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太的“五个一”文化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yydtj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茅忠群在2019年新年致辞中分享了方太的“五个一”幸福法,即立一个志、读一本经、改一个过、行一次孝、日行一善。他说,这个从先贤智慧中提炼出的“五个一”幸福法,方太花了10年。
  “五个一”是方太十年文化建设的重大成果,已成为我们进行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五个一”源自儒释道等中华文化。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阳明子曰:“立志、勤学、改过、责善”;《了凡四训》云:“立命、改过、积善、谦德”;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六祖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把这些圣贤的教诲综合起来,进行创造性转化,就形成了“五个一”。所以,“五个一”不是方太的发明,而是圣贤智慧的现代转化版。
  “五个一”具有极广泛的适用性,适合不同人的修炼,也适合不同层次的修炼;既适合刚入门者的修炼,也适合高层次者的修炼;既可用于成人,也可用于成事;既可用于工作,也可用于家庭。下面分别加以阐述。
  立一个志
  可分成三个部分:成人之志、成事之志、健身之志。
  成人之志,就是立志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没有追求,碌碌无为”的人是庸人,其特点是人生没有目标和追求,心无戒规,随波逐流,无有归依,无所作为。这当然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我们立志的目标是以下五种人:依次为士人、能人、君子、贤人、圣人。“脚踏实地,忠于职责”的人是士人,其特点是人生已有一定的志向,行为也有一定的操守,意识、语言、行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遵循事理;“德才兼备,志存高远”的人是能人,其特点是人生有较为远大的目标,有超越士人的品德,有出众的才干,事业上已展现一定的潜能;“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是君子,其特点是忠信而不怨人,仁义而不自夸,智慧而不自是,坚守道义,永不止息;“自利利他,胸怀天下”的人是贤人,其特点是心中时常装着他人、国家乃至人类,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品质,利益他人,利益社会,利益国家;“无我利他,化育天下”的人是圣人,其特点是已觉悟自身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达到无我的境界,通权达变,无有定法,穷通万事万物,顺应自然规律,广布大道,利益天下,提升天下人的心灵品质,开发天下人的心灵宝藏。方太人的最低志向应当是士人,而方太干部、党员、代表的最低志向应当是君子。
  成事之志,一般就事业工作而言,也可以包含家事。可以选择对自己、对部门、对公司或对家庭最重要的一个目标。或者是自己年度目标的总体达成率。一个人要真正成就,离不开智慧和福德,也就是内圣和外王、立德和立功、成人和成事,两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成事之志要符合“利他”的要求,而且要与成人之志在层级上相一致。
  健身之志,一般就功法锻炼、饮食起居而言。锻炼难在坚持,所以单列一志。锻炼方法,提倡慢跑、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以及太极、站桩、瑜伽、静坐、八段锦、312健身法、幸福健身法、大道九功等养生功法。俗话说:病从口入。现代人需要管住自己的嘴,比如吃七八分饱、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不以饮料代替水、水果和喝水的量因人而异等。睡眠能有效修复身体,所以睡眠要够、质量要好;早睡早起、适当午休;平时劳逸结合;夜班同仁要注意倒时差并充足睡眠。
  读一本经
  “读”是指“诵读”和“阅读”,“诵读”即是直接读诵经典原文,每天15分钟到60分钟;“阅读”可选择公认较好的注解本,边阅读边理解,每天30分钟到两小时;“经”是指经典,可以是“1+1”,即一本中华文化经典加一本专业类经典。文化经典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也可以按照某种顺序依次学习,如《弟子规》、《大学》、《论语》、《了凡四训》、《孟子》、《中庸》、《传习录》、《道德经》、《六祖坛经》等;专业类经典可以是财经管理类、科学技术类等,可以找比较公认的经典好书。
  改一个过
  以前我们介绍了《了凡四训》三个改过法:事上改、理上改、心上改。也介绍了《大学》改过法,包含四种过:错误的知见、不好的意念、不良的情绪、偏私的行为。今天再介绍一下按“心一道一德一事”四部曲的改过法:最低层次是改事上的过。如酗酒、赌博、有外遇、沉迷游戏、工作失误、业绩不佳、脾气暴躁、夫妻不睦、婆媳不和、养子不教、错知错见,等等,但事上之过,实在太多,还可以写出一长串,令人望而却步。而且,今天改了一过,又会冒出新过,甚至昨天已改的过重新又发,真是改不胜改;所以我们可以提高一层去改德上的过。因为德是事的根源,事是德的结果,德上一改,事上自然就改。德上的过包括缺乏爱心、缺乏智慧、缺乏胸怀、缺乏勇气、缺乏能量、缺乏诚信、缺乏廉耻、缺乏自律、缺乏反省、缺乏奋斗、缺乏能力,等等。然而,德上之过,还是很多,同样存在改了这个、又冒出那个的问题,而且一种德的修炼需要若干年的时间,效率偏低;所以我们可以再提高一层去改道上的过。因为道是德的根本,德是道的體现。道上一改,德上自然就改。道是人的格局和境界。简单讲,道上的过,就是格局太小,境界太低。所以,改道上之过,关键在于提升自己的格局和境界。按照格局境界的小大低高,可依次分为庸人之道、士人之道、能人之道、君子之道、贤人之道、圣人之道。假如我现在的格局境界相当于一个能人,我立志成为一个君子,其实就是要改掉能人之道与君子之道之间在格局境界上的差距。看起来这个比改德上之过简单多了,但可能还是不知道从何处下手,毕竟自古以来求道之人多如牛毛,而得道之人凤毛麟角,可见求道之路也充满了艰难;所以,我们可以再提高一层直接从源头上去改心上的过。因为心是道的源泉,道是心的呈现。心上一改,道上自然就改,德上、事上也自然就改。心上之过关键有两个:不明和贪欲。对治不明,用明心功夫,即是要持久深入地明白和体证人生的重大秘密、重大真理、重大战略和重大价值;对治贪欲,用净心功夫,即是在起心动念处净化心灵,具体包含“观照、反省、引导”三个环节。如此既简单又明了,我们可以直接在心上下功夫,心上成就了,道上的成就事半功倍,德上的成就水到渠成,事上的成就心想事成。   行一次孝
  行孝,從小孝到大孝至少也可以分成四个层次:养父母身、顺父母意、敬父母心、立父母命。第一层次的孝是养父母身。父母孕育了我们的生命,再辛辛苦苦数十年把我们养大成人,可谓恩重如山。如今我们成家立业了,而父母却老了,身体也差了。该是我们报答的时候了。保证父母最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照料父母的身体和健康,这是最起码的报答;第二层次的孝是顺父母意。也就是满足父母除基本吃住之外的合理需求。人除了基本的生存需求外,还有安全需求、情感需求等,只要是合理的需求,子女就应该顺其意,尽量加以满足;第三层次的孝是敬父母心。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女对父母如果没有恭敬之心,跟养犬马宠物又有什么分别呢?所以,敬父母心是孝之为孝的关键;最高层次的孝是立父母命。老年人会普遍面临寂寞无聊、疾病缠身、伴侣离世、对死亡心存恐惧的痛苦,如何最大限度减轻父母这些方面的痛苦?首先要立己命,笃实践行五个一,立身行道。然后要立父母命。为生民立命,当先立父母之命、立亲人之命。如可以想办法引导父母学习《了凡四训》以及“生死观”等中华文化,制订五个一目标计划并认真践行,不断积累福报,立命改命,让父母的晚年充满意义和幸福。
  日行一善
  从日行一善的类别看,可以分为做人本分、家庭本分、工作本分、慈善公益等。从日行一善的内容看,可以分为“一个改善”、“一次善行”、“一句善言”、“一份善意”。“一个改善”是指本职工作上的改善;“一次善行”是指利益他人、公司、社会的行为,包括举手之劳;“一句善言”是指温暖人、感谢人、激励人、教导人的真诚的话语;“一份善意”是指对他人真诚的微笑、问候、点头、握手、感谢、帮助等。从一线方太人的岗位看,制造员工每一次操作做到零缺陷,心中默念“我爱你”,把仁爱之心注入每一个部件、每一件产品,叫“件行一善”;厨电顾问和客服代表为每一位顾客行一善,叫“客行一善”;服务技师和客户经理每一次上门,为每一个用户行一善,叫“户行一善”。从行善的境界层次看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为行善而行善,尚有所求;第二层次是行善已经成为自觉的习惯和品德,超越了为行善求福而行善;第三层次是提升自己的格局境界。从行小善转变为行大善,达到自利利他的境界;最高层次是先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开发心灵宝藏。再帮助家人和他人乃至人类建设心灵品质,开发心灵宝藏。去除小我,开发大我,达到无我利他的境界。
  就五个一的践行周期而言,“立一个志”:成人之志可以是三年或五年;成事之志和健身之志可以是年或季;“读一本经”可以是年或季;“改一个过”:可以从最低要求“季改一过”开始,逐步提升到“月改一过”,再提升到“每日反省”“日省一过”,最高境界是每个当下、每个念头时刻观照,达到“每念必照”“有过必省”;“行一次孝”可以是年、季、月或天;“日行一善”当然是天,最高境界是每个当下、每个念头“念念为善”。
  通过两年的实践可以得出,“五个一”方法简单,无论男女老少、学历高低,皆能适用。认真践行“五个一”无论对个人、家庭还是企业等组织,都具有极大的意义和价值:一是个人的心灵品质得以提升,格局和境界得以提升,智慧和能量得以提升;二是家人也会受到影响并逐渐改变,家庭的幸福感不断提升;三是顾客安心、员工成长、社会正气以及可持续经营不断改善和提升。
  “五个一”是圣贤文化的浓缩版,是学习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下面就新的一年里如何进一步践行好“五个一”、发挥“五个一”的巨大价值再谈三点希望:一是进一步学习领悟五个一的深刻内涵。五个一内涵丰富,从开始入门到止于至善皆可运用。既可以从事上下功夫,也可以从德上下功夫,从道上下功夫,乃至从心上下功夫,不同学习阶段的人皆可以“五个一”为抓手;二是把践行五个一作为人生的一件大事。认真践行五个一,便有望实现幸福、圆满、觉悟、自在的人生,实现真正的成功。少则半年、多则一年两年就会收获明显的效果;三是把践行五个一与工作、家庭紧密结合起来。文化即业务、文化即家庭、文化即人生,文化是经营业务的发心和方式,业务是文化的呈现和结果。家庭、人生同理。唯有实现五个一与工作、家庭的合一,才能实现物质和精神双丰收、事业和生命双成长。
  编辑/独渚
其他文献
《红楼梦》第五十一回,丫环晴雯冬夜薄衣外出,不慎着凉伤了风,“鼻塞声重,懒怠动弹”宝玉悄悄地请了位大夫来怡红院治疗。由此,引出了胡庸医乱用虎狼药,治疗晴雯的“小伤寒”的章回。  晴雯月夜外出戏耍,因风寒侵袭肌肤而发病。胡君荣诊了脉象后说:“时气不好,竟算是‘小伤寒’,吃两剂药疏散疏散就好了”。“小伤寒”这句中医伤寒学派的术语,出自清代医学家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伤寒本证》,又名冒寒。此症属四时感冒
期刊
很喜欢明代爱国将领于谦《观书》中的那几句诗:“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在这首诗中,于谦将书比作多情的老朋友,与书朝夕相伴、形影不离,表达了他在读书时心无杂念、乐在其中的情形,使诗人专心致志、读书入迷的情态跃然纸上。  我的老家坐落在黑龙江省东部山区的深山老林里,因此,生命中便有了许多在山中读书的体验,特别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坐在明月朗照的山里静静地读书,室内
期刊
年年清明节,今又清明节,众所周知,清明节是民族扫墓节,目的是为了体现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另外,清明节还有一种叫法:植树节。清明前后,春阳高照,春雨潇潇,此时种树成活率高,成长快,种植树木正其时。  清明节植树的习俗,原本发端于清明戴柳插柳的风俗,传说有三,一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耕作的祖师一神农氏,后来由此发展出祈求长寿的意蕴。二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
期刊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里的“三春”就是春天。在古代,人们一般把农历正月称为孟春,把二月称为仲春,把三月称为季春,这就是合称的“三春”。  汉班固《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唐李白《别毡帐火炉》诗:“离恨属三春,佳期在十月。”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娇滴滴三春佳景,翠巍巍一带青山。”刘大白《春尽了》诗:“算三春尽了,总应该留得春痕多少。”这里的“三春”都
期刊
古人说: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十年可以栽培成一颗大树,也许是杨树、柳树、槐树抑或是香樟树、银杏树、菩提树。十年成就什么,关键取决于十年前的种子。  生命就是一颗种子。  “十年之前,你不认识我,我也不属于你。”陈奕迅的《十年》歌曲让人回味人生百味,感情千回百转。曾经陌生的你我因为天意走到一起,曾经缠绵悱恻的情侣如今又陌路天涯。十年是可以沉淀一种情感,也可以将爱情童话粉碎。  “头悬梁锥
期刊
久久为功篇  细微之处见精神,久久为功成大业。从“精准扶贫”到“改革开放”再到城市管理,这都是习近平始终秉持的理念。  “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幸福和美好未来不会自己出现,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典出](战国)《荀子·劝学篇》  [释义]把土堆积起来可以成山,把水积蓄起来可以成海,比喻日积月累,积少成多,就
期刊
朱子教人读书法,其实人  人尽能,真是平易,而其  陈义之深美,却可使人终  身研玩不尽,即做人道理  亦然,最美好处,亦总在  最平易处也。  ——钱穆  读书三到  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子细分明。读之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千遍,其义自
期刊
读了吴光教授学术论文集《从“道德人文”到“一道五德”》之《重塑儒学核心价值观——“一道五德”论纲》,很受启发,很受激励,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之感。  吴光教授认为,在儒家理论系统中,“道”是集政治、伦理、道德于一体的主宰性观念。它有道路、原则、引导、学问、境界之义。但最重要、最根本的是以“道”为根本之德,作为人生根本原则、政治理想和治国安民的战略。“德”指对“道”的体悟、实践,是“道”的具体表现形
期刊
南宋史学家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记录了两件事,都和白居易有关。  第一件事:唐朝时的河北三大重镇自从代宗大历年间被强大的藩镇所占据,到宪宗元和年间,田弘正才宣布他控制的魏博镇归顺朝廷;到穆宗长庆初年,另两个镇也归顺了朝廷,河北一带才渐渐安定下来。可是唐穆宗是个平庸之辈,手下的几任宰相也十分平庸,未能对河北三镇采取长治久安的良策,结果相继引发了王庭凑之乱、朱克融之乱,朝廷调集十五万大军前去平乱,但最终
期刊
西南之地,有巴一国。巴族渊源众说纷纭,或来自东夷,或起于渝西川东,或袭汉水而至清江,或迁自洞庭之蛮。虽其源不可考,然从考古及文献资料可知,巴从周之南土远国到秦时归人诸夏,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亦曾演绎着属于自己的不朽传奇。其中,最为人知者,莫过于巴人经商。  据《华阳国志》所载,巴地“东至鱼复,西至焚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土可植五糓,牲具有六畜。物产丰饶,“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