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大荒邂逅丁玲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lingx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在新华书店得丁玲回忆录《魍魉世界、风雪人间》一书;又闻丁玲纪念馆在黑龙江省鹤岗市落成的消息,使我又回忆起在北大荒宝泉岭农场认识丁玲那些难忘的岁月。
  1958年,我作为准右派(中右)从军队下放北大荒宝泉岭农场五分场第二生产队劳动改造。因为我拼命干活表现突出,在生产队拥戴为青年突击队队长。干出了成绩后,从生产队调到总场机关粮食出口科工作。在国家三年困难时期之后,物资产品、生活资料极度匮乏之际,要我参加农场主要农副产品(如粮食、豆类、畜禽蛋乳等)的销售工作和掌握大量售奖售商品票证(粮油票、布票、棉花票以及烟票副食品定量供应票等),这是信任也是责任。在粮豆上交,调运出口的繁忙季节,我奔走于生产队、分场、萝北、鹤岗市之间,协调关系,解决处理发生的问题。在这个时期农场汽车队的大部分汽车都由我调度,以保证上交粮有计划地顺利进行。
  一次,场长高大钧去二分场检查工作,我有事顺便跟场长乘车前去。路上,我问场长,听说丁玲要从汤原农场到我们场来有这事吗?(这是从农场办公室秘书石安树那里知道的。石和我是老乡,我们都爱好文学,他间或有诗作在《农垦报》发表)他说,是他要丁玲来的,像丁玲这样的人,政治上要求应该严格。养鸡是劳动,写文章也是劳动嘛。既然中央、农垦部、农垦总局同意她回北京,为什么不让她写写垦区,写写农垦战士!她已经在汤原农场生活劳动好几年了,她难道不想写这一段生活?
  1964年,丁玲、陈明夫妇(陈明1961年摘右派帽子)来到宝泉岭农场,住在总场招待所101号房间。这是一个一卧一厅的套间房,条件较好。这个农场经过几年的建设,总场部已形成一个小城镇格局。场部办公楼和招待所俱为两层楼房。新建成的工人文化宫,有四层楼高。在荒原上耸立起这座巍然大厦,十分雄伟壮观。不过,国家三年困难时期刚有好转,生活还十分艰苦,基本生活资料凭证供应,我们机关干部的口粮标准,每月28.5斤,食油每月四两,肉、蛋、白粮只在节日定量供应。平时,商店只凭票(证明)供应产妇和重病人,以及特殊供应户(高干、高级知识分子)特需晶。生活资料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到的。高场长把丁玲夫妇安排在小食堂就餐(小食堂是招待客人的食堂,鸡鸭鱼蛋,牛羊猪肉,由我们粮食出口科特批调拨,保证供应)。他们没有吃食堂,却自己做饭吃。
  丁玲夫妇的到来,没有引起大家特别的注意,一则是工作繁忙,生活紧张;再则,农垦系统内劳动改造的右派并非个别。丁玲和陈明都安排在总场工会工作。丁玲负责妇女、家属工作,陈明负责业余文化活动。机关干部开全体会议的时候,他们也参加,大家都很自然、很随便,不疏远也不亲热,表现得很平静。但是经过许多次政治运动的人,谁心里都有个小九九,见绳惊蛇,人人自危,人们变得麻木胆小起来。谁又能保证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不撞在阶级斗争的枪口上?
  这年,我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妻子董秀英原在场部商店工作,国家精减职工时,她被动员退职了。有一次,工会妇女主任老贾见到我,问我妻子原来是不是在十六军幼儿园工作过,我说是。她要我动员妻子参加一委(场部第一居民委员会)幼儿园组建工作,我含含糊糊,不答应也不推辞。因为,我和妻子都对精减有意见,来农场前有的不是职工的这次没精减,而原是职工的偏偏被涮了,想不通。
  一个星期天,妇女主任在门外叫我,我出去,看见她和丁玲在篱笆外站着,请她们进屋,她们不肯。贾主任说,要我妻子下午两点到家属委员会开会。丁玲问我:“你就是何亚东,你经常给《农垦报》写新闻通讯报道很不错嘛,也可以写写别的,像散文,小说什么的。”我说怕写不成,她说不要紧,多写写就能行。农场的材料还是很丰富的……在她的启发鼓励下,1965年以后我先后在《东北农垦》报、《合江农垦》报,发表了几篇随笔散文和短篇小说。 妻子开会回来跟我讲,场妇女主任,一委家属主任和丁玲都希望她参加幼儿园工作,丁玲负责六委、一委家属工作,帮助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开展帮贫扶困、文化生活等。我说这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应该参加。她问我怎样称呼丁玲为好?我说机关的人有叫丁玲的,也有叫老丁的,家属中年轻人叫大娘的多,她已经60多岁,过去又是有影响的作家,现在还是按人民内部矛盾对待,就叫大娘,别人愿叫啥叫啥,不管它。从此,妻和丁玲接触较多,对丁玲的思想意识,学识修养,工作方法、态度,待人处事都有很好的印象,而且非常佩服她用讲故事的方法教育人,解决家属中的一些纠纷,大家都爱听丁玲讲故事。她也讲她的一对儿女,非常想念他们,因为她的“问题”影响儿女,非常揪心,说到动情之处,家属们无不同情唏嘘,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可怜天下父母心,而她已是六十多岁的人了,身处荒原,远离亲人,其情其境,问天问地夫复何言!
  1965年冬,我三岁女儿冬梅患气管炎很重,医生说要用土霉素(是当时最好的新药)。因为该药分拨来的数量少,由院长亲自控制使用,院长不批准任何人都不许动用。在医院我没有找到院长,办公室人说他到鹤岗去了,即是说就是回来也是晚上了,还可能不回来。小女喘得厉害,这可怎么办?妻和我急得不知所措。正在这时,在医院走廊遇见丁玲也来看病,我们跟她打招呼,说起女儿的病,她说她是来取药的,昨天院长给她批了5克土霉素,还没有取,她要我们先拿去用,我们推辞,她说服我们:“孩子有病,带给大人的痛苦超过孩子,孩子的病好了,才能真正解除大人的痛苦。”她身处逆境还处处想到他人,这是一颗多么伟大的慈母之心啊!
  农场有个业余文工团,编制属总场基建工程队,有演出任务,到工会排练,平时参加工程队劳动,文工团集合了一批文化“右派”,如吴歌(原河南作曲家)、谌笛(原辽宁诗人)、叶枫、陈文绍(原《上海文学》编辑)等。演出的节目以自编自演为主,也演如《槐树湾》等剧。陈明在工会分工开展文娱活动,他曾经是电影《六号门》故事片的编导,对戏剧有较深的功力,自然是团里编导主力。节目彩排时,一般邀请领导、机关干部观看把关,我是机关工会委员,《农垦报》特约通讯员,这些活动我是应邀参加的。在征求意见时,工会主席苗贡九,秘书郎石林都很尊重陈明和丁玲的意见。在这些场合丁玲和陈明往往坐在一起,有时交换一下意见,一般是陈明发言,丁玲很少发言。这可能就是她自己说的“我很懂得自己的身份”吧。
  1965年金秋,农场场长、党委书记高大钧调到东北农垦总局任副局长。1966年春,他到宝泉岭农场检查工作。我们粮食科科长张桂成跟我谈,要调我到总局粮食处工作,是高副局长的意思,征求我的意见,我有些犹豫,他也不愿意我走,但高局长提出来怎好推托。他为我前途着想主张我去总局。不久,我调到总局粮食处工作,我妻子复职一事,在场长姜廷庚和科长张桂成的帮助下得到解决,并且一同调到总局进行了安排。
  1966年夏,中国爆发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一时间乌云蔽空,雷鸣电闪,中国进入了一个黑暗恐怖时期。
  1967年春,红色风暴漫卷大江南北,武斗逐步升级,因为我出身不好,不敢落在运动的后面,也不敢冲在运动前面。此外,还有一些工作要有人去做(当时叫抓革命促生产),这样就轮到我了。、春耕大忙时节,农场不忙生产就忙武斗,宝泉岭农场两派斗争非常激烈,可是有一批小麦良种必需从宝泉岭农场调给依兰农场,这是总局计划安排的。不熟悉宝泉岭的人去调种非但办不成事,还可能被误认为参加派性斗争。我受命前往,带着车队经鹤岗到宝泉岭受到“革命造反派”的盘查,因有人认识我放行。到农场,我首先声明,我是来抓革命促生产的,不带任何观点。这天,正好碰上文化宫召开“揭批斗争三反分子姜廷庚(场长)大会”。我混在人群中。看见陪斗的人中有丁玲,同样胸前吊了一块大牌子,她头发篷乱,面色灰暗,大弯腰站着,实在难以支撑,头往上刚抬起一点,就被造反派再把头摁下去,六十多岁的老人遭此大难。谁无父母,人性何在?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的在苦难中的丁玲。后来,知道她文革中遭受的凌辱折磨,惨无人道的苦道,令人发指……
  丁玲彻底平反,恢复名誉以后,不是鸣冤诉屈,不是消极沉伦。一个耄耋老人,在最后的七年内,忍着病痛,争分夺秒,想要抢回损夫的时光,拿起搁置二十多年之久的纤笔,先后写了近百万字新作,因劳累而倒在自己的岗位上。她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
  我们永远怀念你,丁玲同志!
其他文献
(一)  城野宏,在日军占领太原期间,曾任伪山西省公署顾问辅佐官,名义上是汪精卫国民党南京政府的应聘者,实质上是日本山西派遣军司令部的政治要员和侵华日军总部安插在汪伪政府内的代理人。抗战胜利后,为继续控制山西,确保并利用山西的丰富资源为日本军国主义卷土重来服务,他提出了日俘“残留”山西的理论,诱胁日俘和日侨万余人“残留”山西。这一谬论正好与阎锡山利用日俘维持其统治的想法不谋而合,故深得阎锡山重用,
期刊
临县在晋西北的黄河边上。受朋友之邀,我前往杜家塔村为朋友的儿子结婚摄像、照像,有幸见到了这里有趣的婚俗,特记载下来以飨读者。    化妆    在举行婚礼的这天早上,人们吃过饭准备迎亲。在娶亲的人要走之前,我那摄像机的镜头却被吸引在我的朋友和他的老伴身上。只见亲戚们将用红纸沾的尺把高的帽子,戴在了这60岁开外的老头头上,帽子正中写着“炒面师傅之神位”,胸前用红绳挂了个碗口大的红柳盆,脸上涂了不起些
期刊
传说他是生活在我国上古时代姜姓部落的首领,  因为把火广泛地用于生活和生产,有火之德,人们便  尊他为“火师”、炎帝;   传说他得五谷、制耒耜、教人稼穑,发明了耕播农  业,有神之功,因而人们又称他为“农皇”、“神农”;   传说他“尝味百草,宣医疗疾,救夭伤人命”,开创  了医药之先河,因而又被奉为“先医”;   传说在他及其部落的积极努力下,人类完成了由  游牧渔猎到农耕畜
期刊
一    1917—1918年,为纪念清初启蒙思想家、爱国主义学者傅山先生,山西省府在太原市东缉虎营街路北(即今山西省政协大院)营建了一处园林式祠园———傅公祠。建园初期,这里曾供群众游览,后因祠园内之组碧楼改为山西绥靖公署接待各地军政要员和贵宾的高级招待所而被封闭。据考证,我国著名的爱国将领冯玉祥曾在此住过几天。  原建的组碧楼坐北,与祠堂小院基本取齐,由左中右三部分组成。立面中部尖拱顶高耸,方
期刊
民国32年(1943年),晋城遭灾,这是继清光绪三年(1877年)之后,波及晋城全县的又一次特大灾荒。同年,高平县亦受灾。次年,阳城县又受灾。据《晋城大事记》所载,是年“晋城遭蝗旱大灾,麦苗枯死,树皮草根皆食尽。本年晋城县境内有19万人口左右,人口较战前减少10万多。”而“高平县全县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旱灾、虫灾,春夏无雨,蝗虫遮天盖地,夏粮全部被毁,秋粮几种几毁,致使百姓饿死、冻死、逃荒出走10万
期刊
冯玉祥,20世纪30年代中国历史舞台上的风云人物,著名的爱国将领,曾任西北军领袖、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其女冯理达,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台港澳侨委员会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理事、原解放军海军总医院副院长、世界杰出的女科技工作者之一。出自名门望族的她,是享誉海内外的知名人士,同时还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一位女将军,其身世、其阅历是如此的丰富,深深地吸引着我,2004年初春,笔者有幸采访了冯
期刊
1933年5月日本侵略军进一步向华北进攻,平津各校提前放假。北平第四中学应庙毕业班的员宪千、赵键和我一同返回太原度假,商量着假期内如何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以稍补危若覆巢的大局。这时在燕京大学读书的赵宗复,从北平返太原后也参加了我们的活动。我们共同研究后,一致同意在报纸上创办一个文艺刊物,来唤醒更多的民众起来共同抗日救亡。决定后,便请赵宗复出面和《山西日报》联系,划给我们报纸的一角创办文艺刊物。在赵
期刊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夕阳辉耀着山头的塔影,   月色映照着河边的流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   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   啊,延安!   你这庄严雄伟的古城!   热血在你胸中奔腾,奔腾!   这首优美激扬的歌曲,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曾响彻延安,传遍各抗日根据地,甚或传到“国统区”和海外,成为一曲激发抗战爱国热情的颂歌,至今传唱不已。它的词作者,就
期刊
我在中统的位置    1939年8月,湖大招生,我以第二名成绩被录取  (经济系)。慈利县与我同时考取的有李文进(别号李  子大)、李柏生(王育瑛的外甥)、安齐家(女)等4人。  1940年12月,我由政治系同学李笑白(临湘人)介绍,  加人中国湖南省调查统计室(简称“中统”),直属湖大  干部小组。1942年6月,李笑白毕业后赴重庆国民党  中央组织部任干事,我继任
期刊
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这一战争的胜利,显然是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事件,是受压迫人民受压迫民族和受压迫国家最喜庆的伟大节日。这一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改变了中国历史的面貌,也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思考空间。为了纪念这一伟大的胜利,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意义,并揭露日本战犯东条英机之战争亡灵不散,继续做着军国主义迷梦的诸多罪行,本刊决定开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