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对外交流不可或缺的能力,本文根据目前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了在教材中捕捉文化信息,引导学生理解外国文化;课堂中积极融入文化知识,扩大教学信息量;区分词义的文化内涵等策略。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文化导向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兴起了“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前苏联则兴起了语言国情学。1988年广州外国语学院桂诗春教授呼吁将社会文化纳入外语教学大纲,跨文化的教学才引起了我国外语界的重视。
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是课堂,这是由我们的学习环境和特点决定的。但大学英语教材的编辑一般都是作顺带性或隐性处理。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尚需在跨文化教学方面有所突破,如制定跨文化教学大纲、进行相应教材的编辑与更新、开展教学人员的培训与技术研讨等。总之,外语界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萨丕尔(Edward Sapir)指出“文化可以解释为一个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所以即使学生掌握了语言知识,但若缺少文化知识,仍然无法与对方进行有效沟通,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有些学生出国后都难以融入异国文化,非常令人遗憾。
我们不少学生受到多年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尤其是为了高考,习惯了做题目,以分数为上,重分数轻能力,重考试轻素质,进入大学阶段这些现象特别明显,教师必须抓住这一要害,扭转这些错误的学习观念,否则,学习就难以取得真正的成效。
不少人对西方文化有成见,认为西方人没有人情味,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不利于今后的工作和外国人的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看待西方文化的多重层面,客观地介绍不同文化的形成特点与历史,使得学生增加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一、捕捉文化信息,引导学生理解外国文化
英语文章大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性,在大学阶段,教师应该偏重文化和思想内涵,激发学生去思考,而不是只注意一些语法问题。
教材中散落着不少材料,备课时教师应认真思考、归纳,以点带面,可以引入文化内涵的教学。比如,《新起点英语》第三册第二单元的听说课,有一段是中美两国人的对话。内容极其精彩,我抓住对话层层展开分析,Paul说:没钱了,跟妈妈借了点。中国学生起了好奇心,怎么跟妈妈拿钱还要借?Paul也不理解,为什么妈妈就应该给儿子钱。这样层层展开,让学生去猜(predict),取得了良好的互动效果,学生听得也饶有兴趣,也了解到美国的学生18岁就独立了,自己解决上学费用及生活开支。我进而画龙点睛地提出:“Why his mother lent money instead of giving?”答:这是教会小孩independence,这并不意味着妈妈小气(mean/miserly),或者是不愿意帮儿子。学生恍然大悟,从中获益匪浅。因此,学生能够欣赏到美国人民的自强自立精神,并了解到这种精神是如何在小孩心中生根发芽的。辩证、客观地看待他国文化是我国青年必须培养的品质,学习他国的优秀文化则是中华文化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这个角度和高度,我们必须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抓好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二、融入文化知识,扩大教学信息量
除了利用教材的蓝本,我们还可以结合授课的实际时间介绍文化知识,如感恩节时,问学生:“What is special about today?”“Why American people have such a holiday?”学生在中文报纸等传媒上已获得了一些信息,在课上作简短讨论,反响热烈。
又如《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三册第七单元Text A讲愚人节,Text B讲复活节,我们可以顺带给学生讲解一些西方宗教的基本知识。据课堂调查,学生渴望教师在课堂中讲授西方文化习俗,所以我就简单地讲了有关基督教的知识,而课文有关的复活节的定义太长,也不实用,若讲授时照本宣科,喋喋不休,或者长篇大论,学生必定不感兴趣,所以我以互动的形式深入浅出,提纲挈领,设计了一些问题:“What is the name of God?”“What did Christ’s parent do to make a living?”等。这样就有一种悬念(suspense),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另外,还可以收集大量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以激活课堂气氛。
三、区分词义的文化内涵
词义有内涵(connotations),应该在讲授中涉及到,如fat,同义有obese,stocky,chunky,plump,overweight,heavy等,内涵有褒有贬,plump有丰腴之意,而fat则为贬义,这些词的外延都一样,如果选择不当,则会引起听者的不愉快。这些词的用法也不一样,obese技术性强,比如谈论肥胖症可以用它,而stocky通常指矮胖的人,chunky大都指小孩的胖嘟嘟的样子,似乎还有点可爱。有这么一种说法:
Call a woman a kitten,but never a cat
Call her a mouse,but never a rat
Call her a chick,but never a hen
Or you surely will not be her caller again
细细品味,颇有趣味,kitten是可爱的,而cat是指阴毒的女人;mouse指比较胆小,但是rat有强烈的贬义,曾有一个学生喜好米老鼠,给自己取英文名为Rat,让外国老师目瞪口呆;chick指称少女,有点戏谑的味道,hen的意思不难想象,大腹便便。虽是玩笑话,却点中了我们词汇教学时必须要警觉的问题。
四、教师应该加强自身文化涵养的提升
教师必须具备丰富、渊博的文化知识底蕴,才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效果,并激发学生的思维,否则将难以吸引学生。自身涵养的提升是人格魅力的一部分,是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一个因素,曾经有个老师在课堂上举两例皆出错,一是端午节说成“粽子节”,二是举中秋节例子的时候,称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月饼节”,虽博得学生善意的大笑,但不会赢得尊敬,对本民族的文化知识都轻视甚至丢弃,怎能令人敬服?教师的成功可以说是离不开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其中蕴含着对本民族文化的深深的爱及对他国文化精湛之处的理解。
参考文献:
[1]Hedge Tricia.语言课堂中的教与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萨丕尔(Edward Spir).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35.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文化导向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兴起了“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前苏联则兴起了语言国情学。1988年广州外国语学院桂诗春教授呼吁将社会文化纳入外语教学大纲,跨文化的教学才引起了我国外语界的重视。
我国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根本途径是课堂,这是由我们的学习环境和特点决定的。但大学英语教材的编辑一般都是作顺带性或隐性处理。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尚需在跨文化教学方面有所突破,如制定跨文化教学大纲、进行相应教材的编辑与更新、开展教学人员的培训与技术研讨等。总之,外语界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萨丕尔(Edward Sapir)指出“文化可以解释为一个社会所做的和所想的,而语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达方式”。所以即使学生掌握了语言知识,但若缺少文化知识,仍然无法与对方进行有效沟通,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有些学生出国后都难以融入异国文化,非常令人遗憾。
我们不少学生受到多年的应试教育的影响,尤其是为了高考,习惯了做题目,以分数为上,重分数轻能力,重考试轻素质,进入大学阶段这些现象特别明显,教师必须抓住这一要害,扭转这些错误的学习观念,否则,学习就难以取得真正的成效。
不少人对西方文化有成见,认为西方人没有人情味,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不利于今后的工作和外国人的交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正确引导学生看待西方文化的多重层面,客观地介绍不同文化的形成特点与历史,使得学生增加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一、捕捉文化信息,引导学生理解外国文化
英语文章大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性,在大学阶段,教师应该偏重文化和思想内涵,激发学生去思考,而不是只注意一些语法问题。
教材中散落着不少材料,备课时教师应认真思考、归纳,以点带面,可以引入文化内涵的教学。比如,《新起点英语》第三册第二单元的听说课,有一段是中美两国人的对话。内容极其精彩,我抓住对话层层展开分析,Paul说:没钱了,跟妈妈借了点。中国学生起了好奇心,怎么跟妈妈拿钱还要借?Paul也不理解,为什么妈妈就应该给儿子钱。这样层层展开,让学生去猜(predict),取得了良好的互动效果,学生听得也饶有兴趣,也了解到美国的学生18岁就独立了,自己解决上学费用及生活开支。我进而画龙点睛地提出:“Why his mother lent money instead of giving?”答:这是教会小孩independence,这并不意味着妈妈小气(mean/miserly),或者是不愿意帮儿子。学生恍然大悟,从中获益匪浅。因此,学生能够欣赏到美国人民的自强自立精神,并了解到这种精神是如何在小孩心中生根发芽的。辩证、客观地看待他国文化是我国青年必须培养的品质,学习他国的优秀文化则是中华文化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从这个角度和高度,我们必须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抓好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二、融入文化知识,扩大教学信息量
除了利用教材的蓝本,我们还可以结合授课的实际时间介绍文化知识,如感恩节时,问学生:“What is special about today?”“Why American people have such a holiday?”学生在中文报纸等传媒上已获得了一些信息,在课上作简短讨论,反响热烈。
又如《新视野英语教程》第三册第七单元Text A讲愚人节,Text B讲复活节,我们可以顺带给学生讲解一些西方宗教的基本知识。据课堂调查,学生渴望教师在课堂中讲授西方文化习俗,所以我就简单地讲了有关基督教的知识,而课文有关的复活节的定义太长,也不实用,若讲授时照本宣科,喋喋不休,或者长篇大论,学生必定不感兴趣,所以我以互动的形式深入浅出,提纲挈领,设计了一些问题:“What is the name of God?”“What did Christ’s parent do to make a living?”等。这样就有一种悬念(suspense),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另外,还可以收集大量相关图片、音频、视频等,以激活课堂气氛。
三、区分词义的文化内涵
词义有内涵(connotations),应该在讲授中涉及到,如fat,同义有obese,stocky,chunky,plump,overweight,heavy等,内涵有褒有贬,plump有丰腴之意,而fat则为贬义,这些词的外延都一样,如果选择不当,则会引起听者的不愉快。这些词的用法也不一样,obese技术性强,比如谈论肥胖症可以用它,而stocky通常指矮胖的人,chunky大都指小孩的胖嘟嘟的样子,似乎还有点可爱。有这么一种说法:
Call a woman a kitten,but never a cat
Call her a mouse,but never a rat
Call her a chick,but never a hen
Or you surely will not be her caller again
细细品味,颇有趣味,kitten是可爱的,而cat是指阴毒的女人;mouse指比较胆小,但是rat有强烈的贬义,曾有一个学生喜好米老鼠,给自己取英文名为Rat,让外国老师目瞪口呆;chick指称少女,有点戏谑的味道,hen的意思不难想象,大腹便便。虽是玩笑话,却点中了我们词汇教学时必须要警觉的问题。
四、教师应该加强自身文化涵养的提升
教师必须具备丰富、渊博的文化知识底蕴,才能创造良好的课堂效果,并激发学生的思维,否则将难以吸引学生。自身涵养的提升是人格魅力的一部分,是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一个因素,曾经有个老师在课堂上举两例皆出错,一是端午节说成“粽子节”,二是举中秋节例子的时候,称这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月饼节”,虽博得学生善意的大笑,但不会赢得尊敬,对本民族的文化知识都轻视甚至丢弃,怎能令人敬服?教师的成功可以说是离不开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其中蕴含着对本民族文化的深深的爱及对他国文化精湛之处的理解。
参考文献:
[1]Hedge Tricia.语言课堂中的教与学[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萨丕尔(Edward Spir).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