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里乾坤:映无邪

来源 :新传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头号丑女发明了镜子
  铜镜就是古代用铜制作的镜子,是今天我们所用镜子的前身。用途与今天的镜子一样,是人们用来妆饰理容的一种生活用品。但是,古铜镜除了实用价值外,还是精美的工艺品,它制作精良,形态美观,纹饰华丽,铭文丰富,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考古、艺术、收藏、观赏价值。
  头号丑女发明了镜子
  饰容打扮是人类的天性,我们的祖先最初以水为镜,至金属出现后始以青銅铸镜,从目前考古发现看,我国最早的铜镜来自于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直至西周末年,它仍处于原始状态。那时的铜镜均为圆形,纹饰简单,形体较小,制作粗犷、简朴。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铸制轻巧雅致,纹饰精美,线条流畅的铜镜代表了青铜工艺的新风格、新水平。这一时期的铜镜,多为圆形,少数为方形。镜钮一般为桥形小钮,镜的缘部多为断面呈弧曲内凹。
  汉代是铜镜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汉代铜铸造品中最多的产品,汉镜刻画精巧,文字瑰奇,辞旨温雅。汉代匠师们更是给铜镜纹饰、铭文以深刻的含意。
  唐代则是中国铜镜工艺发展的最高阶段,唐镜上那充满青春活力的鸾翔凤舞,花鲜兽跃的图纹正浓郁地呈现了歌舞升平的“盛唐气象”。
  明清的铜镜无论是形制还是工艺,皆循循因旧,造型简陋,最后终于被更为实用的玻璃镜子所取代,从此成为历史的遗物。可以说,铜镜是中国发展历史最长、使用最为普遍的青铜器。那么,镜子是怎么出现的呢?
  在名儒们的花名册里,首当其冲的丑女,名叫嫫母。据记载:“嫫母倭傀,善誉者不能掩其丑”。换句话就是简直无法直视。正因如此,晚生后辈们竟将这位貌丑的先辈,塑成了逐疫驱鬼之神,一些巫医神汉,更在跳大神时,仿着嫫母容貌做了面具,藉以祛除瘟疫。
  有意思的是,她却是黄帝妾室。被我们奉为老祖宗的黄帝,怎就看上她了呢?原来,嫫母除了丑,还有一特点,即为人贤德。她仅教人们养蚕、巢丝、织布、作衣,还协助夫君开疆拓土,败炎帝,杀蚩尤。正因如此,黄帝晚年将后宫事务,全交予嫫母打理。
  黄帝迎娶嫫母也有一段故事。当年,华夏文明刚刚抬头,中原各部落里陋习善存,譬如,屡有“抢婚”事件发生。所谓”抢婚”,自然是针对面容姣好的女子。
  可这样一来,但凡有些姿色的良家妇女,个个人心惶惶。为了制止这种不文明的作风蔓延,黄帝决定以身作则,搞了一个海选,专挑品德贤淑,面貌不堪的丑女,以备家室。经过一番“惨烈”竞争,嫫母顺利进了黄帝家门。洞房花烛夜,黄帝看着丑妻,倒也来了兴致:“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真贤也”。
  初嫁人妇的嫫母,新婚第二天就带着下人上山挖起了石板。不到半天,就挖了许多,此时正当中午,一道阳光射来,落于石堆之中,竟发出一道明光。嫫母拣出闪光石片,定睛一看,竟看到了自己的影像。嫫母带着石片回宫,去掉面上凹凸的痕纹,如此一番,人类史上的第一面镜子诞生了。贤德的嫫母,喊来宫中女子们,教授了制作之法。这下,爱美的女子们,可是高兴坏了,一手举着镜子,瞧着自己的美美模样,一手搭着嫫母,翩翩起舞。
  铜镜的故事
  镜子除了可以妆饰理容,还有以下的寓意:
  万岁长吉——铜镜与生命 健康长寿、子孙繁盛,是人们对生命延续的美好期望。相对于浩瀚无际的宇宙而言,人的寿命只有短短数十年,对生的渴望、死的恐惧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于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渴望有长生不老之命、多福多寿之幸。而繁衍子孙则是生命延续的另一种体现,《孝经》有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古代中国是宗法社会,血缘是维系社会关系的主要纽带,子嗣问题直接关系到宗族命运,中国社会长期以来以一家一户为基础的小农经济模式也需要充足的劳动力作为保障,因此,子嗣问题历来倍受人们关注。人们将这两种祈求生命延续的美好愿望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反映在铜镜艺术上,就有了体现子嗣兴旺、多福多寿的纹饰和吉祥之语。
  长勿相忘——铜镜与婚恋 从古至今,镜都被作为重要的爱情信物之一,被广泛使用。南朝徐陵《为羊兖州家人答饷镜》曰:“信来赠宝镜,亭亭似团月。镜久自逾明,人久情愈歇。取镜挂空台,于今莫复形。不见孤鸾鸟,香魂何处来”;李白《代美人愁镜二首》有云“美人赠此盘龙之宝镜,烛我金缕之罗衣”。婚恋中的用镜习俗,对镜的纹饰有着重大影响,产生了诸多与婚恋内容相关的装饰题材。汉代日光镜中就出现了“见日之光,长毋相忘”的铭文,此后古镜中多有长相思、毋相忘之铭;唐宋年间婚姻用镜之习十分发达,镜中纹饰往往以对鸟形式出现,如唐镜中多有双鸾、双雀、对雁等,宋代多见双凤镜。明清时期婚嫁用镜的特征更为明显,如明代鸾凤和鸣镜就是嫁女用镜,清代又有双喜五蝠纹镜,其中心有一大的双喜字,也属婚姻用镜。
  君宜高官——铜镜与功名 秦统一六国后,开始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别执掌国家的行政、军事和监察大权;仅次于三公的“九卿”,是朝中掌握实权的政务官。这些人担任国家要职,享有丰厚的待遇和极高的社会地位,因此成为士大夫们奋力追求的目标。这种对权力和富贵的追求也被直白的表达在镜中,产生了诸如“位至三公”、“士至三公”、“君宜高官”、“士至万石”等铭文镜。自隋朝开始实行的科举制,遵循“学而优则仕”的原则,摒弃了门第、权贵之限,根据考试成绩录用人才。自此,科举制度一直被后朝沿用,直至清朝末年,其间经历了1300多年。通过科举考试的途径致仕而光耀门楣,成为了古代书生及其家族的美好期望,铸有“状元及第”、“喜报三元”、“五子登科”等铭文的铜鏡也由此出现。
  羽化成仙——铜镜与宗教 镜是生活中的照容工具,但是在民间,镜历来还被看作通灵、辟邪之物,《红楼梦》中就记述有跛足道人赠与贾瑞一面名为“风月宝鉴”的镜子,称其“专治邪思妄动之症,有济世保生之功”,贾瑞未按正确的方法使用,继而一命呜呼。当然这是小说中作者别有深意的夸张描写,在现实生活中,镜常被用来镇宅驱邪,甚至随葬作镇墓之用,至今在很多民居中,还能见到在正门门头上或屋内悬挂乾坤八卦镜辟邪镇宅的习俗。民间习俗中对镜的特殊用法被宗教汲取,并广泛用于宗教活动或仪式中。可以说,宗教的出现,继承并强化了镜的神异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赋予了镜新的内涵,使得镜在民俗中的表现更为多样化。佛教和道教作为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最为深远的两大宗教,其传播和发展也大大丰富了中国铜镜文化的内容。   尚方作镜——铜镜与经济 随着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商品生产中的竞争意识和品牌宣传意识也逐渐增强,这一特征在铜镜上也得到了显著体现,如铜镜上流行“尚方作镜真大好”、“尚方作镜真大巧”、“尚方作镜佳且好”等款铭,还有“龙氏作镜”、“许氏作镜”等。到宋代,带有字号商标的镜铭大量出现,许多字号都冠以州名、姓氏,甚至还标明店铺所在地。此外,还有标榜制镜原料上乘的镜铭,如“汉有善铜出丹阳”、“和以银锡清且明”等;而“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内清以昭明,光象夫日月”则着重宣传镜面光亮,反光性能好。可见,为了商品销路而进行的各种广告宣传,早在一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驾轻就熟了。
  揭秘古代镜子中的玄机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铸制铜镜的国家之一。铜镜曾是一种只曾耳闻却极少目睹的奢侈品和神秘之物。一种只被少数人使用的技术和器物,也被称为兼有多样功能的法宝。
  为何铜镜驱邪能力最强
  铜镜能看透一切邪魔明镜 驱邪法术大致形成于秦汉时期。《西京杂记》卷三说秦朝咸阳宫有一面大方镜,能照见人的五脏和病源;“又女子有邪心则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该书又说,汉武帝处决戾太子,将戾太子的孙子刘询关进监狱。尚在襁褓中的刘询胳膊上系着五彩丝绳和一枚从身毒国传来的“大如八铢钱”的宝镜。“旧传此镜见妖魅,得佩之者为天神所福”,所以刘询能转危为安,最后还做了皇帝。从这些传说看来,秦汉时期明镜已被运用于巫术实践。
  汉代有在棺盖上放置铜镜的葬俗,铜镜在这里被当作镇墓之物。传世东汉铜镜上有“洞照心胆,屏除妖孽”的铭文。这些事实都可印证上述传说。
  古代道土最重视明镜的威力,也最常使用明镜驱邪法术。葛洪《抱朴子》曾两次详论镜子的巫术功用,他认为镜子既可用于预测,也可用来除鬼。该书《杂应篇》说,要知将来吉凶、安危、去就,用九寸以上的明镜自照,凝神静思,七天七夜即可见到神仙。神仙或男或女,或老或少,一旦出现,给人启示,照镜者“心中自知千里之外方来之事也”。
  照镜时可只用一枚明镜,也可同时使用两枚或四枚。两镜同用叫“日月镜”,四镜同用叫“四规镜”。“四规者,照之时前后左右各施一也。”因其东西南北都能照到,故能看到更多的神仙。
  葛洪又说,照镜功夫最好在幽静的山林中修炼,目不旁视,耳不旁听,精神专注,其道必成。无论是三童九女、九头蛇之类出现,还是有人来询问、呵斥,一概不要理睬。修炼者只须一心去想太上老君的真形,一旦从镜中见到老君,“则年命延长,心如日月,无事不知也”。
  镜子可以显现老魅真面目:《抱朴子·登涉》说,世间万物,老而成精,都能变成人形魅人试人,但它们有个弱点,即不能在镜中隐藏自己的真面目。
  因此,“古之人山道士,皆以明镜径九寸已(以)上,悬于背后,则老魅不敢近人”。如果有人前来招呼,先回头看镜,若是仙人或“山中好神”,镜中人形不变,若是鸟兽邪魅,则一定原形毕露。
  老魅又有倒退走路的习惯,等它行走时转镜照之,可以发现它没有脚后跟。葛仙举例说,从前兩位道士在蜀郡云台山的石室中静坐修炼,忽有身穿黄衣头戴葛巾的人前来慰问:“道士辛苦了!在这样幽隐的地方用功。”两人回视镜中,看到的是一只鹿,便呵斥道:“你这山中老鹿怎敢假托人形!”话音未绝,来人已变成鹿仓皇逃走。
  林虑山下的一座公亭里常常闹鬼,在亭中住宿的人不死则病。据患者说,夜里有几十人前来骚扰,这些人男女混杂,衣色不一。后来道士郅伯夷也在亭内过夜,高烧明烛,坐而诵经。半夜里果有十几人闯入,坐在郅伯夷对面赌博嬉戏。伯夷暗中拿小镜一照,发现是群野狗。伯夷执烛起身,假装不慎将烛火落到这群人的衣服上,顿时就闻到狗毛燎焦的气味。于是伯夷掏出小刀,捉住一人猛刺,那人死后马上现出原形。其余狗精纷纷逃遁,从此亭中不再闹鬼。葛洪总结说,郅伯夷之所以能克敌制胜,“乃镜之力也”。
  铜镜为何被神化 人们想像帝王和显贵使用的铜镜不但可以照出人的外形,而且可以照出人的腑脏;不但可以照人,而且可以照妖;不但可以照妖,而且可以驱妖。这种想像不断积累和发展,就会推导出一切明镜都能驱妖的观念。
  铜镜被神化有两个具体原因:第一,它可以聚焦引火。周礼规定,祭礼中点燃火炬必须用“夫遂取明火于日”。“夫遂”,汉代以后又称为“阳遂”、“阳燧”,是一种特制的取火凹镜。“夫遂”所取的火来自太阳,故称“明火”。频繁使用阳燧取火,使人注意到一个事实:铜镜的焦点对准某人某物,足可将其灼伤。巫师以镜驱邪可能受到过此类事实的启发。
  第二,镜面的凹凸不平能使铜镜映照出怪异的形象。“徐铉得一镜,照人只见一眼。宗寿有古铁镜,照见青衣小儿坐酒楼上。谢在杭之彭城,逢市上鬻一镜,面照如常,背照人影倒见,颐颏向上,当时传观惊骇。”
  照镜者从镜中看到的“妖魅”,想来不过是这些怪象。铜镜可取火于日,又可“照见妖魅”,这便使本来就对铜镜抱有神秘感的人们愈发觉得它神秘莫测。
  镜子的其他妙用
  镜占预测未来 道士间流传着特殊的“摩照之法”,即用药物涂抹镜面以使其“明如日月”。其中像用唾沫摩鏡之类的方法,涉及到古老的噗唾术,等于为明镜灌注另一种神力。
  唐代以后民间流行一种特殊的占卜术,称为“镜听”,又称“响卜”,是怀揣镜子到大街上听人说话,以听到的第一句话预测未来。唐代诗人王建的《镜听词》即写此事。宋人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七详细介绍过所谓“鬼谷子响卜法”。镜听术属于照妖镜法术的变种。
  至于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所说南方人以镜取龟尿的奇闻,事涉荒怪,只是一种等而下之的讹传谬说。
  宋代以至明清,以镜驱邪一直是术士惯用的法术。宋徽宗时,大巫王老志进献“乾坤鉴法”,徽宗命其依法铸制。乾坤鉴铸成后,王老志对徽宗说:“皇帝与皇后日后皆有危难。请时常坐在乾坤鉴下静思,保持警觉以消灾变。”   明代苏州城内有个无业游民张皮雀,曾跟术士胡风子学过法术,据说能用以墨涂镜的方法兴云播雨。
  清代北方少数民族中的萨满也以小镜为常备法器之一,“其法之最异者,能舞马于室,飞镜驱祟,又能以镜治疾:遍体摩之,遇病则陷肉不可拔,一药振之,骨节皆鸣而病去矣”。
  到了元代,镜占的过程趋于间化,但似乎更迷信。据元人伊世珍《琅嬛记》所记,没有“勺柄定向”这一环节,但要求念七遍八字咒语———“并光类俪,终逢协吉”,念完后听镜子,就能听到人的说话声,据此人语判断吉凶。但是到此并未结束,还要闭上眼晴,在庭院内随意走七步,睁开眼后再照照镜子,据说“无不验也”。
  民间还传说“妖人”能用小镜照知他人财物:“光绪八年,妖人率众诈称逃荒……其男女头目各带小镜一枚,名日卜財镜,到人家以伞笠遮人耳目,以镜照水,即知财物所在,遂以遁法摄取以去。”
  需要注意的是,镜占得秘密进行,独自一人,如果让人知道或发现,就不灵了。
  镇邪驱怪真宝物:比如古代武士甲胄的后背或前胸部位,多嵌有一块“护心镜”,一方面,镜材的铜质本身具有抵御剑矢之类武器侵害的作用,而另一方面,它們又可以发挥镇吓诸多鬼怪妖物的功能。再比如,把一块小圆镜镶在大门顶端中间部位的民居建筑习俗,在中国许多地区盛行,甚至直到今天,这块具有镇邪驱怪意义的古老的禁刻物,还常常出现在现代风格的建筑物上,只不过镜子的材料已由熟铜变成了玻璃。
  可辟一切邪祟和治病 明镜驱邪术对古代医学、古代文学创作和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医心方》卷二五引《龙门方》说,将镜子拴在床腿上,可治小儿夜啼。《本草纲目》卷八引陈藏器说,用古镜“煮汁和诸药煮服”,可治“惊痫邪气,小儿诸恶”。如果古镜上铸有铭文,字体越古疗效越佳。
  又引《大明会典》说,古镜“可辟一切邪祟”,尤能治疗女人鬼交、飞尸蛊毒、难产和突发性心痛;当虫子钻入耳鼻,只须在耳鼻边敲击古镜,虫子会自动出来。李时珍总结道:“镜乃金水之精,内明外暗。古镜如古剑,若有神明,故能辟邪魅忤恶。”他还在列举前人的古镜医方之后补充说,用古镜煮汁饮服,可以治“小儿疝气肿硬”。
  “风月宝鉴”:有关照妖镜的风俗和传说激发了诗人和小说家的艺术灵感,使他们创作出大量像《古镜记》那样至今读来仍能让人目眩神驰的作品。《西游记》写过托塔李天王手持照妖镜捉拿孙悟空的故事,《红楼梦》有跛足道人送给贾瑞“风月宝鉴”的情节。这些写法是作家将巫术素材提炼加工后融入作品的典型事例。
  古代民间礼俗如婚礼、居室布置、葬礼、占卜等方面也都被打上明镜驱邪术的烙印。在宋代普通婚礼上,新娘下车后要由一名妓女在前面手捧镜子照新娘的面孔,边照边倒退着把新娘引进丈夫家门。明清有些术士要求新娘亲自持镜:“新人宜披紫服,抱明镜,可远恶召祥。”这条古训,在清代某些生活用书中仍被着意强调。在居室布置方面,明清人认为:“凡人家宜悬大镜,可辟邪祟”,“房中置大镜一面,昏晨照之,可令人寿,又不干恶邪。”此外,铜镜也被使用在民间丧葬活动中,人们将其置于墓穴顶部,或棺床的四角,这些安排均出于辟邪的需要。这类生活秘诀显然是从道士的日月镜、四规镜法术演变来的。
  同时,镜子还有许多忌讳,如不能对床、不能对门、不能对着神像,牌位、厨房不安镜子,不挂镜子、镜子前不放沙发,不放桌椅等。其中镜子不能对门的要求是平行视角的情况下镜子别对着门。尤其是卫生间门更不能对着镜子。主要说法是怕惊魂导致火焰低的人魂飞魄散,惊吓过度而生病,中邪。
其他文献
8月19日,已经被大学录取的山东临沂18岁女孩徐玉玉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被骗走了家人东拼西凑的9900元学费,女孩也因此心脏骤停离世。令人心痛的是,近日又有媒体曝出,山东临沭县的大二学生宋振宁也遭电信诈骗,8月22日晚心臟骤停不幸离世。两起事件引发举国关注。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违法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情节严重的,判处三
期刊
当医生告诉你有癌症时,就好像判处死刑一样。这话,有对有错。对的部分来自一个真理,人一定要死。打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人就一直朝死亡前进,得不得癌症都一样。如果因死亡就忧虑的话,出生之后,从懂事起就可以开始,不必等到得癌癥之后。  根据这个“人一定要死”的真理,你可以改行当算命先生。每当有人抱着一个小婴儿请问运势,你可以斩钉截铁地说,这个小婴儿早晚会死,你绝不会说错。但是,你这个算命先生会先被盛怒之下的
期刊
坐公交车时,遇到一对夫妇带着一个小男孩儿乘车。买票时,妈妈只买了两个大人的。售票员说孩子应该超1.3米了,也要买票。最后妈妈极不情愿地花1块钱买了半价票,小声叨叨:“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上车时弓着点腰,非充大个,这下白花钱了吧,你说你傻不傻啊……”孩子一脸蒙圈,他一定不清楚,平日里给自己带来夸赞的身高,怎么乘车时就变得“十恶不赦”了呢?我多想告诉孩子:长得高不是你的错,错的是你妈那颗占便宜的心!  
期刊
英国:老人只做育儿参谋 “我们很知趣,不要去抢夺孩子的母爱和父爱。我们也不做保姆,只能算个育儿参谋。我们这样做,是为了孩子更健康地成长。”在英国,很多老人秉承着這样的教育观与孙儿、孙女们享受天伦之乐。  英国老人更主张年轻的父母必须自己带孩子。这就是为什么女人结婚之后,一般都要辞去工作,在家做全职母亲,直到孩子都长大(超过12岁)才重新工作。  日本:老人不给带孩子 在日本,带孩子的任务主要由孩子
期刊
中国大陆什么地方最盛产演艺明星?除了东北,不会有第二个答案。不但“东北人占据了演艺圈的半壁江山”之说广为流传,甚至还有“网络直播主播一半是东北人”的说法。东北人在中国演艺圈的地位为何这么特殊?  东北人在演艺圈到底有多强  如果不对演艺圈做分类统计比较,很难证明一个地方盛产演艺明星。语言类节目北方人天然容易形成全国知名度,尤其是相声、小品。而影视类则非常难于比较和取舍。相对而言,最容易比较的是歌手
期刊
静养心 当了一辈子读书人的贤公公,到老了,眼睛也花了,只好靠听戏来消遣。每天清早耍完太极吃完早餐,就打开电视,然后坐到摇椅上,面朝阳台上的绿色,椅子一摇一摇,贤公公就开始闭上眼睛,细细听戏。手指还在把手上随着乐声轻轻扣动。  每回听戏都要叫孙女守在茶炉边,仔仔细细地泡茶。这孙女是家中最暴躁无耐心的一个,却在贤公公的“强迫”下,愣是磨出了品戏品茶的好心思。贤公公不说教,却自有御人之道。  常养礼 贤
期刊
念出颜色 用不同颜色的笔写出表示不同颜色的词,比如用绿色的笔写“蓝色”一词,用黑色的笔写“红色”等。然后,大声读出每个词语所用的颜色,每天重复做这种游戏几次,能增强大脑的注意力。  用7个词写小说 即只用7个词语写一段故事,尽量使内容清晰完整,如果还能引发读者的一些遐想就更好了。这种游戏会增强你的叙事能力,提高大脑的创造性。  用左手写字 强迫自己只用左手(左撇子的人用右手)来完成一些日常事务,如
期刊
补肾,是近些年十分热门的一个话题。很多男性片面获得了一些中医知识或受到错误信息的误导,认为自己精力、体力差,性功能下降都是肾虚造成的,所以盲目购买很多补肾壮阳的药物或保健品服用。还有不少男性跑到医院说自己肾虚了,要求医生帮忙“补一补”。殊不知,这样乱补不但对健康没有好处,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中医里面所说的“肾”,是一个综合概念,首先,肾具有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决定人体的生长、发
期刊
结婚前,女人总对男人说:“我嫁给你,是因为喜欢你现在的样子,希望你永远不要变,我们的爱也不要变。”结婚后,女人总在抱怨:“为什么结婚这么多年,你还是原来的死样子?饭不会做,衣服不会洗,孩子也不管。我就想不明白了,当初怎么就嫁给了你?”  作為一名婚恋顾问,我不知道已经听过多少遍这样的怨言。女人20岁时需要的伴侣肯定与30岁、40岁、50岁和年龄更大时需要的不同,男人必须适时改变才能满足她在不同阶段
期刊
在2015年女排世界杯上,中国女排时隔12年后再夺世界杯冠军,主教练郎平备受瞩目。  在赛场上,这位“铁榔头”是不服输的硬骨头;在生活中,她的骨质健康也非常好,54岁时郎平骨密度指数为0.1,比许多30岁的人都强。看看人家是咋练成硬骨头的。  饮食均衡、豆奶制品不断 郎平的飲食营养是比较均衡的。“我会很注意运动的时候消耗多少卡路里,随后逐渐成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回到国内后,我会喝酸奶,还会每天吃钙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