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意识形态研究的新视阈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lazy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一书开拓了研究的新视域,提供了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新思路,发现了值得研究的新问题,提出了富有见地的新思想,展现了一种富有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研究的新态度,是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领域的新佳作。
  [关键词]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书评
  一、新视角
  不断挖掘学术研究的新视角,寻求学术研究的新突破,这是每一个怀抱学术追求的学人的使命。《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作者黄世虎副教授便在努力地做这样一种尝试,他的尝试体现在三个方面:
  从细微处切入。对于毛泽东意识形态功能的研究,学者们大多从宏观角度展开论述,有的从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正误的角度笼统地将其功能分为积极引导与消极影响两方面,有的则从文化与政治、经济关系的宏观角度展开论证。作者在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同时尝试从微观角度切入,将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功能分为引导功能、批判功能、教育功能几个方面,极大地扩展了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功能的外延。
  从遗忘处切入。所谓的遗忘,分两种:一种是无意为之的遗忘,通俗地说就是确实没考虑到;另一种就是有意为之的遗忘,人们明明发现了某个问题,但考虑到研究的风险或者难度,而选择性遗忘。发现前一种遗忘叫作创新,挑战后一种遗忘则需要勇气。该著作对于晚年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反映出作者同时具备以上两种精神。创新体现为作者在其作品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勇气则体现在作者一反毛泽东晚年意识形态研究常态,抛弃了片面否定的态度,客观全面地分析毛泽东晚年意识形态理论的正误两面,这既是治学的勇气所在,也是坚守学术责任的生动体现。
  从关键处切入。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一个现象,作者多次将意识形态与教育联系起来。在该书的绪论部分,作者在谈及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国外研究现状时,专门开辟了一个板块来阐述国外学者关于毛泽东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研究现状;在谈到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功能时,作者从微观角度切入,提出教育的功能;在书的第六章,作者直接拿出一章的篇幅来论述毛泽东意识形态教育理论。作者为何如此钟情“意识形态教育”?究其原因,可能是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虑:第一,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是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中最具活力、最吸引人的地方。第二,意识形态教育理论是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中最贴近当下现实的部分。毛泽东指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1]p1094,这使得中国共产党形成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当下,共产党依旧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视意识形态建设,但也面临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毛泽东的意识形态教育理论中蕴涵着诸多对当下有益的智慧,对它的研究,可以为现今中国的意识形态建设带来启迪。从这个角度来说,它是贴近当下的。
  二、新思路
  对于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已有成果大多局限于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具体领域,缺乏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一书则坚持整体性原则,对毛泽东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在这个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思路。
  用历史的眼光做研究。任何一种思想的出现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同样如此。作者十分注重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历史条件和理论基础。作者指出,近现代中国革命实践是其时代背景,经典作家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其理论渊源,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其文化底蕴。前两种观点写出来似乎众人皆知,人们往往不觉得新奇,但实际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们却受到人们的忽视。对一个人的思想进行深入的解读,必定要回到思想家所处的时代,结合他的境遇。谈及毛泽东的意识形态理论,人们通常认为它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等人的思想,是对前人的继承和发展,这样的提法并没有错,但并不全面。人们往往更愿意对毛泽东意识形态思想作一次正本清源的探究,却往往忽视毛泽东作为中国革命的号召者和领导者是扎根于中国的土壤之中的。黄世虎副教授深刻地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毛泽东所有思想形成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因此,在探究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形成的文化底蕴时,发现了几对新关系:天人观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知行观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德治教化思想与意识形态教育、大同思想与社会理想[2]p31-40。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不是单单陈述历史事件,不是高喊回到历史,而是用共情的方式深入到研究对象所处的时代境遇中,用心去感知、去思考,在细微处发现大问题。
  用发展的眼光做研究。一谈到发展,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将研究对象视为变化发展的事物,接下来就开始以时间为坐标轴,对这一事物进行划分。这确实是发展眼光的具体运用,但却没有凸出发展眼光的精髓。那么,发展眼光的精髓是什么?该著作可以为我们做出很好的解答。作者采用的是纵横结合全方位的分析方法。在纵向上,采用历史与逻辑结合的角度,将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分为毛泽东早年意识形态理论、新民主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晚年意识形态理论几个阶段。在横向上,作者再次抓住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两条线索:一条是毛泽东在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提出了他的意识形态本质理论、意识形态斗争理论和意识形态发展理论;另一条是为了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更好地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以调动群众革命和建设的积极性,毛泽东形成了他的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由此可见:一方面,作者深刻地洞察到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在毛泽东看来,谈任何思想必须解决现实问题,正因为他是一个深深扎根于中国的实际土壤的思想家,才能提出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并据此解决中国社会的诸多问题;另一方面,作者还深刻地掌握着历史分析法,真正做到将发展的眼光融入对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每个问题中去,渗透到研究的每个细节中去。用发展的眼光去做研究,不是以时间为标尺,对研究对象进行机械的划分,而是探寻出研究对象的内在逻辑,抓住对象的本质,并以此作为论述和论证的逻辑线索。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用发展的眼光做研究,这也是学术研究应当具备的重要品质。   三、新态度
  从一部作品中,我们可以寻觅出作者的治学态度;而作者的治学态度,又深刻地影响着一部作品的高度。《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一书处处彰显出作者在治学上的两种态度:强烈的问题意识与批判精神、对国家与社会的密切关注和满怀热忱。
  问题意识的态度中凸显学术精神。批判是学术的内在精神特质,提出新问题又是批判的根本要求。马克斯·韦伯指出:“在学术工作上,每一次‘完满’,意思就是新‘问题’的提出;学术工作要求被‘超越’,要求过时。任何有志献身学术工作的人,都必须接受这项事实。”[3]p169作者完成的正是一次“超越”之旅,他提出了包括毛泽东意识形态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的地位如何,等等。这些问题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平实,有的敏感,但无一例外都是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需要跨越的障碍,都是那些难啃的骨头,作者不仅提出了这些关键的问题,还在努力尝试着解决。
  关注现实的态度中凸显社会责任。回顾历史上任何一部经典的学术著作,我们会发现,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作者能够对其所处时代问题进行最鞭辟入里的分析,并从中抽象出一些具有恒久性的观点和思想,使之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熠熠生光。一部作品关注的焦点问题,透露出作者看待社会问题的敏锐度和洞察力,而这恰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作品格调。该著作关注的是意识形态理论,在各类思潮泛起、各种思想碰撞的今天,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环境,意识形态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毛泽东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大师,这不仅体现在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识形态理论,更重要的是他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和建设中将其意识形态思想生动地运用于实践当中,深入人心,效果显著。该著作不仅反映出作者深刻地意识到意识形态研究和建设在当代中国的重要性,更意识到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对于解决当今中国问题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该书处处透露出作者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的迫切心理,比如意识形态教育理论的提法,对应的正是中国意识形态问题最迫切的问题。唯有心怀社会、满怀热忱,才能写出触动人心的作品。学术创作同样如此,面向社会做研究,在研究中回应社会问题,这便是治学之人应当具备的学术责任与社会责任。
  当我们去阅读或者评价一部作品时,除了关注其内容本身外,也不应忽视存在于内容之外、隐藏于文字背后的更多的东西,这些时常被人们忽视的东西,有的时候往往能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启迪。总之,《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一书开拓了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新视阈,发现了许多关于研究的新问题,提供了研究的新思路,提出了许多富有见地的新思想,展现了一种极富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的研究的新态度,不得不说是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领域的新佳作。○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黄世虎.毛泽东意识形态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钱永祥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吴自锋
其他文献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和陈云多年合作,有很深的友谊。特别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两位老人齐心协力,共同为中国的繁荣昌盛作出了无可比拟的历史贡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起草问世,就是他们两位老人以及其他人共同的心血和智慧的结晶。  陈云:“越到后来,问题会看得越清楚。多观察一个时候,可能结论就更客观、更合乎实际、更科学。”邓小平:“这个总结宜粗不宜细。总结过
期刊
[摘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的《毛泽东年谱》(1949—1976)中蕴涵毛泽东关于党风建设的许多思想方法,包括党风建设要坚持长期建设的态度,以群众路线为核心,发挥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为关键,以调查实践为途径,以法律制度为保障等内容。认真梳理这些思想方法,对当下的党风建设有着重要启示。  [关键词]毛泽东党风建设思想方法启示  《毛泽东年谱》(1949—1976)是经中共中央批准,在纪念毛泽东诞辰
期刊
[摘要]江西高校出版社公开出版的《一寸山河一寸血——江西抗战十八英烈纪事》一书,生动记述了18名江西籍抗战英烈在伟大的抗日战争中,面对穷凶极恶的敌人,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再现了他们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的凛然正气、英武不屈的战斗意志、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可谓一曲气吞山河的英雄赞歌。这本书,选题推出恰逢其时,英烈形象展示充分,民族精神集中彰显,值得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一读。  [关键词
期刊
[摘要]1975年邓小平主持的全面整顿包含了改革思路,为新时期历史转折奠定了基础,是新时期改革的前奏。而新时期的全面深化改革,站在新的历史阶段,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在继承与发展1975年整顿基础上,又一次对改革进行了周密部署与总体设计,并做出补充与深入,是改革的升华阶段。二者是一脉相承的。  [关键词]邓小平整顿改革  邓小平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他的一生中,经历了“三落
期刊
我是一位八旬退休老人,但20世纪50年代亲历的一段往事,让我终生难忘。  1959年7月,我正被县抽调下乡搞农村中心工作,参加资溪县嵩市公社杜兰大队的夏收夏种“双抢”,实行“三同”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抓好早稻收割和二季晚稻抢时间栽种。8月21日上午,县长江映川和公社书记到村检查“双抢”工作,并通知我回县城,说一个县要派一名管档案工作的干部去北京参观全国档案工作展览,经研究决定让我去。我感到十分高
期刊
[摘要]“新常态”是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对我国未来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审视的基础上提出的。“新常态”下的发展是全面而稳定的发展。而腐败不仅会破坏社会公平、影响经济健康发展,还会对应对“新常态”产生阻力。基于政府回应模式视角纵观众多网络反腐案例,可以得出政府对网络反腐反应速度和积极程度有以下三种模式:一是消极抗拒型,二是漠不关心型,三是积极回应型。探索网络反腐在反腐倡廉建设上的有效运用,可以为应对“新常态
期刊
我是一个抗战老兵,1920年3月5日出生于浏阳市大围山镇都佳村(当时的上东镇都佳塅)的上垞冲,今年整整96岁了。1940年初春,我刚满20岁。一天上午,我正在早稻秧田里干活,被抓壮丁。我本是家中唯一的儿子,也知道抗日救国是件光荣的事情,可家里双亲年迈力衰,田里农活繁重,我走后家中生计重担无人挑起。  第二天,我与几个同关在一起的壮丁转押到浏阳县城关的洗药桥边包公庙,与全县抓来的100多名壮丁关押在
期刊
[摘 要] 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应当着重关注的是发展滞后、困难较多、需要关爱帮扶的群众。陕西省乾县“千帮千”活动是服务群众的新创造,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有效形式,是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基层干部 “千帮千”活动 服务群众  关爱帮扶各类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是关系“两个一百年”目标如期实现的重大战略任务,也关系着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进一步巩固。陕西省乾县开展了三个“千帮千”活动
期刊
临川整编虽然已过去近90年,但它的影响深远,我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中的很多内容在临川整编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它的意义也很大,坚定党的领导、把纪律挺在前面等尤其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近日,笔者走访了临川整编旧地,了解一些人民军队的早期故事。  起义部队汇聚“才子之乡”  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取得胜利后,部队按照中共中央在起义前的决定,马上撤离南昌,取道抚州,南征广东,以期恢复广东革命根据地。 
期刊
安源路矿,是萍乡煤矿和株萍铁路的合称。株萍铁路是专为运输萍乡煤矿的煤炭而建的。萍乡煤矿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工业企业——汉冶萍公司的主要厂矿之一。汉冶萍公司是当时最大的官僚买办企业,受日本帝国主义的控制。路矿两局共有工人1.3万余人,他们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官僚买办的压榨下,过着悲惨的生活。由于产业重要、工人众多而且富于反抗斗争传统,安源路矿成为中国共产党最初开展工人运动的重点区域。  1921年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