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重视思品的实践性,阐述了思品教学“生活化”的意义,并结合笔者思品教学实际,从三大方面对思品教学生活化进行了探索:有生活,才有正确,才有能力,才有精彩。让学生通过对思品的学习去关注生活,获得各色人生经验,品味各色人生。在新课程指导下,了解和联系生活实际,启发学生的道德认识,奏响课首第一曲;剖析和体验生活范例,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齐奏课中第二曲;列举和评析生活实例,升华学生的道德认识,合唱课尾第三曲。
关键词:铺垫;激发;升华
中学思品课教学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衡量思品课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在于教师教给了学生多少道德知识,也不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道德观念,关键在于学生是否通过思品课的学习将课堂上接受的道德观念自觉地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并能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笔者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并且结合本身的教学经验,着力改进以往思品课教学中“三多三少”(即“灌多悟少,理多情少,知多行少”)的弊端,力求思品课教学过程“生活化”。
一、注重了解和联系生活实际,铺垫学生的道德认识,奏响课首第一曲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活”的源泉。开课环节甚至于课前,教师就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多作生活调查,让学生通过借助已有的道德经验,为直奔主体教材的学习“铺路搭桥”,为实现课堂的道德认知教学目标起到铺垫作用。
如执教“我和父母”一课时,我在课前就组织学生设计了一张成长卡,在卡上贴上照片、用文字或图形记录成长中与父母之间难忘、有趣的事。在课始就让学生自己介绍成长卡,找一找成长的变化,忆一忆成长中难忘的事,使学生置身于一种生动感人的情境之中,对新课学习有了情感上的初步体验。接着我让学生欣赏歌曲《母亲》,营造了一种体会父母养育之恩的情感氛围,对学生进行情感启发,拨动学生内心的“情弦”,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心理需要,为学习过程的展开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课始就让学生入境入情,铺垫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注重剖析和体验生活范例,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齐奏课中第二曲
育情悟理是思品课达成教学目标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因为“情”是通向“理”的桥梁,“情”和“理”又是学生“知”“行”统一的纽带。“情”从何处来,“理”在何处明?如在执教《我和父母》一课中,我设置了一个爱的测试:
父母为我做的事:1.__________;2.__________;……
我为父母做的事:1.__________;2.__________;……
通过小测试的启迪,进而引导学生对其行为结果和行为动机,进行深刻的合情合理的价值分析和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懂得“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爱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养育和教导,牢记并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注重列举和评析生活实例,升华学生的道德认识,合唱课尾第三曲
凡是思品课教材提供的道德素材,来源于生活,都是通过编者进行了认真筛选,并进行适当加工处理的人和事,毕竟是典型的、高境界的,甚至是较为理想化的教育材料。为了让学生明理更为深刻,行为取向更具有生活意义和社会效应,在课尾环节,教师应让学生多列举和评析生活中的实例,多质疑生活中的“两难”问题,使思品教学更具有生活化气息,以达到帮助学生进一步升华道德认识的目的。
如“关爱社会”一课,在课尾环节,我是这样拓展和升华的:(1)让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助残献爱心的人和事,夸夸他们的行为和心灵;(2)说说在实际生活中,该如何去帮助残疾人,让每个残疾人都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得舒心和幸福;(3)联系生活实际质疑:在实际生活中,你有没有碰到过在“助残”的问题上感到难办和难处理的事,需要大家共同商量解决的呢?针对第(3)个问题,全班学生列举了一些生活实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个男同学说:“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关心和帮助残疾人是一种美好的道德行为。可是有一天下午放学,在路上碰到一个年龄不那么大,衣裳很破旧,走路一拐一拐的叔叔,端着一只碗,向过路人乞讨。我看他很可怜,就给了他一元钱。后来我听爸爸说,那个人并不残疾,其实是个好吃懒做的人,不值得同情,而且说不应该给他钱。老师您说我做的对吗?今后碰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做呢?”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两难问题。针对学生列举的这个“疑难”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是充分肯定了这个同学的善良情感和行为,然后启发同学们相互讨论,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讨论中:
有同学说:“上街乞讨的人不一定是残疾人,是好吃懒做的人就不应该给钱。”
有同学说:“有些残疾人生活确实十分困难,我们可以组织到他家给予帮助,如果学校有组织开展捐助活动,我们要积极参加。”
还有同学说:“有些残疾人,他们很顽强,会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不会上街乞讨的,所以再碰到乞讨的人,一定要多个心眼儿,不随便给钱。如果不是残疾人,给了他钱,会使他变得更懒。”
…………
同学们说得多好啊!就在对这个“两难”问题的讨论中,学生不仅明白了“助残”的真正含义,而且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懂得如何“助残”,使其道德认识得到了升华。
当然,思品课教学要“生活化”,在课前,教师还应加强教材研究,针对主体教材中某些不符合或不贴近本地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作适当的调整或改动,并进行重新创编组合,以尽量缩短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使思品课教材与教学对学生道德能力发展,切实起到积极的、更实在的指导作用。总之,思品课教学要生活化,应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让思品课从生活的事例出发,通过学生认识、理解并转化为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在实际生活中得以体现,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陈安福.教育管理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乐清市湖雾镇中学)
关键词:铺垫;激发;升华
中学思品课教学的根本宗旨,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衡量思品课教学质量的高低,不在于教师教给了学生多少道德知识,也不在于学生接受了多少道德观念,关键在于学生是否通过思品课的学习将课堂上接受的道德观念自觉地用于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并能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笔者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并且结合本身的教学经验,着力改进以往思品课教学中“三多三少”(即“灌多悟少,理多情少,知多行少”)的弊端,力求思品课教学过程“生活化”。
一、注重了解和联系生活实际,铺垫学生的道德认识,奏响课首第一曲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活”的源泉。开课环节甚至于课前,教师就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基础,多作生活调查,让学生通过借助已有的道德经验,为直奔主体教材的学习“铺路搭桥”,为实现课堂的道德认知教学目标起到铺垫作用。
如执教“我和父母”一课时,我在课前就组织学生设计了一张成长卡,在卡上贴上照片、用文字或图形记录成长中与父母之间难忘、有趣的事。在课始就让学生自己介绍成长卡,找一找成长的变化,忆一忆成长中难忘的事,使学生置身于一种生动感人的情境之中,对新课学习有了情感上的初步体验。接着我让学生欣赏歌曲《母亲》,营造了一种体会父母养育之恩的情感氛围,对学生进行情感启发,拨动学生内心的“情弦”,使学生对新课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心理需要,为学习过程的展开创造良好的心理条件,课始就让学生入境入情,铺垫了学生的道德认识。
二、注重剖析和体验生活范例,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齐奏课中第二曲
育情悟理是思品课达成教学目标最重要的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因为“情”是通向“理”的桥梁,“情”和“理”又是学生“知”“行”统一的纽带。“情”从何处来,“理”在何处明?如在执教《我和父母》一课中,我设置了一个爱的测试:
父母为我做的事:1.__________;2.__________;……
我为父母做的事:1.__________;2.__________;……
通过小测试的启迪,进而引导学生对其行为结果和行为动机,进行深刻的合情合理的价值分析和心理体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懂得“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爱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养育和教导,牢记并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三、注重列举和评析生活实例,升华学生的道德认识,合唱课尾第三曲
凡是思品课教材提供的道德素材,来源于生活,都是通过编者进行了认真筛选,并进行适当加工处理的人和事,毕竟是典型的、高境界的,甚至是较为理想化的教育材料。为了让学生明理更为深刻,行为取向更具有生活意义和社会效应,在课尾环节,教师应让学生多列举和评析生活中的实例,多质疑生活中的“两难”问题,使思品教学更具有生活化气息,以达到帮助学生进一步升华道德认识的目的。
如“关爱社会”一课,在课尾环节,我是这样拓展和升华的:(1)让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助残献爱心的人和事,夸夸他们的行为和心灵;(2)说说在实际生活中,该如何去帮助残疾人,让每个残疾人都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得舒心和幸福;(3)联系生活实际质疑:在实际生活中,你有没有碰到过在“助残”的问题上感到难办和难处理的事,需要大家共同商量解决的呢?针对第(3)个问题,全班学生列举了一些生活实例,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一个男同学说:“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关心和帮助残疾人是一种美好的道德行为。可是有一天下午放学,在路上碰到一个年龄不那么大,衣裳很破旧,走路一拐一拐的叔叔,端着一只碗,向过路人乞讨。我看他很可怜,就给了他一元钱。后来我听爸爸说,那个人并不残疾,其实是个好吃懒做的人,不值得同情,而且说不应该给他钱。老师您说我做的对吗?今后碰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做呢?”这是一个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的两难问题。针对学生列举的这个“疑难”问题,我是这样处理的,首先是充分肯定了这个同学的善良情感和行为,然后启发同学们相互讨论,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讨论中:
有同学说:“上街乞讨的人不一定是残疾人,是好吃懒做的人就不应该给钱。”
有同学说:“有些残疾人生活确实十分困难,我们可以组织到他家给予帮助,如果学校有组织开展捐助活动,我们要积极参加。”
还有同学说:“有些残疾人,他们很顽强,会想尽一切办法克服困难,不会上街乞讨的,所以再碰到乞讨的人,一定要多个心眼儿,不随便给钱。如果不是残疾人,给了他钱,会使他变得更懒。”
…………
同学们说得多好啊!就在对这个“两难”问题的讨论中,学生不仅明白了“助残”的真正含义,而且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懂得如何“助残”,使其道德认识得到了升华。
当然,思品课教学要“生活化”,在课前,教师还应加强教材研究,针对主体教材中某些不符合或不贴近本地学生生活实际的内容,作适当的调整或改动,并进行重新创编组合,以尽量缩短教材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使思品课教材与教学对学生道德能力发展,切实起到积极的、更实在的指导作用。总之,思品课教学要生活化,应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让思品课从生活的事例出发,通过学生认识、理解并转化为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在实际生活中得以体现,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陈安福.教育管理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乐清市湖雾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