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语文课堂里绽放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e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人类积累了大量的人文、科学知识等精神财富,都融入了语文教材中的文质兼美、风流蕴藉的课文里,通过鲜明、生动、准确有力的优质语言以及语言所承载的内容,为学生打开了广阔而深邃的人类精神世界。这些文明之花,就在语文课堂里绽放开来。
  
  读美——美文不厌百回读
  
  “三分文章七分读”,朗读是书面语的有声化,具有移情作用,能够激发美感,唤起内心视象,把文章的神情理趣通过声调、语气、语速传达出来,真切地感受作品的气势和蕴涵。正如叶圣陶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所说:“只有反复吟诵,才能做到对课文有亲切的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这种审美境界的到达,在于吟咏诵读。当然,在朗读前,教师有必要对朗读的方法与技艺予以指导,使学生在反复吟诵中达到“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的艺术效果。例如《小巷深处》中,老婆婆拉“我”到僻巷里,“我”看到了已久不见的立于风中的瞎眼母亲的反应,我就要求学生要反复地朗读,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在朗读时要展开想象与联想,再现形象,读出意境,读出韵味,读出作者的悔恨与情感的回归。又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描写父亲在家庭遭受重大变故的情况下,临别前,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那段,我告诉学生朗读时语速要慢,语调深沉,声音要有张弛,感情基调是悲凉的,充满无奈的忧伤,但其中却饱含着父亲的爱子之心。正确的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及文章的脉络,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助于提高审美感受力,使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情操得到陶冶。
  
  品美——佳文共欣赏
  
  文学作品不仅以其逼真的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觉器官,诱导读者去体验,而且以其深刻的内容作用于读者的思维,启发读者对文学作品进行深思和体会,促使读者对
  文学作品作出真实客观的审美评价。这种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仅靠“读”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品”,即在读熟、读懂、读透的基础上,对课文作深入分析、归纳和判断,从中挖掘出作品的形象美,领略作品的思想美。丹麦文艺理论家勃兰兑斯在《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中说:“一个国家的文学作品,不管是小说、戏剧还是历史作品,都是对许多人物的描绘,表现了种种情感和思想。感情越是崇高、清晰、广阔,人物越是杰出而又富有代表性,这本书的历史价值就越大,它也就越清楚地向我们揭示出某一特定国家在某一特定时期人们内心的真实情况。”在语文教学中,就是要通过对“许多人物”的分析,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在学好语文知识的同时,在思想上获得美的享受,品德上获得美的熏陶,心灵上获得美的净化。例如小说《百合花》,在学生朗读后,我要求学生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细节并体会所蕴含的意义。通过一番分析、讨论、综合,文中小通讯员的天真、质朴、热爱生活而又精神高贵的形象与淳朴、善良、纯真、高洁的新媳妇的形象呼之而出。学生们都被这两个平凡又伟大的人物感动不已,他们自觉地再次朗读了最后几段。这印证了钱理群先生说的:语文教学将使学生“在有声有色的思想,有韵味的语文世界里流连忘返,透过美的语言,你窥见的是美的心灵,美的世界”。
  
  创美——此才只应天上有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文字的灵活性和模糊性,它的多义性和个性化以及对文学作品情感体验的差异等因素,使得语文教学必然会出现不同阅读个体以及阅读感受的多元化,就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在对作品的解读,对文学形象的界定,对已有评价的评价,对作品空白的想象等都要着力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进行美的创造。要鼓励学生不囿陈说,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更要不拘于“标准答案”的权威,从而拓宽视野,多听到一种声音,寻找另一种阐释,多一点选择。例如,学生们在上完《愚公移山》后,就自觉地发问:“愚公为什么不采用搬家的方法啊?”“愚公对智者所说的那一番话不正表现出他的‘愚笨’吗?他的儿孙们应该不会真的‘愚’下去吧!”“如果说这是赞美愚公精神的文章,倒不如说是一篇充满虚伪的劣文。”……学生们各自发难,智慧的火花时时闪现。又如,《孔乙己》的结尾,给人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孔乙己到底有没有死?如果他没死,那么他的生活状况又是怎么样的呢?据此,我让学生们写了续文,意想不到学生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别出心裁,匠心独运,奇思妙想者非常之多。这些案例正像美学家朱光潜先生所说“凡是美都必须经过心灵的创造”。
其他文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思想内容的高度概括,也是文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对文题的理解,这样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从而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快速高效的阅读效果。    一、读文题辨体裁    文章的体裁多种多样,从不同的角度看有不同的界定:从表达方式上看,有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从文学的角度看,有诗歌、戏剧、散文、小说;此外还可以分为故事、寓言、童话等
在万山丛立、层峦叠障的桂西山区,有一条神秘的盘阳河流域长寿带。盘阳河是一条由西北向东南流淌的小河,在沿河流域的瑶寨壮乡,生活着许多长寿老人。据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
不久前,有位不到30岁的妇女被送到医院急诊室.当时病人正在发高烧,浑身发抖,下腹部疼痛,并诉说头痛、关节酸痛.
期刊
吴先生您的来信收到了,看样子您可能人到中年,因为你说的TIA便是常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的一种病.所谓TIA,医学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它是英文(Transieient Ischemic Attackr
期刊
【正】 作为一个治“骚”过客,钱钟书先生在这一领域内所取得的高度成就及其价值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迄今为止,人们的注意力仍然被一些真正意义上的“专门家”所吸引
小儿夏季热是儿科的常见病,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在春夏之交或夏季发病,好发于幼弱儿童.发病原因多为小儿体质娇嫩,脾胃虚弱,在夏季炎热的环境中,感受湿热之气而致.
期刊
馄饨与饺子,其实是"本家",都是用薄薄的面皮,包馅做成.据说,似乎"馄饨"出现在前,秦汉时期就有了,"饺子"稍后,唐代时才逐渐出现.
期刊
教育改革异常迅猛,对传统教学方式、方法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在这种形势下,“目标体验教学”模式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教育情境,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索:“目标体验教学”具有怎样的优点?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它?在此就自己的一点体验作些简述,以就教大方之家。  “目标体验教学”过程主要表现为五个阶段:展示目标即“启”,教师展示学习目标、方法和要求,激发兴趣,营造氛围;学生自学即“读”,学生围
我国古代诗歌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是我国诗歌发展的源头。《诗经》是四言诗,但其中已有五言诗的萌芽,出现了半章或全章五言形式的诗篇。《楚辞》打破了《诗经》四言形式的限制。创造了三、四言到七言的参差不齐的形式。春秋末期出现了成篇的五言歌谣,汉代将五言歌谣大量采入乐府。到东汉时开始有文人创作的五言诗。  关于五言诗的产生时间,自古以来,众说纷坛,莫衷一是。钟嵘在《诗品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