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四爱 鹅菊酒莲

来源 :酒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huanghehuangg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大文人”酒瓶的造型为“青花彩瓷人物纹扁瓶”,四个一组。瓶上彩烧有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文人—王羲之、陶渊明、李白和周敦颐。画面上分别题写有“羲之爱鹅”、“渊明爱菊”、“李白醉酒”和“茂叔爱莲”。每幅画面中的文人旁边都陪有仙童一位,文人性情恬淡,怡然自乐;仙童稚趣毕现,活泼可爱。在四幅优美的画面中,人物感情淳朴真挚,景物意境清幽淡远,表现出文人们热爱自然,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操和旷达心境。四位儒雅文士,四宗传奇故事。
  
  【羲之爱鹅】王羲之,东晋人,字逸少,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出身士族,加之才华出众,做过刺史,也当过右军将军和会稽内史,因此时人称“王右军”、“王会稽”。其最大的成就在于书法。他的书法千变万化,隶、行、草、章草、飞白五体俱出神入化,他的书法被誉为“龙跳天门,虎卧凤阙”,集诸家之精妙于一炉,自成一体。为古今之冠。代表作是“笔锋遒劲、清俊媚逸”、“天下行书第一”的传世佳作—《兰亭集序》。在《兰亭集序》有二十多个“之”字,无一雷同。因“之”字与鹅之侧体相似,能在一篇文章中写出二十几个互不相同的“之”字,这与羲之爱鹅、蓄鹅的传说不无关系。传说羲之尤爱养鹅,有一老妇,养有一鹅,声音清亮,羲之为官至此,托人带重金求购,老妇不卖,羲之不死心,又乘车前往观赏,老妇以为他爱吃鹅肉,连忙杀鹅以款待。羲之长叹数日,深为惋惜。一次,山阴地方一道士欲要羲之书写一卷《道德经》,恐其不肯,后打听到羲之喜欢白鹅,便蓄养一批上好白鹅。羲之探得消息,亲往观之,并央求道士卖给几只,道士的条件是:羲之如肯为寺观抄写一篇《道德经》,群鹅可以相赠。羲之满口应允,书罢,羲之将群鹅装入笼中,满载而归。“羲之爱鹅”从此传为佳话。
  
  【渊明爱菊】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文学家。出身破落仕宦家庭。受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不同的志趣。前期(41岁以前),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他渴望进取,想干一番事业,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其间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腐败而对现实不满,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隐田园,与官场彻底决裂,此时起决定作用的是道家思想。在隐居生活中,与农民同劳动,共交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他同情人民的疾苦,幻想追求平等幸福生活,从而创作出了著名的《桃花源记》,寄托了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表现了诗人对现存社会制度的彻底否定与对理想世界的无限追慕之情。渊明生性嗜酒,每饮辄醉。“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之同饮为快。“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渊明亦甚爱菊花,隐居期间,在其宅边地头遍植菊花,他与菊相伴,以菊明志,用菊来比拟自己的高洁情操和固穷守节的志趣,并挥笔留下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优美诗句,为后人所传诵。“渊明爱菊”的传说就是后人从此诗中引申而来的。
  
  【李白醉酒】李白,字太白,号清莲居士。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后漫游江湖间。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幕僚,永王起兵事败,李白被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李白好酒,醉中赋词作诗更胜于常态,佳词美句常为醺中所出。所以阅读李白的诗,总能闻出或淡雅或浓郁的酒香。李白嗜酒如命,常一醉方休,长醉不醒,因而被称为“酒仙”。“酒仙”的酒量有多大?李白在诗中有解释:“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李白豪情恣肆、放荡不羁,他醉卧长安街市,“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对着夜空长饮,继而忽发奇想:“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觞。”又有“醉看风落帽,舞爱月留人”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酩酊佳句。他寻访名山大川,寄情托感于自然,常常是“醉来卧空山,天地即衾枕”。对李白来说,酒是“忘忧草”和“扫愁帚”,时常让他处于“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恬淡怡然之境地;酒也是“助燃物”和“催化剂”,往往能点燃其“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奇思妙想的火花。
  
  【茂叔爱莲】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北宋理学创始人,一代大儒。《宋元公案》云:“孔孟而后,汉儒止有传经之学……元公崛起,二程嗣之……大儒辈出,圣学大昌。”他所开创的宋明理学,成为封建时代官方的正统哲学思想。人们认为“其功盖在孔孟之间矣”,帝王们也将其尊为人伦师表。周敦颐长期担任地方官吏,以为政清廉,刚正不阿而声名远播,每到一处,都受到百姓的爱戴和颂扬。宋代文学家黄庭坚说“茂叔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晚年的周敦颐创办了濂溪书院,设堂讲学,收徒育人。他将书院门前的溪水命名为濂溪,因其一生酷爱雅丽端庄、清幽玉洁的莲花,便在书院内筑一爱莲堂,堂前凿有一池,名为“莲池”,池宽十余丈,中间有一石台,台上有六角亭,两侧有“之”字小桥与亭相连,炎夏之时,莲花盛开,他常漫步赏莲于堂前池畔,一天夜晚,月明星朗,凉风可人,他伫立在池边,欣赏着缕缕清香,随风飘逸的莲花,但见莲出淤泥而有高洁之态,花濯清涟而无妖冶之姿,于是感慨顿生,文思如泉,乃转身回房,奋笔疾书,草就了《爱莲说》,其借物咏情言志之佳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成为千古绝唱,至今脍炙人口。
  “道光廿五·四大文人”酒富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和俊美的情好雅趣,此酒作为“中国作家”指定用酒,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他文献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寂静的月夜,就着或阴或晴的月色小酌一杯。将瓶中那透明的液体缓缓斟入白色的瓷杯中,在月色下竟可以泛起琥珀的光影,那光影里又可以读到月光的心情。轻轻端起瓷杯来,将那尤物放在嘴边微微地呷一小口,浓烈地刺激了舌尖,随后暖暖地滑入喉,甘甜浸润开来,扩散进胃。继而将燥热传遍全身每一个神经末梢。仅仅一小口,人是未醉的,但心是迷醉了。为那静若处子的点滴却能生发
期刊
我和著名作曲家王酩先生相识,是在几年前《音乐生活报》组织的一次座谈会上,王酩是这家报社的总编辑,我则是该报的读者兼作者。  王酩在艺术界是很有名的。那首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连续17年唯一没有更换过的压轴歌曲《难忘今宵》,就是由乔羽和王酩共同创作的。这一词一曲两位作者,又恰恰都是音乐界的“酒星”。这首歌年年压轴,次次感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人民熟悉与喜爱的歌曲”。但是这首优美和动人的旋律,竟是
期刊
进入冬季,恐怕没有哪样美食可以跟火锅竞争啦,不管它是古老皇族的嫡系,还是民间后起的新派,统统收得进食客们的菜单。先不说那不分何时何地均红得发紫的重庆火锅,单那些听着陌生的新锐火锅,就足以让你颁布下美食召集令!    想起初恋的日本纸火锅    抢夺胃口之理由:奇妙的烫不坏的日本纸,去见证一下。  日本不但有火锅,而且品种还挺多,如纸火锅、寿喜锅、鲟鱼锅、鲑鱼锅、内脏锅、牛肉火锅、鸡丸子火锅,等等。
期刊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酒和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饮酒已成为国人生活中极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以当今而论,友谊少不得酒,爱情也少不得酒;节日少不得酒,休闲也少不得酒;庆功贺喜少不得酒,解忧消愁也少不得酒;婚丧嫁娶少不得酒;经济往来也少不得酒;迎尊送贵少不得酒,甚至调转、升迁、祝寿、开业、搬家、参军、入学等等几乎都少不得酒。难怪一打开电视,酒便像滔滔海水一般扑面而来。  据说全国有多少条江河溪流,就有
期刊
一般来说,酒后干不成任何的“正事”,能不捅娄子就不错了。比如《水浒》中那些好汉,不少是因为酒后捅了大娄子收不了场只得上梁山,诸如宋江酒后在墙上写反诗,鲁智深酒后醉打山门,武松酒后打架……当然他也打虎,关于武松酒后打死一只老虎这个事我有点信,在酒后,人偶尔会干出一些超水平发挥的事,但只是偶尔。  我天生胆小,这辈子就没打过架,但在酒后,我曾面对数十名来势汹汹的小混混儿,空手夺刀,平息了一场群殴。  
期刊
金秋10月,酿酒系的学子为郭教授举办了一场“从教40周年”的庆典活动。参加的大都是国内酿酒业的骨干精英及企业集团的老总和董事,他们大多是教授教过的弟子。教授反对张扬,但当他回眸这一张张熟悉而又陌生的脸时,自己也惊讶:什么时候,真的已“桃李满天下”了?   庆典会上,弟子们说起郭教授的严格,都要互相笑问:“谁还没哭过?”哭,是指教授批评狠了,女同学都有抹鼻子的记录。男同学虽然不好意思“轻弹”眼泪,却
期刊
见到老公的外婆,是老人家已近90岁高龄的时候。因摔伤而导致半身不遂以及失语,便常年坐在小院的藤椅上晒太阳。只有从她那异常深邃与锐利的目光中才可寻找到一些和谢觉哉们曾经有过的革命接触。外婆的目光是她被公认的特点之一。  老人家的另一个被公认特点是,常年喝酒。但是那种有节制的喝。每顿饭前都必不可少地喝一小杯,只是一小杯就可以了。这可能是从湖南老家带来的习惯,已经无法改变。外婆讲过,她们小时候在乡下,没
期刊
昔日的孔乙己,花胡子,破长衫,一副寒酸相,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但今日的“孔乙己”却神了!神得简直让你想象不出那是昔日的孔乙己。绍兴咸亨酒店门前,有他的塑像,是供游人瞻仰的。少男少女们,私企的老板们,还有别的什么人,无不在其像前合影留念,并以此为乐,以此为荣,孔老先生也似乎很随和,不因身份有变,有什么架子,而是来者不拒,统统接见。对此,除了“今非昔比”,还有什么可言呢?!  笔者也到过咸亨酒店,
期刊
向来有“浊酒一壶论英雄”之说,可见饮酒笑谈多为男子汉一吐胸中激情、纵论天下大势的既传统亦流行的方式;巾帼美眉若也仰脖豪饮千杯不醉,更被刮目相看,视作女中英杰。翻开一部历史演义,似乎岁月就在酒波奔涌中流淌,人物都在推杯换盏时闪光;一个有着五千年甚至更为久远酿酒史的伟大民族,就这么挟着酒坛举着酒杯,有时踉踉跄跄、有时大步流星地走过了或昏暗或辉煌、或崎岖或宽广、或山重水复或柳暗花明、或屈辱凄凉或扬眉吐气
期刊
中国戏剧家协会大会刚刚结束,马少波先生在家中欣然地接受了我的采访。马少波先生长期从事文化艺术组织领导、理论研究工作和文学艺术创作,是我国杰出的剧作家、文学家、戏剧理论家、戏曲改革早期开拓者之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周恩来总理曾多次约见马少波谈戏曲创作和改革问题,马先生的有关戏剧创新的思想得到了周总理的充分肯定。  年届88岁高龄的马先生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才思敏捷。当我与他谈到酒文化时,老先生好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