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湖湘红色记忆是近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留存在湖南的珍贵记忆,其存量大,且有价值引领、追忆便捷、直观真实等特点,是可靠的思政教育资源。将湖湘红色记忆融入高职思政教育,实现思政育人功能,需要通过重构湖湘红色记忆的内容体系、创新湖湘红色记忆的话语表达、强化湖湘红色记忆的实践体验、落实湖湘红色记忆进高职院校的“三全育人”机制。
关键词:湖湘红色记忆;高职思政教育;融入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2-0098-03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悬挂在岳麓书院大门两侧的匾额向世人宣示着湖湘文明的源远流长。尤其在近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湖南涌现出一大批重要革命人物和大量重要历史事件,被誉为“伟人故里、革命摇篮”。2020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工作时提到:“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1]由这些红色人物及事件构成的历史记忆留存在湖湘大地,成为珍贵的湖湘红色记忆。湖湘红色记忆主要通过物质承载物(如新民学会旧址、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旧址、东山学校旧址、各红色名人故居及纪念馆、红军各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湖南各地红军桥、芷江受降和飞虎队纪念馆、韶山灌区等)、文艺作品(如毛泽东诗词、陈赓日记、周立波小说、民歌浏阳河等)、口口相传等方式留存下来,承载着近代以来湖南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建国做出的巨大贡献,内涵极其丰富。湖湘红色记忆孕育着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团结一心、进取创新、甘于奉献、为民服务等红色精神,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湖湘红色记忆的价值引领性、追忆便捷性、直观真实性等特点,使得其成为可靠的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湖湘红色记忆融入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简称高职思政教育),不仅能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而且能创新新时代高职思政教育的方法,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为此,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研究湖湘红色记忆与高职思政教育两者深度融合的合理路径。
一、重构湖湘红色记忆的内容体系
湖湘红色记忆发端于近代中国革命年代,本身就映照着科学与真理的光辉,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进程中,其精神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具备极强的价值引领作用。将湖湘红色记忆融入高职思政教育,能够引领高职学生明确崇高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增强使命担当,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然而,湖湘红色记忆遍布在湖南省内的14个地州市、122个县(市、区),分布广泛、存量巨大、内容丰富,如果不能做好内容的取舍和整合,则很难发挥其思政育人功能。
教师在高职思政教育实践中往往很容易发现,一开始学生并不知道从哪去追寻湖湘红色记忆、也不知道追寻什么样的记忆。因此,思政工作者需要研究湖湘红色记忆和高职思政教育的结合点,重构湖湘红色记忆的内容体系,使之适应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的要求。高校应编制符合高职思政教育目的、适合高职学生发展特点的湖湘红色记忆校本教材,供学生查阅、参考,辅助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通过选择合适的湖湘红色记忆,進行合理编排,将其融入高职思政理论课课程,使之成为可靠的思政课教学资源,解决学生不知道从哪里追寻红色记忆、追寻什么记忆的难题。在此,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引进湖湘红色记忆为例进行简要说明。在课程第一篇毛泽东思想部分,教师可融入“恰同学少年”“王尔琢的牺牲,挽救了革命”“帅孟奇算产量账”“诱杀大土豪朱泽堂”“智除‘五害’”“湖南省立二师学生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斗争”“南方抗大:塘田战时讲学院”“严怪愚冒着生命危险揭露汪精卫投敌卖国丑闻”“红色实业家李烛尘”等湖湘红色记忆;第二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部分,融入“烤烟种植能手”“‘为民书记’郑培民”等湖湘红色记忆;第三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湖南岳阳用最严密法治保护绿水青山”“十八洞村精准脱贫”“赤子丹心铸党魂”“湘西扫黑风云”等湖湘红色记忆。重构后的湖湘红色记忆,能够发挥其在高职思政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二、创新湖湘红色记忆的话语表达
将湖湘红色记忆融入高职思政教育,除了重构内容体系,还要创新话语表达,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特点的话语表达湖湘红色记忆,以此激发学生追寻湖湘红色记忆的热情和创新湖湘红色文化的能力,从而发挥湖湘红色记忆思政育人功能。
首先,高校应紧跟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步伐,合理运用新媒体、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创新湖湘红色记忆的话语表达方式。2021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2]新时代的高职学生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习惯通过移动互联网接受与传播信息,面对纷繁杂乱的网络信息,需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湖湘红色记忆本身具备良好的价值导向功能,高职思政教育要运用好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湖湘红色记忆,使之具备吸引力、感染力,达到“润物细无声”、宣传正确价值观的目的。
其次,高校应紧密结合新时代高职学生的发展特点,创新湖湘红色记忆的话语表达内容,既要看到高职学生崇尚快节奏文化的需求,也要看到他们接受能力和思维的局限。在运用湖湘红色记忆进行思政教育时,学校要用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和形式向他们传递正确的信息。如学校通过校园红色文化长廊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时,要考虑长廊建设的“亲民性”,采用学生喜爱的话语表达,尽量避免用晦涩难懂的话语;精心挑选并展览学生在追寻湖湘红色记忆过程中拍摄的照片、视频、学生自己的影音感悟等原始素材,使得校园红色记忆长廊的内容真实、亲切,所包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更易被理解。 三、强化湖湘红色记忆的实践体验
高职思政教育的目的不只是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具备崇高理想信念,能够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自己言行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让学生参与思政教育实践,身临其境,感受生动鲜活的思政教育资源,可以带来更直观、更深刻的体验,达到情理交融、知行合一的境界。湖湘红色记忆存量大、内容丰富,以故居、遗址、纪念物、文艺作品、民谣、民间故事等形式呈现,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实践性。高职思政教育要充分运用好湖湘红色记忆的直观、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开展体验性红色思政实践教育活动,通过体验性红色教育实践,指导学生追寻湖湘红色记忆,在体验性实践过程中充分感受湖湘红色文化的精神指引力量。
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好湖湘红色资源存量丰富这个优势,组织学生开展现场体验性红色思政教育活动。湖湘红色记忆遍布在湖湘大地广泛区域,无论是已经确定为保护文物的物化形态的红色记忆,还是尚未获得认可的物化或精神状态存在的红色记忆,都值得学生去追忆。教师可布置“追寻红色记忆,增色青春之旅”德育实践任务,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民间、田野去追寻湖湘红色记忆。
其次,高校要依托高职院校自身的育人优势,开展好虚拟体验性红色思政教育活动。一是利用大思政课堂,开展好红色虚拟实践教学。教师应充分运用网络、多媒体等手段,在课堂还原红色记忆画面,虚拟展现红色记忆场景,开展红色虚拟实践教学。如学生在追寻红色记忆过程中搜集的视频、照片及自己的感悟,经过加工后,在课堂分享给其他同学,这就是很好的虚拟实践教学资源。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红色地图、图片、视频等,在课堂讲好湖湘红色故事;借助手机App等开发红色记忆闯关游戏,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形式等。二是利用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开展红色虚拟实践活动。如歌唱湖南民歌“浏阳河”,表演湖南红色话剧“为民书记郑培民”,开展湖湘红色记忆书画摄影作品展、追寻湖湘红色记忆成果展、湖湘青年告白祖国、湖湘红色记忆网络游戏等活动。
四、落实湖湘红色记忆进高职院校的“三全育人”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高校应充分利用湖湘红色记忆存量大、内容丰富、追忆便捷、直观真实的特点,将湖湘红色记忆引入高等职业院校校园,营造红色校园氛围。用湖湘红色精神引领当代高职学生成长成才,有助于培养德才双修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落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应通过将湖湘红色记忆融入高等职业院校大思政课堂、校园各方面建设和活动、学生头脑,做到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线上线下全方位融合,达到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的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育人格局的要求,借助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机制,将湖湘红色记忆充分融入思政教育工作,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亲和力、实效性。
首先,高职院校要依托已经形成的“三全育人”机制,将湖湘红色记忆作为重要的思政教育资源,引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党团委、科研机构、教务部门、任课教师应达成共识,认可湖湘红色记忆的重要思政教育功能,從思想层面引起重视。同时,在行动上积极落实,建立相应的实施策略和评价机制,齐心协力实现湖湘红色记忆的德育价值,达到提升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其次,高职院校应将湖湘红色记忆融入高职大思政课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高校既要把湖湘红色记忆融入思政理论课课堂,又要将其融入高职专业课和通识课课堂,实现专业课、通识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创新,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作用,促进湖湘红色记忆德育功能的实现。
最后,高职院校应通过建设校内红色思政教育实践基地、组建红色记忆社团、创办红色期刊报纸、打造校园红色文化长廊、组织校园红色记忆系列活动等方式,将湖湘红色记忆全方位融入校园,从而使得追寻湖湘红色记忆、学习湖湘红色文化、感悟湖湘红色精神成为生活常态。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湖湘红色记忆固有的价值引领作用,达到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培养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撑的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之目的。
2021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用好各级各类文化设施和阵地,加强各级各类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使用,继续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5]湖南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湖湘红色记忆作为思政教育资源融入高职思政教育,是一件重要而紧迫的事情,有助于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毛伟明. 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初心使命[N]. 湖南日报,2021-03-16(02).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21-07-13(01).
[3]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01).
[4] 朱景林. 用红色文化进行思政教育需厘清三个问题[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03):24-25.
[5] 胡杨,汪勇. 略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8):77-78.
(荐稿人:孔治明,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关键词:湖湘红色记忆;高职思政教育;融入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2-0098-03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悬挂在岳麓书院大门两侧的匾额向世人宣示着湖湘文明的源远流长。尤其在近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湖南涌现出一大批重要革命人物和大量重要历史事件,被誉为“伟人故里、革命摇篮”。2020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工作时提到:“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1]由这些红色人物及事件构成的历史记忆留存在湖湘大地,成为珍贵的湖湘红色记忆。湖湘红色记忆主要通过物质承载物(如新民学会旧址、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旧址、东山学校旧址、各红色名人故居及纪念馆、红军各方面军长征出发地、湖南各地红军桥、芷江受降和飞虎队纪念馆、韶山灌区等)、文艺作品(如毛泽东诗词、陈赓日记、周立波小说、民歌浏阳河等)、口口相传等方式留存下来,承载着近代以来湖南为中国共产党建党、建军、建国做出的巨大贡献,内涵极其丰富。湖湘红色记忆孕育着勇于担当、敢为人先、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团结一心、进取创新、甘于奉献、为民服务等红色精神,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湖湘红色记忆的价值引领性、追忆便捷性、直观真实性等特点,使得其成为可靠的优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湖湘红色记忆融入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简称高职思政教育),不仅能在新时代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而且能创新新时代高职思政教育的方法,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实效性。为此,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坚持在教育实践中研究,研究湖湘红色记忆与高职思政教育两者深度融合的合理路径。
一、重构湖湘红色记忆的内容体系
湖湘红色记忆发端于近代中国革命年代,本身就映照着科学与真理的光辉,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进程中,其精神内涵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具备极强的价值引领作用。将湖湘红色记忆融入高职思政教育,能够引领高职学生明确崇高的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增强使命担当,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然而,湖湘红色记忆遍布在湖南省内的14个地州市、122个县(市、区),分布广泛、存量巨大、内容丰富,如果不能做好内容的取舍和整合,则很难发挥其思政育人功能。
教师在高职思政教育实践中往往很容易发现,一开始学生并不知道从哪去追寻湖湘红色记忆、也不知道追寻什么样的记忆。因此,思政工作者需要研究湖湘红色记忆和高职思政教育的结合点,重构湖湘红色记忆的内容体系,使之适应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的要求。高校应编制符合高职思政教育目的、适合高职学生发展特点的湖湘红色记忆校本教材,供学生查阅、参考,辅助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通过选择合适的湖湘红色记忆,進行合理编排,将其融入高职思政理论课课程,使之成为可靠的思政课教学资源,解决学生不知道从哪里追寻红色记忆、追寻什么记忆的难题。在此,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引进湖湘红色记忆为例进行简要说明。在课程第一篇毛泽东思想部分,教师可融入“恰同学少年”“王尔琢的牺牲,挽救了革命”“帅孟奇算产量账”“诱杀大土豪朱泽堂”“智除‘五害’”“湖南省立二师学生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斗争”“南方抗大:塘田战时讲学院”“严怪愚冒着生命危险揭露汪精卫投敌卖国丑闻”“红色实业家李烛尘”等湖湘红色记忆;第二篇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部分,融入“烤烟种植能手”“‘为民书记’郑培民”等湖湘红色记忆;第三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湖南岳阳用最严密法治保护绿水青山”“十八洞村精准脱贫”“赤子丹心铸党魂”“湘西扫黑风云”等湖湘红色记忆。重构后的湖湘红色记忆,能够发挥其在高职思政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二、创新湖湘红色记忆的话语表达
将湖湘红色记忆融入高职思政教育,除了重构内容体系,还要创新话语表达,用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和学生发展特点的话语表达湖湘红色记忆,以此激发学生追寻湖湘红色记忆的热情和创新湖湘红色文化的能力,从而发挥湖湘红色记忆思政育人功能。
首先,高校应紧跟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步伐,合理运用新媒体、大数据等现代化技术,创新湖湘红色记忆的话语表达方式。2021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加强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2]新时代的高职学生是移动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习惯通过移动互联网接受与传播信息,面对纷繁杂乱的网络信息,需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湖湘红色记忆本身具备良好的价值导向功能,高职思政教育要运用好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创新湖湘红色记忆,使之具备吸引力、感染力,达到“润物细无声”、宣传正确价值观的目的。
其次,高校应紧密结合新时代高职学生的发展特点,创新湖湘红色记忆的话语表达内容,既要看到高职学生崇尚快节奏文化的需求,也要看到他们接受能力和思维的局限。在运用湖湘红色记忆进行思政教育时,学校要用学生能够接受的内容和形式向他们传递正确的信息。如学校通过校园红色文化长廊对学生进行隐性教育时,要考虑长廊建设的“亲民性”,采用学生喜爱的话语表达,尽量避免用晦涩难懂的话语;精心挑选并展览学生在追寻湖湘红色记忆过程中拍摄的照片、视频、学生自己的影音感悟等原始素材,使得校园红色记忆长廊的内容真实、亲切,所包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更易被理解。 三、强化湖湘红色记忆的实践体验
高职思政教育的目的不只是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具备崇高理想信念,能够始终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自己言行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让学生参与思政教育实践,身临其境,感受生动鲜活的思政教育资源,可以带来更直观、更深刻的体验,达到情理交融、知行合一的境界。湖湘红色记忆存量大、内容丰富,以故居、遗址、纪念物、文艺作品、民谣、民间故事等形式呈现,具有鲜明的直观性、实践性。高职思政教育要充分运用好湖湘红色记忆的直观、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开展体验性红色思政实践教育活动,通过体验性红色教育实践,指导学生追寻湖湘红色记忆,在体验性实践过程中充分感受湖湘红色文化的精神指引力量。
首先,高校要充分利用好湖湘红色资源存量丰富这个优势,组织学生开展现场体验性红色思政教育活动。湖湘红色记忆遍布在湖湘大地广泛区域,无论是已经确定为保护文物的物化形态的红色记忆,还是尚未获得认可的物化或精神状态存在的红色记忆,都值得学生去追忆。教师可布置“追寻红色记忆,增色青春之旅”德育实践任务,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民间、田野去追寻湖湘红色记忆。
其次,高校要依托高职院校自身的育人优势,开展好虚拟体验性红色思政教育活动。一是利用大思政课堂,开展好红色虚拟实践教学。教师应充分运用网络、多媒体等手段,在课堂还原红色记忆画面,虚拟展现红色记忆场景,开展红色虚拟实践教学。如学生在追寻红色记忆过程中搜集的视频、照片及自己的感悟,经过加工后,在课堂分享给其他同学,这就是很好的虚拟实践教学资源。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红色地图、图片、视频等,在课堂讲好湖湘红色故事;借助手机App等开发红色记忆闯关游戏,丰富课程思政教学形式等。二是利用学生社团活动,组织开展红色虚拟实践活动。如歌唱湖南民歌“浏阳河”,表演湖南红色话剧“为民书记郑培民”,开展湖湘红色记忆书画摄影作品展、追寻湖湘红色记忆成果展、湖湘青年告白祖国、湖湘红色记忆网络游戏等活动。
四、落实湖湘红色记忆进高职院校的“三全育人”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3]高校应充分利用湖湘红色记忆存量大、内容丰富、追忆便捷、直观真实的特点,将湖湘红色记忆引入高等职业院校校园,营造红色校园氛围。用湖湘红色精神引领当代高职学生成长成才,有助于培养德才双修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落实高职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应通过将湖湘红色记忆融入高等职业院校大思政课堂、校园各方面建设和活动、学生头脑,做到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线上线下全方位融合,达到2017年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的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一体化育人格局的要求,借助高职院校“三全育人”机制,将湖湘红色记忆充分融入思政教育工作,提升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亲和力、实效性。
首先,高职院校要依托已经形成的“三全育人”机制,将湖湘红色记忆作为重要的思政教育资源,引进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中。党团委、科研机构、教务部门、任课教师应达成共识,认可湖湘红色记忆的重要思政教育功能,從思想层面引起重视。同时,在行动上积极落实,建立相应的实施策略和评价机制,齐心协力实现湖湘红色记忆的德育价值,达到提升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其次,高职院校应将湖湘红色记忆融入高职大思政课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4]高校既要把湖湘红色记忆融入思政理论课课堂,又要将其融入高职专业课和通识课课堂,实现专业课、通识课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创新,发挥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的作用,促进湖湘红色记忆德育功能的实现。
最后,高职院校应通过建设校内红色思政教育实践基地、组建红色记忆社团、创办红色期刊报纸、打造校园红色文化长廊、组织校园红色记忆系列活动等方式,将湖湘红色记忆全方位融入校园,从而使得追寻湖湘红色记忆、学习湖湘红色文化、感悟湖湘红色精神成为生活常态。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湖湘红色记忆固有的价值引领作用,达到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精神境界、培养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撑的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之目的。
2021年7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构建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大格局。……用好各级各类文化设施和阵地,加强各级各类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使用,继续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5]湖南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将湖湘红色记忆作为思政教育资源融入高职思政教育,是一件重要而紧迫的事情,有助于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毛伟明. 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初心使命[N]. 湖南日报,2021-03-16(02).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 人民日报,2021-07-13(01).
[3] 习近平.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 人民日报,2016-12-09(01).
[4] 朱景林. 用红色文化进行思政教育需厘清三个问题[J].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7(03):24-25.
[5] 胡杨,汪勇. 略论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8):77-78.
(荐稿人:孔治明,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