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仙 酒鬼 隔层纸

来源 :酒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ydd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酒文化源远流长,自古以来酒和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饮酒已成为国人生活中极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以当今而论,友谊少不得酒,爱情也少不得酒;节日少不得酒,休闲也少不得酒;庆功贺喜少不得酒,解忧消愁也少不得酒;婚丧嫁娶少不得酒;经济往来也少不得酒;迎尊送贵少不得酒,甚至调转、升迁、祝寿、开业、搬家、参军、入学等等几乎都少不得酒。难怪一打开电视,酒便像滔滔海水一般扑面而来。
  据说全国有多少条江河溪流,就有多少家酒厂;有多少家酒厂,就有多少块金牌。
  最近查阅资料,从《人民日报》上看到,每年淹死在酒杯中的人,远远超过了淹死在大海中的人;被酒水冲走的财富,也超过了被洪水冲走的财富。
  那浓浓的散发出强烈醇香的烈酒,像一位妖冶的妇人脉脉含情;醉意终于撤掉了人们理智的哨兵,也撕去了某些道貌岸然的假面,给胆小鬼壮了一个斗大的胆子;说惯假话的人常常只在此刻才吐些心声。如此说来,酒是健身的良药,也是害人的“祸水”。有多少人抵挡不住酒的诱惑,被“麻翻在地”断送前程。贪杯误事,喝坏身体者有之,酒后打架闹事者有之,酒后出车祸者有之,酒后泄露机密者有之,饮酒过量造成死亡者有之……从这些丑态百出现象看出,人借酒胆、酒后无德,是酿成许多灾难之源,是家庭和社会安定的大敌之一。
  可惜太多的人不以为戒,当今饮酒之风愈演愈烈,酒歌、酒辞、酒令、酒广告、酒文化席卷全国。可谓无酒不成席,无酒不办事,无酒简直不可想象。
  酿酒的为了挣钱,卖酒的也是为了挣钱,为酒大作广告的还是为了挣钱。可是谁来算另一笔账,每年酒厂用掉了多少粮食?酒精惹出多少灾祸?又毁掉了多少原则,从而使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多少沉痛的损失?
  但是,依我看,发明酒的人并无罪过,也怪不着酒。因为酒也是人间烟火不可或缺的东西,也有益人养人的一面,庆功贺喜若少了酒,便少了若干兴致和乐趣。但需节制,饮而有度。什么“感情浅,舔一舔;感情深,一口闷;感情铁,喝出血;宁可伤身体,不可伤感情”,不要把野蛮愚昧误为豪放,也不要把酒鬼逞能当做友谊。
  醉酒,大多数情况是由劝酒和赌酒造成的。先是劝,后是赌。这样下去,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了。应该明白,从酒仙到酒鬼,其实只有一步之遥,何去何从,根本的还是取决于喝酒人本身。怪酒有过,那是没有道理的。
其他文献
在辽阔、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产生了多种地域文化,异彩纷呈,各具特色。“徽州学’与“敦煌学”、“藏学”鼎立而三,自成系统。徽州古称“东南邹鲁”、“程朱阙里”。徽州人及构成徽州文化的地方经济史、技艺文化艺术史,以及徽州宗法、徽州方言、徽州名胜、徽州风俗等,都是徽州学研究的内容。“划船罚酒”是徽州习俗之一,更是徽州酒文化的重要内容。  南宋以来,徽州在嘉庆宴上流传一种以“划船罚酒”来热闹气氛的习俗。酒过三巡
期刊
一旦男女双方再也不能在一起生活,爱情的冰块只剩下一摊水迹之后,分手是最好的选择。有的人把离婚看做与敌人拼命,用尽种种手段迫使对方受伤;有的人把离婚看做死期,万念俱灰,尽管有一日夫妻百日恩的说法,却也闹得两败俱伤。   老家在滇西一个叫诗礼的穷乡僻壤,这里生活着祖祖辈辈与泥土打交道的父老乡亲。他们在红土地上生息,相爱结婚,生儿育女,过着苦荞巴巴和面糊的清贫日子。苦日子过不下去了,他们之中的每一个家庭
期刊
酒能坏事,人所共知。因此,有些行业是严禁喝酒的。比如,酒后开车,便是司机的大忌。但司机吴大明却不这样认为。他说,只要酒量适度,喝到恰到好处,酒,不仅不会误事,而且还会使人兴奋,调节心态,助你成功呢!因此,他酒照常喝,车照常开。  大前年,吴大明下岗了,他在父母和亲朋的支援下,凑了一笔钱,买了一辆旧车。干起运输行业。他父亲原是一个熟练的司机,把精湛的技术,快速排除故障的本领,都原原本本地传给了他。小
期刊
在宗教圣地耶路撒冷,有一个名叫“芬克斯”的西餐酒吧。它连续3年被美国《每周新闻》杂志选入世界最佳酒吧的前15名。  这个酒吧是65年前英国人创办的,至今,它的内部摆设包括桌子和椅子都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虽然它只有30平方米左右的面积,里面也只有一个柜台和5张桌子,是一个极为普通的酒吧,但由于经营有方,成了来耶路撒冷的各国记者们喜欢停留的地方。老板是一个名叫罗斯恰尔斯的德国犹太人。  这个“芬克斯”一
期刊
我说的“巧遇”,是因为事前并不知道我到慕尼黑参加世界卫生组织的会议会遇到啤酒节。其实,主办者是特意把会议安排在啤酒节期间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胃癌合作中心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轮到在德国召开时,该国的有关人士特意将会址选在了慕尼黑,而且是在啤酒节期间。德国是个啤酒“大国”,而慕尼黑又是生产啤酒的名城,他们这样安排,当然是很得人心的了。  我们的会议要比啤酒节正式开幕早几天进行,从各国代表到达
期刊
水果和蔬菜被人们公认为是瘦身减肥的两大法宝,它们能促消化、消除体内毒素,有利于新陈代谢。如果你是个热爱生活的美人,在保持身材的同时也不想委屈了自己的舌头,那就按此方法,每天给自己调制一杯美味的鸡尾酒,把那些养颜又瘦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统统装入酒杯中,6天之后,美丽的转变会使你自己都大吃一惊!    第一天    甜菜+胡萝卜=清洗胆肝  平日里的饮食会让我们的身体一不小心就变成一只“大垃圾箱”,所以
期刊
自7月9日77岁的陆文夫因病去世以来,许许多多的人便把目光聚焦在他一生热爱、一生书写的城市——苏州,一次又一次回味起被他的一部小说擦拭打磨、重新照亮的一个词语——“美食家”。    中篇小说《美食家》是著名美食作家陆文夫的巅峰之作,1983年发表于《收获》,享誉全球,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显示出某种永恒的魅力。  《美食家》发表后,这位平日里并不太在乎吃的作家就被公认为是美食家了。许多国际友人到苏州都
期刊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寂静的月夜,就着或阴或晴的月色小酌一杯。将瓶中那透明的液体缓缓斟入白色的瓷杯中,在月色下竟可以泛起琥珀的光影,那光影里又可以读到月光的心情。轻轻端起瓷杯来,将那尤物放在嘴边微微地呷一小口,浓烈地刺激了舌尖,随后暖暖地滑入喉,甘甜浸润开来,扩散进胃。继而将燥热传遍全身每一个神经末梢。仅仅一小口,人是未醉的,但心是迷醉了。为那静若处子的点滴却能生发
期刊
我和著名作曲家王酩先生相识,是在几年前《音乐生活报》组织的一次座谈会上,王酩是这家报社的总编辑,我则是该报的读者兼作者。  王酩在艺术界是很有名的。那首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连续17年唯一没有更换过的压轴歌曲《难忘今宵》,就是由乔羽和王酩共同创作的。这一词一曲两位作者,又恰恰都是音乐界的“酒星”。这首歌年年压轴,次次感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人民熟悉与喜爱的歌曲”。但是这首优美和动人的旋律,竟是
期刊
进入冬季,恐怕没有哪样美食可以跟火锅竞争啦,不管它是古老皇族的嫡系,还是民间后起的新派,统统收得进食客们的菜单。先不说那不分何时何地均红得发紫的重庆火锅,单那些听着陌生的新锐火锅,就足以让你颁布下美食召集令!    想起初恋的日本纸火锅    抢夺胃口之理由:奇妙的烫不坏的日本纸,去见证一下。  日本不但有火锅,而且品种还挺多,如纸火锅、寿喜锅、鲟鱼锅、鲑鱼锅、内脏锅、牛肉火锅、鸡丸子火锅,等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