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AndSee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进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推动教学的发展。“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观点,本文就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以及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自主;合作;探究;互动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进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教师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充分重视并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推动教学的发展,走在时代的前列。“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观点,同时新课程呼唤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教学整合。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提高其课堂的教学效果,这是我校曾启动的《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课题的子课题之一。笔者在信息技术与品德与社会教学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尝试和探索,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新课程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即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互动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实现自主学习
  美国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多媒体网络技术具备大容量储存教学信息的优势,它可以穿越时空的界限,拓展传播的信息范围,图、文、声、像并茂,弥补传统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因时间、空间等存在的不足。三维动画功能音质优美、图像斑斓、将文字符号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为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学习材料,能调动各种感观,增强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魅力。使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学生产生好奇心理,因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色彩鲜艳、新颖生动而集中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使其學习主动性更强、思维更活跃。
  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的《走访遗迹看历史》中,笔者结合课文的内容,从网络中下载了电影《火烧圆明园》的片段(烈火焚烧、建筑倾倒的声音和场景)让学生观看,通过看圆明园被烈火焚烧的画面,听建筑倾倒的声音进行情境创设,在音、形、像等多元信息的刺激下,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强烈振动,迅速投入到与课文内容相应的一种激昂悲愤的情绪中。正由于这种情感内驱力的作用与影响,学生此时产生一种强烈的学习需求与学习动机,于是,让学生与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再在班上汇报,同学们滔滔不绝地把自己的真实感受说出来,课堂上的效果可真算是立竿见影。
  因为播放的电影片段使学生目睹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将学生内心的愤怒和伤痛发泄至极点,从而更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通过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产生直接、强烈的感染、刺激,相对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有着不可比拟的良好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促进沟通交流,实现合作学习
  当今社会的优秀人才要能够处理好与他人的协作关系,集众人之智慧取长补短,而教师就肩负着培养未来优秀人才的重任。因此,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较多的讨论、交流机会,让他们集思广益、互相切磋,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利用网络可以让学生通过局域网合作学习、小组交流等多种有效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使学生与别的同学交换意见和看法,在共同交流中完成学习任务。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的《地球上的红飘带》时,为了突破课文的重点,我校老师结合中央电视台当时举行的“我的长征”大型活动设计了一个“重走长征路”活动,让学生先通过网络选择自己喜欢的“资源”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在交流中,有的通过图片资料,了解到红军长征的路线,经过了哪些省份;有的找到红军长征翻过了的大山;有的找到红军长征渡过了的主要河流;还有的通过文字资料查到了红军开始长征时的人数,到达陕北以后的人数。学生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小组学习,汇报交流知道了红军长征中走过了11个省市,翻过了24座人迹罕见的大山,渡过了18条河流,三次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到达了甘肃、陕西革命根据地,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们通过网络中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等,在别的同学汇报中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学生个人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与小组的同学们共享,让他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更快地扩宽学生的视野,从而深刻地感受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
  三、运用信息技术,引导质疑解难,实现探究学习
  明代著名学者陈敏章曾经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现在的品德与社会课堂还存在着不少的串讲串问的现象,老师牵着学生走,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权给夺去了。实践证明: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巧妙结合信息技术,合理地把握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演示契机,能更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更好地把质疑解难引进课堂。由于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储备有限,思维发展尚未成熟。因此,网络中生动有趣的文字、画面能吸引学生主动钻研、思维推导,使学生逐渐掌握提问的技能。当然,质疑是手段,解疑是目的。因为网络是一个“天然的图书馆”,它给学生解答疑难提供了完备的场所。当学生遇到困惑时,只要将鼠标一点,庞大的学习资源库便展现在眼前。利用网络解决疑难,同时也能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征服感,从而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主动探究的精神得到充分发挥。
  如在学习《地球上的红飘带》一课中,笔者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鼓励学生将疑难问题输入计算机,在网络中质疑。例如学生质疑道:“所谓红军不怕远征难,那么红军们在长征途中遇到过哪些艰难险阻呢?”针对这个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利用笔者制作的“拓展资源”进行自主探究,让他们适时看到:《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的录像片段。当这些未曾履迹的资料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不禁发出了敬佩的赞叹声。这样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红军战胜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通过再现情境,让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从而感染了学生的情绪,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产生了与情境相应的情感,使教学变为具有吸引力的有意义的活动。   老师采用了非常生动形象的录像来表现红军长征的艰辛,让学生融入情景中,这样比单纯的说教更能激发学生对红军的崇敬及爱国的情感。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不仅架起师生间的桥梁,还成为他们学习途径之一。
  四、运用信息技术,活化教学内容,实现互动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有其特有的优越性,就是能够活化教学内容,能够把书本上的教学内容立体化地、活生生地呈现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地处理教材,运用网络适度地补充或重新组合教材,活化教学内容,给学生创设生动、多视角的教学环境,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使教师、学生、教材、网络资源“水乳交融”,从而让师生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与网络环境间的互动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體现。网络教学以其在线交互的平台和文件管理工具,为学生的学习交流及老师的教学点拨提供了适时的帮助。
  如在四年级下册《学会安全自护》的教学中,笔者结合课本第88页中“法官阿姨的忠告”,运用asp技术制作了“安全小卫士”这一网页。学生可以把作品直接发送到网上,老师和其他同学都能看到学生个人的学习成果,老师和其他同学在堂上还可以互相补充,互相提醒。有的同学写出了摔伤骨折后的处理方法;有的同学写了煤气中毒的防范;有的同学还列举了陌生人用物品引诱时该如何做……这一环节,学生用文字和插图等表述想法,展示做法,暴露问题。经过这个思维过程,认知过程,学生在师生交流、碰撞中,逐步形成自护能力,使自己的认知得到发展,从而掌握正确的安全自护方法。使网络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起到学生的“认知工具”与教师的“教学工具”的作用,提高了教与学的针对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使学生广泛地接触和了解社会,就必须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以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其中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包括影视节目、录音、录像、VCD、网络、软件等音像资源。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这一课题的研究和实施将会有助于小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爱学、乐学,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为他们今后人格的和谐发展与完善奠定基础,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何克抗,吴娟.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高中新课标的目标,而历史解释素养在五大核心素养中处于最核心的位置。文章以《罗斯福新政》一课的教学为例,选取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素养,就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做了一些初步探索。  关键词:中学历史;核心素养;历史解释;罗斯福新政  人教版《罗斯福新政》一课选取历史解释素养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一种教学实践,主要基于两点认识:一是从概念内涵来看,历史解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是为了不教。”一群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让我深刻领会到了这句话的真谛。  当我按照教学设计和三年级的学生一起回顾立定跳远的动作,提出“立定跳远动作分几拍完成”这一问题的时候,学生的回答各异:“分三拍完成”“分四拍完成”……  学生的声音此起彼伏。是三拍、四拍还是更多拍呢?学生各抒己见,争论不休。  这时,学生们不约而同向我投来信任的目光,意思不言而喻,是让我表个态,并都希望从我
摘 要:新课标要求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而数学教师作为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引路人,要积极充当好主导的角色。文章在分析当前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在情境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在启发式探究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學的主导作用等教学方式,希望能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师主导  随着新课
摘要:文章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课为例,从注重教学情境创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采用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三个角度来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期发掘出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学习兴趣;历史教学  积极心理学主要通过对人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开始在我国全面实施开来。一直以来,后进生的转化均是现代教育教学工作中广受关注的一项工作。在小学阶段,若能顺利解决“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将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意义。对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详细探讨了小学班主任怎样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具体展开来说,主要策略有: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对症下药;保持对每个学生的关爱和尊重;合理设计课上教学流程;见证进步,
【摘 要】小学德育应该贯穿于小学阶段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开发小学德育校本资源,对提升小学德育的质量、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针对小学德育的现状,从树立正确的德育校本资源开发观、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要与学科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德育校本资源的开发要“生活化”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小学德育“校本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校本资源;德育;途径;价值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提高小学德育质量是素质教育目标得以
摘 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笔者认为,美术教师获得专业发展的源头活水首先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情意。专业情意是潜藏在教师内部的心智系统,它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行为与品质。文章试从“认清形势,找准职业定位”“增强专业认同,有为才有位”“适时调适,优化职业心态”三大方面阐明如何基于专业情意促进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希望可以为各位美术教师实现个人的专业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关
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对教师群体提出了新的期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做政治素質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是对“好老师”形象的准确描述,是对广大教师的谆谆嘱托和殷切期望。  理想信念是指路明灯。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我们要爱国、励志、求真、力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肩负起国家使命和社
【摘 要】《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公布,给课程建设提供了标准,引领了课程改革的新方向。虽然,国家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任务,但是其中一部分核心素养在国家课程中难以落实,这就需要通过校本课程加以补充。为了有效开发校本课程,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番禺附属小学立足核心素养设计校本课程、围绕核心素养研发校本课程,构建了“美丽人生”特色校本课程体系,并积极落实核心素养,实施校本课程。  【关键词】校本
摘 要:为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让英语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提倡英语绘本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文章阐述了小学英语绘本阅读的重要性,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实施分级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英语绘本,让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开阔视野、提升英语读说能力、增加英语词汇量等。  关键词:英语绘本;绘本阅读;小学英语;英语教学;分级阅读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根据国务院立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