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的本质就是学习文化。不同的文化反映的是不同的社会观念和交际习惯,而不同的语言所体现的文化特色也不同,因此学生在学习外语的时候必然要面对外国文化的介入。由于所处的本国文化与外国文化有着天然的差异,所以学习过程当中就会面对困惑。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来说,学习并吸收外来文化需要老师用正确的方法加以指导。通过学习语言材料加深对外国文化的掌握是学生学习的目标,也是英语教学的核心。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教学 跨文化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一般来说,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而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如果离开了语言就不能得以传承,就会消失,而语言本身就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产物,也就是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可见,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关系密切。
二、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
学生学习语言的初衷其实就是学习文化,获得知识,从而更好的改造自然和社会,所以语言教学必然要考虑文化意识的培养,这个过程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是在原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入理解并掌握英语所承载的文化,也即是英美等国家及其人们的相关信息。并且,学生通过了解外国的先进文化,对语言的掌握也会更有帮助。学生会反思语言现象,理解特定的语言表达方法和内在含义。因此文化知识的导入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语言教学其实就是文化教学。根据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任何语言都是一个特定生活领域的人们思维观念和交际方式的表现形式,如果对其进行更改,则会表达完全不一样的意义,所以任何不顾目的国家文化的语言教学必然会造成教学过程中的母语文化负迁移,达不到学习者的预期目标。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目的语文化导入是一个硬性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具备教学内容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外来文化的教学必须同本国文化进行对比,在良好的教学方法下不断使外语的学习成为对外来文化和母语文化理解的双向加深和认同的过程。
三、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为了不使英语教学的结果成为培养一批哑巴英语学习者,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真正具备外来文化的潜质,能够进行正常的语言交际行为。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方面:实用性,阶段性,适合性以及时效性和趣味性。实用性指的是所学的外来文化跟学习,生活本身联系密切,能够用得上。这时因为学习时间的局限性决定了学习内容是有限的,那么在这有限的学习时间中,当然要选择学习最实用的交际文化。一般情况下,实用性的文化知识与所学的教材内容应该是密切相关的。阶段性指的是学生对外语文化的学习必须循序渐进,不可短期内摄入太多。这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不同年龄段或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对外来文化的掌握能力会不一样,因此阶段性学习当中应该因材施教。二是由于外来文化太多,且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学习顺序,所以过于杂乱的学习会产生事倍功半的负面效果。为了避免这种效果,教学过程所传输的文化内容理应分阶段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吸收并掌握运用所学内容,一步一步得到提高,最终达到语言教学的目标。适合性是说应该选取的内容应该与语言交际密切相关,特别是与母语文化相差比较大的外来文化,以及在语言交流时蕴含特殊文化信息而对交际产生影响的文化信息,同时省略那些不直接影响信息准确接受和理解的或超过了学习者现有理解力的、或脱离了学生已有信息网络而难以记忆的话言和非语言文化信息。时效性是导入的文化要和当下的时代发展密切相关,最好是热门的文化信息。趣味性意味着文化信息的学习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而提高兴趣也一直都是教学方法当中所要强调的。加强对外来文化的兴趣可以通过营造真实活泼的环境,采用将外来文化同母语文化进行对比赏析的办法,让学生在教学点滴当中感受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加深对两种文化的理解,达到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四、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
跨文化意识教学可以利用教材内容来进行文化的传输,还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上,以及课外的活动当中。
1.在运用教材进行备课之前,教师应当具备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内在文化背景知识。如果做到这样,那么这门语言课程就不仅仅只是学习一些简单词汇语法的课程,而是一门充满了新奇的艺术赏析课,教学过程将会变得生动有趣。
2.在课堂上,教学的具体过程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手段,课堂将会真正成为学生把知识变为能力的锻炼舞台。具体而言,有以下方法可以采用:(1)中西文化对比法。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母语文化和英美等国的文化之间的差异会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兴趣。一般来说,中国文化基于自然经济,重视群体,是仁性、感性、综合缺乏理性反思的内向型,而西方文化则是基于商品经济,重视个人,倾向于扩张,追问,理性反思,重分析的外向型。(2)实例教学法。没有什么比实例更有说服力的,这也使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举例说明中外文化在节假日上面的一些差异,通过对比,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这些文化的内涵。比如讲解文化当中的节日时,举例说明中国的春节和西方国家的圣诞节。还有在上“I Can’t Accept Not Trying”这一课时,一定要查阅迈克尔·乔丹的相关信息,并且还要介绍美国体育的发展情况,只有这样的例子,学生才能真实感受NBA的文化。
3.跨文化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学生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跨文化实践平台,只有通过实际的练习,文化的传输才能在真实的体验过程中成功。课外活动弥补了课堂的不足,是工学结合的典型实践手段。活动有很多种形式,可以是举办文化艺术节,学习竞赛,英语角,进行游戏,听归国教师或外籍教师的讲座,甚至包括和外教一起聊天。我们外语系对这些实践活动是大力支持的,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外活动当中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锻炼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同时更深刻理解了一些外来文化。 五、高职高专英语课中文化导入的建议
我系开设的英语课程时间不是很多,在短短的几十节精读课上要学习如此多的外来文化对学生来说实在是很艰难的。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教师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自身掌握好诸多的外来文化,并且要准备好文化传输的方式方法。
1.教师自身要加强对外来文化的学习,特别是最新,最热门的文化现象。只有教师本身对文化有很好的把握,教学过程才会自然,顺利,教学内容才会丰富有趣。因此,应该尽可能的安排专任教师机会体验外来文化,从而加强自身对文化的学习。比如可以参加一些英语教学改革座谈会,去其他学校交换学习等。
2.跨文化教学方式方法也有值得改善的地方。(1) 文化教学内容应与教材紧密结合。文化内容繁多,而教材学习的内容却是特定的,因此在不知道如何按阶段教学文化的时候按照教材的内容来安排文化教学是一个好办法。教材的编排都是节选一些著名的书籍或期刊上的文章来进行的,而这些著名的书籍或是期刊上所代表的都是一些典型的文化。按照教材的顺序,既可以全面的教授文化知识,也可以使整个过程按阶段,有条理地进行。(2)教授的文化知识应该要适量。英语课程是学习语言的,不是专门学习文化的,应该与英美文化课区别开来,所以文化的导入是为语言的教学服务的,每节课上的文化教学内容应该适度,不要影响精读课程上语言知识的学习。文化的导入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积累词汇和加强英语阅读能力。(3)注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不要一味强调西方文化的先进性,更多的是要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比较,能够消除教学上的文化干扰,客观上尊重两种文化,求同存异,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4)重视课外活动对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功效。为了增加跨文化学习的时间,课外活动能够很好的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实际交际能力。比如说在上“I Have a Dream”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要求学生课外去查阅马丁路德金这个人以及关于他的一些事,从而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知道了美国历史上对黑人种族歧视的黑暗过去。还可以指导学生观看一些电影,听专题讲座,这些都会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英语的兴趣。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学生能够不断加深对外来文化和母语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客观上求同存异,拓宽眼界,激发创造性思维,成为具备复合型文化素养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跨文化意识教学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记忆生词,提高阅读速度,真正提高英语语言能力。总之,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学习语言不仅要阅读课文,积累词汇,更要体会蕴含在篇章之间的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义务为学生扫清文化障碍,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3]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梁镛,刘德章.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关键词】高职高专 英语教学 跨文化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一般来说,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而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如果离开了语言就不能得以传承,就会消失,而语言本身就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产物,也就是文化的一种存在形式。可见,语言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关系密切。
二、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
学生学习语言的初衷其实就是学习文化,获得知识,从而更好的改造自然和社会,所以语言教学必然要考虑文化意识的培养,这个过程是整个教学的核心。对于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来说,学习英语是在原先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深入理解并掌握英语所承载的文化,也即是英美等国家及其人们的相关信息。并且,学生通过了解外国的先进文化,对语言的掌握也会更有帮助。学生会反思语言现象,理解特定的语言表达方法和内在含义。因此文化知识的导入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语言教学其实就是文化教学。根据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任何语言都是一个特定生活领域的人们思维观念和交际方式的表现形式,如果对其进行更改,则会表达完全不一样的意义,所以任何不顾目的国家文化的语言教学必然会造成教学过程中的母语文化负迁移,达不到学习者的预期目标。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目的语文化导入是一个硬性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前必须具备教学内容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外来文化的教学必须同本国文化进行对比,在良好的教学方法下不断使外语的学习成为对外来文化和母语文化理解的双向加深和认同的过程。
三、高职高专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为了不使英语教学的结果成为培养一批哑巴英语学习者,在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使学生真正具备外来文化的潜质,能够进行正常的语言交际行为。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方面:实用性,阶段性,适合性以及时效性和趣味性。实用性指的是所学的外来文化跟学习,生活本身联系密切,能够用得上。这时因为学习时间的局限性决定了学习内容是有限的,那么在这有限的学习时间中,当然要选择学习最实用的交际文化。一般情况下,实用性的文化知识与所学的教材内容应该是密切相关的。阶段性指的是学生对外语文化的学习必须循序渐进,不可短期内摄入太多。这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不同年龄段或不同社会背景的学生对外来文化的掌握能力会不一样,因此阶段性学习当中应该因材施教。二是由于外来文化太多,且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学习顺序,所以过于杂乱的学习会产生事倍功半的负面效果。为了避免这种效果,教学过程所传输的文化内容理应分阶段进行教学,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吸收并掌握运用所学内容,一步一步得到提高,最终达到语言教学的目标。适合性是说应该选取的内容应该与语言交际密切相关,特别是与母语文化相差比较大的外来文化,以及在语言交流时蕴含特殊文化信息而对交际产生影响的文化信息,同时省略那些不直接影响信息准确接受和理解的或超过了学习者现有理解力的、或脱离了学生已有信息网络而难以记忆的话言和非语言文化信息。时效性是导入的文化要和当下的时代发展密切相关,最好是热门的文化信息。趣味性意味着文化信息的学习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而提高兴趣也一直都是教学方法当中所要强调的。加强对外来文化的兴趣可以通过营造真实活泼的环境,采用将外来文化同母语文化进行对比赏析的办法,让学生在教学点滴当中感受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而加深对两种文化的理解,达到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四、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方法
跨文化意识教学可以利用教材内容来进行文化的传输,还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上,以及课外的活动当中。
1.在运用教材进行备课之前,教师应当具备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内在文化背景知识。如果做到这样,那么这门语言课程就不仅仅只是学习一些简单词汇语法的课程,而是一门充满了新奇的艺术赏析课,教学过程将会变得生动有趣。
2.在课堂上,教学的具体过程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手段,课堂将会真正成为学生把知识变为能力的锻炼舞台。具体而言,有以下方法可以采用:(1)中西文化对比法。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母语文化和英美等国的文化之间的差异会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兴趣。一般来说,中国文化基于自然经济,重视群体,是仁性、感性、综合缺乏理性反思的内向型,而西方文化则是基于商品经济,重视个人,倾向于扩张,追问,理性反思,重分析的外向型。(2)实例教学法。没有什么比实例更有说服力的,这也使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刻。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举例说明中外文化在节假日上面的一些差异,通过对比,学生能更好的掌握这些文化的内涵。比如讲解文化当中的节日时,举例说明中国的春节和西方国家的圣诞节。还有在上“I Can’t Accept Not Trying”这一课时,一定要查阅迈克尔·乔丹的相关信息,并且还要介绍美国体育的发展情况,只有这样的例子,学生才能真实感受NBA的文化。
3.跨文化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学生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跨文化实践平台,只有通过实际的练习,文化的传输才能在真实的体验过程中成功。课外活动弥补了课堂的不足,是工学结合的典型实践手段。活动有很多种形式,可以是举办文化艺术节,学习竞赛,英语角,进行游戏,听归国教师或外籍教师的讲座,甚至包括和外教一起聊天。我们外语系对这些实践活动是大力支持的,并且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在课外活动当中加深了彼此之间的了解,锻炼了他们的交际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同时更深刻理解了一些外来文化。 五、高职高专英语课中文化导入的建议
我系开设的英语课程时间不是很多,在短短的几十节精读课上要学习如此多的外来文化对学生来说实在是很艰难的。因此,高职高专院校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对教师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自身掌握好诸多的外来文化,并且要准备好文化传输的方式方法。
1.教师自身要加强对外来文化的学习,特别是最新,最热门的文化现象。只有教师本身对文化有很好的把握,教学过程才会自然,顺利,教学内容才会丰富有趣。因此,应该尽可能的安排专任教师机会体验外来文化,从而加强自身对文化的学习。比如可以参加一些英语教学改革座谈会,去其他学校交换学习等。
2.跨文化教学方式方法也有值得改善的地方。(1) 文化教学内容应与教材紧密结合。文化内容繁多,而教材学习的内容却是特定的,因此在不知道如何按阶段教学文化的时候按照教材的内容来安排文化教学是一个好办法。教材的编排都是节选一些著名的书籍或期刊上的文章来进行的,而这些著名的书籍或是期刊上所代表的都是一些典型的文化。按照教材的顺序,既可以全面的教授文化知识,也可以使整个过程按阶段,有条理地进行。(2)教授的文化知识应该要适量。英语课程是学习语言的,不是专门学习文化的,应该与英美文化课区别开来,所以文化的导入是为语言的教学服务的,每节课上的文化教学内容应该适度,不要影响精读课程上语言知识的学习。文化的导入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从而积累词汇和加强英语阅读能力。(3)注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文化内涵。不要一味强调西方文化的先进性,更多的是要与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比较,能够消除教学上的文化干扰,客观上尊重两种文化,求同存异,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4)重视课外活动对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功效。为了增加跨文化学习的时间,课外活动能够很好的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实际交际能力。比如说在上“I Have a Dream”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要求学生课外去查阅马丁路德金这个人以及关于他的一些事,从而加强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知道了美国历史上对黑人种族歧视的黑暗过去。还可以指导学生观看一些电影,听专题讲座,这些都会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英语的兴趣。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通过跨文化意识培养的教学,学生能够不断加深对外来文化和母语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客观上求同存异,拓宽眼界,激发创造性思维,成为具备复合型文化素养的人才。在教学过程中遵循跨文化意识教学还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记忆生词,提高阅读速度,真正提高英语语言能力。总之,语言和文化关系密切,学习语言不仅要阅读课文,积累词汇,更要体会蕴含在篇章之间的文化内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义务为学生扫清文化障碍,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度和洞察力。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2]胡文仲,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9.
[3]毕继万.跨文化非语言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4]梁镛,刘德章.跨文化的外语教学与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