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成为作文课堂的主人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ianj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下,教学就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学好习。
  作文课一直是让学生厌烦、教师头疼的课。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生生活经验欠缺,表达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的传统作文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的写作状况,从而对作文产生了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针对这种情况,我依据新课标精神,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大胆尝试主体性作文教学法,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强化了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作文课堂的主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师生互动命题
  以往的作文教学都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尽管教师绞尽脑汁命题,但拟定的文题多数情况下仍然引不起学生的写作兴趣,使有些教师埋怨学生“启而不发”。殊不知,教师感兴趣的话题,学生未必感兴趣。学生对话题不感兴趣,自然就不爱写,当然更不会写出好的作文来。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我让学生参与作文的命题。每次作文,我力争做到让学生掌握命题的自主权,发挥学生作文的主动性,不搞统一命题。或教师定范围,学生自己命题,即教师根据作文要求出大题目,学生根据作文要求拟题目;或学生讨论,集体命题,即根据作文训练要求,发动学生讨论作文题目,教师择优选题;或教师只提要求,学生自己命题,自行作文。由于作文命题是师生共同协商的,注重了多样性、趣味性,使写作和张扬个性、表现自我联系起来,所以,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就会空前高涨起来,从而迸发出灵感的火花,写出富有感染力的文章。
  二、鼓励学生个性化表达
  新课标明确要求,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也就是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显个性、出真意。而通常学生作文易犯的毛病就是无病呻吟,胡编乱造。这种文风害处很大,一方面“编”出来的作文题材大多雷同,缺乏个性;另一方面“编”作文其实是加大了作文的难度。所以作文教学应积极鼓励学生写自己最想说的话,这样的作文才会情真意切,富有个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学习成绩欠佳的学生一说起心里话,就滔滔不绝,因为他们较其他同学在情感上受到的挫折更大,生活中遭受的冷眼更多,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沉郁着不吐不快的情绪,若设法打开其情感之门,那么往往能写出催人泪下的好文章。试想,连这些成绩不好的学生都能写出好作文,那谁还会害怕写作文呢?
  三、学生互评作文
  多年来,作文评改一直是广大语文教师的负担。不少教师废寝忘食地将学生的作文评改得满纸红字,学生却视而不见,使教师的心血付之东流,未收到师生双方满意的效果,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很难有大的提高。原因是这种“学生作文,教师批阅”的做法限制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评价中来,以体现平等、民主的思想。为此,我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以研究性阅读的的积极性,切实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作文水平。态度和眼光去阅读学生的作文,并给以适当点拨,让学生自由地互评作文,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
  教学改革的宗旨是要打破束缚学生手脚的做法,让学生主动学习,给学生最大的发展空间,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句话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一  年轻那会读诗,喜欢古诗十九首的清新隽永,李白的潇洒风流,王维安禅淡远。对外貌落魄穷酸,性格卞急易怒的杜甫,向来不甚喜欢。如今马齿渐长,方能读出杜甫的深情。他月夜下想念妻子,必深信妻子也在想念他,以至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他思念李白,于渭北遥望江南,只见春树如烟似雾,必想象李白也在江东远眺长安,满目西天斜阳火云。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这样的诗句,闪烁着钻石的光泽。  俺一向认为律诗是种
期刊
语文教学是关于美的教学,语文课堂应该是美的体验,如何把语文课上得有声有色,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探讨和反思的问题。针对新课改的特点,平时在语文教学中,我是从以下几点来带领学生们体验语文学习的美妙,感悟生活和人生的美好:  一、带领学生深入人物内心,深层次地理解人物的喜怒哀乐以便和他们产生共鸣  中学语文教材选入的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尤其是文学作品,堪称中外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既有世界短篇小
期刊
近几年全国高考试卷,无论是全国I卷,还是新课标卷,所选作文材料绝大部分均属于叙述性材料,这些材料一般来说拥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或者叙述过程,有一个或多个人物出现。这些内容基本包括叙述性事件的六大要素,即可以拥有完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有时这些材料缺少明显的提示性语言,即我们常说的观点句,学生审题时难度较大,需要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提炼、概括,从而得出材料的中心内涵,进而进行准确
期刊
向往着秦淮,来到了秦淮。耳濡目染,观赏着秦淮人家的青砖黑瓦,感受着秦淮地域的人文风情,常有“人在画中游,思在景中飘”之感。这次通过课题实践活动,与学生再次实地观赏揣摩品味考察穿越交流,重点对秦淮的水与月作进一步的巡礼与审视,忽有“此景本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见”之叹,对秦淮所特有的文化有了一种崭新的厚实的全方位的认识。  秦淮的水,源远流长。  在考察中我们知道了秦淮河是我们南京人的母亲河。秦淮河
期刊
课前准备:  1.给每个小组分配任务,根据以往知识,搜集有关李清照的一些资料和词作,并对其进行赏析。  2.对本文划分段落层次并说出分层依据。  3.通过试题对全文进行分析,根据参考答案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答案,思路要开阔。  课堂展示:  小组展示预习成果  小组一:介绍李清照及其代表词作。李清照是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她的作品以金兵入侵为分界线,分为
期刊
感谢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字——汉字,感谢古人传承给后人的美文——文言文,面对如此浩大的文化大餐,作为后人,仅以虔诚的姿态膜拜恐怕是不够的,尤其是我们,作为传统思想的接受者、传播者,该如何以实用、有效的方法引导后继人“占有、挑选、创新”呢?这一点,相信任何一位语文教师都认真思考过,可是文言教学现状,令人堪忧。  无论学生亦或老师,大都戴上了沉重的精神枷锁:除课本选用的文言文篇章、试题涉及的阅读片段,教师
期刊
【文题设计】  请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抒写真情实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写作导引】  严格地说,这属于新材料作文,诗歌内容虽有一定理解难度,但是关于“青春”的话题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很有现实的针对性,能够自然引发学生对于生活的回想,点燃写作激情。青春是美好的,亮丽明媚,五彩缤纷。任何一个走在青春路口的人都会不由地感动,即使路过的人也总喜欢回想,怀恋那些关于青春的种种;但
期刊
春天来了,羽绒服脱下来了;又是下学期了,临近期中考试了。一路前行,我们收获了幸福,也有过迷茫。 我们在黑暗中思考,也在泥泞中跋涉。  我有个发展的“三部曲”。即“知天命(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负责任(做该做的,不做不该做的)——讲原则,就是有追求(奉行我准则)。”“负责任”有两种原因一是因为害怕受罚,这是最初的也是较低的层次。二是因为“对”“正确”而去做一件事,这是较高层次的。你认为做
期刊
教育哲学家认为,和谐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事物存在状态的最佳的表现形态,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征。尊重生命,体现人性,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和谐教育大力倡导的教育观念。这就让我们的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必须营造和谐的活动氛围,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生态,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成长、自我完善。  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观
期刊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语文,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自然是包罗万象,精彩纷呈。所以,一节成功的语文课堂也必定是一节充满魅力,妙趣横生的课堂。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下,我们又该如何打造我们的语文课堂,使语文散发独特的学科魅力呢?  我认为,打造有魅力的语文课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巧妙的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具有魅力的语文课堂,良好的课前导入是非常必要的。课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