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很多至今还参照着电影《穿Prada的女魔头》来搭配服装的时尚追风者来说,今年的秋天真是让人期待,因为该电影原著的作者劳伦。魏斯伯格(Lauren Weisberger)带着她的全新力作《在马尔蒙酒庄的最后一夜》(《Last Night At ChateauMarmont》)翩然而至,在渐凉的空气中跳起了纽约城里时尚舞步的第四曲。
自从梅丽尔·斯特里普顶着那一头型格款然的银发出现在电影《穿Prada的女魔头》中之后,电影原著和它的作者劳伦·魏斯伯格就成了众多时尚追风者集中火力关注的对象。这本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时尚小说一发不可收拾地引燃了世界各个角落里的人们对所谓“时尚圈”的窥奇心——这个活色生香又复杂残酷的小小世界原来是那么的别有洞天!
同时,作为作者的魏斯伯格也应该好好感谢出版商的精心包装,成名作《穿Prada的女魔头》连同后来接连出版的《Everyone WorthKnowing》和《Chasing Harry Winston》被一起装在一个与真实鞋盒外观无异,侧面印有条形码的精美书盒中,打开来,只见3本书的封面上分别有3支性感细高跟鞋踩在恶魔叉、闪亮钻戒和金色钥匙上,仿佛代表着一介平凡人如何步步跻身那耀眼又虚幻的时尚世界的三部曲。而这一次,出版商费劲心思设计出来的“鞋盒”恐怕得加大空间了,因为一双被拎在手里的黑色铆钉鱼嘴高跟又要被放置进来,这便是魏斯伯格时尚小说系列的第四支舞——《在马尔蒙酒庄的最后一夜》。
在马尔蒙酒庄的最后一夜
魏斯伯格的小说用超强的故事性牢牢吸引着读者她笔下的主人公通常是一些热情开朗又向往时尚界同时还具有良好控制力的年轻女孩儿,她们在物质社会中经历了一系列光鲜与残酷,但在最后又总是能守住自己的内心。
这一次,站出来演故事的是一个已经结婚5年,还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丈夫忠心耿耿的中年女人Brooke。天真柔弱和充满幻想的日子离她已经过去了好远,但是本来在医院拥有营养师这份稳定职业的她却不得不为了帮助丈夫实现他那不走运的音乐梦想而再到纽约上东区一家女子学校去兼工。面对那些因为家里太有钱和父母太骄纵而出现饮食紊乱症的贵小姐们,Brooke常常闹不清楚自己的生活怎么会过成了这个样子。但机会说来就来,就在以自己之力养家养丈夫5年之后。那个有天赋没运气的男人却在参加一个娱乐节目“Tonight Show”之后一举成名。于是两人的生活彻底被打乱了,Brooke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请假,陪丈夫去出席各种庆典,甚至格莱美颁奖典礼。她开始精力不济、三心二意,渐渐连正常工作也无以为继。
另一方面,成名后的丈夫也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变化着,跟不上脚步的Brooke感到头晕目眩,于是故事立马从乏味的贫贱夫妻戏摇身一变成为平凡主妇大翻身的“复仇”戏码。书中那些遭到名人男友或名人丈夫背叛的“女人帮”们则把自己强悍的内心开到最大马力,这一出马尔蒙酒庄的夜会到底会有怎样精彩的火花四溅,大家还是得到魏斯伯格码的文字里去慢慢寻找!
为“女魔头”工作的日子
魏斯伯格曾拥有一份众多年轻女孩梦寐以求的工作——给美国《Vogue》的主编安娜温图尔当助理。这可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魔鬼工作,但在那受尽委屈的10个月之后,魏斯伯格成功地用一本畅销小说达到了出名和把“女魔头。”气得七窍生烟的双重目的。
劳伦·魏斯伯格1977年3月28日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斯特兰顿。当小学教师的母亲一心想为女儿打造一个稳定而乎和的成长环境,但作为当地百货公司的经理和后来的银行抵押贷款经纪人,父亲却在魏斯伯格的性格中撒下了冒险的种子。尽管在母亲的坚持下,女儿从小就受到严格的犹太教教育,但幻想和憧憬从来没有在她脑海中消失过。
11岁时。父母因性格不合而离婚,魏斯伯格与妹妹Dana跟随母亲搬到了伦敦,并在那里安静地长大。1995年,当她从帕克兰高中毕业时,已经是那里小有名气的资优生了。活泼的魏斯伯格不仅成绩优异,还对学校里的各种社团活动积极参与,特别是对竞技体育和课外实践项目兴趣浓厚。于是,全面发展的她受到了康奈尔大学的青睐,顺利成为该校英文专业的学生,同时她也是“Alpha Epsilon Phi”妇女联谊会的成员。或许校园生活并不能抚慰魏斯伯格那颗跳跃的心,于是大学刚一毕业,她就背上行囊,到欧洲、以色列、埃及、约旦、泰国、印度、尼泊尔和香港等地去旅行,这些充满异国情调的旅程满满当当地塞住了她的好奇心,让这个脱下一身旅尘的新新人乖乖坐回了曼哈顿的写字间中。
魏斯伯格的第一份工作就幸运得让人尖叫不已——给世界级的时尚发言人、美国版《Vogue》的主编安娜·温图尔当助理。每每回首往事,魏斯伯格都为自己能在这个岗位上坚持10个月而感到不可思议,用她自己的话说,“那10个月仿佛把一辈子的气都受完了”。但跟电影中可爱的安妮海瑟薇一样,魏斯伯格在女魔头之外的人们眼中还是不错的,总编LaurieJones就说她是“一个非常欢乐和可爱的女士”,而资深专题编辑Richard Story则直接将她带离了这个疯狂之地,并且引荐她认识了纽约著名的作家Charles Salzberg,魏斯伯格也正是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之路。
很显然在《Vogue》待的那10个月让魏斯伯格记忆深刻,以至于她在写以这段经历为蓝本的小说《穿Prada的女魔头》时,连每一个细节都描绘得那么生动,总算一通委屈没白受。而这本书也在2003年出版之后6周时间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的头名位置,同时借着同名电影的发行,魏斯伯格这个年轻的美女作家成了普罗大众窥视时尚世界的一只万花筒,叫人爱不释手。
5克拉的爱情
没有爱情的文艺女主角是没有人看的,年轻的魏斯伯格深谙这一码字原则,于是在那光怪陆离的时尚世界里,寂寞的男男女女都在乐此不疲地独孤求败着。
在处女作大卖之后,名利双收的魏斯伯格再接再厉,分别在2005年秋天和2008~5月出版了另两本时尚小说《Everyone Worth Knowing》与《Chasing Harry Winston》(《5克拉的Mr.Right》)。前者讲述的是关于纽约社交圈中的错综关系,后者则为大家带来了3位纽约都市里的闺蜜,在奔三关头遭遇的生活与情感危机。坐头等舱旅行、无数的Party、各种各样的奢侈品、手到擒来的好职位……再多光鲜亮丽的元素也掩饰不住她们即将成为剩女的危险信号。既有钱又英俊还要事业成功的适龄男人可不像一个包包和一次旅行那样,付了钱就能得到,如果不赶快抓住一个来为自己戴上一枚Harry Winston的5克拉钻石婚戒,那再过几年,这些女人就连妄想都不可以有了。于是时尚女人们的命题来了:价值5克拉的爱情到底在哪里?如果你撞上的Mr.Right没有5克拉的Harry Winston,女人是放弃钻石还是放弃男人?或者二者得兼,但又均后退一步,拿到一粒小钻便也赶紧嫁了吧?
这两本听起来妙趣横生的小说和《穿Prada的女魔头》合在一起,被人们称为“纽约城的时尚三部曲”。虽然后二者的口碑并不好,甚至被《娱乐周刊》的毒舌评为当年最差的小说,也丝毫不影响魏斯伯格拿到丰厚的版权费。于是,人们也习惯了一边对她的文字指指点点,一边又对她笔下的世界心心念念,在这样的矛盾与渴慕中,全世界女性(包括剔光头的非洲女人和包头巾的阿拉伯女性)都朝着那个亦真亦幻、亦正亦邪的时尚桃花源一步步走了过去。
编辑:陈思蒙
自从梅丽尔·斯特里普顶着那一头型格款然的银发出现在电影《穿Prada的女魔头》中之后,电影原著和它的作者劳伦·魏斯伯格就成了众多时尚追风者集中火力关注的对象。这本被誉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时尚小说一发不可收拾地引燃了世界各个角落里的人们对所谓“时尚圈”的窥奇心——这个活色生香又复杂残酷的小小世界原来是那么的别有洞天!
同时,作为作者的魏斯伯格也应该好好感谢出版商的精心包装,成名作《穿Prada的女魔头》连同后来接连出版的《Everyone WorthKnowing》和《Chasing Harry Winston》被一起装在一个与真实鞋盒外观无异,侧面印有条形码的精美书盒中,打开来,只见3本书的封面上分别有3支性感细高跟鞋踩在恶魔叉、闪亮钻戒和金色钥匙上,仿佛代表着一介平凡人如何步步跻身那耀眼又虚幻的时尚世界的三部曲。而这一次,出版商费劲心思设计出来的“鞋盒”恐怕得加大空间了,因为一双被拎在手里的黑色铆钉鱼嘴高跟又要被放置进来,这便是魏斯伯格时尚小说系列的第四支舞——《在马尔蒙酒庄的最后一夜》。
在马尔蒙酒庄的最后一夜
魏斯伯格的小说用超强的故事性牢牢吸引着读者她笔下的主人公通常是一些热情开朗又向往时尚界同时还具有良好控制力的年轻女孩儿,她们在物质社会中经历了一系列光鲜与残酷,但在最后又总是能守住自己的内心。
这一次,站出来演故事的是一个已经结婚5年,还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丈夫忠心耿耿的中年女人Brooke。天真柔弱和充满幻想的日子离她已经过去了好远,但是本来在医院拥有营养师这份稳定职业的她却不得不为了帮助丈夫实现他那不走运的音乐梦想而再到纽约上东区一家女子学校去兼工。面对那些因为家里太有钱和父母太骄纵而出现饮食紊乱症的贵小姐们,Brooke常常闹不清楚自己的生活怎么会过成了这个样子。但机会说来就来,就在以自己之力养家养丈夫5年之后。那个有天赋没运气的男人却在参加一个娱乐节目“Tonight Show”之后一举成名。于是两人的生活彻底被打乱了,Brooke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请假,陪丈夫去出席各种庆典,甚至格莱美颁奖典礼。她开始精力不济、三心二意,渐渐连正常工作也无以为继。
另一方面,成名后的丈夫也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变化着,跟不上脚步的Brooke感到头晕目眩,于是故事立马从乏味的贫贱夫妻戏摇身一变成为平凡主妇大翻身的“复仇”戏码。书中那些遭到名人男友或名人丈夫背叛的“女人帮”们则把自己强悍的内心开到最大马力,这一出马尔蒙酒庄的夜会到底会有怎样精彩的火花四溅,大家还是得到魏斯伯格码的文字里去慢慢寻找!
为“女魔头”工作的日子
魏斯伯格曾拥有一份众多年轻女孩梦寐以求的工作——给美国《Vogue》的主编安娜温图尔当助理。这可不是一般人能胜任的魔鬼工作,但在那受尽委屈的10个月之后,魏斯伯格成功地用一本畅销小说达到了出名和把“女魔头。”气得七窍生烟的双重目的。
劳伦·魏斯伯格1977年3月28日出生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斯特兰顿。当小学教师的母亲一心想为女儿打造一个稳定而乎和的成长环境,但作为当地百货公司的经理和后来的银行抵押贷款经纪人,父亲却在魏斯伯格的性格中撒下了冒险的种子。尽管在母亲的坚持下,女儿从小就受到严格的犹太教教育,但幻想和憧憬从来没有在她脑海中消失过。
11岁时。父母因性格不合而离婚,魏斯伯格与妹妹Dana跟随母亲搬到了伦敦,并在那里安静地长大。1995年,当她从帕克兰高中毕业时,已经是那里小有名气的资优生了。活泼的魏斯伯格不仅成绩优异,还对学校里的各种社团活动积极参与,特别是对竞技体育和课外实践项目兴趣浓厚。于是,全面发展的她受到了康奈尔大学的青睐,顺利成为该校英文专业的学生,同时她也是“Alpha Epsilon Phi”妇女联谊会的成员。或许校园生活并不能抚慰魏斯伯格那颗跳跃的心,于是大学刚一毕业,她就背上行囊,到欧洲、以色列、埃及、约旦、泰国、印度、尼泊尔和香港等地去旅行,这些充满异国情调的旅程满满当当地塞住了她的好奇心,让这个脱下一身旅尘的新新人乖乖坐回了曼哈顿的写字间中。
魏斯伯格的第一份工作就幸运得让人尖叫不已——给世界级的时尚发言人、美国版《Vogue》的主编安娜·温图尔当助理。每每回首往事,魏斯伯格都为自己能在这个岗位上坚持10个月而感到不可思议,用她自己的话说,“那10个月仿佛把一辈子的气都受完了”。但跟电影中可爱的安妮海瑟薇一样,魏斯伯格在女魔头之外的人们眼中还是不错的,总编LaurieJones就说她是“一个非常欢乐和可爱的女士”,而资深专题编辑Richard Story则直接将她带离了这个疯狂之地,并且引荐她认识了纽约著名的作家Charles Salzberg,魏斯伯格也正是由此开始了自己的写作之路。
很显然在《Vogue》待的那10个月让魏斯伯格记忆深刻,以至于她在写以这段经历为蓝本的小说《穿Prada的女魔头》时,连每一个细节都描绘得那么生动,总算一通委屈没白受。而这本书也在2003年出版之后6周时间就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的头名位置,同时借着同名电影的发行,魏斯伯格这个年轻的美女作家成了普罗大众窥视时尚世界的一只万花筒,叫人爱不释手。
5克拉的爱情
没有爱情的文艺女主角是没有人看的,年轻的魏斯伯格深谙这一码字原则,于是在那光怪陆离的时尚世界里,寂寞的男男女女都在乐此不疲地独孤求败着。
在处女作大卖之后,名利双收的魏斯伯格再接再厉,分别在2005年秋天和2008~5月出版了另两本时尚小说《Everyone Worth Knowing》与《Chasing Harry Winston》(《5克拉的Mr.Right》)。前者讲述的是关于纽约社交圈中的错综关系,后者则为大家带来了3位纽约都市里的闺蜜,在奔三关头遭遇的生活与情感危机。坐头等舱旅行、无数的Party、各种各样的奢侈品、手到擒来的好职位……再多光鲜亮丽的元素也掩饰不住她们即将成为剩女的危险信号。既有钱又英俊还要事业成功的适龄男人可不像一个包包和一次旅行那样,付了钱就能得到,如果不赶快抓住一个来为自己戴上一枚Harry Winston的5克拉钻石婚戒,那再过几年,这些女人就连妄想都不可以有了。于是时尚女人们的命题来了:价值5克拉的爱情到底在哪里?如果你撞上的Mr.Right没有5克拉的Harry Winston,女人是放弃钻石还是放弃男人?或者二者得兼,但又均后退一步,拿到一粒小钻便也赶紧嫁了吧?
这两本听起来妙趣横生的小说和《穿Prada的女魔头》合在一起,被人们称为“纽约城的时尚三部曲”。虽然后二者的口碑并不好,甚至被《娱乐周刊》的毒舌评为当年最差的小说,也丝毫不影响魏斯伯格拿到丰厚的版权费。于是,人们也习惯了一边对她的文字指指点点,一边又对她笔下的世界心心念念,在这样的矛盾与渴慕中,全世界女性(包括剔光头的非洲女人和包头巾的阿拉伯女性)都朝着那个亦真亦幻、亦正亦邪的时尚桃花源一步步走了过去。
编辑:陈思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