要:社会化阅读作为一种以读者为核心的全新阅读模式,在强化阅读互动与分享,开启数字出版业新纪元的同时,也在监管难度较大的新媒体场域之下给版权保护带来了新的难题。当下,社会化阅读版权问题主要归因于缺乏制度保障以及市场竞争。因此,在保护社会化阅读商业模式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完善版权保护与许可制度,规范用户创作与传播行为,进而共同推动移动终端社会化阅读的平稳前行,创造更加自由有序的社会化阅读市场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治疗的4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n=20例,实施优化急诊护理)和对照组(n=20例,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接诊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确诊至内科治疗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