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验教学从细节入手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uqiu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教育和科学的本质都是“求真”,而如何通过科学课让科学教育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学生身上,是摆在教师面前最现实、最不容回避的问题。在近一年的科学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往往忽略了一些课堂教学中的细节问题,而在学生求真的过程中,对这些细节的关注也体现着科学的本质。
  下面,笔者列举几个感受最深的“细节”,希望能带给同仁带来一些思考。
  思考一:实验材料隐蔽性的细节
  实验器材是科学课中必不可少的设备,教师在上课前都会把这些器材整齐地放在实验台上,或者随意摆放在教室的一角。这些设备往往会透露本堂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过早地了解教学内容,导致他们失去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能保持实验器材的神秘性,像变魔术一样一件一件地把实验器材展示在学生面前,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如在教学《纸》这课时,笔者把实验材料全部放在了学生的实验桌上,等待上课。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桌上摆放的实验材料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导致一部分学生很难集中精力听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有了这一次的教训,等到下一次上课时,笔者把实验材料事先放在比较隐蔽的地方,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用完了以后再收回去……就这样,笔者不停地像变魔术一样总能从学生熟悉的地方拿出实验器材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思考二:学生回答提问的细节
  在学生发言时,很多教师得到了自己需要的答案,就会重复或打断学生的发言。重复是为了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以便学生能按照教师既定的教学设计走下去;打断是为了节约时间。教师都有这样的心理:“既然已经回答出来了,后面的就不要说了,课堂时间多宝贵啊!”有的教师怕学生后面的话说错了,还要花时间和精力去纠正,所以就不让学生再说了。笔者认为这不是一个好现象,换位思考一下,你在发言时喜欢被人打断吗?被人打断会让你觉得没有受到足够的尊重。也许,有人愿意别人重复自己说过的话,因为这样会让人觉得你的谈话被人倾听或受到重视,但仔细想想,你说的每句话都被人重复,这会是什么滋味?别人听了你的话后,只是机械地重复,达不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这也是在教学中应该关注的细节之一。
  思考三:探究技能方面的细节
  在科学课中,教师很重视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在设计教学时,也加强了对探究活动的安排,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学生们也兴高采烈。但是如果教师能注意一下这些热闹的背后:学生是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每一个活动中?在热闹的活动中,我们经常看到无所事事、东张西望的学生;看到目标不明确、方法不正确的小组探究活动……经过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实质在于学生缺乏探究的技能。许多教师认为只要给了学生探究的任务、材料与时间,他们就能进行自主探究,但是没有科学的探究技能做基础,这样的活动只会流于形式,其实质是远离学生的低效活动,而真正的科学活动是包括了观察、提问、猜想、调查、验证、解释、交流等一系列环节。那么,如何使科学课的活动变为真正有意义的科学活动呢?对此,笔者的建议是进行有计划、有侧重的逐步训练。
  有计划、有侧重的逐步训练是指教师先要全面了解学生现在所具有的探究技能水平,再结合科学课程中所呈现的探究内容,需要学生掌握的探究技能目标,在活动前教授相应的探究技能,并在实施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从而使学生真正接触科学,在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探究能力。如在开展科学教育时,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在活动中有计划、分步骤地对提问技能加以训练。笔者希望通过这种训练,最终使探究能力的各个方面串联在一起,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始终发挥效用。
  教师只有关注实验中的细节,使学生顺利地完成教学活动,并引领学生深入开展科学探究,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考棚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班级是高校最基本的单位。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学生人数的增多,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高校教学管理也发生了重大的变革,班级建设与管理逐渐成为难点问题。本文从学生工作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大学班级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并对强化班级建设与管理提出了若干意见。   关键词:高校 学生工作 班级建设      班级是构成高校育人系统的一个学校基层组织,是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及管理活动的基本承载
近几年,各地的中考题中出现了设计新颖的整式加减试题。为了便于学生把握中考方向,笔者列举了几个例题加以说明,希望能帮助广大考生取得优异的中考成绩。  一、赋予代数式实际意义型  例1.对单项式“5x”,我们可以这样解释:香蕉每千克5元,某人买了x千克,共付款5x元。请你用另一个实际生活事例对“5x”作出合理的解释。  解析:本题没有标准答案,如“毛笔每只5元,小红买了x只,共付款5x元”“摩托车每小
当笔者刚听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这门课肯定枯燥、无用,学生一定不愿听。但在上了一段时间的课后,笔者发现只要教学方法得当,学生还是会对这门课感兴趣的。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想上好这门课,就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只有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达到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目的
当家长在一起交流时,基本都是在说自己的孩子怎么怎么让人不省心,都会羡慕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习惯好、聪明上进。但是,什么样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呢?有人认为学习好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有人认为能力强的孩子是聪明的孩子;有人认为能考上大学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这样的评价标准,我以为有待商榷,评价孩子要客观全面,要善于发掘和激励孩子的优秀表现。  我们静下心来细细分析这些家长眼中的“笨小孩”、“差等生”、“问题
新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中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还需要我们积极探索,找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办法。对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钻研教材,挖掘课文蕴涵的情感因素   备课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俗语说得好:不打无准备之仗。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写好教案,准备好教具。备课时,教师要考虑清楚整堂
在日常生活中,初中生听到的、看到的以及与人交流的都是汉语。因为平时没有说英语的环境,所以学生即使学了英语,也是“哑巴英语”,谈不上实际的运用。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听说训练,也限制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  从事中学英语教学多年,笔者发现学生只知道依靠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其实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朗读和背诵是提高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英语朗读和背诵能力。  一、朗读和背诵的优势
摘要: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面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开发学生的创新个性这些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做了有益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 创新个性 数学素质  一、贴近生活,缩短数学与学生的距离  教师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再通过简单的判断
让教育变得“有情有义”,是美好教育的一种诗意追求。情,是一个美好的字眼,一旦与教育结合在一起,哪怕是沙漠化的心灵,也能流出清泉,长出花草。  其实,我们的教育并不缺少师爱,绝大多数教师的心肠都是热的,他们的爱如燃烧的火把,无私地传递着教育的温度。可是,为什么学生感受到的仍然是教育的冷酷?这说明,教育的爱存在盲区。美好教育就是要让“有情的教育”温暖教育的每一块地带。  “有情的教育”不是着眼于个体的
一、政治课堂中“多媒体强迫”现象产生的背景  新课程,新在何处?它新在理念,它更多地关注生活、关注社会,谋求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有机结合;它新在方法,它倡导开放性、实践性基础上的合作、探究,践行深层次的师生活动和生生活动;它新在评价,它赋予学生主体地位,通过形成性、肯定性等多种评价方式,构建出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当然,新课程要想体现出“新”,还需要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支撑,这是新课
长期以来,教师们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为“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强化”,作业内容拘泥于课堂知识,局限于教材内容,导致作业陷入了题型呆板、形式单调的困境中,这种作业形式严重禁锢了学生潜能的发展,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作业的主体——学生出发,既要在具有趣味性、调查性、生活性和开放性的前提下设计有效的课外作业,又要引导学生通过创造性的作业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让有效的课外作业成为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